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N235萃取法分离稀土矿泥氯化浸出液中的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N235有机溶剂萃取法分离攀西稀土矿风化矿泥氯化浸出液中的铁,研究稀土浓度、氯化铵浓度、平衡水相酸度、相比等对铁萃取的影响,并用串级逆流萃取法吏同液中铁从2.115g/L降至6mg/L,所得除铁稀土浸出液为进一步实行RF/Mn分离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2.
用萃取法从锌浸液中回收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铁路锌厂锌浸出液中含有40 ̄50mg/LGe,采用本研究的萃取法从这种浸出液中分离回收锗的工业生产实践表明,经三毋萃取一级反萃取,锗的萃取率和反萃取率分别为95%和99%,粗GeO2产品含 锗 30-45%,萃取剂和反萃取剂均可循环使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3.
赵多强  魏昶  李旻廷  陈淑梅  张帆 《矿冶》2015,24(1):39-43
针对高铁闪锌矿湿法炼锌过程中产出的还原浸出液提出了预还原Fe3+,P204直接萃取回收铟的工艺。还原浸出液中铁达到50g/L以上,Fe3+占到10%左右,经预还原后Fe3+降低到0.5g/L左右,还原过后的浸出液进行直接萃取分离回收铟。考察了原液pH、相比、有机相浓度、搅拌转速等条件对整个萃取过程的影响。铟的萃取率主要受P204浓度和溶液pH的影响,萃取过程平衡时间为1~2min。三级逆流萃取综合验证试验表明,铟的萃取过程稳定,萃取率在98%以上,铟铁分离效果良好,分离系数达到10000以上,整个过程无乳化现象产生。直接萃取法回收铟具有操作简单、流程短、直收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矿冶》2015,(1)
针对高铁闪锌矿湿法炼锌过程中产出的还原浸出液提出了预还原Fe3+,P204直接萃取回收铟的工艺。还原浸出液中铁达到50g/L以上,Fe3+占到10%左右,经预还原后Fe3+降低到0.5g/L左右,还原过后的浸出液进行直接萃取分离回收铟。考察了原液pH、相比、有机相浓度、搅拌转速等条件对整个萃取过程的影响。铟的萃取率主要受P204浓度和溶液pH的影响,萃取过程平衡时间为1~2min。三级逆流萃取综合验证试验表明,铟的萃取过程稳定,萃取率在98%以上,铟铁分离效果良好,分离系数达到10000以上,整个过程无乳化现象产生。直接萃取法回收铟具有操作简单、流程短、直收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从含铜铁的生物浸出液中选择性萃取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x984作萃取剂, 从含铜铁的生物浸出液中选择性萃取铜。通过考察溶液pH、相比O/A、初始铜浓度、萃取温度、搅拌速度及搅拌时间、萃取级数等因素对萃取率、分配比、分离系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对不加铜的初始生物浸出液, pH大于2.22, 相比O/A=1∶1, 搅拌速度为200 r/min, 搅拌时间为4 min, 萃取级数为3级, 铜的萃取率能达到99.8%以上, 铜分配比能达到600以上, 铁分配比小于1, 铜铁分离系数能达到1 900以上, 同时发现低初始铜浓度及高萃取温度对萃取有利, 可见生物浸出液中铜铁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6.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使用原地浸出开采工艺得到的稀土浸出液中铝含量较高,是主要的杂质离子。为了从该浸出液中一步法分离富集稀土,探讨了一种磷酸酯混合——萃取剂P0261(2-乙基己基磷酸酯,单酯和二酯1 GA6FA 1混合)在NH4Cl、(NH4)2SO4、NH4NO3三种模拟浸出液中对稀土La3+、Nd3+的萃取行为,并分析杂质铝离子对稀土萃取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铵盐溶液中,萃取剂均能够有效萃取分离稀土离子La3+、Nd3+;加入Al3+后,稀土萃取率E会随Al3+浓度增大而减小。但当Al3+浓度在300 mg·dm-3以内时,E降幅缓慢,最大下降值为14.68%。通过分析负载有机相,Al3+比RE3+更易与P=O形成配位键,且铵根离子浓度变化会影响P=O→RE配位键的形成,从而影响萃取行为。因此,将浸出液中的杂质铝离子浓度控制在300 mg·dm-3以内,则可以使用萃取剂P0261一步法萃取分离稀土。   相似文献   

7.
用萃取法从锌浸出液中回收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研制的新型萃取剂7815和反萃取剂B,在株州冶炼厂协助下,完成了护大试验规模的用萃取法从锌浸出液中回收锗的研究工作。所得结果表明ρ(Ge)0.015~0.03g/L的锌浸出液,经三级萃取、一级反萃取,可得到ρ(Ge)〉3.5g/L的反萃取合格液。合格液经中和可得w(Ge)〉20%的粗GeO2产品。中和母液补加反萃取剂后返回使用。  相似文献   

