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二和第三掌背动脉皮支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为掌背动脉远段皮支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侧成人手标本动脉乳胶灌注后,解剖观测第2、3掌背动脉走行,皮支的起始部位、走行、外径和吻合方式,模拟掌背动脉皮支皮瓣的切取方法。结果第2、3掌背动脉位置恒定,其皮支发出部位主要集中在远1/3段,直径大于0.2mm者占15%,小于0.2mm占85%,可解剖长度大于20mm;在指蹼处指蹼动脉1~3支,大于0.3mm者为1支,可解剖长度超过10mm。结论以掌背动脉远段皮支为蒂可设计顺行或逆行皮支皮瓣,修复近、中手指皮肤缺损。以指蹼动脉为蒂的顺行皮瓣可修复近、中节手指掌侧皮肤缺损。皮瓣面积以不超过20mm×40mm为宜。  相似文献   

2.
第二掌背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3.
掌背动脉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掌背动脉皮瓣逆行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掌背动脉皮瓣逆行修复手指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4 例.皮瓣大小3 cm×2 cm~7 cm×2 cm.结果:24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病人出现张力水泡.术后随访3~24个月,手指的外观及运动和感觉功能均比较满意.结论:应用掌背动脉皮瓣逆行修复手指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解剖恒定,操作简便,外形良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第3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掌侧移位修复拇指指端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报道应用第3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掌侧移位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2例拇指指端缺损病例,采用第3掌背动脉岛状皮瓣,经指蹼皮下隧道逆行移位至手掌侧远端,屈曲拇指贴紧手掌固定,皮瓣带蒂修复创面,2~3周后断蒂。结果:2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2个月,感觉恢复S3 15例、S4 7例,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第3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掌侧移位是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拇指指腹外伤性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第二掌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拇指指腹损伤。结果:随访5个月至3年,所有修复拇指色质好,外形满意,有感觉。结论:尽管拇指损伤的修复方法很多,但第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不需特殊设备,一次完成手术,省力、省时、经济,在基层医院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第4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活体及标本解剖观测,为第4掌背动脉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40例活体(80侧手)用Doppler血流探测仪检查第4掌背动脉的出现率。8例新鲜的成人手标本灌注红色乳胶,2例在第3指掌侧总动脉起点处加压灌美蓝。结果:第4掌背动脉的出现率为96%。以其血供来源将其分为3型。其血供的基础是第4掌背动脉远近侧轴点处2条较粗大的皮支,皮支之间在筋膜层构成了丰富的网状血管结构,在指蹼处与指掌侧总动脉或分支之间有吻合支相连,设计以此吻合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15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该皮瓣适宜于修复小指、环指远指节间关节以近的不同平面的皮肤缺损,特别适宜于小指脱套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第二掌指区背桡侧皮瓣血管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解剖50例成人标本。第二掌指背桡侧皮瓣的血供主要来自第一掌背动脉,同时有穿动脉和指固有动脉的指背支参加。第一掌背动脉外径约1mm。按该动脉的走行可分为偏示指型(80%),偏拇指型(8%)和中间型(12%),示指背桡侧动脉来自穿动脉(66%)和第一掌背动脉(34%)。根据动脉构成情况,该皮瓣血供有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第二掌背动脉皮瓣血管的临床分型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测第2掌背动脉远段皮支链的组成和分布,为第2掌背动脉皮支链皮瓣修复手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11例成年新鲜手标本,其中10例标本用红色乳胶灌注尺动脉和桡动脉,1例标本用塑料混合液灌注尺动脉和桡动脉制作铸型标本。解剖观测第2掌背动脉远段发出皮支的走行、皮支链的形成、分布和吻合,血管蒂外径和长度。结果在10例乳胶灌注的标本中,5例男性的第2掌背动脉共发出皮支29支,直径为(0.366±0.129)mm,蒂长为(5.956±1.328)mm;5例女性的第2掌背动脉共发出皮支31支,直径为(0.350±0.110)mm,蒂长为(6.196±1.277)mm。通过两样本t检验比较发现男、女第2掌背动脉动脉的直径和蒂长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第2掌背动脉发出的皮支在手背浅筋膜内相互吻合形成皮支链,营养相应的皮肤。桡神经手背支恒定地穿行在第2掌背动脉远段皮支之间。结论依靠第2掌背动脉远段的皮支链作为第2掌背动脉皮瓣的血管蒂,修复手指皮肤的小面积缺损,并可同时修复损伤部位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供第1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学依据。 方法 解剖58侧防腐固定的成尸手标本,观测第1掌背动脉的起源、外径、长度及吻合。观察皮瓣感觉神经的来源及分布。1侧新鲜成尸手标本动脉造影。 结果 第1掌背动脉起于桡动脉鼻烟窝段,外径(0.77±0.19)mm,长度(5.21± 0.47)cm。第1掌背动脉分为3型:Ⅰ正常型占60%(35侧),走行在第2掌骨桡侧,在第2掌骨颈或示指近节桡侧与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吻合。Ⅱ变异型占29.2%(17侧),Ⅲ缺如型占10.3%(6侧)。第1掌背动脉伴行静脉两支者占29%(17侧);1支者占19%(11侧);缺如占52%(30侧)。皮瓣的感觉神经来源于桡神经浅支。 结论 第1掌背动脉作为轴心血管设计为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示指近节及掌指关节背侧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颧眶动脉的解剖学,为颞区皮瓣的设计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成人尸体30侧颞区进行肉眼解剖;对15例活体行颈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作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颧眶动脉的出现率和位置比较恒定,变异较少,主干口径平均在1.0mm以上,并与眼睑动脉网广泛吻合,结论:颞区皮瓣可以以颧眶动脉为蒂修复面部组织缺损可行。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22具(男9、女13)成人尸体上对44侧肩胛提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进行了解剖和测量.肩胛提肌长129.13±3.06mm,中部宽19.01±0.60mm,厚6.90±0.31mm.共发现有141支营养该肌的分支动脉,平均3.20支,上中部主要来自颈升动脉(51支),下部主要来自颈横动脉(43支)和肩胛上动脉(27支).神经支配主要是肩胛背神经.肩胛提肌瓣可用作颈部肿瘤根治术后覆盖和保护颈动脉及修复口咽部和面颊部缺损.  相似文献   

