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孔留矿法具有矿块结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易于掌握,管理方便,采准布置比较简单,矿石回采贫化率低,采用常规设备易于掌握和使用等优点;充填采矿法具有回采率高,适用于矿石价值品位高的矿山。早子沟金矿采用无底柱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结合了浅孔留矿法和充填法的优点,在矿石品位高的矿房铺设钢筋混凝土人工假底,顶柱可随采场上向回采一并回收,回采结束后利用废石、尾砂对采空区进行封闭、充填,既保证了矿山地压稳定,又最大限度地回收了矿石,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杨秀明 《采矿技术》2011,11(5):1-2,16
针对矿肥公司矿山采用锚杆护顶分段空场法时,矿石回收率低、采场地压大、地表开裂、下沉等问题,提出了多分段脉内连续退采嗣后充填采矿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法的采场布置、回采工艺等。采用该法能显著提高矿石回收率,且井下掘进废石不出坑直接用于磷石膏胶结充填,实现无废开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某钼矿前期采用留矿法回采,采场内残存了大量的顶柱以及间柱。为避免资源浪费,对矿柱的回采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各采矿方法的经济技术指标,确定在矿柱上部为矿体的情况下,采用分段充填采矿法回采间柱;在矿柱上部为充填体的条件下,采用预留顶柱的分段充填采矿法回采间柱。建议矿山在上一中段未充填的条件下采用分段凿岩并段充填采矿法回采顶柱。根据选取的采矿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采场长度以及预留顶柱厚度进行了优化,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的采场周边围岩及充填体内的应力和位移分布,确定了采场长度为50 m且预留5 m厚的顶柱较为合理。矿柱回采方案的应用,可为矿山创造约470.52万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姜仁义 《现代矿业》2015,(1):1-4,24
矿山设计和生产中选择合理的矿块结构可以提高矿块的生产能力,有利于减少矿石的损失贫化,有利于采场稳定和安全生产。根据矿山生产实际,对充填采矿法中与采充工艺有关的矿块空间结构和充填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普遍采用矩形结构矿块的基础上,提出了梯形、倒梯形、菱形、哑铃形结构或其组合结构的可能性,并分析了不同矿块结构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金山店铁矿采用充填采矿法的紧迫性以及进行试验矿块作业的必要性。根据试验矿块的开采技术条件,结合矿山目前的具体情况,选择分段凿岩阶段嗣后充填采矿法,并对采准切割、回采等采矿工艺进行了设计。最后,结合试验采场现场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补强锚索预控顶支护的建议,保障了下部采场的正常作业,解决了从崩落法向充填法的过渡问题。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锡矿急倾斜薄矿体的赋存形态和矿岩稳固性,对崩落采矿法、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进行初选,对初选出的浅孔留矿法和分段矿房法从采场生产能力、采准工程布置、回采工艺和矿石综合回收率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选择浅孔留矿法开采,并对所选的采矿方法进行了底部结构优化,降低了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优化后的平底结构浅孔留矿法对类似生产条件矿山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矿山开采技术条件,通过比较,研究选择了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采矿法作为复杂多变矿体的开采方法,并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生产能力为518t/d,损失率为16.6%,直接采矿成本比原留矿法降低了12.6元/t;同时,利用尾砂充填采空区,确保了采场稳定性,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为矿山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铜绿山矿运用VCR嗣后充填采矿法深孔爆破后,对相邻采场的矿岩破坏极大,出现部分矿段矿岩冒落,矿石损失率较大,采场安全性较差等问题。基于确保采场作业安全,控制地压稳定,以及提高矿石回收率等方面考虑,提出Ⅰ#矿体采用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结果表明:该采矿法可以很好地保护露天南坑水仓,安全、高效的回采矿体。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关铁矿破碎矿体开采难题,开展底部出矿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的应用研究。首先开展了现场岩体结构面调查与矿石点荷载强度测定,确定矿体与近矿围岩的稳定性级别;然后运用三律适应性原理对底部出矿方法进行分析,对采场宽度、盘区矿柱间距、回采工艺进行优选,确定采场结构及采准工程布置形式;最后分析底部出矿嗣后充填法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结果表明,底部出矿嗣后充填采矿法满足矿山安全生产要求,且矿块生产能力相对提高。  相似文献   

10.
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地处风景区,是典型的三下矿山.为不断提高矿石资源的实际回采率,先后应用过多种采矿法.但在复杂矿岩条件下,对采场顶柱及接近顶柱部分的矿体,未能寻找到有效的回采方法.针对特殊矿岩条件下赋存的矿块,采取有效的护顶、控制爆破、胶结充填等措施,在采矿生产实践中成功应用进路回采法,在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提高了矿石资源的回采率.  相似文献   

