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原发性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变疗效。方法:将符合原发性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变病例110例分为3组,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应用中药内服联合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照1组单纯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照2组单纯内服中药。连续治疗6周治疗结束观察3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1组74.29%对照2组55%治疗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原发性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变疗效好,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皮肤病,属于中医学松皮癣和顽癣范畴。艾儒棣提出扶正祛邪、滋阴活血法,并采用中药桃仁四物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1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其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基于胡希恕、冯世纶的"方证理论体系",使用经方当归四逆散合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化裁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1例,获得满意疗效,可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皮肤淀粉样变是由于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皮肤而引起的,属于皮肤病中的一种疑难病。1928年Gutmann报道了第一例皮肤淀粉样变,以后陆续有报道,随着皮肤科病理技术的开展,大大提高了该病的诊断率。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可能与遗传、代谢紊乱及免疫反应有一定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由淀粉样蛋白沉积于皮肤组织而不累及其他内脏器官的一种疾病,属中医"顽癣"范畴.皮损多对称分布,初起为粟粒大褐色斑点,逐渐增至绿豆大的半球形丘疹,顶端圆形,呈浅褐色,质坚硬,表面有蜡样光泽,分布密集成片而不融合,常呈串珠状排列.皮损经长期搔抓,丘疹可融合成苔藓样变.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湿热内蕴,复感风热之邪,风湿结聚肌肤形成风湿聚结证:脾胃损伤,气血生化乏源,或内蕴湿热日久伤阴,肌肤失养形成阴血亏虚证.治宜祛风清热利湿、滋阴养血、润肤止痒[1-3].  相似文献   

6.
中药熏蒸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例,予自拟解毒消风液熏蒸;对照组12例,予维A酸霜与糠酸莫米松霜外用,治疗20 d并判断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6%,对照组为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原发性皮肤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治疗皮肤淀粉样变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皮肤淀粉样变病患者9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维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5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其均在可耐受范围内。结论:阿维A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治疗皮肤淀粉样变病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火针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星星  吴卿  冯璟璟  景慧玲 《新中医》2022,54(8):170-173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4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0例。2组均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对照组加用卤米松软膏外涂,治疗组加用火针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瘙痒、皮损肥厚评分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6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瘙痒、肥厚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瘙痒、肥厚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率为3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70%,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走罐疗法治疗皮肤淀粉样变疗效肯定,中长期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卤米松治疗,且复发率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自2006年11月至2008年8月,采用以卤美松联合氟芬那酸丁酯及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36例,取得较好疗效且大大降低了复发率,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等作用,临床可广泛应用治疗多种皮肤病。文章就苦参治疗癣病、扁平疣,脓疱疮,湿疹,皮炎、脂溢性皮炎、瘙羊症、荨麻疹、银屑病、白塞氏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等情况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等作用。临床可广泛应用治疗多种皮肤病。文章就苦参治疗癣病、扁平疣、脓疱疮、疥疮、湿疹、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瘙痒症、荨麻疹、银屑病、白塞氏病、白癜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等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肛门瘙痒症是临床多发病,一般多指肛门、肛管、肛周及附近皮肤、会阴部的皮肤发生的瘙痒,是无任何原发性损害的顽固瘙痒症.本科于1995年5月至1997年5月运用自拟三黄洗剂、肤痔清软膏治疗该病85例收效较好,现报告之.1 临床资料门诊收治85例中,男性63例,女性22例;年龄78~21岁,以中年男性为多见;症状类型有原发性瘙痒58例,继发性瘙痒27例;常见皮肤改变有抓痕19例,皮肤增厚17例,皱襞肥厚7例,局部苔癣样变10例,肛门旁辐射状增厚10例,局部浸淫糜烂14例,皮肤淀粉样变4例,湿疹样改变4例;病程最长的5年,最短的3月.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女,53岁,于2014年10月7日就诊。主诉:右上臂内侧缘皮肤疼痛伴疱疹3天余。患者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臂内侧缘皮肤疼痛,局部皮肤红润,皮损为带状红色斑丘疹,第2天即出现粟米样至黄豆大小簇集性水泡,排列成带状,疱群之间间隔正常皮肤,疱液澄清,局部皮肤针刺样、烧灼样疼痛,以夜间为甚。疼痛  相似文献   

