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石俊  杨大德 《海洋石油》2018,38(4):92-96
目前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投资小,探井和评价井数量很少,采用常规测试手段获取的储层资料不足以作为制定开发方案的依据。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在海上油气井中应用测试生产一体化技术的研究,研究首先从获取足够储层资料出发,设计出对应的评价测试制度;其次考虑到测试工具入井时间长、风险大,设计出配套的测试管柱结构;最后为降低测试成本,设计出利用钻井平台进行长期评价测试的方案。应用表明,通过评价测试能认清气藏类型和储量规模、落实气藏动储量、评价详细产能变化规律;通过优化设计测试管柱结构能简化工具功能实现方式、降低测试风险、获取完整地层资料;通过创新海工能减少钻井平台资源和油气资源的浪费,降低安全环保隐患和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2.
李伟  汪跃  李功 《海洋石油》2020,40(3):43-48
为解决海上小型边际油田探明程度低、经济可采储量不确定性大的开发难题,在渤海某边际小油田开发可行性研究与实践中,基于油田整体开发方案研究,以“风险量化”为目标,优化“先导评价井延长测试方案”部署,进而夯实油田开发基础,规避投资决策风险。以此形成一种适用于海上独立含油气构造“一体化”滚动评价开发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渤海A油田地质油藏条件复杂,为进一步降低油田开发风险,设计油田延长测试方案,为油田整体开发方案研究提供依据。针对油田开发风险,结合已钻井资料,确定延长测试方案开发评价井井数、井位、井型及测试层位。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合理设计开发评价井测试流程及测试方案,逐条落实油田面临的开发风险。延长测试方案设计思路对渤海同类复杂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ОЙМАША-36井是哈萨克斯坦阿克套州奥依玛沙油田的一口重点评价井,其目的层PZ地层,岩性为胶结致密的花岗岩,地层极硬钻进难度大,该层位裂缝发育,在该地层取心机械钻速慢,割心容易滑脱,取心难度大。分析哈萨克斯坦奥依玛沙油田ОЙМАША-36井的地层特点,通过优化取心参数、优选取心钻头及现场实验、成功的完成了小井眼钻井取心任务,为阿克套州奥依玛沙油田的产能建设和地层资料,提供有效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测井资料在海上油田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于露头缺乏和钻井取心较少的海上油田 ,利用测井资料信息量大、数据连续和垂向分辨率高的优势 ,可以间接地从中获取地层岩性、沉积构造、砂体成因、古水流方向、物源方向、砂体迁移方向等多项沉积相标志 ,为下一步进行地层沉积微相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海上油田的应用效果表明 ,在综合分析岩心描述、岩矿鉴定、粒度分析、无机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尤其是地层倾角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 )进行油田沉积相研究 ,不仅可以大大节约成本 ,而且有利于开发后期油藏的精细评价和开发方案优化。  相似文献   

6.
海上油田评价井测试由于受海上气候、钻井船、测试成本高的原因,有效关井测压时间一般比较短,利用常规试井解释方法很难认识油藏边界,限制了在海上油田前期研究中利用有限测试资料对地质条件的认识。现将反褶积试井解释方法成功应用于海上油田评价井短时测试解释中,有效克服因测试时间短而较难认识油藏边界的问题,对海上油田ODP方案研究中的油藏边底水、气顶、断层、储层模式等认识有重要的意义,可指导油藏布井和产能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7月20日,冀东油田南堡118X23井取心成功,这口井钻井取心井深3 500 m,井斜63.5°,位移2 100 m,共取心3筒次,取心进尺17.1 m,心长16.82 m,平均收获率高达98.36%,大斜度井钻井取心工作再获突破。南堡118X23井是位于冀东油田南堡118平台的一口评价井,设计最大井斜63.5°。由于本井井斜大、取心层位深、钻具不易居中、井眼清洁困难,容易造成堵心、收获率低,影响地质资料的采集,给钻井取心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为满足本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馆陶组原油产量,解决东营组产量递减引起的油田产能下降的问题,中海油在埕北油田布置了一口重点调整井———CB-A29m大斜度井。由于地层疏松,该井井斜角较大等造成取心难度大。针对取心难点,对取心筒、取心钻头、取心衬筒等取心工具进行了改进,并优化了疏松地层取心工艺技术措施,最终获得成功取心。CB-A29m大斜度井取心实践与认识为开发后期海上油田设计大位移评价井取心提供了新方法,对大位移井、大斜度井疏松地层取心作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上油气勘探作业目的层系埋藏较深,储层横向变化较大的特点,在探井作业过程中,对准确预测油气目的层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通过介绍随钻实时地质分析技术在东海陆架盆地东北部西湖凹陷多口探井的实际应用,并和以往的工作方式进行对比,使用该技术后,在明显减少起下钻及地质循环次数、辅助卡准钻井取心层位、提高钻井取心成功率和钻井时效、快速确认油气新发现、调整钻井取心方案、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效促进了油田公司各部门的协作,加快并提高了与油气田勘探相关的决策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钻井取心是直接为勘探、开发服务,获取地下原始资料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油田围绕着提高岩心收获率、加快取心速度、降低取心成本三个方面的问题,开展了取心科研攻关及其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促进了岩心收获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大量钻井资料为依据 ,对珠江口盆地存在的地层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 :(1)上中新统 /中中新统界线附近没有缺失有孔虫和超微化石带 ,而是本区二级层序中主要最大海泛面附近密集层的所在位置 ;(2 )上 /下第三系界线置于浮游有孔虫 N4带的底较为合适 ,南海东部公司目前所定义的珠海组的时代应归于早中新世 ;(3)恩平组的时代属于渐新世 ;(4)晚始新世地层在本区可能缺失 ,神狐组与文昌组孢粉组合时代同属中始新世 ,陆丰组为早始新世地层。据此 ,编制了珠江口盆地新生界综合柱状剖面图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根据地震反射终止关系、钻测井上界面识别和井震结合,在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珠江组共识别出1个二级层序界面,5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在层序地层等时格架建立的基础上,探讨了层序的主控因素,认为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珠江组层序地层主要受控于海平面变化和构造沉降,低位体系域易形成良好的岩性圈闭,是本区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域中生界油气勘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全球、中国邻区和中国中生界油气资源分布以及中国中生界油气勘探现状的分析 ,论述了加强中国海域中生界油气勘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中国海域中生代盆地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认为海域中生代盆地主要有构造残留型和断陷型两类。这两类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虽各具特征 ,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潜力。目前有利的勘探区为北黄海盆地东凹 ,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 ,渤海部分地区及东海陆架盆地福州凹陷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盆地东部底水油藏的开采速度是很高的.在高速开采条件下,如何保证有较高的采收率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分析东部底水油藏特征入手,阐述了底水油藏具备高产能的诸多有利条件,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主要砂岩底水油藏的采油速度与采收率的关系,并对HZ26-1油田底水油藏M-10层提高采收率方向作了典型分析.总的看法是,东部底水油藏由于其特定的地质特点,高速开采对油藏的最终采收率无不利影响.最后对如何提高采收率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盆地北部隆起带的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70年代,直到2015年依然未获商业突破.此后勘探研究人员创新提出一系列地质认识:低角度断层控制的恩平17洼具备向北部陡坡带大规模供烃的烃源条件;陡坡带大型弧形断层形成的"陡坡扇体+断层"高效输导体系能够向北部披覆带中浅层大规模输导油气;先存基底隆起背景下继承性发育的断裂构造是...  相似文献   

