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不同组成的橡胶填充油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考察了操作条件对Tg的影响,并分析了测试方法的精密度和重复性.结果表明,试样用量和升温速率对测试结果均影响不大,综合考虑试样用量宜为5~20 mg,升温速率为20℃/min;DSC测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详细介绍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衣康酸纯度及熔点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讨论了样品质量和升温速率对衣康酸纯度测试的影响。与传统碘量法相比,DSC法测定之前不需要对杂质鉴别及分离,而且测定过程中不需要基准物质,快速简便,误差较小,所测数据准确可靠。因此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其优势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烯烃氧化诱导时间(OIT),介绍了用功率补偿型DSC在OIT测试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以确定适当的测试条件。结合作者热分析工作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使用氧化诱导时间测试方法需注意的问题。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4.
修改采用ISO 11357-4:2005(E)《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4部分:比热容的测定》,制定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GB/T 19466.4—2016。国内共有15个主要的塑料产品生产厂家和科研单位参加了标准的制定和验证试验工作。该标准的制定填补了我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塑料比热容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张建策 《贵州化工》2004,29(1):33-35
介绍一种新的热分析方法一温度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法(TMDSC)。它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相比,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该方法可应用于高分子材料,无机与有机以及药物与食品科学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研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法测定硬脂酸凝固点的影响因素,对比DSC法与手工法(按GB/T 9104—2008《工业硬脂酸试验方法》进行)测定硬脂酸凝固点的异同。结果表明:DSC法测定硬脂酸凝固点的优化试验条件为样品用量10 mg,氮气流速20 m L·min~(-1),熔化温度70℃,冷却速率5℃·min~(-1);与手工法测定硬脂酸凝固点相比,DSC法操作简便、快速,试样用量小,测试精密度高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差示扫描量热(DSC)法评定不溶性硫黄的120℃热稳定性。采用DSC仪对不溶性硫黄进行多重升温速率扫描,基于Kissinger方程计算其热降解动力学参数,建立了评定不溶性硫黄120℃热稳定性的关系式,相关因数大于0.995,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5%。该方法重复性优于传统方法,且操作简便,耗时少,样品量仅为传统方法的1%,同时安全性和环保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橡胶材料分析中的应用,包括了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比热容的测试、橡胶助剂的筛选、硫化程度的计算、橡胶的种类鉴别、老化性能评价。介绍了各方面应用的具体情况,并对DSC技术在橡胶材料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介绍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喷气燃料冰点的原理和实验过程。用DSC法测定了不同型号的8种喷气燃料的冰点,测定结果与国标法GB/T 2430-1981测定的一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新戊二醇纯度的基本原理(熔点降低定律)和实验方法。该方法采用密封式铝坩埚封装样品,升温速率约0.5℃/min,样品量约2~3 mg,N_2流速为20~40 m L/min。从DSC曲线可直接判断样品的纯度高低,应用相关纯度软件,纯度测试拓宽至99.5%(摩尔分数)。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适用于新戊二醇的纯度测定。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评定UPVC异型材塑化度方法,及其对型材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一种较新型有效的热分析技术,由于技术上的进步和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得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扼要介绍了DSC的测试原理及其在进出口商品检验中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两种不同类型的聚乙烯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进行共混,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其混容性,并对影响共结晶的因素进行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分析不溶性硫黄(IS)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升温速率为10℃·min~(-1)、恒温温度为110℃、恒温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DSC仪测试IS热稳定性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较好;采用DSC仪测试恒温(110℃)条件下IS的转化热焓,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IS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ABS的氧化诱导温度,来评价ABS的热氧化稳定性;并结合热分析工作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使用氧化诱导温度测试方法需注意的问题。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6.
可以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硫化周期和监测未知试样(包括用相同配方制造的用坏了的轮胎)的硫化状态。DSC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从小试样获得精确的数据,整个分析过程仅需几分钟。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有助于调整和优化能获得产品最佳性能的硫化周期。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当代高分子材料热分析领域的应用情况及其熔融曲线各部分的意义。针对DSC熔融曲线特点,以聚丙烯(PP)管材为例,说明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结晶物质纯度的原理和实验过程,讨论了Van'tHoff方程和DSC法对间苯二酚二羟乙基醚(HER)样品的适用性,用DSC法测定了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几种HER产品的纯度。当样品纯度(摩尔分数)高于98.0%时,平行测定结果之差≤0.1%(绝对差),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一致。在测定纯度的同时,测得HER的理论熔点(无限纯样品的熔点)为89.48±0.05℃,熔融热为39.4±0.7J/mol。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两段升温模式,以10℃/min加热速度,从30℃加热到150℃,测定了4个聚丙烯腈纤维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探讨了加热方法和样品量试验条件,得到了准确可靠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硬聚氯乙烯(PVC)管材的加工温度(Tp),研究了制样效果,干扰峰,不同取样位置对Tp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与样品盘越充分接触,得到的DSC曲线呈现的Tp峰越好;管材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润滑剂聚乙烯(PE)蜡,DSC曲线会在130℃左右出现干扰峰;管壁中心部位的Tp低于管壁内外表面的T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