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研究复制大鼠重症肌无力(MG)模型,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RIA)测定其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Ab)滴度,采用玻璃微电极记录法,测定大鼠左侧膈神经-膈肌标本的小终板电位(MEPP)及乙酰胆碱电位(Achp),同时观察针刺通电刺激足三里穴对MG大鼠AchRAb滴度、MEPP及Achp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MG大鼠的AchRAb滴度显著高于健康大鼠(P<0.01);MEPP与Achp的振幅均明显低于健康大鼠(P<0.05),但MEPP的频率、Achp的时程与健康大鼠相比较却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足三里能使MG大鼠的MEPP与Achp的振幅升高,但对MEPP的频率与Achp时程没有影响,且针刺前后血清AchRAb滴度也没有明显变化;针刺非经穴处则对上述3项指标均没有明显影响。提示:针刺足三里穴可增强MG大鼠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功能,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AchR)与乙酰胆碱(Ach)或AchRAb的亲和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玻璃微电极记录方法,以小终板电位(MEPP)、乙酰胆碱电位(AchP)为指标,选取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观察了四君子汤及其加味(淫羊藿、枸杞子)提取物对脾气虚大鼠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脾气虚大鼠MEPP与AchP的振幅明显低于健康大鼠,但其MEPP频率及AchP时程,与健康大鼠相比则无明显差异;四君子汤提取物能使脾气虚大鼠MEPP及AchP的振幅升高(P<0.05),对MEPP频率及AchP时程则没有影响;单纯的淫羊藿、枸杞子提取物没有如此作用,但四君子汤加淫羊藿、枸杞子的提取物却使脾气虚大鼠AchP的振幅升高更为显著(P<0.01)。以上结果提示:脾气虚时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将发生障碍,并且障碍可能发生在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健脾益气方药四君子汤可以增强脾气虚时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功能,补肾壮阳药淫羊藿、枸杞子有增强四君子汤改善脾气虚时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在重症肌无力(MG)模型大鼠的膈神经-膈肌标本上观察了灸脾俞、阳陵泉穴对神经肌肉接头传递过程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灸脾俞或阳陵泉穴时能使MG模型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的MEPP振幅升高,但对Achp及血清AchRAb滴度、MEPP频率等均没有明显影响;同时灸两穴位则使MEPP、Achp振幅升高,血清AchRAb滴度下降,灸足三里则没有这种效应。上述结果说明,灸脾俞、阳陵泉穴有促进MG大鼠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AchRAb滴度,提高骨骼肌终板膜乙酰胆碱受体(AchR)与乙酰胆碱(Ach)的亲合力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张立德  马起国 《中国针灸》1998,18(4):245-248
以乙酰胆碱电位 (Ach P)、小终板电位 (MEPP)及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Ach RAb)滴度为观察指标 ,探讨了电针“阳陵泉”、“脾俞”穴对重症肌无力模型大鼠神经肌肉接头传递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电针“阳陵泉”穴或“脾俞”穴均能使重症肌无力 (MG)大鼠的 Ach P与MEPP振幅升高 ,但对 Ach P时程、MEPP的频率及血清 Ach RAb滴度却没有明显影响 ;同时电针“阳陵泉”、“脾俞”二穴 ,则使 MG大鼠的 Ach P、MEPP振幅升高更加显著 ;电针穴位临近肌肉则没有如此效应。提示 ,电针“阳陵泉”、“脾俞”穴有提高 MG大鼠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温针治疗前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亮脑啡肽(LEK)、前列腺素E2(PGE2)、环磷酸腺苷(cAMP)等指标进行了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A患者血浆中IL-6、TNF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高,cAMP含量降低(P<0.05);IL-1、TNF、PGE2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针灸治疗后LEK、PGE2含量显著增高(P<0.05);IL-1、IL-6、TNF、cAMP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合我们以前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针灸对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网络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