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卧泵加自吸罐结构代替液下浆液泵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结构自吸罐进行对比试验,总结出采用自吸罐结构时的设计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ZW系列自吸排污泵存在易堵塞叶片和耐磨板不易更换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设计。简述了新型无堵塞自吸污水泵的特点和设计思想,分析了该泵的结构特点,提出了该泵的水力设计和结构设计方法,并研究了前置供水通道仓、转子部件以及回流孔对自吸污水泵的影响。最后,设计试制了新型无堵塞自吸污水泵的样机,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自吸排污泵具有无堵塞性能好、自吸时间短、耐磨性强、可靠性高、使用维修方便等特点,泵的性能曲线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流量自吸离心泵在结构上创新的设计了自吸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射流和排气装置组成,实现了大流量离心泵的自吸性能。对大流量自吸离心泵的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泵的各项指标都满足设计要求,扬程45.22 m,效率72.79%,自吸高度5.3 m时,自吸时间为62 s;自吸高度8.1 m时,自吸时间为173 s,自吸时间小于国家标准规定值。该泵设计合理,效率高,性能曲线平坦,高效率区宽。该泵的研制成功对于城市排涝、矿山排水、农业大型排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改进射流式自吸喷灌泵的性能,设计了一种带不对称出口导流器的射流式自吸喷灌泵并进行了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带不对称出口导流器的射流式自吸喷灌泵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对比同参数自吸泵(本田泵)其外特性参数有明显优势,同时其自吸时间相对于原带对称出口导流器的射流式自吸喷灌泵有了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5.
射流式自吸离心泵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一种新型射流式自吸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射流器中喷嘴的高速射流效应使泵的进口形成真空,液体被吸上来,泵完成自吸过程,消除了普通离心泵不能自吸的缺陷。正常运行时阀关闭,射流器停止工作,泵的效率提高了3%以上。叙述了射流式自吸离心泵的设计方法,并对泵的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给出了结果,最后总结了泵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50ZB-30C型射流式自吸喷灌泵的工作原理及水力设计。通过理论计算及CFD模拟对碟阀进行了结构优化,碟阀在泵完成自吸后,自动关闭回流孔,减少了能量损失,效率比国家标准规定值提高了9%。设计了3个喷嘴并进行了自吸性能试验,获得了与该泵匹配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循环射流自吸系统是一种自吸快、对泵外特性影响小的新型射流式自吸装置.其中喷嘴的结构及尺寸直接影响到泵的自吸时间.对不同尺寸参数的喷嘴进行自吸时间性能试验,并探索新结构形式的喷嘴有助于进一步分析问题,改进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喷嘴直径是影响喷嘴自吸效果的主要因素.对同一泵体,喷嘴直径存在最佳值,直径大于或小于最佳值都会增加泵的自吸时间.喷嘴锥角及流道长度对泵的自吸时间略有影响.双流道喷嘴的自吸时间要明显长于单流道喷嘴,泵体自吸时间随流道间距增加而变长.  相似文献   

8.
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喷灌泵的导叶式压水室,导叶为不对称型式,三个导叶具有各自不同的设计形式。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导叶式喷灌泵是理想的喷灌用泵,其自吸性能良好,流量一扬程曲线平坦。同时,与涡壳式压水室相比,导叶式压水室结构简单,便于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进行制造。  相似文献   

9.
通过理论计算及有限元分析对碗式回流阀进行了结构优化,使阀在泵完成自吸后,自动关闭回流孔.对射流喷嘴进行结构设计,并研究了3种射流喷嘴尺寸对自吸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找出了与该泵匹配的最佳方案.通过水力设计、回流阀与喷嘴结构的设计优化,泵效率比国家标准的规定值提高了9%.  相似文献   

