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大赛背景为了进一步促进具有软件工程规范和创新能力的软件人才培养,增强国家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工作办公室从2008年开始举办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2009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由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承办。  相似文献   

2.
一、学院成立背景和意义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实现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教育部和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2001年颁发了教高[2001]6号文件,批准了35所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学校对建设软件学院高度重视,决定以此为契机,将办好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于2001年底成立了“西北工业大学国家示范软件学院”。2004年,按照教育部关于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要求,根据集成电路设计与软件工程专业的密切…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为做好江苏软件产业人才吸引、培养和储备工作,江苏省信息产业厅组织省内骨干软件企业和重点软件学院,联合省级人才工作有关部门,成立“江苏软件产业人才发展基金会”,并面向全国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和江苏省内重点大学设立“江苏软件奖学金”。江苏省重点软件企业——金思维公司积极加盟了基金会,为江苏软件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1大赛的意义"十二五"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工作办公室主办的软件创新大赛,促进了具有软件工程规范和创新能力的软件人才培养,增强国家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的  相似文献   

5.
艾文 《软件世界》2005,(9):62-63
在谈到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这一敏感话题时,我们总是习惯地与印度做比较。而每每此时,有一个问题总是绕不过去:人才。当国家下大力气在全国设立了35所软件示范学院的时候,尤其是从中国正在成为第二大软件外包基地的事实已经明确说明:中国人才济济,特别是软件人才。那么,人才问题是否真正得以解决呢?苏渭珍教授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副院长,该学院是国家35所示范性学院之一。从她长期的教学工作来看,人才需求仍然属于目前一大瓶颈。“IT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使得人才的需求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她所说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正>为加快培养软件产业急需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水平的高素质软件人才,2001年,教育部、原国家计委发布《关于批准有关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批准包括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37所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教育》2004,(5):6-7
据国家软件产业发展规划显示:我国高校每年有5万名IT专业毕业生,而国家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已达到20多万,而且这个需求还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人才缺口预计2005年将达到42.5万左右。在此趋势下电子科技大学示范性软件学院应运而生了。“质量就是生命”的办学理念成立于2002年6月的电子科技大学示范性软件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批准的全国首批35 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也是国家外国专家局、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联合批准的“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成都)基地”,为全国首批五大基地之一。该学院一直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的办学理…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教育》2005,(6):F002-F002
南开大学软件学院于2001年8月筹建,2002年1月正式成立,是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学院充分利用南开大学的综合资源,以创“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软件学院为目标.秉承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共享合作,为国家培养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软件产业发展所急需的高层次软件人才。  相似文献   

9.
人才,中国软件产业一个尴尬的话题。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培养怎样的软件人才、由谁来培养等问题,业界始终争论不休。直到国家建立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人才压力才有所缓解,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和众多传统产业一样,合理的软件产业人才体系架构应该也是金字塔形的,不但拥有雄厚的软件工程师层面的从业人员组成的产业人才基础,也拥有比例合适的高级项目管理人才。但现有中国软件人才结构现状却呈棒槌形— 中等层面的软件人才过剩,高级项目管理人才却非常缺乏。几年来,软件学院的定向培养为产业…  相似文献   

10.
2003年9月~10月,教育部高教司委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对34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进行了中期评估(北京大学软件学院已于当年4月完成了评估),笔者和所在软件学院分别作为评委和被评估对象参加了评估。该次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笔者认为,该次评估取得了以下效果:第一,促进了软件学院的积极发展、开拓创新和规范管理,促进了软件学院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适应了软件产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第二,推动了软件学院完善建设规划,同时推动了软件学院组织落实、政策…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教育》2013,(23):4-6
软件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但我国软件产业在规模、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究其原因,除了企业规模、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外,具备创新能力和实际工程经验的高素质软件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中国软件产业的未来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并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工程人才。作为人才的重要来源,如何培养与市场零距离对接的软件人才,如何创新办学机制、培养模式,如何促进产教结合以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等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热议的话题。恰逢2013年"第十七届软件博览会软件人才论坛"举办之际,《计算机教育》杂志针对这些问题对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蒋秀明院长进行了专访。以下是奚春雁主编(以下简称奚)和蒋秀明院长(以下简称蒋)的主要谈话内容。  相似文献   

12.
《现代计算机》2006,(7):F0002-F0002
学院简介 中山大学软件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35所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 我们秉承规范,创新,笃行,进取的办学宗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软件学院,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人才,服务社会,造福国家。  相似文献   

13.
《Internet》2002,(10):91-9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委首批批准设立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院校之一,软件学院的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一种尝试。学院拟与IBM Microsoft、联想和用友等国内外名企业和大学合作,采取多种模式联合办学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同时.软件学院以多种形式与国家级软件园合作,建立条件优越的软件工程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参与实际的软件开发工作,能快速了解国内外软件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软件产业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培养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英语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经验、研发能力和市场与国际意识,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工商管理知识和行业规范,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实用型软件人才。  相似文献   

14.
哈工大软件学院工业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1年12月,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联合批准35所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2003年10月,教育部组织示范性软件学院中期评估;2006年5月,示范性软件学院验收工作结束。经过短短五年的建设与发展,示范性软件学院在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产学研结合、教育体制改革、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示范性作用得以成功体现。通过此次验收,进一步总结办学经验,将对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规范管理、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校企合作模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结构、人才培养体系等问题也成为当前人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目前,仍有很多人持着怀疑、观望的眼光看软件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持续发展的根基何在、前景如何,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本文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工业化软件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方面谈谈软件学院人才培养相关的问题,愿与同行交流经验,共谋持续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5.
探索软件工程硕士的课程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重点战略和国内外激烈的人才竞争,改革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软件人才培养力度,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为此,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择优扶持35家高等学校,支持其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紧接着,国务院学位办在2002年初发出了设立软件工程硕士的通知。所谓软件工程硕士,是针对软件从业人员,面向企事业单位需求培养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这无疑是一支产业界的急需人才和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如何培养优秀的软件工程硕士,这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是一个新…  相似文献   

16.
《现代计算机》2006,(2):F0002-F0002
中山大学软件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35所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我们秉承规范,创新,笃行,进取的办学宗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软件学院,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人才,服务社会,造福国家。  相似文献   

17.
赵宏  卢苇 《计算机教育》2012,(17):10-14
国际化软件人才是我国软件产业的稀缺资源,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瓶颈。文章根据CCSE2004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提出对国内外知名高校和软件企业进行调研,明确专业和人才培养定位,分析人才培养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阐述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徐晓飞 《计算机教育》2009,(16):41-44,83
<正>1国际化信息技术与软件人才的需求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生产和开发利用信息产品的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软件产业则是最重要的信息技术产业之一。我们国家在实施信息化与工  相似文献   

19.
软件学院建设承担着培养软件人才、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重任。地方高校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要协同地区发展,突出专业特色,起到示范作用。本文以洛阳师范学院软件学院建设为例,在发展定位、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希望对其他高校在同类学院的建设中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工程型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01年软件学院创办之初,教育部就提出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软件人才。教育部领导后来在多种场合也针对目前我国高校IT类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软件学院一定要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面向产业发展的工程型精英,软件人才的水平和规模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加快软件人才培养成为我国在新世纪顺利实现社会经济总体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