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与同期本地区三级医院急诊医务人员复苏操作质量对照,评价规范化急救技能训练对泰安地区全运会医疗志愿者心肺复苏操作质量的作用.方法 随机检测本地区连续参加规范化心肺复苏技术培训3个月56名医疗志愿者(规范化培训组)的心肺复苏操作质量,并与同期泰安市三级医院急诊科近1 a内未参加规范化心肺复苏培训62名医务人员(对照组)的复苏操作质量进行对照.结果 志愿者完成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总合格率分别为83.2%和33.1%,志愿者按压幅度、按压频率、按压间释放压力合格率高于对照组(87.65%、89.3%、94.6% vs 41.9%、48.4%、67.7%,P<0.01);整个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3±18.2) s vs (116.1±5.1) s,P>0.05];单组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48±1.2) vs (7.49±1.5),P<0.01];每分钟实际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3±3.6) vs (77.8±2.1),P>0.05);按压/通气时间比分别为(2.6∶1 vs 2.1∶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肺复苏操作质量与按压手法、按压姿势及反复规范化培训明显相关,分别为[OR 13.46,95%CI (2.32~71.3); OR 31.81,95%CI (3.60~263.4);OR 4.17,95%CI (1.17~14.2)].结论 经反复规范培训的医疗志愿者心肺复苏操作质量明显优于未经培训的医护人员,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高CPR操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下胸外按压对院内心脏骤停(CA)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9-06~2011-02浙江省台州市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40例院内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心电监护组.复苏人员均经培训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常规组复苏人员自行控制胸外按压,心电监护组复苏人员在直视心电监护[主要看心电图(ECG)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波形]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两组胸外按压时均2 min轮换按压人员,观察两组复苏人员的每人次胸外心脏按压频率、每人次患者平均动脉压(MAP)、每人次有效按压时间比例.结果 常规组共按压171人次,心电监护组共按压158人次;常规组按压频率、MAP、有效按压时间比例与心电监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16) 次/min vs(108±8)次/min,(78±15)mm Hg vs(86±13)mm Hg,(86±3.6)%vs(94±4.5)%,P均<0.05],心电监护组每人次按压频率低于常规组,且更接近指南中的100次/min,每人次患者MAP及有效按压时间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心电监护下胸外按压可以提高院内心脏骤停患者的按压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在心肺复苏中的变化规律,比较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G)与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兔心脏骤停复苏的影响.方法兰州大学机能实验室,40只家兔建立心脏骤停模型,5 min后行胸外按压,机械通气.按压1 min后随机分为4组(n=10):AG组(20 mg/kg)、L-NAME组(25 mg/kg)、肾上腺素(0.02 mg/kg)及对照组(生理盐水2 mL).按压5 min后给与电除颤.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左室内压变化至自主循环恢复后4 h.分别于基础、胸外按压1 min、自主循环恢复后15,30,60,120 min采血检测血一氧化氮含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胸外按压期间,冠脉灌注压均值AG组(40±10)mmHg高于L-NAME组[(33±8)nmaHg,P=0.001]且均高于对照组[(20±5)mmHg,P=0.000];AG组左室+dp/dtmax、-dp/dmax均值[(3201±604),(3480±490)mmHg/s/s]高于L-NAME组[(2417±348),(2303±352)mmHg/s,P=0.000].自主循环恢复后,AG组平均动脉压均值(79±8)mmHg与L-NAME组[(70±7)mmHg,P=0.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对照组[(58±8)mmHg,P=0.000、0.015];对照组与肾上腺素组+dp/dmax、-dp/dtmax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AG组与L-NAME组保持在基础水平,且AG组[(4783±912),(4409±827)mmHg/g]高于L-NAME组[(3554±847),(3398±764)mmHg/s,P=0.001、0.023].结论 AG、L-NAME能增加心肺复苏期间冠脉灌注压,改善心脏舒缩功能,防止复苏后早期心功能障碍的发生,且AG明显优于L-NAME.  相似文献   

4.