14.
<正>黄蜀主任医师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擅长用火针结合方药治疗难治性皮肤病,现将其用火针治疗皮肤淀粉样变验案报道如下。1病例林某,女,61岁,2014年8月诊。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四肢、躯干出现红斑、丘疹,瘙痒剧烈,遇热、夜间加重,无水疱、脓疱,无糜烂、渗出,无畏寒、发热等不适。曾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湿疹、皮肤淀粉样变,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6年前无明  相似文献   

15.
肖华强 《中国针灸》2003,23(7):432-433
段×× ,女 ,8岁。初诊日期 :2 0 0 2年 11月。主诉 :右上臂疼痛伴右前臂及右手拇食指胀痛麻木、活动受限 1天。经查体见右上臂上举、外展、后伸各为 30度。三角肌无压痛。肌电图示右侧f波潜伏期轻度延长 ,右侧腋神经波幅明显偏低 ,右侧三角肌轻微出波差 ,强收混合期 (波幅 0 8mV)。综合临床表现及肌电图确诊为腋神经损伤。治疗首先运用推拿按摩方法刺激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点压肩、臂、曲池等穴 ,针刺上述穴位病儿出现晕针 ,故放弃之。第 2天治疗采用电刺激三角肌及推拿法收效不显 ,经反复讨论治疗方案 ,笔者认为该患者右上…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6,(12):1085-1088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的中西医治疗各有所长,中医内治法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全面调理,远期治本效果好;中医外治法有熏蒸、贴棉灸、体膜等方法,用药简便,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西医治疗PCA有糖皮质激素类、维A酸类、环磷酰胺、他克莫司和物理疗法等方法,靶向作用强,短期治标效果好,但毒副作用明显并易反复发作。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PCA可以弥补彼此缺陷,减低毒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PCA是切实可行、值得推广的方法。参考文献27篇。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1岁.因大理石切割机切割伤右上臂3小时入院.查体见:右上臂仅肱骨及其外侧约4 cm宽的皮肤组织相连,其余所有组织均挫伤断裂,肩、腋下至肘部皮肤不规则缺损约20 cm×30 cm,创面污染重,组织挫伤重,前臂及手无血运.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属中医"松皮癣"、"顽癣"等范畴,是指淀粉样蛋白沉积于既往正常的皮肤内,而其他器官均无受累者。文章论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法则。认为脏腑功能功能失调,尤其是脾肺肾三脏功能的失调是本病的根本致病原因,而痰湿瘀血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治疗上以调理脏腑功能为基本原则,同时配合活血破血或养血活血、除湿化痰散结、宣通皮肤腠理等药物及适当的外治疗法。  相似文献   

19.
<正>肱二头肌肌腱长头起于肩胛骨的盂上粗隆,短头起于喙突,跨越肩、肘两个关节,能够加强肱骨头与肩盂的接触,保障屈肘及前臂旋后功能正常。笔者用复合可吸收骨锚钉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周某,男,32岁。1天前投篮时突觉右上臂疼痛且伴有咔嚓响声,后右上臂中段逐渐出现肿块。于右上臂  相似文献   

20.
案 1 吴×× ,女 ,12岁 ,1995年 12月 2 0日就诊。  主诉 :双侧肩部及两上肢白斑 2年余。患者93年 6月发现右上臂内侧 ,左前臂外侧有片状白斑出现 ,形状不规则 ,不痛不痒。经某院皮肤科诊断为白癜风 ,局部外涂药液后右上臂内侧皮肤发生炎症反应 ,最终形成癍痕组织 ,而左上臂外侧 ,右前臂内侧 ,双侧肩胛部相继出现白斑。患者平素饮食无节制 ,有便秘史多年 ,每 3~ 4天解 1次大便。近2年多来入睡较慢 ,平时易烦燥 ,口干不欲多饮 ,时感脐周隐痛 ,多次大便常规 :未见虫卵 ,食欲尚可。近 1年来发现局部皮肤破损或抓挠后易留下白斑。患者 11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