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聂宁  石东方 《海岸工程》2003,22(3):46-51
从环境岩土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对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和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而造成的地面沉降和塌陷、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及海水入侵等不良后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就各种问题的防治提出了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述洋 《海岸工程》1989,8(4):61-64
通信在筑港施工中,从生产班组到工程指挥部部是不能缺少的。它也是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在我国通信技术还比较落后,通信服务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发展移动通信技术是解决筑港施工中通信问题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我国目前的通信技术水平为基础,提出了适合筑港施工需要的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3.
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相然 《海洋通报》1998,17(2):65-71
滩涂是海陆之间极为活跃的地带,也是近代经济与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本文分析了我国沿海滩涂资源开发的现状,对滩涂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滩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环渤海地区地壳稳定性较差,沿海地带软土地基、沙土液化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较多,存在崩塌、滑坡、侵蚀淤积等环境地质灾害。特别是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灾害严重。本文章介绍了环渤海港口工程地质环境,并就原生地质环境、次生地质环境、人为地质环境对港口建设的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是海南第一座世界级的帆船港,是"沃尔沃"国际帆船赛亚洲唯一经停港,位于三亚珊瑚礁国家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北部边缘。为了解帆船港运营以来对附近海域的水质环境影响,根据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附近海域2013年6月的水质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运用单项水质参数法、水体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附近海域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帆船港附近海域水质主要受三亚河径流影响,帆船港附近海域水质处于良好状态,帆船港的运行未对附近海域的水质环境产生较大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影响海水富营养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合历史资料分析,提出对半山半岛帆船港水域环境质量管理的措施,为相关部门提供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港珠澳大桥工程开创性地引入了环保顾问工作制度,环保顾问通过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及落实情况监督、环境保护审核、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及引进等,在工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环境效果,为建设项目特别是海洋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天津市海岸带公司承担了广东沿海电厂建设中的煤港项目的主要部分,足迹遍布了广东沿海。长久的积累和丰富的实践,使我公司熟悉了广东省的自然条件和特点及电厂输煤港的技术要求,在此过程中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技术水平,并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本文论述了广东省近十年来多个沿海电厂煤港建设的技术经济问题以及天津市海岸带公司运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类型。珊瑚礁工程地质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领域。概述了珊瑚礁的工程建设科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来瑚礁工程研究的兴起,提出了必须加强我国瑚礁工程地质的研究。指出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珊瑚礁自然地、珊瑚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珊瑚礁砼料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深水平台吸力沉箱基础,讨论了与沉箱安装有关的分析方法及涉及的工程地质参数,分析了承受竖向拉拔荷载、倾斜与水平荷载作用的吸力沉箱极限承载力的分析方法及涉及的工程地质参数,对与吸力沉箱设计有关的其它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与吸力沉箱设计有关的工程场地调查内容及需要确定的工程地质参数.其目的是为开发深水平台吸...  相似文献   

10.
海洋环境工程地质学是根据人类为协调其海洋工程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的迫切需要,在广泛的海洋工程地质和海洋环境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论述了海洋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对象,研究内容、范围、学科基本框架,以及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工程地质系统、相、效应与灾害和环境地质工程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东海西部海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东海西部海域浅部地层的成因、地质年代及沉积层序,将晚更新世末以来的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Ⅰ、Ⅱ、Ⅲ、Ⅵ工程地质层。又根据所遇地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及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分若干亚层。东海西部海底不稳定因素有:地震、浅层气、滑坡、崩塌、侵蚀与沉积作用、海底地貌形态。综上因素将东海西部海域划分为:长江水下三角洲工程地质区、浙东海域工程地质区和陆架平原工程地质区。  相似文献   

12.
山东全新世滨海软土与工程地质灾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全新世滨海软土分布在海湾、泻湖、河口区,厚度1-10m。海湾、泻湖软土为淤泥、淤泥质土,陆源物质供应丰富的浅水区,软土颗粒偏粗,强度相对较高,触变性对建筑物危害性大,陆源物质供应少的深水区,软土颗粒偏细,低强度、高压缩性、沉降变形大和蠕变性是危及建筑物稳定的主要因素。海湾、泻湖软土位于地下水位下,具低透水性,掩埋后短期不易排水固结,软土下为强度较高的冲积物,对一般建筑物,利用强夯、粉喷搅拌桩、  相似文献   

