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钛合金TC4的高速铣削。着重讨论了钛合金TC4高速铣削过程铣削力的问题,研究了切削参数、刀具磨损及刀具材料等对铣削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铝合金高速铣削温度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红外辐射测温技术对铝合金铣削温度进行了间接的,相似的,直观的测量,主轴转速从2 500 r/m in 至15 000 r/m in。所获得的相对温度和相对温度场的结果表明,在主轴转速为7 500 r/m in 左右时是切削温度为最高的速度临界点。经生产应用证实了这种测温方法和结论是富有成效的。速度临界点的发现将有助于铝合金高速铣削技术的发展。同时相对温度并不相似地反映真实的铣削温度,而是间接相似地反映传入零件加工表面的切削热所产生的温度。  相似文献   

3.
最佳铣削用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端铣刀铣削钢体为例,提出了通过计算机优化设计选择最佳铣削参数的方法,达到了提高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单齿铣削铣削力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两种新型三维槽型铣刀片-大前角铣刀片,波形刃铣刀和平前刀面直刃铣刀片的铣削力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分别建立了直线刃和波形刃铣刀片铣削力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对铣削力进行了预测,其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变化趋势符合较好,和于刀片槽型的开发及优选。  相似文献   

5.
应用小波研究动态铣削力及预报铣削颤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铣削条件下,利用PC I-1712高速数据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应用小波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研究了铣削力信号的分解与重构,根据铣削力的主要频率,得到不同频带重构的动态铣削力信号,通过分析重构后的动态铣削力信号,发现产生了铣削颤振,并依据动态铣削力信号概率密度的变化预报颤振原则证明了铣削过程产生了铣削颤振现象,因而可以利用动态铣削力的变化初步预报铣削颤振.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紫铜表面微结构几何尺寸对超疏水性能的影响规律, 使用直径分别为0. 05、0. 10、0. 15、0. 20 mm 的微铣刀在紫铜表面进行微铣削加工沟槽结构, 再用硬脂酸和酒精混合溶液进行低表面能修饰,制得了超疏水微结构表面, 分析了沟槽宽度、凸起宽度和沟槽深度对接触角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沟槽宽度的增大, 接触角也随着增大, 沟槽宽度为0. 20 mm 时对应的接触角最大,为157. 4°, 沟槽宽度为0. 05 mm时对应的接触角最小,为81. 2°; 随着凸起宽度的增大, 接触角先大幅度增大, 然后再缓慢减小, 凸起宽度为0. 07 mm 时对应的接触角最大, 为159. 2°, 凸起宽度为0. 20 mm 时对应的接触角最小, 为144°; 随着沟槽深度的增大, 接触角会先增大再减小, 随后再增大, 沟槽深度为0. 03 mm 时对应的接触角最大, 为168°,沟槽深度为0. 02 mm 时对应的接触角最小, 为101. 7°, 加工后表面产生一些毛刺, 会形成大量不规则的微结构, 液体与样本表面接触面积变小, 从而接触角变大。  相似文献   

7.
根据金属切削理论,对铣削异型发蓝钢纤维的铣削速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推导了满足蓝条件的铣削速度方程式,从而为铣削异型发蓝钢纤维铣削速度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大型铝合金构件的机器人铣削加工效率而不降低加工质量,开展机器人铣削对比实验研究,探索行星复合铣削方法在机器人切削加工领域应用的可能.提出一种机器人行星复合铣削工具系统,介绍其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并通过建立刀尖运动轨迹模型比较机器人行星复合铣削与机器人端铣刀尖运动轨迹特征.开展Al-2024单因素机器人铣削试验,对比研究机器人行星复合铣削与沿X或Y方向进给的机器人端铣在加工效率、表面粗糙度和切削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机器人端铣,机器人行星复合铣削的加工效率至少提升21.34%,表面粗糙度至少降低33.33%,同时其最大切削力分量和轴向切削力均优于机器人端铣.机器人行星复合铣削相当于多个间隔固定相位角的摆线铣削的有序组合;在相同机器人系统配置与加工参数组合的条件下,机器人行星复合铣削的加工性能优于机器人端铣.研究结果为实现大型铝合金构件高效机器人铣削提供了新方案.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在铣削开式园弧槽无相同直径铣刀时,用小直径铣刀代替的近似铣削方法,并给出了有关公式及误差估计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法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超声铣削和普通铣削的加工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切削参数下该材料铣削力的变化规律,使用Kistler测力仪对本试验进行测量,得到了铣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切削深度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铣削速度、每齿进给量、铣削深度的增加,两种铣削方式下的铣削力都随之增加,但超声铣削产生的铣削力低于普通铣削产生的铣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