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喀英迪铅锌矿主要产于早石炭世阿克沙克组及其与晚奥陶世呼独克达坂组的接触带上。通过普查工作共圈定15个铅锌矿体。其中主要矿体4个,Ⅰ-4矿体处于晚奥陶世呼独克达坂组灰岩与早石炭世阿克沙克组的不整合接触面上及其两侧,工程控制总长度为523m,最大斜深100m。倾向70°~100°,倾角一般20°~50°,连续性较好。该矿体铅单工程厚0.86~5.64m,平均2.86m,厚度变化系数为70.57%;锌单工程厚0.80~5.64m,平均1.81m,厚度变化系数为93.97%,属于变化较稳定型矿体。铅单工程品位0.62%~16.47%,平均4.53%,品位变化系数114.34%;锌单工程品位0.53%~12.37%,平均3.78%,品位变化系数57.47%。属于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型矿体。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属沉积岩容矿的、层控的、构造控制非岩浆型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
王志良  刘铭  谢建斌  申林方 《岩土力学》2013,34(Z1):127-133
将隧道周围土体视为均质连续各向同性的饱和弹性介质,采用保角变换的方法将含有隧道的半无限平面映射为同心圆环计算域。根据Terzaghi-Rendulic二维固结理论,建立隧道在不透水的情况下周围土体超孔隙水压力分布的控制方程。然后,采用分离变量法计算得到土体超孔隙水压力分布的解析解,最后,根据弹性理论计算得出隧道中线上方地表固结沉降的计算公式。结合算例,分析盾构施工扰动程度、土体渗透系数、土体弹性模量及隧道埋深等因素对隧道中心上方地表处固结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表固结沉降的增加值与隧道外侧初始超孔隙水压力值C0的变化量成正比例关系,施工扰动程度越大所引起的固结沉降越大;土体的渗透系数越大固结沉降速度越快,但土体的渗透系数与最终的地表固结沉降量无关;土体的弹性模量越大,最终的地表固结沉降量越小;隧道埋深越深,地表固结沉降所需时间越长,最终的地表固结沉降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3.
薛海斌  党发宁  尹小涛  雷曼  杨超 《岩土力学》2016,37(8):2238-2246
边坡的失稳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动态渐进破坏过程,此问题也是边坡领域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在考虑岩土材料软化特性和动力学求解的基础上,建立了边坡渐进破坏仿真的理论框架;利用ABAQUS软件的动力显式求解模块实现了边坡的渐进破坏仿真;根据塑性应变揭露了剪切带的扩展过程,由软化本构确定了滑面材料的分区演化规律,根据等效塑性应变确定了边坡的滑面,通过滑面位置将边坡分为滑体、滑带、滑床,并分别研究了边坡各分区内部特征点运动学变量的发展过程,从而揭示了边坡的渐进破坏过程;基于材料参数沿滑面的时空分布,利用矢量和法得到了边坡不同演化阶段的安全系数。对比该方法与Bishop法确定的滑面位置与安全系数,发现两种方法峰值和残余强度对应的安全系数比较接近,该方法搜索所得滑面位于Bishop法自动搜索的滑面之间,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性及可靠性。最后分析了材料软化特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增大残余黏聚力,边坡的滑面位置加深,安全系数的初始值减小,安全系数的快速减小阶段有所推迟,并且快速减小阶段经历的时间有所延长,稳定后的安全系数有所增大。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增大残余黏聚力对应的等效塑性应变阈值,边坡的滑面位置加深,安全系数的初始值减小,安全系数的快速减小阶段有所推迟,但快速减小阶段经历的时间基本不变,达到稳定的时间有所推迟,同时稳定后的安全系数略微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查清活动断裂对公路的影响,总结了宁夏地区9条全新世活动断裂的基本特征和活动性,确定了评价和预测活动断裂对公路工程影响的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分级标准。采用优先排序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选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评价模型。以ARCGIS9为平台,建立了宁夏地区活动断裂空间数据库,运用矢量叠加运算实现了宁夏地区活动断裂对公路影响的现状评价,运用栅格叠加运算实现了宁夏地区海原活动断裂带对公路影响的预测评价。预测结果表明,宁夏地区对公路影响大的海原活动断裂面积为12.34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0%;影响较大的为271.28km2,占总面积的21.4%;影响中等的为400.05km2,占总面积的31.6%;影响小的为585.04km2,占总面积的46.0%。  相似文献   

5.