13.
阴股沟区皮瓣再造阴茎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要:在专供研究用的15具(30侧)男性成人尸体上解剖、观察了阴部外动脉的起始、走行和分布范围。皮瓣区的主要血管为阴部外动脉和阴部外静脉,神经为髂腹股沟神经的皮支。阴部外动脉起始处和分支前的外径平均值分别为:1.60±0.28mm,1.13±0.29mm。阴部外静脉在汇入大隐静脉处的外径平均值为:2.56±0.51mm,髂腹股沟神经在皮下环处的宽、厚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69±)0.54mm和0.82±0.20mm。血管蒂的长度平均为:37.73±10.41mm。皮瓣前、中、后部的厚度平均值分别是:5.72±1.44mm、5.13±1.12mm、4.37±0.91mm。本文认为:阴股沟区皮瓣具有血供良好、皮肤薄、富有弹性、感觉神经丰富,切口可以一期缝合等优点是阴茎再造和用作游离皮瓣的一个新的供区。[  相似文献   

14.
阴股沟区皮瓣用于阴道再造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15具成年女性尸体上,观察了30侧阴股沟区皮瓣的血管和横径。皮瓣前部由阴部外动、静脉和髂腹股沟神经分布。后部由阴唇后动、静脉和神经分布。此外,来自闭孔动脉肌支和旋股内侧动脉肌支的皮动脉(阴股沟动脉)亦分布于皮瓣。测量了上述血管和神经的外径、长度及其体表投影。该皮瓣皮肤薄而柔软、血管和神经分布丰富,以阴部外血管和髂腹股沟神经为蒂的无毛区皮瓣适用修复其他部位的皮肤缺损;以阴股沟血管为蒂的皮瓣,或以阴唇后血管和神经为蒂的皮瓣适合于阴道再造。  相似文献   