11.
李楼-吴集铁矿采用大结构分段凿岩阶段矿房采矿法,底部结构残留了大量的矿石资源。分别对采场充填前和充填后提出了遥控铲运机出矿无底柱崩落法和浅孔房柱法回收底部结构矿石2种方案,从方案特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对2个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可对矿山底部结构回采提供方案支撑。  相似文献   

12.
锯板坑急倾斜薄矿脉过去采用浅孔留矿法,形成了大片采空区,威胁采场安全,而且矿石的损失和贫化的问题愈发突出,严重影响矿山经济效益。为有效控制矿石损失与贫化,提出采用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代替原来的浅孔留矿法。该方法选用LH201E型电动铲运机运搬矿石,实现了矿岩分采;穿脉的合理布置,有效提高了探采结合的程度;水平孔浅孔爆破结合光面爆破技术,减少了对围岩的破坏及围岩的混入,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分别控制在8%和10%左右;胶结充填处理采空区提高采场的稳定性,有利于矿山安全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13.
金川镍矿井下开采的20年生产实践表明,不宜采用崩落采矿法和干式充填采矿法,而采用胶结充填采矿法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胶结充填采矿法中又以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法和下向倾斜分层胶结充填法效果最佳。上向水平分层胶结法劳动生产率高、结构安全、矿石的贫化率及损失率较低,但要求矿岩稳固;与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法相比,下向倾斜分层胶结充填法虽然劳动生产率稍低、矿石贫化率及损失率大和木材消耗量高,但适应条件好,可在矿岩破碎及产状较复杂的矿体中采用。 本文还介绍了金川镍矿的机械化充填系统。一矿区的充填系统是由地表水泥搅拌站、砂石仓和井下混凝土搅拌站、电耙耙运系统组成。二矿区由于采场深度在500米以下,水平距离为200~1300米,不适于电耙输送,而采用高浓度(78~80%)细砂料浆管道新工艺,比较好地解决了问题。 文章对金川镍矿今后的发展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应用高水固结全尾砂充填技术对焦家金矿原有的机械化进路式充填采矿法进行了改造。料浆输送工艺简单、井下不需脱水、充填体强度高。与水泥胶结充填法相比,采场生产能力提高了24.6%,充填能力提高100%~200%,矿石损失率降低了9%,贫化率降低了33%。现在该方法已在矿山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桦树矿采用深孔采矿法,用以代替原用的分层充填采矿法和留矿法。目的在于利用矿石的构造条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本文略述了三个地区利用深孔采矿的有关设计、生产和经济问题。1500~2300水平的108号地区,在矿块开采和充填顺序的基础上,由分层充填法改为深孔分段采矿法;第二个地区,是在500米水平以下110机械化分层充填采场的顶柱,采用自脉内天井钴凿水平扇形深孔进行崩矿的方法回采;第三个地区,是1100~1300米水平的83号矿体,采用大直径深孔崩矿的垂直漏斗后退式采矿法开采。深孔采矿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开采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在和睦山铁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后,和睦山铁矿后观音山矿段出现矿岩节理发育、采场安全性较差、矿石损失率较大等问题。基于采场作业安全、地压稳定、提高矿石回收率等方面考虑,提出了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和经济技术指标先进等优点,使矿山总体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 广东凡口铅锌矿是我国最大的铅锌生产矿山,资源条件优越,储量大、品位高、远景好。降低损失贫化意义更为重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回收矿石资源,减少损失贫化和避免地表崩落,采用充填采矿法,并将矿块划分为矿房、矿柱二步回采,最后回收顶、底柱。为了提高采场生产能力,降低贫化损失,盘区机械化分层充填法和VCR法为目前矿山的主要采矿方法。地测部门用直接  相似文献   

18.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工艺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场嗣后充填法具有安全、高效、环保等特点。结合国内外矿山应用实例,介绍了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应用现状,详细分析了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采准切割工艺、凿岩爆破技术和充填等采矿工艺技术,并介绍了国内外一些矿山的应用实例,对适用该方法的矿山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焦家金矿一般采用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根据寺庄分矿深部采场地压规律,提出了"双幅分采分层充填采矿法"。单断面工人工作效率每班能节约0.2h,落矿生产效率每班能增加187t矿量,每吨矿石使用炸药量减少0.564kg,消耗的充填材料消耗每层节省1 270t。试验结果表明:双幅分采分层充填采矿法是适用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某金矿采用留矿法开采,由于矿岩稳固性较差,回采作业过程中易引发顶板冒落问题,大量放矿过程中废石提前混入,使矿石贫化损失严重。鉴于此,矿山开展了空场法转充填法的采矿方案研究,提出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方案,根据矿岩稳固性情况灵活选择掘进式回采或压顶回采方式,并在矿山开展现场应用,解决了矿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