凸起地形对铁路环境振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列车作用下路基-凸起地形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凸起地形宽度、形状、高宽比以及地基土性质对铁路环境振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凸起地形减弱了铁路环境振动的地面加速度,明显放大了水平振动位移,对竖向振动位移的影响不明显;随凸起地形宽度、高宽比的增大,水平振动位移的放大效应更为显著;高宽比越大,竖向、水平两个方向地面加速度减小越明显;半圆形、梯形凸起地形对铁路环境振动的影响较为一致,但三角形凸起地形的水平地面加速度在凸起地形顶部出现明显的局部放大,水平振动位移的放大效应较半圆形、梯形地形要明显;地基愈软弱,凸起地形的影响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6.
玉龙雪山冰川变化对ENSO事件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独立性检验方法就ENSO事件对我国云南丽江地区降水、温度和冰川变化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丽江降水与ENSO事件有密切关系, MEI值为负时下一年降水量增加, MEI正值与下一年降水量减少相对应. 丽江气温与ENSO事件关系显著, MEI值为负时下一年气温降低, MEI正值与下一年气温增加对应. 利用夏季降水量和气温设计了冰川积累量指数并与MEI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当年MEI值与下一年的冰川积累指数存在一定相关关系, 并影响未来的冰川的变化, MEI为正时冰川将会退缩, MEI值为负时冰川将会前进.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代的松辽盆地和现代的鄱阳湖等大型坳陷湖盆内发现的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的骨架砂体类型、垂向沉积层序及相带分异等方面与正常三角洲存在很大的差异,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利用野外露头、现代沉积和地下岩芯、测井、地震等资料精细解剖及分析表明, 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前缘发育大量、密集、窄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砂体连续且水下延伸较远, 直至消失变成薄的水下薄层砂(河口坝或席状砂)。每支水下分流河道构成了由中心向两侧及前方:水下分流河道→薄层砂核部→薄层砂边缘→水下分流间湾的平面微(能量)相序列, 形成三角洲前缘“河控带状体”。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前缘不同的相位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沉积模式, 由岸向湖依次发育高低水位间过渡带“近岸沉积”模式、近岸浅水带“河控带状体”模式、中岸中等水深带“水下分流河道末端河控薄层砂”模式和远岸深水带“浪控席状砂”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东营凹陷和东濮凹陷的层序结构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并对东营凹陷和东濮凹陷的体积和地形进行了分析,认为陆相湖盆古地形、可容空间变化与总可容空间的比值(可容空间的体积变化率)与层序结构有密切关系。沙三段沉积期,东营凹陷三级湖平面变化引起的可容空间的体积变化率与东濮凹陷四级湖平面变化引起的可容空间的体积变化率相近。东营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盆地体积大、地形陡,层序的发育主要受三级湖平面变化的控制,因此层序厚度大,层序内部砂体厚度大,分布相对集中。而东濮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盆地体积小,地形较缓,层序的发育主要受四级湖平面变化的控制,因此层序厚度小,层序内部砂体厚度小,分布广,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峨眉山火成岩省东部盐津地区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盐津玄武岩w(SiO2)为47.97%~52.33%,w(Na2O+K2O)为3.35%~6.57%,Ti/Y值为496.29~567.80,w(TiO2)为3.60%~4.14%,属于钙碱性高钛玄武岩(HT)。岩石LREE/HREE值为7.34~7.88,轻稀土元素富集,分馏程度高,总体亏损Ba,K,Sr,P。高场强元素Nb/U比值为26.39,Ce/Y-Sm/Y和Th/Nb-Ce/Nb等比值均呈明显正相关系,表明盐津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受到了明显地壳混染作用。Nb-Nb/Y和La-La/Sm图解中样品投点呈倾斜直线,表明盐津玄武岩岩浆受分离结晶作用影响较弱,δEu值为0.86~0.93,CaO/Al2O3与Mg#无明显相关关系,以及镜下观察均表明仅有少量斜长石、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盐津玄武岩与盐源和越西等地高钛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具地幔柱成因特征,岩浆可能起源于富集地幔。分配系数相近的强不相容元素Ce/Sm比值为25.50,La/Yb-Sm/Yb图解中样品靠近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区域,表明岩浆源区为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  相似文献   

10.