15.
股骨中段骨膜瓣移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5例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了股中间肌近端血管及其骨膜支的来源、分布.结果表明,近端的肌动脉来自施股外侧动脉的占57.8%;股深动脉的占28.90%;股动脉的占13.3%.股动脉长1.6±0.7cm,外径2.2±0.7mm.88.9%的骨膜支发自肌动脉,行经股中间肌与股内侧肌之间的间隙,达股骨中段前份.骨膜支长3.6±1.1cm、外径1.5±0.4mm.临床应用12例成功证实,以肌动脉为蒂可截取较大面积的骨膜瓣,是顺行或逆行修复股骨近、远端骨折骨不连的新供区.  相似文献   

16.
足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解剖观测了30侧成人下肢足内侧区皮肤血管.足底内侧动脉深支、浅支、内踝前动脉和跗内侧动脉,分别发4.5(3~8)支、7.4(3~12)支、5.9(2~12)支和2.8(1~6)支,外径在0.2~0.8mm之间的皮支分布足内侧区,动脉间吻合恒定.经选择性动脉注射显示,皮瓣面积约为9×6cm~10×8cm.以上述动脉为蒂的足内侧皮瓣,可转位修复内踝、跟腱、足跟和足底远侧区的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了12例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带臂外侧下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带臂外侧下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2侧经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 ,对臂外侧下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结果 :臂外侧下皮神经的营养血管分别来源于桡侧副动脉肌间隔皮支、肱动脉肌皮支或肌间隔皮支 ,起点外径分别为 0 .7± 0 .2 mm、0 .6± 0 .3mm。除与周围的皮动脉存在丰富的吻合外 :下端还分别与肱动脉末端的肌皮支、直接肌皮支和桡侧返动脉的肌皮支构成吻合。结论 :带臂外侧下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可视受区需要设计成游离瓣或旋转瓣 ,用于修复邻近部位、手或颌面部缺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了30例成人支气管动脉的数目、起始、长度、走行和分布,着重观察了支气管动脉在起始处的外径、高度、角度、方向和它与胸主动脉壁的关系,为临床支气管动脉造影提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在专供研究用的21具(42侧)成人足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足背浅静脉及其瓣膜,发现大、小隐静脉足背段瓣膜数分别为2.8个和1.4个;在第一~四跖背静脉汇入口处瓣膜出现率分别为70.0%,53.3%,85.3%,77.8%,在共干型的跖背静脉内瓣膜出现率达100%;在直径小于2mm的跖背静脉也观测到瓣膜。本文认为足背静脉(弓)作为移植体(静脉动脉化)来修复掌浅弓缺损可以减少临床修复掌浅弓手术的复杂性。但应充分重视足背静脉(弓)内及跖背静脉汇入口处的静脉瓣。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带桡神经浅支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例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了桡神经浅支浅段及其营养血管、以及该血管与筋膜皮肤的供血关系.结果:桡神经浅交浅段的血供主要来自桡动脉的肌皮支或皮支,其中以桡动脉显露段的粗大皮支,鼻咽壶段的茎突返支及虎口区的皮动脉较为恒定,起点外径分别为0.8mm、0.7mm及0.6mm:穿出深筋膜前长分别为0.8cm、1.1cm及0.5cm.皮动脉的神经支在神经旁或神经干内相互沟通形成纵向链状血管网,并借吻合支与皮动脉筋膜皮支构成的皮下血管网、筋膜血管网等连接.结论:可设计成带桡神经浅支及其营养血管的顺行或逆行筋膜皮瓣,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