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服务于广域网范围内、带代理服务器群的VoD系统中有效实现视频流组播的传输机制,其主要设计目的是借助代理服务器减轻中心服务器的工作负担以及削减主干网带宽资源消耗,并在各局域网内有效实现视频流组播,提高视频流的传输效率。我们用不同的传输技术响应“热门”视频节目点播和“冷门”视频节目点播,力争用尽量小的资源消耗提供最大范围的优质点播服务。  相似文献   

2.
基于P2P+SIP的流媒体服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网络多媒体系统的业务需求和功能模块分析出发,提出了在底层P2P网络上建立流媒体服务系统,并使用SIP技术进行呼叫、建立、断开等系统的功能。该体系结构保证了在P2P系统中的零配置、鲁棒性和适应性,另外还可以与现有的SIP设备连通。虽然增加了呼叫建立传输时间,但由于信息是由双方直接发送,无论是C/S结构还是P2P结构,都不经过SIP代理服务器,因此不影响信息延时。  相似文献   

3.
P2P的技术把视频会议服务器的功能分散到客户端,从而解决视频会议系统中存在的网络和系统资源瓶颈问题.本文综合利用P2P技术和传统视频会议的优点,提出一种有中心管理服务器的P2P视频会议系统结构,并对节点间的数据交互和控制机制进行了研究.根据当前的Internet跨网段间不支持IP层组播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局域网内采用IP组播、在子网间采用单播的应用层组播方式进行媒体流传输.考虑P2P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有自治的、动态的、自利的等特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投标-招标机制的媒体流组播树的生成与维护算法.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P2P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传输的调度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P2P网络模型的优缺点,介绍了基于DONet模型的P2P流媒体传输系统的广播协议(PMCC),根据该协议提出了一种最少优先的动态数据量请求调度算法,并通过在Matlab下的程序仿真测试,证明应用该算法可以实现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传输系统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郭燕飞 《福建电脑》2008,(2):172-172,150
针对目前网络现状,我们提出一个自适应组播方式的大规模流媒体传输方案(AMVS),将IP组播和P2P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优劣互补。以适应复杂而动态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6.
基于结构化的P2P基础设施,给出一种动态负载均衡的应用层组播方案--DLBMS.利用Tapestry协议的路由和定位机制,设计了延迟优化的组播转发树结构,采用根节点复制的方法生成多棵不相交的组播转发树,根据负载的变化动态调节组播转发树数目以实现负载均衡和降低源到组成员节点的端到端延迟.通过模拟实验说明了此方案在平均控制负载和端到端平均延迟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刘丹  李毅超  胡跃 《计算机应用》2010,30(12):3354-3356
提出基于流分析的P2P僵尸网络检测方法。首先基于节点连接分布性和突发性特征过滤掉非P2P节点,进而根据P2P节点对间连接度和流量的对称度,采用K均值聚类以发现各个P2P群,最后基于各P2P群内节点的流行为相似性检测是否为P2P僵尸网络。在局域网环境中的实验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各种P2P僵尸网络,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tree覆盖网络拓扑的可扩展高效应用层组播协议-HFTM ( Hierarchical Fibonacci Tree Multicast ).HFTM通过分层和分群的思想将所有组播组成员构造成一个特殊的层次化结构,在进行群划分时,充分考虑了底层网络拓扑特征,尽量避免数据包在代价昂贵的链路上进行传输,从而减少组播延迟.另外,采用一种新颖的基于斐波那契序列的组播算法将群内成员构造成一棵高效的斐波那契组播树,利用此树进行群内组播.实验结果表明底层网络拓扑特点的考虑以及斐波那契组播树的构造使HFTM协议获得更好的组播延迟性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对等网络(P2P networks)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其巨大的网络开销也逐渐成为阻碍其进一步推广的主要问题.在其最重要的应用领域--P2P文件共享系统中,早期的系统往往基于一种单一的拓扑结构,忽略了成员之间的差异对网络本身的影响,使得其理想的结构与实际网络之间存在很大差距,难以达到预期的搜索效率.针对P2P文件共享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对搜索介数(Relative Search Betweenness)来刻画各种异构性对搜索过程的综合影响,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相时搜索介数的拓扑演化策略:TARSB.该策略通过动态自适应地调整覆盖网络结构来平滑各结点在搜索性能上的差异,从而达到提高网络整体搜索性能的效果.实验表明,TARSB策略在保证搜索命中率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搜索报文的数量,并使网络自主演化成一种更加稳定和高效的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系统是在深入了解P2P技术和JAVA实现平台的基础上,设计实现的基于JAVA的P2P文件传输软件,在局域网内实现点对点的文件传输功能.本系统的优点是在一个网络内每个Windows平台的客户机只需要同时安装了这款软件,即可实现相互文件传输和简易聊天.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APOLO覆盖网络的支持MMOG的兴趣域内多播算法.玩家通过组内多播机制将游戏状态的更新通知给同一兴趣域中的其它玩家,从而维护玩家之间游戏状态的一致性.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减小消息冗余和降低多播延迟.  相似文献   