曾星  任秀亚  姜霞  何倩  孙琳 《护理学报》2018,25(14):37-43
目的 系统评价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与标准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与标准心肺复苏相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与标准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24 h及出院后存活率、复苏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冠脉灌注压、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1284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显著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RR=1.36,95%CI(1.21~1.54),P<0.001];24 h存活率显著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RR=1.99,95%CI(1.61~2.46),P<0.001];出院后存活率显著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RD=0.21,95%CI(0.21~0.32),P<0.001];复苏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显著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MD=8.18,95%CI(6.47~9.98),P<0.001];冠脉灌注压显著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MD=1.89,95%CI(1.53~2.26),P<0.001];并发症骨折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RR=0.68,95%CI(0.42~1.1),P=0.110];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RR=0.94,95%CI(0.78~1.14),P=0.550].结论 插入式腹部按压心肺复苏复苏成功率、24 h及出院后存活率、复苏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冠脉灌注压均高于标准心肺复苏,但并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院内心脏骤停患者行连续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能否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 67例院内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CCC-CPR组(即实验组n=35)和ICC-CPR组(即对照组n=32).两组均按照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要求进行抢救,实验组采用人工呼吸时不停止胸外心脏按压,做连续胸外心脏按压;对照组按照2:30的比率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每次做人工呼吸时,胸外心脏按压必须暂停,做间歇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ICC-CPR).结果 实验组自主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5% vs 61.4%,P<0.05);24 h生存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8.6% vs 15.6%,P<0.01).结论 CCC-CPR可明显地提高院内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和24 h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平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评估院内心搏骤停(IHCA)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和预后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急诊医学科发生IHCA的患者76例,实施心肺复苏(CPR)并行P_(ET)CO_2监测。按照ROSC、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24 h生存和死亡、存活出院和死亡分组,分别比较各组IHCA患者的平均P_(ET)CO_2。结果 ROSC组PETCO2明显高于无ROS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63±13.20)mm Hg vs.(18.48±10.11)mm Hg,P<0.001],入住EICU 24 h存活组P_(ET)CO_2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24±11.20)mm Hg vs.(20.09±10.54)mm Hg,P<0.001],存活出院组PETCO2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21±11.40)mm Hg vs.(21.71±12.15)mm Hg,P<0.001]。平均P_(ET)CO_2判断IHCA患者ROSC的最佳临界值为22 mm Hg。结论平均P_(ET)CO_2可以作为评估IHCA患者CPR质量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蔡敏  厉群  吴素娟 《护理研究》2004,18(7):571-572
[目的 ]为明确院内心脏骤停病人在行标准心肺复苏术 (CPR)的同时加插入式腹部按压 (IAC)能否提高脑复苏成功率。 [方法 ]将 72例心脏骤停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ABC程序行标准心肺复苏术 (S -CPR ) ;实验组在进行S -CPR的同时 ,在胸部按压放松时行一次腹部按压 ,按压力度为 13 .3 3kPa~2 6.67kPa ,按压频率为10 0 /min ,压胸与压腹交替进行。监测两组心肺脑复苏效果。 [结果 ]实验组在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呼吸恢复率、2 4h生存率、出院存活率及脑复苏结局评价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并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IAC -CPR在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同时提高了远期存活率和脑复苏效果 ,是一项有利于脑复苏的循环支持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规范化培训对奥运医疗志愿者心肺复苏质量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与同期三级医院急诊医务人员复苏操作质量对照,评价反复规范化急救技能训练对北京地区奥运志愿者心肺复苏操作质量的作用.