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肖  金斌  赵薇 《新中医》2020,52(19):36-38
目的:观察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散偏汤。比较2 组治疗前、疗程结束1 个月后数字疼痛量表(NRS) 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 组NRS 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1 个月后,2 组NRS 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NRS 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头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偏头痛患者实施散偏汤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88例偏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治疗药物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为散偏汤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相关指标、并发症、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相仿(P>0.05),观察组治疗后眩晕、头痛、耳鸣、舌象、脉象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相关指标亦相仿(P>0.05),观察组治疗后5羟色胺、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内皮素1水平较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腹泻、食欲下降、皮疹、肝功能异常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9.09%、6.82%)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偏头痛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2.73%),较之于对照组(40.91%),观察组偏头痛复发率(13.64%)较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通过散偏汤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治...  相似文献   

3.
孙娟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1):782-783
目的:观察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以清代医家陈士铎的散偏汤和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氟桂利嗪治疗,两组均治疗28天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偏头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平肝通络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肝风血瘀型的疗效。方法: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加用平肝通络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通络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肝风血瘀型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由于后循环缺血而引起的眩晕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除给予相应基础治疗外,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和活血定眩汤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TCD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及TCD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定眩汤联合氟桂利嗪胶囊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张亮  王新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11):49-50, 54
目的观察柴胡六味汤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柴胡六味汤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头痛指数评分变化。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六味汤治疗偏头痛性眩晕可明显改善头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陈士铎散偏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8月邯郸市中医院诊治的72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单用氟桂利嗪治疗,研究组36例联用氟桂利嗪与陈士铎散偏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眩晕发作次数、眩晕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统计比较2组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结果 2组治疗后眩晕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眩晕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中医症状积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均0.05)。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29/36)和97.2%(35/3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陈士铎散偏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程度与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养血平肝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加用养血平肝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临床指征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均比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养血平肝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可有效缓解头痛程度,降低头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治疗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芪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气虚痰阻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参芪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基础方治疗;对照组33例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组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D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 0. 05);总体疗效上,治疗组较对照组为佳(P 0. 05);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改善显著(P 0. 05)。结论采用参芪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气虚痰阻型前庭性偏头痛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平肝通络汤治疗偏头痛(肝风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予平肝通络汤,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组以4周为1个疗程,随访1个月,观察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各脱落2例,最终60例纳入统计分析。治疗组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头痛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平肝通络汤是治疗偏头痛肝风血瘀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升阳活血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改善,并以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优;另外,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38%(62/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51/63),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应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证候积分,其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施斌  熊慧萍 《吉林中医药》2011,31(5):440-441
目的:观察内服息痛汤配合电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基础上,配合口服息痛汤及电针治疗。对照组80例予以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息痛汤配合电针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止痛快速,复发率低,改善证候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正天丸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方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正天丸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对照组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120例患者均治疗30d,依据患者治疗情况综合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天丸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观察化瘀通窍汤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I:7服化瘀通窍汤与西药对照(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瘀血型偏头痛,对比接受两种疗法后患者在疗效、症状积分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显效率以及疗效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在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治疗后症状积分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口服“化瘀通窍汤”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疗效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且对改善瘀血型偏头痛症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川芎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予川芎清脑颗粒+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下降至正常水平,对照组未下降至正常水平。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川芎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PR)的影响。方法:选择前庭性偏头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氟桂利嗪和普萘洛尔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PR)数据变化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效果显著,且其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药联合针灸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PR)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升阳活血汤对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患者症状改善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PCI性眩晕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治疗。对比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目眩、头晕、头身困重)、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内皮功能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结果与对照组78. 85%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4. 23%较高(P0. 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0. 05);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CGRP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ET-1、vWF水平较对照组低(P0. 05)。结论升阳活血汤治疗PCI性眩晕患者,可促进症状改善,提高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内皮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祛风止痛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加服祛风止痛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3.17%,治疗组9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止痛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拟平肝熄风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肝阳化风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0例,中医证型均为肝阳化风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研究组给予自拟平肝熄风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后统计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及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大脑前动脉(ACA)血流速度、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另外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χ2值=5.165,P=0.023)。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及血清CGRP、ET-1水平及ACA血流速度、PCA血流速度、MCA血流速度均明显比治疗前小(P<0.05),血清Hcy水平均明显比治疗前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窍蠲痛汤治疗气滞血瘀痰阻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在氟桂利嗪基础上加用通窍蠲痛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1个月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同时比较停药后3个月的远期预防性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同时治疗组停药3个月的远期预防性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治疗1个月与停药3个月在临床症状、中医症状积分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蠲痛汤治疗气滞血瘀痰阻型偏头痛,可明显减轻偏头痛的临床症状,改善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用于偏头痛发作期及缓解期的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