12.
P2P网络的应用层共享树多播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倪敏 《计算机工程》2004,30(20):34-36
研究P2P网络的应用层多播中共享树建立的机制,提出在P2P网络的应用层共享树多播方案中,应当将DHT查找发现根的机制与传统的建树制结合起来,并结合Scribe系统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赵磊  陈世平  赵树枫 《计算机应用》2009,29(4):1087-1091
针对服务质量(QoS)约束的覆盖网络多播问题,提出了一个适合有多个数据源的多播模型。该模型中每个数据源不必维护一个以它为根的多播树,每个节点只需维护局部状态信息,多播信息以类似洪泛的方式传输。通过控制,信息的传输路径形成树型结构,多播树可动态调整来适应以不同源节点发起的满足QoS要求的多播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节点多播覆盖率高,通过控制节点的子节点数,可使多播树的调整代价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应用层组播数据分发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P2SP(peer to server & peer)架构的应用层混合组播模型VPHM。该模型构建了一个四层的数据分发结构,从上至下为服务节点层、超级节点层、虚拟服务层和peer节点层。上三层组成组播域,保证了组播的广度,下两层组成VP2SP(virtual P2SP)域,确保了组播的深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低的平均端到端时延和较小的控制开销,适用于高服务质量的大规模应用层组播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15.
针对SCRIBE在解决基于P2P的巨量多玩家网络游戏兴趣域内多播时,产生的多播效率低、游戏状态数据同步性差问题,提出一种SCRIBE改进多播算法,该算法考虑P2P网络中终端节点在带宽和计算能力上的异构性,同时保证同一组中节点具有共同的兴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小消息冗余和降低多播延迟,提高游戏状态数据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6.
P2P流媒体数据调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杰  王晖  郭波 《计算机应用》2008,28(4):829-831
P2P流媒体通过利用网络上普通主机节点的资源来提供流媒体数据服务,是一种扩展性好、性价比高的流媒体服务体系。数据调度是P2P流媒体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流媒体中严格的服务质量要求、Peer节点状态的不稳定性以及其带宽资源的有限性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介绍了近几年来该领域基于单播树、多组播树和随机拓扑三类典型的数据调度策略的原理特点和Peer节点搜索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未来的几种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流媒体系统中利用P2P技术与IP组播各自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结合IP组播的P2P流媒体直播系统,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用户节点的资源,减轻流媒体服务器与骨干网的负载,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用性,而且有效地提高了P2P流媒体直播系统中视频流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P2P网络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针对网络中各个终端主机网络接口带宽各异的实际情况,目前的覆盖多播模型没有综合考虑节点的延迟和实际可用带宽的限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网络的层次化覆盖多播模型(HOMM),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延迟和带宽两种因素,采用优先度作为构建ALM树的标准,在簇内构建局部ALM树,同时节点的加入、失效等操作的影响只局限于较小的局部范围内,使整个P2P网络的数据转发负载更为均衡。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高效性、健壮性,能够很好地适应终端主机网络接口带宽各异的大规模组播环境。  相似文献   

19.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开展网络流媒体服务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性的技术问题,如实时控制和传输带宽需求等.本文提出一种分布式流媒体多播系统MBSS,通过一系列P2P算法,进行节点交换或者转移操作,可以及时修改维护多播树,可以更好地适应网络条件的动态变化,有效地降低多播树代价.同时引入Knock-down技术使多播树具有更广泛的可扩展性.最后实验验证MBSS可以在视频流传输上具有高效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20.
张志明  杜剑  郭瑛  周晋  陈震  李军 《计算机科学》2011,38(12):20-27
网络编码可以实现组播的最大吞吐率,若应用于P2P TV系统,具有降低用户播放延时、提高系统有效传输率,从而提高视频质量的潜力。为了提高P2P TV系统的性能,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P2P TV系统——CORS TV。围绕拓扑构建和数据传输这两个关键部分,充分利用网络编码提高系统性能,CORS TV具有功能模块线程隔离的节点内部结构,集成了基于Gossip协议的拓扑构建算法,使用了最多者优先的初始播放点设置算法,并利用了基于推的数据传输方案和先到先得式的数据传输算法。在计算机集群上的实验验证了CURS TV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与已有P2P TV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降低冗余率、提升系统的有效传输率、改善用户视频播放质量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