脑忆清胶囊对老年小鼠和拟痴呆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老年小鼠和A1Cl3溶液制备的拟痴呆大鼠动物模型(DMR)研究脑忆清胶囊(NYQ)对实验动物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MR大脑皮层组织(Cer)中胆碱酯酶(AchE)活性比正常大鼠提高(P〈0.01),而老年小鼠Cer中M-受体Rt值比正常青年小鼠降低(P〈0.01),NYQ可显著降低实验动物Cer中AchE活性(P〈0.05~0.01),增加M-受体Rt值(P〈0.05~0.0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枢神经核团推挽灌流和生化技术,观察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病胃肠实热型大鼠的肥胖指标以及下丘脑外侧区(LHA)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和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肥胖组LHA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高于正常组(P<0.05),而5-羟色胺(5-HT)含量及ATP酶活性低于正常组,(P<0.05,P<0.01)。针刺使肥胖大鼠减肥同时,使LHA中NA含量回降,5-HT含量、Mg~2-ATP酶及Ca~2-ATP酶活性回升(P<0.05,P<0.01)。结论:针刺对肥胖大鼠LHA的调整作用可能是针刺减肥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曲丽芳  宫斌 《中国针灸》1997,17(12):755-757
为探讨“结于命门”“两络命门”的膀胱经及其背俞穴在经气输注中的作用.我们运用(126)Ⅰ-cAMP、cGMP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对膀胱经环核普酸含量及针刺后的变化进行了检测,并与肾经、任脉、胃经比较。结果表明,膀胱经环核普酸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各经(P<0.001)。电针肾俞穴后,肾经cAMP上升与电针足三里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选用氯化铝溶液制备拟痴呆小鼠动物模型,研究补肾中药对拟痴呆小鼠大脑皮层组织(Cer)中胆碱能M-受体结合容量(Rt)和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拟痴呆小鼠Cer中AchE活性比正常青年小鼠明显提高(P<0.01),而M-受体Rt值显著降低(P<0.001)。补肾中药可明显降低拟痴呆小鼠Cer中AchE,活性(P<0.05~0.01),增加M-受体Rt值(P<0.001)。提示补肾中药能通过降低拟痴呆小鼠Cer中AchE活性,增加M-受体Rt值,明显提高记忆能力。补肾中药有防治脑功能减退和防治早老性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龟芪散对哮喘大鼠肺组织β-肾上腺素能受体及cAM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鼠哮喘连续激发后肺组织胞膜β-AR和胞浆cAMP水平逐日下降,在第7日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激发第7日,龟芪散明显上调β-AR密度(P〈0.05)并使cAMP水平明显上升(P〈0.05)提示龟芪散治疗哮喘可能与其上调β-AR,提高cAMP水平作用有关,联合用药可提高糖皮质激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选用氯化铝溶液制备拟痴呆小鼠动物模型,研究补肾中药对拟痴呆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中胆碱能M-受体结合容量和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拟痴呆小鼠Cer中AchE活性比正常青年小鼠明显提高,而M-受体Rt值显著降低(P〈0.001)。补肾中药可明显降低拟痴呆小鼠Cer中AchE活性(P〈0.05 ̄0.01),增加M-受体Rt值(P〈0.001)。提示补肾中药能通过降低拟痴呆小鼠Cer中AchE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扶正中药对哮喘大鼠肺组织cAMP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鼠哮喘连续激发后,肺组织cAMP含量开始下降,在第7天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激发第7天,龟芪散(补肾健脾方)(P〈0.05)、补肾定喘汤(补肾方)(P〈0.05)和加味六君子汤(健脾方)(P〈0.01)均明显增加模型大鼠的cAMP含量。实验结果提示,龟芪散、补肾定喘汤和加味六君子汤等扶正三方治疗哮喘可能与其改善β-肾上腺素受体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脾虚大鼠的川芎嗪药物动力学特征与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机体对药物作用特征的角度,探索中医证本质。同步研究了健康与利血平致脾虚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磷酸川芎嗪(TMPP)灌胃后的药物动力学(药动学)。在本实验条件下与健康组相比,脾虚组的药动学特征为:TMPP在体内的空间处置状态由双室变为单室模型;药物浓度值增加(P<0.05、0.0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增强(P<0.01)。7项血液流变学指标(P<0.05~0.01)示脾虚大鼠处于典型  相似文献   

14.