13.
胶州湾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底质成分、基岩类型、第四系厚度、水深、基岩坡度、潮流流速、波高、构造发育情况共8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胶州湾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工程地质环境稳定区、次稳定区、次不稳定区、不稳定区,阐述了各区存在的工程隐患,研究成果对胶州湾开发建设具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沙群岛珊瑚礁岩体结构特征及工程地质分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珊瑚礁是发育于海洋环境之中、由造礁珊瑚和生物历经生物和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体,是一种特殊的岩土介质类型。在南沙群岛珊瑚礁体上,水动力作用和沉积类型、地形地貌都具有成带分布的特点,因而岩体结构和工程地质性质亦具有分带性。在珊瑚礁海洋水动力环境分带的基础上.研究了南沙群岛珊瑚礁的剖面结构、内部结构和浅地层结构特征以及工程地质分层和岩性,将珊瑚礁岩体结构划分为4种类型和5个工程地质相带,并对各分带的工程特性及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从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及地质资源等多角度出发,建立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和地震效应、岸线资源等6个评价要素,15个评价因子,4个因子划分等级的多层次海岛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宁波梅山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叠加梅山岛生态红线管控区,将二级管控区划分为适宜性差区。评价结果表明:梅山岛工程建设适宜性总体良好,适宜-较适宜工程建设区面积占比达75.5%,可满足近期规划建设用地需求;近深水岸线区均为适宜-较适宜,其中未开发利用长度6.1 km,可有效支撑梅山岛国际港口城市新城区建设。该评价结果可为梅山岛的开发利用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完善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青岛胶州湾地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的地质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青岛胶州湾地区的基本地质条件为基础,分析研究了该地区地质基础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的影响,提出了青岛市重大工程项目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对城市整体规划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质雷达在海岛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正朝着探测精度更高、探测范围更广、解释更准确的方向发展,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前景,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环境、灾害地质调查等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海岛的开发与海岛基础设施的建设,海岛工程勘查与工程质量评估和地质灾害的影响与危害评估等工作越来越多。本文章结合地质雷达探测的优势,分析了海岛开发和地质调查中的研究内容,结合海岛上的滑坡监测、浅层断裂等地质灾害勘探实例,论述了地质雷达在海岛工程与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南海北部湾海洋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地球物理、声学探测及海底取样等实测资料详细分析,发现北部湾油气勘探开发区具有近岸、水浅等优越自然条件以及复杂的海洋工程地质特征。海底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存在潮流沙脊与潮沟、海底沙坡、埋藏古河道、浅层气、埋藏古陡坡、滑塌断层及可能的砂土液化层等潜在灾害地质因素,对海上构筑物存在直接或潜在的危险性。尤其在东部,海底坎坷不平,活动性的潮流消脊、侵蚀沟槽、海底沙波及浅层气等很发育,是海底工程建设的危险区,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在浙江象山檀头山海底电缆路由勘察中获得的地形测量、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探测、工程地质钻探等资料基础上,结合其他自然环境资料对路由勘察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工程环境较适合海缆的铺设,海缆可铺设于勘察区的南部,登陆点附近基岩裸露区和砾石应进行清理、开挖和采取防护措施,海底和冲刷槽边坡稳定,檀头山附近水下浅滩地层中浅层气上冲至海底面以下最浅不足5m,对海底电缆影响不大,但要在开挖施工时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0.
辽东半岛东部庄河海域分布有大量的人类工程活动设施,研究其工程地质特征和开发适宜性有助于提升海洋工程开发的安全和效率。利用海洋高精度地球物理调查、海底沉积物表层取样和历史工程地质数据收集等方法获取的各类调查数据,对庄河海域海岸带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调查资料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深在11.5~15.6 m、坡度较小、海底地形较为平坦、存在4个连续声学反射界面;海底存在软弱土层、埋藏古洼地和埋藏古河道等不良地质因素。表层沉积物液塑限性质测试结果表明,研究区海底沉积物较为稳定,不需考虑软土的震陷问题。综合分析研究区各类地质影响因素,认为研究区各类环境指标较为稳定,适宜开展海洋工程开发活动,但是具体施工时需要重点考虑探测到的各类不良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