黄河水下三角洲粉质土扰动土层特征及成因探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孙永福  董立峰  宋玉鹏 《岩土力学》2008,29(6):1494-1499
黄河水下三角洲上分布着大量的扰动土层,其性质与周围未扰动土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在老黄河口区选择扰动土层的典型分布区,利用工程地质钻探取样、原位静力触探试验和浅地层剖面探测对海底扰动土层的厚度及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扰动土相比,扰动土的重度较大、孔隙比较小、含水率较低、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分别对风暴潮作用下黄河水下三角洲粉质土的瞬时液化极限深度和残余液化极限深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残余液化极限深度较大。将残余液化极限深度、通过浅地层剖面探测结果所得的扰动土层厚度以及通过土工试验统计结果所得的扰动土层厚度进行了对比,发现三者对应很好。对黄河水下三角洲粉质土中扰动土层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风暴潮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土体液化是其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1.
毛伟  杜朋举 《现代地质》2012,26(3):575-580
针对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注水效果差、产能低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确立了合理的喉道分类标准,将细喉道和吸附喉道之间的界限定为0.1μm。从孔隙分布特征、喉道大小、喉道分布范围及形态、渗透率贡献、储集空间及渗流通道、流动喉道下限、贾敏效应、可动流体饱和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区块喉道大小及分布差别很大,以双峰型为主。储层物性受喉道控制,渗透率贡献率分布呈单峰且峰值在右。兴安岭油层平均喉道半径小,流动喉道下限低,储集空间与渗流通道不对应,贾敏效应阻力大,可动流体饱和度低是造成注水效果差、产能低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正方形井网中心加密油井的调整方式,见到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研究储层物性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台北凹陷中浅储集层物性分布规律以及压实程度特征,建立孔隙度一深度趋势法和压实减孔量法预测砂岩孔隙度.认为中侏罗统储层压实减孔量整体比较高,表现出“北高南低,生油凹陷内高、周边低”的特征.结合探井试油资料,确定侏罗系储集层有效下限的孔隙度值为9%,压实减孔量为34%,各构造带侏罗系储层深度有效下限总体上表现出“南深北浅、西深东浅”的特征.指出台北凹陷侏罗系储集层在有效下限以下勘探具有较大风险.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街道灰尘中铬、镉、铅赋存状态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晖 《城市地质》2002,14(2):34-39
本文通过对街道灰尘中铬、镉、铅三种元素赋存状态研究、铬、铅在街道灰尘中以残渣态为主,镉以有机质结合态为主。虽然铬、铅、镉存在形式稍有差异,但其在街道灰尘中主要以矿物质的形态存在,说明其比较稳定,不易迁移转化,对环境的危害比较持久。在治理措施上应有早遏止微量元素向环境中排放,以免其与灰尘发生相互作用对环境造成长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肖俊华  赵锡宏 《岩土力学》2016,37(6):1680-1688
对上海环球金融中心(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简称SWFC)实测沉降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坑底的回弹、沉降随时间的发展规律,并通过沉降推测上部结构刚度的变化情况。软土地区深埋桩筏基础沉降与加荷速率、基坑回弹、附加应力在桩长及桩下土中的传递、基坑降水与停止降水等多种因素有关。基础沉降-时间关系曲线并非理想的双曲线,即使是施工加荷速率相对稳定时。建筑物施工初始阶段沉降速率较小,与深基坑回弹密切相关,建筑物接近封顶时往往沉降速率较大,可能与附加应力传至桩端以下土中有关。沉降过程反映4.5 m的厚筏为弹性体,上部结构刚度对筏板刚度具有贡献性和有限性,上部刚度是随着施工的进程逐步形成。采用3种方法对SWFC进行沉降计算反分析,通过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沉降数据进行对比得出,运用上海规范采取合适的经验系数(0.40~0.55)、考虑70%的水浮力,利用明德林解得出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很好;深埋桩筏基础共同作用分析计算中不能过大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综合相关文献研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土壤中氡气浓度的检测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不同土壤中氡浓度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土壤孔隙度是影响土壤中氡气浓度的关键因素。不同类型的表层土壤,孔隙度不同,所含氡气浓度也不同。当表层土壤为房渣土、填土时,土质夯实,孔隙率低,氡浓度含量较低;表层土壤为粉土、粉质粘土时,土质较均匀,土层较疏松,孔隙度略大,土壤氡浓度大于前者;表层土壤为粉砂、细砂时,土层更为疏松,土壤中孔隙度再次增大,氡在土壤中有大量的存储空间,所含的氡浓度最大。因此,土壤的孔隙度大小影响氡从地下向地表渗透析出的难易程度,孔隙度越大氡越容易渗透其中,浓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16.
