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已变防渐。"治未病"思想在心血管疾病"三级预防"中有充分体现,提倡人们通过适度锻炼、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调摄精神等方式增强正气,从而抵御病邪。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根本是预防动脉硬化,提前干预,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运用到心血管疾病的临床防治中,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唐志安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136-136
"治未病"起源于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论着《黄帝内经》,书中提出的预防医学观点,经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经文所谓"圣人",实际上是指高明睿智的医生;所谓"治未病",就是说医生注重的是未病先防,未雨绸缪,把保健、预防、养生、防病放在首位。在中医防病治病理论体系中,"治未病"的思想实际上包含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的含义。①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医者  相似文献   

3.
膏方,有滋养补虚、防治纠偏、平调脏腑阴阳等作用,且因疗效好、口感独特、携带方便等优点在治未病领域深受医患的认可与喜爱。而重“土”思想(即重视健脾养胃)源远流长,在中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贯穿治未病的未病、既病、瘥后全过程,将重“土”治未病思想运用于“调、补、治”结合的膏方中,可在临床疾病的诊治中发挥着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罗芯怡  涂爽  李玲 《河南中医》2020,40(4):503-505
中医药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中具有独特优势。正确的健康管理指导,除了补足正气,增强自身免疫力外,应根据不同气候、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辨证预防。北方地区多燥,在清热解毒基础上应注意防燥,宜加滋阴润燥药物,如麦冬、芦根、玄参等;南方地区多湿,在清热解毒基础上应注意化湿,宜加芳香化湿之品,如藿香、佩兰、苍术等。COVID-19的预防还应注重不同体质的差异,需根据年龄、性别、基础病情况不同辨证用药。此外,还应重视隔离,适当运动,综合预防,灵活运用各种措施,以达到最佳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文献与临床研究,总结何嘉琳教授在中医妇科临床工作中运用“治未病”理论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6.
1社区卫生服务 1.1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未病"理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治未病"理论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健康教育中,从心理、饮食、用药、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治未病"理论在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的发生、发展、预防保健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结论]将"治未病"理论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中,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红永 《河南中医》2011,31(7):712-714
中医药在治疗肺癌方面独具特色。尤其在肺癌的预防即“治未病”方面别有特色。“治未病”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痛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采用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肺癌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在肺癌术后辨证论治,积极配合中医药治疗可加速术后康复,减少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理论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其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重点强调了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作为宫颈癌前病变,近几年来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CIN发展到宫颈癌有数年到数十年演变过程。一般要经过: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浸润癌这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学术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一种较高的医学境界。其思想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所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素问·刺热篇》记有:“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灵枢·逆顺》记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未劢者也……故日,上工治未病,  相似文献   

11.
董靖  张静  章涵 《新中医》2012,(6):179-180
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乙肝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细胞癌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已被认定是一个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即乙肝三步曲。乙肝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是乙肝发展的必然趋势,尽早控制乙肝的发展,阻断其向肝硬化及肝癌的转变,对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理论应贯穿于乙肝防治中的全过程,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刘莹  马银虎 《西部中医药》2012,25(10):86-88
从中医眼科治未病思想的起源入手,指出治未病思想对于眼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等方面阐述青光眼的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若能将"治未病"思想与围产保健相结合,利用中医预防保健的优势,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药物预防等方法,结合个体差异,注重整体身心调养,综合辨证,就可以对孕前及孕后人群个体化健康指导,并促进围产保健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新年伊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治未病”健康工程深入开展之际,于2009年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办了第二届“治未病”高峰论坛。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总后卫生部有关领导、部分院士和知名专家、全国各地中医药主管部门领导,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代表和有关机构代表,再次相聚在钓鱼台国宾馆。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至精至微,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他的内容博大精深,为抛砖引玉,特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6.
周岁锋 《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615-1616
<正>中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概念,经过历代医家的阐述发展,逐渐完善为一门完整的理论。治未病是实现阴平阳秘的关键,包含两个概念,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无论是未病先防还是既病防变,都要求医者要有整体观念。在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治未病"理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采用"治未病"理论,分析应用效果。结果观察80例患者采用"治未病"理论实施护理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质量效果令人满意,统计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满意率为98.1%。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治未病"理论,可增强患者疾病防范意识,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江琪  王国玮 《北京中医》2011,(2):123-124
中医"治未病"理论内容丰富和完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五个原则。无病阶段的指导原则是防止发病,有病阶段的指导原则是防止疾病发作、加重和传变,病愈阶段的指导原则是防止疾病复发。目前恶性肿瘤发病率高、病程复杂、治疗方法多、预后不理想,在肿瘤防治的各个阶段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部分患者病情传变迅速。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核心内涵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适用于传染病防治的各个阶段。周明军老先生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参考中药处方五,微调几味中药的剂量,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微调后药物组成:生黄芪7 g,白术12 g,防风9 g,苍术9 g,藿香10 g,沙参7 g,金银花15 g,贯众10 g。该方包括玉屏风散原方,既益气固表,又祛风散邪,适用于易感人群。外用方剂为周老先生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方药,药物组成:八角茴香40 g,肉桂20 g,甘草20 g,白芷20 g,苍术20 g,藿香20 g,制为香囊,于枕边、胸前各放一个。该方具藿香正气散之方义,有治疗山岚瘴疟之功效,孕妇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出自于《黄帝内经》,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在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脂肪肝是现代社会的常见慢性病,目前尚缺乏明确的特效药物[1],且极易复发,更显出预防的重要性。由于脂肪肝与生活习惯直接相关,当以宣传教育为主,重视饮食、行为调理和加强运动锻炼,辅以药物治疗,如能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临床意义和优势,脂肪肝是完全能够防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