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细菌生物膜(bacteral biofilm,BBF)与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的关系是目前鼻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菌牛物膜可能是慢性鼻及鼻窦炎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本文就细菌生物膜与慢性鼻及鼻窦炎关系的最新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慢性鼻及鼻窦炎是全球范围内常见、多发且复杂的疾病,但是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在临床上存在难治性、复发性病例.大量的临床经验和实验证据表明慢性鼻及鼻窦炎不仅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也是组织重塑过程,这种重塑包括黏膜重塑和骨质重塑.组织重塑导致疾病的慢性化、难治化和容易复发.因此抑制组织重塑就成为慢性鼻及鼻窦炎新的治疗靶点.重塑的机制还不清楚,炎症介质可能是刺激重塑的因素,因此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可能抑制重塑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细菌生物膜被认为是多种慢性感染性疾病持续存在和不易治愈的重要原因.目前的研究证明慢性鼻及鼻窦炎患者的鼻窦黏膜中存在细菌生物膜,细菌生物膜与慢性鼻及鼻窦炎的发病相关.细菌生物膜在微生物学领域是研究热点,现阶段对其形成过程及调控机制、致病机制、耐药机制已有r初步了解,但很少涉及其与慢性鼻及鼻窦炎的相关性.本文对细菌生物膜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慢性鼻及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发病率很高的慢性疾病。自20世纪70年代起,鼻内镜外科技术依其微创性和功能性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普及,成为治疗CRS和鼻腔、鼻窦相关疾病的主流术式。然而由于局部或全身炎症等因素的持续存在,约10%~15%的患者即使经过系统的药物或手术治疗,仍存在  相似文献   

5.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变应性鼻炎和慢性鼻及鼻窦炎与鼻息肉等变应性呼吸道疾病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药物,而糖皮质激素主要是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来发挥其作用.本文就糖皮质激素本身及其与变应性呼吸道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儿童鼻及鼻窦炎(sinusitis in children)是儿童常见疾病,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与成人不尽相同,有特殊性。儿童鼻窦炎的发生与儿童的鼻窦解剖学、生理学密切相关,并随身体发育状态及特有疾病、生活习惯和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过敏与鼻窦炎发病的关系。 方法采用手工检索与Internet检索相结合的方法,追踪近年来有关的文献,分析12篇相关文献。结果鼻窦炎为临床常见病,鼻过敏作为鼻窦炎的诱发因素,已经引起重视,但针对鼻过敏反应“各个击破”(在不同环节进行药物干预)的治疗策略,在鼻过敏性疾病常得不到预期效果,因而也不易缓解以鼻过敏为诱发因素的鼻窦炎的症状。虽然MHC系统、Th1/Th2平衡以及细 胞因子网络等是鼻过敏发病的重要基础,但从单种细胞的基因水平分析,肥大细胞可能是Ⅰ型变态反应中最关键的细胞之一;肥大细胞是启动并维持鼻过敏反应的源动性细胞。结论鼻过敏乃至以鼻过敏为诱发因素的鼻窦炎的治疗首先应针对肥大细胞,而非仅限于针对单一细胞因子或抗体。  相似文献   

8.
腺样体肥大(adenoidal hypertrophy)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导致双侧鼻堵、流涕、咳嗽、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通常认为其与儿童鼻窦炎的发病密切相关,但具体作用并不明确.腺样体切除术是腺样体肥大最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但目前仍存在术后出血、腺样体复发等风险.因此,许多学者开始研究鼻用激素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治疗作用.本文就腺样体肥大在儿童鼻窦炎发病中的作用及鼻用激素对其治疗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慢性鼻及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解剖、感染、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基因多态性变异可能与患者对疾病的易感性有关.本文就炎症因子及其他相关成分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鼻及鼻窦炎易感性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慢性鼻及鼻窦炎的病因学研究提出了细菌超抗原学说,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与慢性鼻及鼻窦炎发病机制的关系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在不同炎症模式的慢性鼻及鼻窦炎中的作用值得我们不断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手术是微创手术在鼻科学领域的应用,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使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率达80%~90%[1]。我院自2004年2月至2005年11月共完成鼻内镜手术268例。现将手术配合要点及术后器械维护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在我院住院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268例,其中男189例,女79例,年  相似文献   

12.
慢性鼻窦炎致病因素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鼻窦炎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对其病因目前尚未统一认识,普遍认为是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参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致.近年来随着鼻科学及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对慢性鼻窦炎的病因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对这些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鼻窦炎是引起嗅觉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深入研究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嗅黏膜的病理学改变,探讨其发病机制,有利于在临床中利用鼻内镜以及药物等综合手段对慢性鼻窦炎进行治疗。本文就近年来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的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组织蕈塑是组织损伤后组织结构的重新构建,近年来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了慢性鼻及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组织重塑,本文就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慢性鼻及鼻窦炎和鼻息肉组织重塑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真菌性鼻及鼻窦炎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而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CIFRS)临床上又有其特殊表现,我们对2000~2006年曾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23例CIFRS患者的疗效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鼻及鼻窦炎的发生为多因性,其中细菌生物膜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细菌生物膜的概念、致病机制及其与慢性鼻及鼻窦炎发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来有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疾病很可能导致耳鼻咽喉科疾病,但两者间的因果关系仍未确认.本文对胃食管反流疾病和慢性鼻及鼻窦炎问的可能因果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的应用在急慢性鼻及鼻窦炎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对于没有并发症的急性鼻及鼻窦炎(acute rhinosinusitis,ARS),抗生素是主要的药物治疗手段,其目的是杀灭感染区域的细菌,使鼻窦恢复正常状态,减轻症状持续时间,使患者较快恢复日常活动,防止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和脑脓肿等的发生,避免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越来越多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免疫功能受抑制的人群增多,导致正常菌群的改变使得鼻腔鼻窦的真菌过度生长.随着临床及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发展提高,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本文就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分类、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因其鼻窦解剖、生理和身体发育状态以及儿童特有的疾病、生活习性和行为等因素,鼻窦炎鼻息肉较常见,其治疗以往多强调应尽量避免外科手术治疗,而采用较单一的西医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疗效欠满意。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的鼻内镜手术,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科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