16.
断陷湖盆少井区勘探首先要确定烃源岩及其生烃潜力,但由于文昌B凹陷钻井少、资料缺乏,大大限制了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及油藏地球化学等常规地化成藏评价方法的应用。为此,在珠江口盆地西部引入地震成藏学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在钻井资料少、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的烃源岩识别技术。结合理论研究与勘探实践总结了“地震成藏学研究新思路”,即以现代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地震勘探技术为手段,根据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成果合理、科学地分析研究区油气成藏关键要素,揭示油气成藏过程、总结成藏模式,精准预测油气藏的分布。结果表明,文昌组中深湖相优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Ⅰ~Ⅱ1型,生烃潜力大,分布面积可达110km2,平行于珠三南断裂呈NE向长条状分布,拓展了珠江口盆地勘探新层系。  相似文献   

17.
曹孟贤 《海洋石油》2022,42(2):89-96
针对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潜山火成岩储层钻速慢、进尺少的问题,通过岩性、岩石力学特征、储层物性、工程参数的研究分析,从技术性和经济性优选出适合该研究区的钻头,提高钻速,降低成本,地层可钻性与岩性、岩石力学参数关系较大,和储层物性关系较小,为该研究区后续大批量开发井钻探的提质增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中国海油为实现海上油气勘探可持续发展,大力提升国内海上勘探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新区新领域,在三大领域取得了重要勘探突破。通过深化渤海湾海域大型气田成藏条件研究,持续攻关深层钻井和地震采集处理关键技术,实现了渤海湾盆地潜山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通过对琼东南深水区松南—宝岛凹陷资源潜力和成藏条件研究,转变勘探方向和勘探层系,获得了我国首个深水潜山天然气勘探突破。通过改善资料品质、加深基础研究,实现了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的勘探突破。中国海油在今后一段时期将继续大力提升勘探投入力度,持续攻关深层、深水、高温高压勘探领域,探索潜在富生烃凹陷,不断拓展勘探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油气勘探作业过程中,要求在随钻过程中及时、有效发现并评价油气显示层,在沉积条件、成岩作用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恩平组、文昌组储层电性与含油性关系复杂,普遍发育低孔低渗低对比度油层。针对使用常规录井、测井技术评价陆丰凹陷恩平组、文昌组低对比度油层难题,该文基于陆丰凹陷古近系恩平组、文昌组储层特征及各单项录井技术自身优势,通过优选录井技术组合系列,建立烃源岩内FLAIR解释评价标准及地化衍生参数图版,达到了随钻过程中及时、准确解释评价低对比度油层的目的,其随钻评价效果与钻后取样、测试结果一致。实践表明,FLAIR实时地层流体录井技术与地化录井技术组合系列有效地提高了陆丰凹陷随钻过程中综合解释符合率,对于提升陆丰凹陷的勘探效益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珠江口盆地砂岩油田油井的生产能力均高于我国陆上砂岩油田。对珠江口盆地砂岩油田高产能的原因,重点从储集岩的均质性和底水厚度两个因素做了调查、对比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