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治(附4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本病早期治疗关键是溶栓或取栓,通过在72h内实施,采用尿激酶20万u静点,1次/12h,肝素首剂量500u,30min内滴完,然后用1200u~1600u持续静点。同时监测APTT、PT、PA等有关指标。结果45例中除2例死亡外,均痊愈出院。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宜早期采用溶栓治疗,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同时期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78例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深静脉的结构及血流情况,观察血栓形成部位、范围及各时期血栓声像图特征.结果 不同时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不同的声像图特征.左下肢血栓46例,右下肢血栓29例,双下肢血栓3例.急性血栓67例,亚急性、慢性血栓11例.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安全、及时、无创伤,同时可通过动态观察其演变情况,判断临床治疗效果,是下肢深静脉血栓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韦艳芬 《医学综述》2008,14(3):390-392
血栓栓塞常见于下肢深静脉,其预后可以是血栓完全消失,不留任何后遗症,也可以是因血栓引起肺栓塞而死亡。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包括因静脉压力过高所导致的下肢疼痛、肿胀、色素沉着、皮炎、溃疡、静脉性坏疽和脂性硬皮病。目前尚无一项单独的理想检查能提供下肢深静脉血栓特异性诊断,通常须做几种检查。随着低分子肝素的使用使深静脉血栓患者门诊治疗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4.
现对我院 1996- 0 4~ 2 0 0 0 - 0 4间应用彩超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9例 ,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男 30例 ,女 9例 ,年龄 30~ 80岁 ,平均 56 2岁 ,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 ,多伴有疼痛。1 2 仪器及方法 使用Au - 4彩超仪 ,7 5/10 0MHZ 线阵探头 ,外周血管软件 ,受检查者取仰卧位 ,下肢稍外展 ,外旋检查股静脉 ;俯卧位检查月国静脉 ,胫后静脉及胫前静脉 ,探头从股静脉逐渐向下追踪其属支 ,二维超声观察静脉内径 ,管壁及内部回声 ,挤压小腿或大腿及放松后观察静脉管腔内彩色…  相似文献   

5.
白塞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系统性血管炎,常表现为口、眼、外阴溃疡三联征,其病变可累及所有的血管,但以静脉病变更为多见。1998年10月-2004年9月我院收治13例白塞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更天  王晓刚 《浙江医学》2002,24(2):110-1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临床上较常见,由于可并发致命性肺梗死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因此对其急性期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1992年10月~1999年12月共收治27例,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并分析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16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7.5±11.7)岁。病变发生于左下肢18例,右下肢7例,双下肢2例,其中3例为股青肿(急性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暴发形式)。病史中有明确诱因者11例(40.7%),其中以手术后或分娩后为多见(5例),其次为外伤(2例);无明显诱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院近两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提高对该疾病检查手段。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 58例 ,其中男性 36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36~ 73岁 ,平均 52岁。1 2 检查方法 仪器为美国阿克松公司生产的As pen彩超仪 ,探头频率 3~ 7/ 5~ 10MHz ,常规进行切面超声与多普勒超声检查 ,从腹股沟开始沿股总、股浅、股深、月国、胫静脉进行纵切面和横切面扫查 ,重点观察各静脉管径大小 ,管腔内回声情况 ,血管中彩色血流的充盈状态 ,并用脉冲多普勒对病变部位进行取样 ,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腔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内在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9例术后血栓的部位、大小、栓塞程度、管腔充填及缺损彩超观察,结合临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9例术后血栓患者中恶性肿瘤术后患者23例,良性肿瘤术后患者6例,血栓形态、部位、CDFI充盈缺损程度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病肢左、右侧比例为3.2:1,双侧患者4例,其中急性血栓18例,慢性血栓11例。结论:静脉壁损伤,血流滞缓和高凝状态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其中以血管壁损伤尤为主要。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无创诊断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客观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肺血栓栓塞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放射性核素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铁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4):348-349
放射性核素在诊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中的应用,主要有肺灌注显像和肺通气显像。分别主要用于评价肺动脉血流的分布情况和气道的通畅性和肺的局部通气功能,二者联合应用可对PTE进行诊断和疗效评估。因PTE的栓子约70%~90%来自下肢深静脉,50%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可能发生PTE,故对DVT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进行肺灌注显像时,可同时获得下肢深静脉的显像,这使得肺通气/灌注显像在DVT-PTE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闫晓颖  迟心左 《北京医学》2011,33(8):668-670
目的 分析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孕妇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安全性、不良反应及使用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例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患者均为初孕妇女,例1于孕中期发病,另2例于孕早期发病.例1、例2均累及左下肢.例1在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足月自然分娩,新生儿正...  相似文献   

11.
