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成立多重耐药菌品管圈前后科室对多重耐药菌管理总结分析的变化。方法2014年2~10月期间,该院由多部门、多学科组成成立多重耐药菌品管圈,对科室多重耐药菌管理总结分析进行监督管理,与未成立品管圈活动前的2014年1月比较,观察科室对多重耐药菌管理总结分析的变化。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科室对多重耐药菌管理总结的分析率由2014年1月的7.6%上升至2014年10月的92.4%。结论多部门联合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认知,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管理总结分析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信息化联合多部门监测防控多重耐药菌的管理新模式在提高多重耐药菌防控水平中的效果。方法基于医院HIS、LIS、PACS等基础信息系统搭建信息技术平台获取多重耐药菌相关数据资料,明确分工构建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并落实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掌握及执行情况。结果实施干预后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知晓率、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微生物标本合格率、标本送检率、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执行率均高于实施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信息化联合多部门协作监测可明显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多重耐药菌防控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总结30例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通过对患者进行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环境消毒、严格处理患者用后的医疗物品、加大人员培训力度等有效的护理措施,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ICU未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和交叉感染,有效的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ICU感染报告质量和ICU护士对多重耐药菌的认知程度,为以后护理管理者加强医院防感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医院ICU在感染病人上报结果以及调查ICU护士对多重耐药菌的认知情况进行访谈.结论:目前ICU从硬件设施、感染患者漏报、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对于感染防控耐药菌预防认知尚存在欠缺.  相似文献   

5.
分析多重耐药菌在我科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我科自2015年6月~2016年2月89例患者进行尿培养、痰培养或血培养等鉴定细菌并做相应的药敏实验,然后与我院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排名相对比,分析发生多重耐药的相关因素。结果 89例患者中发生多重耐药8例,发生率9%,与往年相比有增长趋势,与医院多重耐药菌排名一致,发生的多重耐药菌的相关因素有:(1)手卫生依从性比较低;(2)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3)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不当;(4)医务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不到位。结论根据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降低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监测系统的建立及管理,加强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方法建立多重耐药菌监测系统,筛选检验数据,对符合多重耐药菌筛查条件的数据进行处理,经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连接,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控。结果通过多重耐药菌监控系统的管理,减少医院交叉感染。结论多重耐药菌监测系统能有效提高多重耐药菌的监控水平,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多重耐药菌基本情况,为制定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3和2014年多重耐药菌目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和2014年该院共检出多重耐药菌2433株,其中医院感染658株,占27.04%。菌种分布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2.25%。将临床科室分为5个系统,其中外科系统检出多重耐药菌最多,五官系统最少。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以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CR-AB为主,并且外科系统医院感染多重耐药构成比最高,妇儿系统最低。另外,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结论 加强多重耐药菌患者的管理,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消毒隔离措施,降低或避免造成多重耐药菌在院内的交叉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落实对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2012年,在全院范围内加强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落实,并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与全年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两者间的关联。结果通过监测与追踪,医院多重耐药菌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持续好转;下半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0.29%,119/41 579)较上半年(0.49%,186/38 25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5,P0.01)。结论持续多重耐药菌监测与追踪有助于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并能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医院多重耐药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13年共检出多重耐药菌252株,其中多重耐药肠杆菌科菌最多为38.5%,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90%。产ESBLs多重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1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均为100%。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90%,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敏感率大于90%;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8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其次为葡萄球菌属菌,约为38.0%。分离到的多重耐药肠球菌属菌为13.9%。分离到的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少,但耐药情况较严重。结论 多重耐药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对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多层次行政干预措施和综合护理管理措施。结果呼吸科是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危科室,通过适时网络监控耐药菌和药敏试验,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严格有效控制和护理管理措施,保障了呼吸科医疗安全。结论对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病率,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播。  相似文献   

11.
