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时安排:2课时(加一个早读) 时间安排: 1.利用早读通读熟读课文,重点解决字音、字形、断句、轻重音等问题。播放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2.第一课时:辨主旨,品细节,注重基础知识。 3.第二课时:赏析艺术特色,注重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2.
3.
一、文本解读 《项脊轩志》一文属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内容,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全文以项脊轩起,以项脊轩结,用一问旧屋作线索,将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感人至深的小事。  相似文献   

4.
我通过对<项脊轩志>中细节描写的分析,发现留白艺术是其重要特点,也形成了<项脊轩志>的诗性特征,这正是它具有极强感染力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以诗化教学来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诗性特征,深入体会其深厚隽永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被选入高中教材,无论是从德育教化还是文章的写法,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篇课文。但是,迄今为止,对其解读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从《项脊轩志》教学的现状透视文本的解读,我们会发现文本解读的误区——浅表化,浅表化解读大大减轻了文字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在熟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脉络,体味作者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的写作特点,培养欣赏优秀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导入—— 师:古人常说“人生四大喜事”,指的是哪四大喜事啊?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三维观”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归有光的柔情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根据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解读文章内涵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体验、学会感恩、自觉立志。  相似文献   

9.
何小五 《学语文》2013,(3):15-16
[教学目标]1.翻译全文,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2.体会文章感情.学习其感情表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创意说明 :一篇作品的产生有其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 ,也有作者身份、思想、性格、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 ,这两方面的因素就构成了作者创作时的语境 ,作品创作时的语境决定了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等。因此学生深入地理解某种语境下产生的作品 ,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让学生从文本出发 ,分析、体验文本内容 ,尝试还原作者创作时的语境 ,以此为出发点理解作品。这样既可以使学习的过程生动有趣 ,又能深入地理解文章。教学《项脊轩志》 ,通过悲欢离合的日常琐事的叙述表达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特点 ,适合用此种方法。语境教学课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1.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以项脊轩为支点,结构清晰地描写了三重空间,修葺前后项脊轩的现实空间,“诸父异爨”的家族伦理空间,追忆母亲、大母、妻子的情感空间。解读文本架构的三重空间,阐释《项脊轩志》的三重空间诗学意蕴,极富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孙云云 《现代语文》2013,(12):58-61
一、教材分析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文言散文。它通过记叙“百年老屋”的几经兴衰,回忆家庭琐事,抒发情感。贯穿文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物线,物线以轩为写作角度,情线有对亲人的深沉怀念,更有作者复兴家族的强烈责任感。文章表达的一大特点就是将项脊轩中人、事的变迁和作者的情感的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抒发情感时,既有明写,也有暗写,在从明写到暗写的变化中,体现了作者内心难言的伤痛。  相似文献   

13.
王新莲 《中学文科》2007,(6):106-106
归有光一生极其不幸。他仕途蹭蹬,八上公车不遇,直到60岁才中进士。且一生屡遭变故:8岁丧母,两次丧妻,中年夭子亡女。命运的打击使他的心灵伤痕累累,生活的苦难把他的各种情愫(夫妻情、亲子情、孝悌情)煎熬到了极致,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其诗文之中:  相似文献   

14.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中的“此”指代什么?  相似文献   

15.
《项脊轩志》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统篇目。教学时不可“年年岁岁花相似”,应遵循“新教材、新概念、新教法”的宗旨,对教学设计进行革新。 一、归氏散文及《项脊轩志》 归有光是明中叶以后反拟古的唐宋派成就最高的作家,对当时主盟文坛、一呼百应的王世贞大加抨击。归的创作成就令敌手王世贞折服,称赞他“千载有公,  相似文献   

16.
《项脊轩志》是一篇极具情感魅力的文言文,本文是作者的亲身教学体验,将情感元素引入课堂,不仅使课堂生动、诗意,也促进了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项脊轩志》是一篇极具情感魅力的文言文,本文是作者的亲身教学体验,将情感元素引入课堂,不仅使课堂生动、诗意,也促进了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宁常勇 《现代语文》2007,(10):54-55
[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字词2.归纳文义·体味真情[教学方法]启发、讨论、点拨的教学方法及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教学重点]理解文义,识记重点词语,体味感人的真情。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9.
归有光(1506-1571年)的《项脊轩志》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常常被选入教材。这篇文章的正文写于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这一年作者才19岁;其补文部分,即——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益矣。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