顺行法静脉溶栓治疗恶性肿瘤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顺行法静脉溶栓治疗恶性肿瘤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恶性肿瘤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选择患肢足背浅静脉推注尿激酶,同时合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等治疗,疗程7~14 d:观察疗效以及有无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结果痊愈16例(70%),基本治愈4例(17%),好转2例(8.7%),无效1例(4.3%).治疗期间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未发现出血倾向及过敏反应.结论顺行法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32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痊愈(62.5%),12例有效(35.5%),1例肺栓塞发生.随访6个月~5年,25例死亡,死亡原因肿瘤扩散转移;2例血栓后综合征.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具有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高风险,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并个体化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3.
芦琳 《北京医学》2005,27(11):659-661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主要原因,以指导临床采用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分析50例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液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50例缺血性脑卒中并发LDVT患者中,65岁以上者占60%;卧床2~4周者的发病率最高;伴发疾病中以高血压、高血脂最常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性脑卒中并发LDVT患者的vWF、GMP-140、F1 2含量、PAI-1活性均明显升高,而AT活性、总PS含量、PC活性、PLg活性均明显降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0.001).结论高龄、卧床及血液的高凝状态是缺血性脑卒中并发LDVT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应对高龄、长期卧床及存在高凝状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必要的抗凝、抗血小板、溶栓药物及早期康复锻炼等预防性措施,以防止L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与增强CT对比,探讨超声造影在门脉癌栓(PVTT)诊断和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3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PVTT患者,对比分析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PVTT的诊断准确率及临床分型准确率。结果: PVTT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征,88.4%(38/43)癌栓的动脉相表现为高增强,81.4%(35/43)癌栓的门脉相表现为低增强,所有癌栓的延迟相均表现为低增强。超声造影诊断门脉癌栓的准确率为100%,增强CT为97.7%(42/43);超声造影分型准确率为95.3%(41/43),增强CT分型准确率为93.0%(40/43);2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动态显示PVTT的血流灌注特征并显示癌栓的实际浸润范围,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PVTT的定性诊断和临床分型方面有很好的一致性,超声造影可作为PVTT治疗前评估的重要影像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临床初步诊断为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超声检查,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彩超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对诊断资料与手术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单发于左下肢静脉血栓66例,单发于右下肢静脉血栓30例,双下肢同时患病24例。股总静脉:CDFI检查结果为阳性股总静脉血栓40条,DSA检查结果为44条,CDFI的准确性、灵敏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0.0%、81.8%及75.0%。股深静脉:CDFI的准确性、灵敏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1.4%、60.0%及71.4%。股浅静脉:77.8%、81.8%及71.4%。腘静脉:92.3%、92.3%及92.3%。胫前静脉:72.2%、75.0%及80.0%。胫后静脉:81.3%、83.3%及75.0%。不同节段CDFI、DSA检查结果对比,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诊断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与鉴别,具有高准确性、高灵敏性及高特异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8):72-74
目的 探讨物理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方法 抽取120例深静脉血栓(10分≤评分≤15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采用物理和基础方法预防,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方法预防。观察两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有效率。 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物理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基础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前、后患者凝血及纤溶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5例如科恶性肿瘤,术前、术后1h、24h、3d、7d及26例门诊体检的正常妇女,分别采血检测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选择素(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PLC),纤溶酶(PL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PAI)。α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α2-AP)。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妇科恶性肿瘤组患者术前即存在凝血功能亢进和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处于血栓前状态,术后1h、24h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最明显。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持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若发生局部浸润、淋巴结或远处脏器转移时,极易发生血栓形成,术后必需加强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监测。动态检测和分析这些指标有利于血栓前状态的判断,对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及早进行药物性预防,可减少血栓形成和提高对栓塞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郑毅勇 《吉林医学》2011,32(12):2377-2377
目的:总结收治的627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其中25例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以引起骨外科医生的重视。方法:通过对25例合并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及追踪随访。结果:17例获得痊愈,5例明显好转,1例无效,2例合并脑梗死(其中1例半年后死亡)。结论:下肢骨折术后,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下肢制动,静脉血流缓慢,再加上静脉机械性损伤,极易发生深静脉栓塞,甚至发生脑梗死等,病情危重,对患者生命健康威胁极大,应引起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9.
3种方法预防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有效方法.方法:把2005年1月~2007年12月500例外科住院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3种不同方法治疗,术后10d进行重点观察.结果:对照组125例,6例发生DVT,发生率4.8%.治疗组中物理方法组125例,1例发生DVT,发生率为0.8%.压力梯度长袜组间歇充气装置组没有DVT发生.治疗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物理治疗、压力梯度长袜和间歇充气装置均能够有效预防DVT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形成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01~2006-06间收治的21例恶性肿瘤术后LDVT病人的相关资料。结果本组LDVT占同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5.4%(21/392),左侧13例,右侧8例,经治疗后都有所好转。结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