方法 随机检测北京某奥运场馆连续参加规范化心肺复苏技术培训6个月44名医疗志愿者(规范化培训组)的心肺复苏操作质量,并与同期北京市三级医院急诊科近1年内未参加规范化心肺复苏培训72名医务人员(对照组)的复苏操作质量进行对照.应用QCPR3535除颤监护仪(飞利浦公司提供)检测,指标为单人模拟心肺复苏操作规范程度,包括按压幅度、按压频率、按压间释放压力及操作时间,结果 记录人表格中,并计算出每分钟实际按压次数.结果 进行x2检验与t检验.对心肺复苏操作影响因素(性别、年龄、按压位置、按压手法、按压姿势及是否反复培训)进行等级划分赋予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奥运志愿者完成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绀,总合格率分别为86.4%和31.9%,志愿者按压幅度、按压频率、按压间释放压力合格率高于对照组(88.6%,93.2%,95.5% vs .40.3%,43.0%,86.1%.P<0.01);整个操作时问差异无统汁学意义[(118.4 4±18.5)s VS.(116.0±5.4)S,P>O.05];单组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38±1.3)VS.(7.57±1.6),P0.05)];按压/通气时间比分别为(2.6:1 VS.2.1: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心肺复苏操作质量与按压手法、按压姿势及反复规范化培训明显相关,分别为[OR 13.12,95%CI(2.35-73.2);OR 30.89,95%CI(3.62~263.5);OR 4.07,95%CI(1.16~14.2)].结论 经反复规范培训的奥运志愿者心肺复苏操作质量明显优于未经培训的医护人员,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高CPR操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明确院内心脏骤停病人在行标准心肺复苏术(CPR)的同时加插入式腹部按压(IAC)能否提高脑复苏成功率。[方法]将72例心脏骤停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ABC程序行标准心肺复苏术(S—CPR);实验组在进行S—CPR的同时,在胸部按压放松时行一次腹部按压,按压力度为13.33kPa~26.67kPa,按压频率为100/min,压胸与压腹交替进行。监测两组心肺脑复苏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呼吸恢复率、24h生存率、出院存活率及脑复苏结局评价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IAC—CPR在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同时提高了远期存活率和脑复苏效果,是一项有利于脑复苏的循环支持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进高原青年人生理反应和胸外按压质量的变化及心肺复苏反馈技术的干预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单样本前后对照研究.纳入15例世居平原的健康青年人作为受试者,事先均接受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在重庆(海拔259 m),受试者先后实施4 min经验按压和4min反馈按压,每轮按压均通过AED PLUS记录按压深度、频率等按压质量参数.经验按压指受试者根据感觉经验进行胸外按压,反馈按压指受试者根据AED PLUS测量并实时反馈的按压质量数据调整按压深度和频率等.每轮按压前后均测量受试者的血压、脉率和经皮氧饱和度.所有受试者飞机进入拉萨(海拔3658 m)1周后重复上述测试.受试者监测参数干预前后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 受试者在拉萨比在重庆基线生理指标显著异常,收缩压(125.9±9.5) mmHg vs.(112.7±13.4)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75.3±7.7)mmHg vs.(64.2±7.3)mmHg,心率(86.3±13.0)次/min vs.(72.7±11.6)次/min,氧饱和度(90.4±1.7)% vs.(97.8±0.9)%,均P <0.01.在拉萨,经验按压仅造成心率增快(91.1±14.9)次/min vs.(86.3±13.0)次/min,P<0.01;反馈按压则造成心率增快(87.9±17.5)次/min vs.(80.9±11.7)次/min,P<0.05,收缩压升高(130.9±11.7) mmHg vs.(120.1 ±11.9)mmHg,P<0.05,和氧饱和度下降(88.3±3.4)% vs.(90.6±1.9)%,P<0.01.在拉萨,反馈按压比经验按压更接近指南要求,综合合标率中位数(四分位间距)43.6% (55.9%) vs.0.6%(5.3%),P<0.01.结论 高原环境使急进高原青年人心肺复苏术质量下降.心肺复苏反馈技术可有效引导施救者改善胸外按压质量,可能是以刺激施救者消耗更多体能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11.
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对兔心肌细胞Fas/Fas-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复苏方法对心搏骤停兔心肌组织Fas,Fas-L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与标准心肺复苏法对开腹手术中窒息致心搏骤停兔进行复苏,计算6 h存活率,榆测复苏成功6 h后心肌细胞Fas,Fas-L表达及凋亡,对比两组的不同.结果 膈肌下复苏组6 h存活率显著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5%vs.25%,P<0.05),心肌细胞Fas,Fas-L表达[Fas:(27.3±4.7)vs.(55.1±6.7);Fasl:(32.7±5.4)vs.(58.9±7.2)]及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标准心肺复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7±3.4)%V8.(22.5±5.2)%(P<0.05)].结论 开腹手术发生心搏骤停时,膈肌下抬挤心脏复苏法较标准心肺复苏法心肌细胞Fas,Fas-L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减轻,6 h存活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茶多酚对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远期存活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32只,经呼气末夹闭气管插管诱导窒息性心脏骤停,8 min后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及机械通气.按压1 min时给予肾上腺素0.04 mg/kg,恢复自主循环的大鼠经静脉即刻随机给予盐水(n=16)或茶多酚(10 mg/kg,n=16),观察自主循环恢复后72 h内复苏大鼠的存活时间及进行神经缺失评分.结果 茶多酚组存活时间显著长于盐水组[(44.88±20.58)h vs(29.38±18.01)h,P<0.05],且72 h内神经缺失评分好于盐水组.