8.
某地含稀土磷矿是以胶磷矿、隐晶质磷灰石等矿物组成的磷块岩石,由于稀土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胶磷矿、磷灰石中,物理选矿同步富集在磷精矿中,再通过化学方法分离磷和稀土。根据该矿浮选磷精矿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性质,对精矿进行了硝酸浸出—浸出液分步提取磷和稀土的详细湿法试验研究,即精矿在质量液固比5:1,硝酸浓度400g/L,常温条件下分解2小时得到硝酸浸出液,硝酸浸出液先用氢氧化钠将浸出液酸度调至pH=1.8~2.0,加入草酸沉淀得到草酸稀土;稀土尾液用氢氧化钠将液体酸碱度调至pH=8.0~9.0,加入氯化钙沉磷得到沉磷固体产品;最终获得了P2O5品位38.54%的沉磷固体产品(活性磷酸钙),P2O5回收率99.04%,REO品位1.673%的草酸稀土,REO回收率为95.28%,实现了常温条件下磷和稀土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9.
从生物浸出液中将铜萃取分离是后续制备电积铜的重要步骤。试验结果表明,M5640萃取剂可有效实现生物浸出液中的铜铁分离。在温度20℃,料液pH值1.50、萃取剂浓度30%、萃取相比(浸出液/有机相)4/1、萃取时间1.5min的萃取工艺参数条件下两级逆流萃取铜萃取率大于99.9%。  相似文献   

10.
周晓云  刘星星 《矿冶》1999,8(1):98-101
探讨了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纯锌中铜,镉,铅,铁的条件,所得优化分离富集条件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柱,样品溶液酸度为2mol/L盐酸;三段洒洗液依次为2mol/L盐酸,0.1mol/L氢溴酸+0.5mol/L硝酸的混合酸及3mol/L硝酸淋洗,经ICP-MS测定证明,95%以上的锌得到分离,90%以上的铜,镉,铅,铁得到富集,有效地降低了ICP-MS对纯锌中铜,镉,铅,铁测定时的基体干扰。  相似文献   

11.
谌纯  张一敏  黄晶  包申旭  杨晓 《金属矿山》2017,46(5):99-103
含钒石煤经盐酸浸出后所得浸出液通常酸度较高,p H较低。为在不调节浸出液p H的条件下,以叔胺N235为萃取剂从高浓度盐酸—钒体系中萃取钒的最佳工艺,考察了萃取剂的组成、萃原液盐酸浓度、萃取相比(O/A)、萃取时间对钒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FT-IR分析探讨了在不同盐酸浓度下N235萃取钒形成的萃合物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对盐酸浓度为2 mol/L,钒浓度为1.82 g/L的模拟酸浸液,在有机相N235体积浓度为20%,萃取时间为2min,萃取温度为25℃,相比(O/A)为0.5情况下的钒单级萃取率为83.93%,三级逆流萃取钒总萃取率为98.37%。利用叔胺N235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钒时,均会出现三相。在萃原液盐酸浓度≥3.1 mol/L时,萃合物结构为(R_3NH)_4·(H_2O)_n·H_2V_(10)O_(28·)(HCl)x;萃原液盐酸浓度3.1 mol/L时,萃合物结构为(R_3NH)_4·(H_2O)_n·H_2V_(10)O_(28)。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氯化提取攀西稀土矿脱锰矿泥中稀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氯化铵焙烧法处理攀西稀土矿脱锰矿泥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 ,对焙烧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氯化铵用量进行了优化 ;确定了最佳焙烧条件为 :反应温度 40 0℃ ,氯化铵用量NH4 Cl/脱锰矿泥 =0 30 ,反应时间为 6 0min ;其稀土浸取率达到 83 2 9% ;中间实验得到稀土浸出率为 80 %。进一步采用N2 3 5对该稀土浸出液萃取净化除铁、P50 7萃取提取稀土后 ,最后得到了稀土相对纯度为 96 3 %的混合稀土氯化物  相似文献   

