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某稀土分离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结果 该厂存在化学毒物、噪声、粉尘、高温、电离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结果显示个体噪声检测强度为78.4-87.8dB(A),超标率为25.0%;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该厂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盐酸、噪声和粉尘相关岗位。结论 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应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电镀工业园废水集中处理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工人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评价该厂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法、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该厂的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等基本符合职业卫生的要求;经检测,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化学毒物浓度和噪声等效声级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该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的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某造纸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该厂存在化学毒物、粉尘、噪声、高温、生物致病菌、电离辐射和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各岗位噪声强度59.1~96.3 dB(A),超标率为35.3%;高温WBGT为29.8~34.3℃,超标率为44.4%;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应对关键控制点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选煤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厂32.5%噪声检测点8h等效A声级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8.8%煤尘检测浓度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尚未发现职业病。结论该厂职业病危害重点是噪声、煤尘,应加强噪声、煤尘的检测及防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蓄电池厂职业危害程度和控制效果进行卫生学评价,对该厂的职业病防控提出建议。方法按照职业危害控制效果卫生学评价方法,调查该厂厂址、设备布局和管理措施等基本情况,检测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判定该厂职业危害控制效果是否合格。结果该厂厂址和设备布局基本符合要求;一氧化碳、煤尘和WBGT指数合格率为100%,噪声和照度合格率为95%,硫酸和铅尘合格率为0,铅烟合格率为14.3%;空气中硫酸超标0.35~0.60倍,铅超标8.44~175.67倍。结论厂方须对硫酸和铅作业岗位的职业危害控制措施进行认真整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淄博市某汽车制造厂的职业病危害状况,为制订职业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4~6月,对淄博市某汽车制造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抽取部分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该厂存在严重的职业卫生问题。作业环境中苯系有机溶剂超标率为69.69%,电焊烟尘和锰烟的超标率为3/5,苯作业患病率为12.50%,噪声作业患病率为23.33%。[结论]淄博市某汽车制造厂存在较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已经对作业工人的健康造成明显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某压力容器制造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该厂产生噪声、粉尘、化学毒物、电离辐射、高温和工频电磁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各岗位噪声强度76.2~106.0dB(A),超标率为83%;电焊烟尘浓度0.2~19.8mg/m^3,超标率为33%;锰及其化合物、三氧化铬、高温等也存在超标情况,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复杂,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家具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厂40.0%噪声检测点8 h等效A声级不符合GBZ 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噪声强度最高为89.3dB(A),木粉尘、滑石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的检测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尚未发现与职业有关的异常情况。结论该厂职业病危害重点是噪声,应加强噪声的检测及防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了解电镀厂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检测的6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有2个铬及其化合物检测点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超标,其短时接触最高浓度是短时接触容许溶度(PC-STEL)的2.42倍,其余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职业健康检查发现3人患有其他疾病,2人需要复查。结论该厂未能完全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需加强行政监管,督促该厂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并建立和健全完善的职业卫生综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300MW燃煤发电机组职业卫生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新  李秾  周青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12(3):152-153,157
目的评价分析某大型燃煤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状况,为新建电厂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该电厂300MW燃煤发电机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卫生学调查。结果该厂针对各类职业病危害采取了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经监测:作业场所粉尘、噪声、高温、有毒气体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结论燃煤电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为粉尘、噪声和高温,由于大型燃煤电厂自动化程度高,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完善,只要重视职业卫生工作,就可以有效控制和消除燃煤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