当锚索超出规划红线被越来越严格限制后,双排桩支护的应用已越来越多。实践中发现现有规范方法的双排桩计算模型简单方便,但对于软土地层时存在计算位移不够合理的情况。同时,桩间土简化为压缩弹簧未能充分考虑桩和土柱之间的作用,会使计算位移偏大。为改进这些不足,建议了一个新的土压力模式,即基坑面以下的附加压力看作弹性应力,对两排桩与桩间土的作用增加一个等效土柱刚度,对基坑面以下的桩间土弹簧刚度取压缩刚度和m法刚度的大值,使计算的位移更合理,并与有限元和工程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初步检验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软黏土侧压力系数K0阶段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花  沈日庚  李青 《岩土力学》2008,29(5):1264-1268
沿海软黏土的侧压力系数K0具有阶段性特征:当试验荷载P<Pc'(土样的残余结构强度)时,K0值较小,试样的结构性好,呈现出似刚性的材料特征,侧压力系数小;当P>Pc'时,K0值增大,土的微结构破坏,呈现出弹塑性体的材料特征,侧压力系数增大.而在工程实践中,受成孔、取土等诸多因素干扰,欠固结-正常固结的软黏性土的微结构的结构性易被破坏,使K0指标的阶段性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岩层倾角影响顺层岩石边坡稳定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相似理论建立地质力学模型,介绍了模型试验的设计和过程。通过4组对比试验,研究了原型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以及改变边坡岩体的岩层倾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顺层边坡的主要变形方式均为滑动变形,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破坏,滑动过程为分级滑动,越往后拉裂面倾角越小。边坡的变形破坏首先发生在临空面靠近地表部位。层面强度越大,边坡越稳定;岩层倾角越小,边坡越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地质灾害与不同尺度降雨时空分布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雨是地质灾害最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开展地质灾害与不同尺度降雨的时空分布研究,分析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规律,对于提升地质灾害区域预警水平和防灾减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6~2007年汛期地质灾害的实际发生情况为例,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区域地质灾害与年降雨量、月降雨量、月暴雨日数、典型降雨过程之间的时空分布关系开展系统分析,研究表明:降雨是群发型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地质灾害的发育密度与年均雨量成正比,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最大的区域,其年均雨量最大;地质灾害分布与月降雨量、月暴雨日数的分布总体上具备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并不是完全对应的,主要受到典型强降雨过程的落区控制;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出现典型强降雨过程时,地质灾害群发。  相似文献   

20.
改变了传统制备铝盐改性膨润土工艺中原料的添加顺序,增强了膨润土的膨胀性能。对制备的铝盐改性膨润土进行SEM、XRD、粒径分布以及红外光谱表征,并与原料-钠基膨润土进行了对比,得到了改性的机理。最后,利用钠基膨润土和铝盐改性膨润土吸附硅酸盐的现象以及性能对铝盐改性膨润土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铝盐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省去了传统工艺中加碱调节pH值,采用先将水浴钠基膨润土混合,再加改性剂的添加顺序,得到的铝盐改性的膨润土有很好的除硅效果,最高可达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