结论 茶多酚可显著延长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的远期存活时间,减轻复苏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外按压器械AutoPulse在急诊科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发生心跳停止的病例,依据胸外按压方式分成徒手标准胸外按压组(42例)及器械胸外按压的AutoPulse复苏组(43例).两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给予100%纯氧通气;其他抢救措施如开放静脉通道、心电监护、电击除颤等依据2005 CPR指南进行.剔除20 min内自主循环恢复的病例,复苏超过20 min者取股动脉血,检测复苏前及复苏20 min后血气及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并观察两组全部患者2 h及24 h的复苏成功率.结果 复苏超过20 min者,AutoPulse复苏组(29例)复苏后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标准胸外按压组[28例,pH值:7.142±0.134比7.010±0.136,PaO2(mm Hg,1 mm Hg=0.133 kPa):71.92±9.59比65.61±7.66,均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NT-proBNP低于标准胸外按压组[PaCO2(mmHg):39.43±14.09比51.07±16.31,NT-proBNP(ng/L):548.18±256.93比699.40±303.35,P<0.01和P<0.05].AutoPulse复苏组2 h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标准胸外按压组[74.4%(32/43)比52.4%(22/42),P<0.05];24 h复苏成功率高于标准胸外按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4/43)比4.8%(2/42),P>0.05].结论 AutoPulse装置改善了心搏骤停患者的组织灌注,短期内对病情有一定改善,但对患者预后无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胸外心脏按压人员不同报数方式对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胸外心脏按压时采用不同报数方式的按压有效率及人体疲劳程度,以建立更为规范和适当的报数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48名经正规基本生命支持(BLS)与高级生命支持(ALS)训练的急诊科专业住院医师与护士,用抛硬币方式随机确定报数方式的先后顺序,两种方式间隔30 min,在心肺复苏(CPR)训练模型上进行单人连续3 min的胸外按压;记录按压总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受试者最大心率以及达最大心率所用时间.按压结束后受试者填写视觉模拟量表(VAS),以记录其主观疲劳及不适程度.结果 按压人员采用从1数到10重复3次的报数方式,3min内有效按压总次数、有效按压比例及平均按压深度均明显大于采用从1连续数到30的报数方式[(202.40±6.52)次比(173.50±5.68)次,(67.48±2.00)%比(57.81±2.00)%,(4.45±0.34)cm比(4.05±0.21)cm,均P<0.01],VAS得分明显低于采用从1连续数到30的报数方式[(22.15±3.09)分比(31.10±4.09)分,P<0.01],受试者达到最大心率所用时间也明显长于采用从1连续数到30的报数方式[(124.88±5.40)s比(106.15±6.80)s,P<0.01].两种报数方式之间受试者最大心率比较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CPR过程中采用从1数到10重复3次的报数方式进行胸外按压具有更高的按压有效率.也更能节省按压人员的体力,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CPR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萨博心肺复苏与徒手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方法收集符合观察条件的病例222例,分别施行萨博辅助胸外心脏按压复苏(萨博复苏组,n=113)和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徒手复苏组,n=109),对比观察两组首次复苏时间、复苏首阶段(≤30 min)平均自主心律存续时间、由复苏首阶段复苏成功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病例率、超长复苏(复苏30 min)率和复苏出院率。结果 1萨博复苏组平均首次复苏时间10.8±4.1 min,少于徒手复苏组15.6±5.6 min(P0.05);2在复苏初始≤30 min,萨博复苏组复苏后自主心律存续时间7.1±1.8 min明显长于徒手复苏组3.1±1.6 min(P0.01);3在复苏初始≤30 min成功复苏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的比率,萨博复苏组28.31%明显高于徒手复苏组17.43%(P0.05);4在实施超长复苏方面,萨博复苏组超长复苏率(43.36%)明显高于徒手复苏组(17.31%)(P0.01)。5在出院率方面,萨博复苏组和徒手复苏组分别为7.96%和6.4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除出院率外,萨博器械辅助心肺复苏在首次复苏时间、复苏首阶段≤30 min平均自主心律存续时间、≤30 min内成功复苏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病例率、超长复苏率方均明显优于徒手心肺复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心肺复苏(CPR)培训中应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对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169名临床医学本科生按培训方式不同取分为,视频指导结合讲解培训A组(84人)和应用心肺复苏反馈系统+视频指导结合讲解培训B组(85人)。两组均利用高级复苏模型,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培训后,对两组人员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理论测试评分标准均依据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更新版,自行设计,经急诊医学专家反复修改而成。操作考试由心肺复苏反馈系统根据胸外按压的有效率系统评分生成,达到深度5~6cm为按压有效。A组人员在心肺复苏反馈系统的监测下(背对电脑显示器),实施胸外心脏按压2min;B组人员面对反馈系统的显示屏进行2min的胸外按压。电脑系统记录以上心脏按压平均速率(次/min)、平均深度(cm)、胸廓回弹速率(chest compression release velocity,CCRV)(centi-inches/second)参数,并对两组人员主观疲劳程度的评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应用反馈系统前后,理论成绩分别为(90.19±6.51)vs.