13.
N235萃取净化氯化镍溶液的有机相组成及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镍精矿氯气浸出液经除铁后,用萃取剂N  相似文献   

14.
采用P204-仲辛醇皂化萃取体系从金精矿氰化尾渣酸浸液中萃取分离铁, 初步研究其萃取机理, 并考察了萃取体系、P204浓度和料液初始pH值、含铁浓度及加入介质NaCl对Fe(Ⅲ)萃取的影响以及相比(O/A)、H2SO4浓度对Fe(Ⅲ)反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204和仲辛醇对酸浸液中的Fe(Ⅲ)具有一定协同萃取效应, 仲辛醇作为萃取体系中的相转移试剂, 尤其能改善铁的反萃效率。同时, 采用氨水皂化后的萃取体系铁的提取率显著提高。P204、仲辛醇以及260#溶剂油以1∶1∶2的体积比混合作为萃取体系, 在相比为2的条件下, 调整含铁10.18 g/L的原酸浸液的pH值接近2.0, 经过1级萃取, 萃余液中含铁低于0.25 g/L; 以25%(体积分数)的H2SO4反萃, 有机相中的铁基本被反萃完全。通过萃取和反萃, 铁离子溶液中杂质含量大大减少, 尤其是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丁海云  陈强  苑海涛  杨洁  王欣 《铀矿冶》2017,(3):227-230
在HNO3体系中,用SnCl2将Mo(Ⅵ)还原为Mo(Ⅴ),NaSCN与Mo(Ⅴ)形成橙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在460nm处产生最大吸收,吸光度和钼质量浓度在0.0~2.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式为A=0.008 2+0.117 3ρ(Mo),相关系数R=0.999。利用过量的SnCl2还原Fe3+形成Fe2+消除了Fe3+对Mo(Ⅴ)测定的影响,由此建立钼浓度测定方法,当测量体系中钼质量浓度为2 mg/L、铁质量浓度为1.0~3.0 mg/L时,对测定钼的干扰可忽略。对实际钼萃原液进行稀释测定,发现样品中钼质量浓度为3.0g/L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3.5%。  相似文献   

16.
以含铁氰化渣为原料进行了酸浸试验, 考察了浸出酸用量系数、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铁浸出率的影响。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 氰化渣中的铁氧化物在高温、浓酸条件下以可溶性铁离子形式进入浸出液。试验结果表明: 在硫酸浓度45%、硫酸用量系数(硫酸理论用量的倍数)1.5、盐酸用量0.1 mL/g、体系沸点温度下、液固比3∶1、浸出时间4 h的最佳条件下, 铁浸出率为96.53%; 然后采用胶体分散法制备聚合硫酸铁回收浸出液中的铁。浸出渣氰化浸出试验结果表明, 金浸出率达到98.82%, 为实现氰化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钽铌精矿经硫酸-氢氟酸分解, 萃取法提取钽铌后, 残液中含有WO3 20-50g/L, 研究了N235-仲辛醇-煤油体系萃取回收钨, 采用氨水反萃取。通过一系列条件试验, 及扩大试验验证, 钽铌萃余液中钨是可以回收的, 并可制成合格的仲钨酸铵产品。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菱锰矿硫酸浸出液采用Na3PO4除铁的可行性,以及除铁所生成的FePO4滤渣用NaOH处理以回收PO43-的效果,对Mn2+、Fe2+浓度分别为18.04、5.20 g/L的模拟菱锰矿硫酸浸出液进行了Na3PO4除铁、PO3-4回收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H2O2用量为理论量、溶液pH=1.8、Na3PO4用量为1.7倍理论量、搅拌时间为15 min情况下,Fe2+去除率达99.85%、Mn2+损失率仅为2.23%;FePO4滤渣用0.75倍理论量的NaOH处理,反应3 h时的PO3-4回收率达98.24%。因此,菱锰矿硫酸浸出液采用Na3PO4除铁不仅可行,而且因PO3-4可回收再利用,除铁工艺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9.
郑雅杰  刘昭成 《金属矿山》2008,38(2):139-145
在硫铁矿烧渣与硫酸反应后的酸浸液中加入氨水,所得含Fe(OH)3和Fe(OH)2胶体的前驱物经水热反应可制备出氧化铁红。以广东某硫铁矿烧渣为原料,着重研究了采用该酸浸-水热法制备氧化铁红时酸浸后的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酸浸液总铁浓度为2.0 mol/L、水热反应温度为200 ℃、水热反应时间为0.5 h、酸浸液pH=8、酸浸液n(Fe2+)/n(Fe3+)=0.11时,可获得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一级品要求的氧化铁红产品,其主要物相为Fe2O3和FeO(OH),颗粒为大小均匀的假立方形,同时还可从水热反应产物的滤液中获得工业优等品硫酸铵。  相似文献   

20.
生物反应器及细菌快速氧化Fe^2+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胡凯光  王清良 《铀矿冶》1997,16(4):245-251
本文论述了生物反应器结构和细菌快速氧化亚铁的工艺。研究表明:研制的生物反应器结构合理,能有效富集细菌,并能快速氧化地浸吸附属液中的Fe~(2 )。将研制的生物反应器用于云南地侵现场,在外界不补加营养物质的条件下,每小时可氧化地侵返回液2.5m~3,氧化后电位达550mV以上,远远大于每升加0.4gH_2O_4氧化后的电位。用细菌氧化后的溶液与用H_2O_2氧化后的溶液进行现场抽往对比试验,其效果基本相同。用细菌代替H_2O_2作氧化剂,可使氧化剂费用降低70%。此外,细菌快速氧化亚铁工艺在难浸、污水处理等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