10.
大流量自吸喷灌泵机组,以气体射流为自吸动力源,无需汽水分离、无需事先注水即可实现快速自吸,有效解决了现有气液混合式自吸泵的技术缺陷。机组创新设计气体射流装置和传动离合装置,结构简单,流量大,效率高,自吸性能好,可广泛应用于农田大流量喷灌和城市移动排涝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轻小型射流式自吸喷灌泵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轻小型射流式自吸喷灌泵的结构原理:在压水室内的第6断面处设有回流孔、碟阀、射流器系统,与吸入口形成液体自循环。泵运转时,部分液体高速射向吸入口,射流的作用使进口管路产生真空,这样反复循环,直至进口管路的空气被吸尽,喷灌泵完成自吸过程并出水,压水室内的压力达到设计压力,阀门自动关闭,射流器回路系统停止工作,离心泵正常运行。此泵效率比传统自吸喷灌泵提高了3%~5%。文中给出不同喷嘴直径对自吸性能影响的对比,列出泵性能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自吸式化工离心泵的自吸过程分析,从泵的设计及加工、装置上管路设计及泵选型、泵与管路的安装及使用三个方面,逐一分析了影响自吸式化工离心泵的自吸性能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范宗霖  勉学义 《水泵技术》1994,(1):10-11,35
简述普通卧式混流泵采用前置式附加自吸装置结构改造成自吸混流泵的方法。利用此法,只要卸下泵泵泵盖,更换成装有附加自吸装置的S形弯管即可。  相似文献   

14.
仪群  楼文尧 《机械》1993,20(6):18-21
通过专利产品车载式双级自吸离心洒水车泵结构型式的介绍,阐述了其水力设计和结构设计的方法,并给出了性能测试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刘爱国 《机电技术》2009,32(2):41-43,54
变速泵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到装载机的工作效率与可靠性,改进变速泵的结构,能提高变速泵的释积效率、改善自吸性能、降低运转噪声、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ZW系列自吸式无堵塞排污泵集自吸和无堵塞排污于一体,该泵采用轴向回流外混式,在泵体结构和叶轮流道上进行了创新设计。颗粒通过能力为出口口径的60%,纤维长度通过能力为叶轮直径的1.5倍的杂质液体。可广泛适用于造纸电厂、化工、矿山、市政排污等行业。 该泵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自吸性能好,排污能力强,节能显著使用维修方便等特点。其主要性能指标处国内领先地位。填补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自吸泵结构和自吸性能的不足,对自吸泵的压水室进行了改进,由正导叶式环形流道改进为正反导叶组合式流道,从而改变了流体的速度,流体顺着反导叶流到导叶中心,减少了流体对泵壳的冲击,并有效地减少或消除了泵腔的水流速度环量,使气水分离更加充分,达到了提高自吸性能的目的。采用加大流量设计法对新型节水农业用射流式喷灌自吸泵的叶轮和压水室进行了水力设计,并通过应用Pro/E和Fluent软件,对加设了反导叶结构的泵体进行了3D结构设计和数值模拟,验证了增设反导叶结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型立式自吸离心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志君  凌素琴 《流体机械》2004,32(1):29-30,36
论述了立式自吸离心泵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性能计算方法和试验结果。所研制的CLZ型新型立式自吸离心泵充分考虑船用条件,彻底解决了泵虹吸和气水分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用自吸泵设计方法若干问题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自吸泵堵回流孔的对比试验,阐述堵回流孔对提高泵性能的重要性。试验研究回流孔面积及位置对泵自吸性能的影响,给出回流孔面积统计系数估算公式。通过普通离心泵与自吸离心泵对比试验,发现自吸泵水力设计上的独特差异。从11种农用自吸泵优秀水力模型分析中研究归纳出自吸离心泵叶轮速度系数水力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流体机械》2013,(3):5-9
为分析射流式自吸离心泵的半开式叶轮与导流器前盖之间的间隙大小对其性能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4种不同间隙下射流式自吸离心泵水力性能、径向力变化规律、自吸过程泵内部气液两相分布及流动情况,结果表明:间隙大小对射流式自吸离心泵水力性能影响明显,随着间隙增大,泵扬程和效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额定工况点间隙为0.5时的扬程和效率相对于间隙2mm时的扬程和效率分别下降14.43%、7.07%;叶轮与导流器上径向力也随间隙增大而减小;叶轮含气率、导流器两个不对称出口及泵体出口的气相质量流率随间隙增大而降低.兼顾考虑水力性能、自吸性能及加工装配工艺,最终确定叶轮与导流器前盖的间隙为0.5mm.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点扬程34.21m,效率55.29%,当自吸高度为5m时,自吸时间45s,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