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导致了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 治疗困难, 迫切需要寻找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的新型药物。中草药是我国特有的天然资源, 具有耐药性低、毒性低、价格低廉等优点, 对多重耐药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且中草药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抑菌作用。本文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 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药联合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方面作一综述, 以期为抗多重耐药菌药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情况,以此提出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监测本院2013~2014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和菌株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4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前3位的多重耐药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62.63%)、泌尿系统(12.11%)和皮肤软组织(6.05%)最为常见。结论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分布广泛,为了控制多重耐药菌的院内感染,必须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规范的治疗及有针对性的护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小学生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携带率,并探究菌株的抗生素耐药性。方法 对广州市部分在校健康小学生进行鼻拭子采样,对分离的金葡菌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 1 012名小学生中金葡菌的携带率为40.1%,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携带率为1.2%,多重耐药金葡菌的携带率为4.0%。金葡菌主要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多重耐药金葡菌的主要耐药谱为同时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及四环素耐药和同时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及头孢西丁耐药。多因子降维法结果显示多重耐药金葡菌对头孢西丁、四环素和氯霉素同时耐药的比例是非多重耐药金葡菌的104.39倍。结论 广州市健康小学生金葡菌的携带率较高,呈现出多重耐药状态,为指导社区儿童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张莹  荣嵘  刘平 《中国卫生产业》2014,(2):178+180-178,180
目的探讨实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一系列防控措施在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中的成效。方法通过比较实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一系列防控措施前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变化,评价防控措施的效果。结果我院2013年1—6月份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低于2012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水平(c2=18.48,P〈0.05)。结论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一系列防控措施可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日前,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并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疗机构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2016年期间检出523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科室对其执行的各项接触隔离措施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中,比较应用前后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措施执行率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临床科室各项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措施执行率均高于应用PDCA循环法前(χ~2=7.95,45.28,26.99,22.32,79.22,P0.05),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χ~2=28.18,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措施执行力,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务人员鼻腔带菌及其耐药情况,为制订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棉拭子采样法,对某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ICU医务人员鼻腔黏膜进行采样,检测其携带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共采集450份鼻腔标本,分离病原菌137株,检出率为30.44%。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岗位、工龄、文化程度的医务人员鼻腔带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不同季节鼻腔带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革兰阴性菌82株(占59.85%),以肺炎克雷伯菌(21.16%)、产气肠杆菌(18.98%)为主;革兰阳性菌55株(占40.1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8.98%)、表皮葡萄球菌(15.33%)为主。检出38株(27.74%)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69%(2/26),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占3.45%(1/29),耐亚胺培南产气肠杆菌占3.85%(1/26)。结论ICU医务人员鼻腔病原菌携带率较高,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院感部门采取多重耐药菌感控措施及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多重耐药细菌的目标性监测资料,统计学分析采用WHONET 5.6和Excel。 结果 临床共分离鉴定病原菌7 391株,多重耐药菌1 548株,检出率为20.94%,其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8.81%)、产ESBLs大肠埃希菌(24.61%)、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4.53%),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2.79%)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2.22%);多重耐药菌株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共计1 006株,占64.99%;在检出多药耐药菌株标本中,痰占52.95%,尿液占16.69%。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71.4%,对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高于86.7%;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53.6%,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47.5%;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12.3%;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6.5%,66.1%和60.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13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 结论 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综合医院应积极主动进行预防和控制,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引起重症监护室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重症监护室40例次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并通过环境卫生学监测,探讨其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结果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77%),其中又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35.7%)。环境卫生学监测从听诊器上检出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另外医务人员的手、集水瓶、手电筒和床头柜细菌超标。结论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是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为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原因;听诊器的污染是导致多名患者交叉感染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重要原因,医务人员的手是其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医院环境分离致多重耐药菌对常用消毒剂抗性。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2日—2018年1月30日于本医院住院患者所用被褥、物品表面和医务人员手部研究对象,检验细菌状况,并进行培养,记录结果。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以患者被褥检出率最高(66.67%);肺炎克雷伯杆菌检出以被褥检出率最高(46.67%);鲍曼不动杆菌检出以被褥检出率最高为(60.00%)。铜绿假单胞菌对84消毒液有抗性;肺炎克雷伯杆菌对苯扎溴铵有抗性;鲍曼不动杆菌对84消毒液和苯扎溴铵有抗性。三种致病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环境有多重耐药菌,建议临床依据平时对耐药菌的监测情况,适时调整消毒方案,做好医院环境清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