(90.53±6.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有效胸外按压率分别为(25.33±26.76)%vs.(77.23±17.18)%;按压深度分别为(4.85±0.76)cm vs.(5.52±0.29)cm。按压深度不够以及按压深度过度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应用前(47.62%vs.10.59%)、(14.29%vs.1.18%);平均按压频率分别为(102.25±6.83)次/min vs.(118.29±9.76)次/min;平均按回弹速率分别为(1 425.839±215.48)centi-inches vs.(1 582.637±134.82)centi-inches/secon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应用反馈系统前后,两组间主观疲劳程度评分无显著差异[(13.1±2.1)vs.(13.5±1.5)]。结论:在心肺复苏培训中加强CPR质量参数的监测与实施实时反馈系统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培训的效果,改善心肺复苏培训中胸外按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靖颖霞  李湘民  刘婷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9):1725-1726,172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2只分为两组,采用呼气末夹闭气管窒息致大鼠心脏骤停,夹闭5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给予不同剂量肾上腺素(0.02 mg/kg,小剂量组;0.2 mg/kg,大剂量组),记录心率、血压的变化,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时间,1 h和6 h存活率.[结果]造模后约1~2 min所有大鼠均出现心脏骤停,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复苏成功率分别为69%和74%,ROSC时间分别为(155±78)s、(85±25)s,1 h存活率分别为89%和86%,6 h存活率分别为44%和57%.两组复苏成功率,6 h存活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1 h存活率,ROSC时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2 mg/kg肾上腺素用于大鼠心肺复苏较0.02 mg/kg可明显减少心脏按压时间,缩短ROSC时间,但对提高复苏成功率和6 h存活率无明显差异,反而会降低1 h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心肺复苏步骤及团队构成人员对心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400例心搏骤停实施CPR患者分为ABC组(278例)和CAB组(12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搏骤停4 min内实施CPR抢救成功率39.6%,超过6 min实施CPR成功率仅4.6%;实施CAB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ABC组(P<0.05).结论 尽早实施CPR是成功复苏的关键,CAB步骤可提高CPR成功率,医师3~4人、护士4~5人的急救团队可确保CPR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时交换按压手的按压方式对胸外按压质量及操作者疲劳的影响.方法 177名经标准基础生命支持培训的医学生,用抽签方式随机确定按压方式(交换按压手即上下手交换的方式或传统按压方式)的先后顺序,两种方式间隔7d,分别在模拟人上进行10个循环的标准成人单人CPR;记录按压质量、CPR前后操作者的生理参数、主观疲劳指标.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用成组t检验,两组率的比较用x2检验,不感到疲劳的概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以优势手为初始按压手的操作者中,交换按压手组和传统按压组按压质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R后Borg疲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7 ±1.62 vs.13.41 ±2.11,P=0.437),出现疲劳的循环数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27).在以非优势手为初始按压手的操作者中,交换按压手组比传统按压组按压深度更深[(39±10) mm vs.(38±9) mm,P=0.015],CPR后Borg疲劳评分更低(12.67 ±2.03 vs.13.33 ±1.95,P=0.011),出现疲劳的循环数更晚(P =0.041).结论 CPR中交换按压手的按压方式能延缓以非优势手为初始按压手的操作者的疲劳,改善胸外按压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interposed abdominal pulling-press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IAPP-CPR)抢救心搏骤停(Cadiac arrest,CA)患者的复苏效果。方法:将2015-01至2017-10CA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组(IAPP-CPR 39例)和标准CPR组(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S-CPR37例),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并记录心肺复苏后呼吸循环相关指标。计算自主循环恢复率(Therates of 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及复苏成功率。结果:与S-CPR组相比,IAPP-CPR组CPR30分钟后心率[(68.1±15.7)次/分vs(56.3±14.8)次/分]、平均动脉压[(66.36±8.56)mmHg vs(55.28±7.96)mmHg]、动脉血氧分压[(78.22±11.74)mmHg vs(61.54±14.64)mmHg]、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42.52±12.59)mmHg vs(32.16±11.34)mmHg]明显升高(均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45.64±7.41)mmHg vs(56.78±8.18)mmHg]、乳酸[(2.7±1.2)mmol/L vs(4.6±2.5)mmol/L]均明显下降(P0.05)。ROSC、心肺复苏成功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IAPP-CPR较标准心肺复苏产生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及增加肺通气,并能提高ROSC、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