电针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陈丁生  朱丽霞 《针刺研究》1999,24(3):202-205
为观测电针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 Na+-K+/ATPase活性的影响,采用神经生物化学方法。结果显示:第一批实验:糖尿病(DM)组大鼠坐骨神经Na+-K+/ATPase活性与正常(ND)组相比,6周已明显下降(P<0.05),10周进一步下降(P<0.001);电针治疗(EA)组 6周(治疗停止)与 ND组比较未下降,与 DM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5), 10周(治疗停止后 4周)与 ND组比较尽管下降(P<0.01),但较DM组减轻(P<0.05)。第二批实验:DM组与ND组比较,4周时虽下降但无意义, 8周、 12周、24周均明显下降( P< 0. 001); EA组与 ND 组比较下降不明显,与DM 组比较 8周、 12周、24周均有显著差异( P< 0. 001)。提示:电针可防止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Na+-K+/ATPase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5.
刘心莲  尹淑英 《中国针灸》1997,17(9):529-531
对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温针治疗前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高脑啡肽(LEK)、前列腺素E2(PGE2)、环磷酸腺苷(cAMP)等指标进行了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A患者血浆中IL-6、TNF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高,cAMP含量降低(P〈0.05);IL-1、TNF、PGE2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针灸治疗后LEK  相似文献   

16.
脾虚患者胃粘膜前列腺素和环核苷酸改变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鹰  韦嵩 《中医研究》1995,8(3):16-18
本文观察了75例慢性胃病患者胃粘膜三种前列腺素和环核苷酸含量,发现脾虚组患者胃粘膜PGE_2、6-keto-PGF_(1a)、6-keto-PGF_(1a)/T×B_2比值及cAMP含量均明显低于肝气犯胃组(P<0.05~0.01),TXB_2、cGMP及cAMP/cGMP比值则两组差异不显著,还发现胃粘膜PGE_2、6-keto-PGF_(1a)与cAMP呈明显的正相关。提示脾虚时胃粘膜PG_s和环核苷酸含量有一定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是脾虚时胃粘膜代谢和功能变化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刺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单胺类物质调整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观察40例冠心病患者针刺治疗前后血浆5-HT、5-HIAA、NE和D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5-HT、5-HIAA、NE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0.01),针刺组针刺治疗后5-HT、5-HIAA、NE显著降低(P<0.01~0.05),DA针刺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提示针刺治疗具有对冠心病患者单胺类体液因素的调整作用,并能改善冠状动脉痉挛和闭塞。针刺可能具有保持动态平衡的机体自我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环核苷酸在不同穴位的分布及与针刺效应的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对神阙、肾俞穴位组织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进行了测定。结果正常大鼠神阙穴位组织内的cAMP、cGMP明显高于肾俞穴(P<0.001,P<0.05),电针肾俞穴时,两穴位cGMP的差异消失。结论提示环核苷酸在不同穴位的差异性分布及对针刺的特异性反应,可能是不同穴位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功能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9.
脾气虚大鼠骨骼肌中某些元素、酶及能荷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中医脾与肌肉的关系,测定了脾气虚模型大鼠在造模和复健后,骨骼肌中与能量代谢有关有一些元素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及骨骼肌细胞腺苷酸(ATP、ADP和AMP)浓度和能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大鼠比较,脾气虚大鼠骨骼肌细胞ATP含量和能荷值显著减小(P<0.01,P<0.001);与无氧酵解相关的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显著升高(P均<0。01);与之相关的微量元素锌  相似文献   

20.
针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不同的刺激方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45例急性脑梗塞随机分为头穴针刺组和电Ti针组。结果头穴针刺组和电Ti针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SEP均有不同的调节作用(P〈0.001,P〈0.05)结论头穴针刺组调节急性脑梗塞患者SEP的作用优于电Ti针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