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成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通过成人教育立法,才能确认成人受教育权利的法律地位。在社会发展和成人教育发展过程中,成人受教育权利应逐步得到法律上的确认。本文结合我国成人教育现状,指出国家应尽快完善成人教育法律制度,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的民办高校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极大缓解了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民办高等教育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更加健康、更加快速的发展,让民办高等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首先界定好民办高校与学生间的法律关系,特别是应保护好民办高校学生的受教育权.本文试图从民办高校与其在校生的法律关系出发,探讨关于民办高校学生的受教育权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问题日趋突出。加强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保护,应改革义务教育的财政体制,采取多元的办学模式,保障农民工子女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上的平等,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运动员的受教育权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受教育权是运动员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运动员受教育权遭受不法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文章从法律的视角论述了运动员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第一,理念认识不足;第二,立法层面非义务教育的主体范围狭窄、法律保障的内容体系不健全、责任机制不完善;第三,司法层面法律的可操作性差、缺乏法律救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成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应从运动员群体的特殊性出发,加深运动员受教育权理念认识,完善立法、健全司法,切实保障运动员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5.
析受教育权平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受教育权平等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入学机会的平等是受教育权平等的基本内容。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要求"平等对待"的平等。而在目前条件下,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是"标准的平等"和"标准面前的平等"。我国目前在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平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平等迫切需要立法权和行政权的积极作为,并且必须为受教育权平等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6.
受教育权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探讨公民受教育权的基本特性,揭示了个人受教育权实现的一般社会意义。并得出结论,公民受教育权是基本人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和实现个人的受教育权,继续完善我国的公民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7.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从教育平等、教育目的、教育种类与质量、教育机构设立与管理、司法救济等方面为国际社会确立了受教育权保障的十大标准.中国作为该公约成员国,有义务首先采取立法措施保证这些标准的法律化.中国立法机关对受教育权进行了广泛的立法,在义务教育、教育种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教育平等和教育免费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论公民受教育权及其法律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其产生与发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受教育权既具有自由权属性,排除国家权力之介入,要求尊重受教育者之受教育自由.同时亦具有社会权属性,要求国家积极作为,建立教育制度,完善教育法规,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条件。公民受教育权之内容主要包括公民接受义务教育权,获得公正评价权,取得学籍、学位权,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权,择优录取权,获得平等考试权等。受教育权得到法律保障,必须完善教育法律体系,提高公民守法意识,加强受教育权被侵害之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9.
教育活动是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对象的活动,受教育权乃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影响着人的生存与发展。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以什么样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来认识和发展教育,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从权利出发去研究人的发展、教育的发展,通过揭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转换规律,目的是为了寻求建立更公平、更民主、更开放、更自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有关受教育权的几个倍受关注的问题。指出受教育权乃受教育者所享有之权,直接关系到作为私主体的受教育者本人的切身利益,在性质上既属于公权,又属于私权。受教育权可能会遭受公力、私力甚或二者的合犯,赋予受教育权以可诉性无可置疑。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权、与受教育有关的知情权以及接受免费教育等权利理应包含于受教育权内容之中。  相似文献   

11.
走向和谐--当代中国的公民社会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民社会是一个原本由西方学者提出、用来研究西方社会的理论,同时也是具有不同意义和多种规范性词义的理论概念。我们可以对公民社会的理论和概念作结合中国社会实际的选择和发展。在此,公民社会是指包含了由个人、民间团体之间的自愿安排来组织的若干社会生活领域的政治共同体。我们可以从规范性的角度概括出它的若干特点;在中国存在着中国公民社会形成的动因;从描述性的角度,中国公民社会开始萌发。同时,它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法治是解决这些困难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和谐生产力主要是指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力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的要求.具体来说,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亦即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亦即民主法制下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亦即公平正义和诚信友爱准则,人自身的和谐亦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相统一.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和谐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证人出庭作证问题关系到庭审方式改革成功与否.本文探讨了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弊端,从立法的、制度的、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参考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对我国刑事证人出庭制度的确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代学生感恩意识的淡薄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加强感恩教育已成为思想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文章从加强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及原因、加强学生感恩教育的建议与对策等三方面来阐述感恩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使财富事业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需要加强对马克思财富论的研究。研究马克思财富论,应从和谐的视角入手。马克思财富论中具有丰富的和谐思想:财富目标的和谐诉求,财富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财富的诉求,二者的内在关联是"人";财富内涵的和谐底蕴,财富是多内涵的统一,多内涵的财富概念要求多需要的满足、要求多形态财富的产生,这使得在财富活动中要合理安排好各种关系,从而使社会结构和谐,在此基础上社会的各项机能亦达到和谐;内含于财富源泉观中的系统范式下的财富泉涌的动态和谐;再生产图式中蕴含的内在均衡条件约束下的财富宏观运行上的相对和谐。  相似文献   

16.
公共信息知情权是指公民对于政府公共信息的了解权或知晓权。主权在民、纳税人与收税人的权利义务对等、政府信息透明度、构建和谐社会等思想是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的依据。政府要以民为本,制定和出台公共信息公开法和听证法,建设诚信政府和现代“电子政府”,用制度和法律来规范、约束政府履行公开公共信息的义务,切实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和创造出最基础性的制度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公民社会理念(idea of civilsociety)在西方社会中孕生并发育起来,并长期为西方学术界所重视。在近十年以来,许多西方学者对其进行了新的拓深。近年来,公民社会理念也引起了国内政治学界的浓厚兴趣,一些学者相应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概念,用以解说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的进程。本文在简要介绍公民社会理念演进脉络的基础上,解释其独有的文化内涵,结合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指出此理念对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拥有多样性和谐人格的社会成员共生共荣的社会生态系统;和谐人格是和谐社会的人性基石,是健康的现代社会成员的实质所在,是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科学逻辑起点.和谐人格是生命自然律动和自主意识调控交互作用的能动人格,是理性、需要和能力健全匹配的完整人格和自我特质突出而内洽的个性人格,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武装起来并遵循科学理念和规则去思考、定向和行动的科技人格,是自我的本然存在自觉参与、创造和享有现实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科学获取、积极展示、合理建构和充分享用物质、能量和信息,与外部生态环境和自身生态肌体协调创新的互动实践过程中持续生成的学习-协商-建构化开放性生态人格.和谐教育是培养社会成员具有和谐人格的能动实践过程,是和谐人格与和谐社会生成,连接与转换的桥梁与基地.  相似文献   

19.
人民法院执行生效裁判是实现公正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要素。近年来,民事执行难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发展。对其根源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不仅有利于维护司法权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公民文化是一种混合现代化与传统因素、目前正处于政治渗透过程中的政治文化,它正在或即将取代种族、传统、血统等价值观成为人类社会的认同价值,这种认同价值由于其"非排斥性"产生了具备和谐社会特点的理性、协商、妥协的平衡利益冲突方式.因此,公民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