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查对制度是医院护理管理的核心制度之一,也是护理工作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证[1],查对不严是护士静脉输液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自2007年1月我科将静脉输液查对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后对护士进行培训、督导临床应用,降低了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做法与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查对制度是医院护理管理的核心制度之一,也是护理工作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查对不严是护士静脉输液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自2007年1月我科将静脉输液查对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后对护士进行培训、督导临床应用,降低了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做法与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何冰  宋慧娟 《护理学报》2012,19(4):56-57
目的 探讨长期医嘱执行流程再造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 成立流程再造小组,评估分析旧流程存在的问题有:由于"军卫1号"系统本身存在缺陷,长期医嘱单没有设计执行者签名栏,造成长期医嘱执行后没有执行者的签名记录;不能落实执行医嘱实时签名,无法有效地防止医嘱漏执行情况的发生;医生护士查房时无法在床边准确知晓病人的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护理的落实情况;对于特殊的治疗护理情况,护士要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增加了护理文书书写的时间.针对问题设计新流程,办公护士从医嘱信息处理系统处理长期医嘱,打印出医嘱本、执行本、单病人长期医嘱执行单,护士按执行单逐项执行并实时签名,次日7:00护士派发口服药时将单病人长期医嘱执行单挂于病人床头,取消长期医嘱输液卡,每日执行完最后一条长期医嘱的护士再次检查当日执行情况并收回执行单入病历存档.结果 住院病人对此项工作的满意度为97.3%,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3%上升至98.5%,长期医嘱执行缺陷率由原来的8‰下降至2.3‰,护理文书的书写时间由原来的每班次67 min减少至28.5 min.结论 进行长期医嘱执行流程再造可提高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住院病人的满意度,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理文书书写时间,保证护士床边工作制的实施,进一步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新的信息化环境下,实现护理工作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方法:利用全新的护理信息化系统,加强对患者身份识别、处理医嘱、医嘱查对等重点环节的流程与再造,比较2008年与2010年我院给药差错发生率。结果:2010年我院给药差错发生率低于2008年(P0.01)。结论:在信息化环境下优化的护理工作流程,可使护理工作标准化,有效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室(ICU)医嘱处理流程和电脑操作流程进行再造,从而优化办公护士工作流程。[方法]成立流程再造小组,评估分析办公护士工作旧流程存在的问题,设计办公护士工作新流程,研究流程再造的效果,从而寻找到ICU办公护士最佳工作流程。[结果]电脑录入时间由再造前5.5h±0.5h变成2.5h±0.5h;病历质量控制时间由再造前的间断性变成相对连续性,病历质量控制质量缺陷率由再造前0.82%下降为0.23%;办公护士逾时下班率由再造前的100%下降为13%,逾时下班时间由再造前1h±0.5h变成再造后的0h±0.5h;办公护士工作满意度由再造前的28.6%提高到9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流程再造,提高了办公护士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办公护士逾时下班率,提高了办公护士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床旁医嘱执行单的设计与使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全面、真实记录临床护士医嘱执行情况,探讨床旁医嘱执行单的设计与使用。方法根据专科特点设计床旁医嘱执行单,将病人治疗护理信息填写在床旁医嘱执行单上,供护士执行各项操作时查对、签名使用。结果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护理差错,完善病人住院期间执行医嘱的记录,为举证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结论床旁医嘱执行单便于护士查对医嘱落实情况,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准确实施,是提高护士自律行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掌上电脑与腕带标识在检验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无线网络技术,利用掌上电脑方便、快捷的方式将护士工作站部分功能前移,护士可携带掌上电脑,直接到床旁处理检验医嘱,扫描病人腕带上的条形码,进行身份识别,同时以快捷键方式直接进入该病人检验医嘱界面,扫描试管确认后为病人采血,保证检验医嘱与病人、标本识别的唯一准确性。改变了传统采血工作模式,解决多年来此项护理工作多班重复、反复查对还难免不出现错误的工作状况。再造工作流程,使检验标本采集严谨规范,降低差错发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梁启玲 《全科护理》2012,10(23):2173-2174
[目的]探讨反问式查对流程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成立反问式查对流程管理小组,对护士进行培训及考核,根据每项护理操作及专科疾病的特点,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查对流程,在工作中实施与监控,比较实施反问式查对流程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反问式查对流程后,护理不良事件明显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反问式查对流程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法律意识,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使护理工作不断规范化,实现了病人安全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及习惯养成训练模式提高护士查对制度执行力。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护士查对流程执行不到位进行要因分析,制订整改措施,同时结合习惯养成训练模式进行强化。结果:全院护士查对流程执行正确率由原来的62.7%提高到93.4%。实施前后护理查对缺陷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与习惯养成训练能活跃护士思维,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强化了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护士查对流程执行力,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护士培训流程再造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评估分析原有新护士培训流程,找出存在的瓶颈问题,对不合理的流程进行重组再造。比较流程再造前后缺陷发生率、新护士独立上岗时间、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结果流程再造后缺陷与纠纷的发生率降低,由再造前的7.84%下降到再造后的1.83%;新护士上岗时间平均缩短(4±0.22)周,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10.19%(均P<0.05)。结论培训流程再造使新护士培训更加规范、有效,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1.
张洪敬  朱华芳  张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586-1586,F0003
目的 探讨改进后的“211”静脉输血安全查对流程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改进医嘱查对、采集合血标本查对、取血环节查对以及病房护士静脉输血前查对等4个重点环节流程,将自行设计的“211输血查对记录表”应用于护理工作。结果 改进后无输血差错,有效防制输血不良事件157例。结论 改进后的静脉输血查对环节,使于护士临床应用、管理者监督检查,能有效防范环节错误带来的严重后果.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
护理流程再造的实施与效果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28  
目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实施护理流程再造,即按学习、设计、实施、完善、考核分阶段实施。结果护士参与意识增强,护理行为规范,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护士是护理流程再造的主体,是确保其顺利实施并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改进雾化吸入模式,探讨流程再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爱心QC小组,寻找护理问题,运用改变治疗环境,改变旧模式,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再造新的雾化吸入流程.结果 通过6个月的活动,6个月的效果检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把患者的满意度从40%升高到90%.结论 QC小组活动有利于提高护士素质,改进护理质量,激发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再造雾化吸入流程是改进护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标准化床边查对流程"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原有"三查八对"流程中护士查对项目细化,护士语言、行为规范,全院实施、监管,对比标准化床边查对流程实施前(2013年12月~2015年5月)与实施后(2015年6月~2016年11月)护理查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标准化床边查对流程实施后,护理查对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标准化床边查对流程的实施,促进了护士查对流程的落实,提高了护士的查对意识,是减少查对不良事件、保证护理安全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军卫1号"系统医嘱信息化建设与临时静脉输液医嘱、摆药流程再造有机结合,提高临床临时静脉输液整体护理质量。方法改进传统的医嘱处理模式、设施与布局,建立静脉输液流程再造小组和计算机辅助优化输液流程等措施。结果方便了患者,缩短了临时输液等候时间;优化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服务效率,保证了患者静脉输液的及时性;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了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结论流程再造有利于提高临时静脉输液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ICU开展优质护理的晨间护理工作模式.方法 对ICU原有晨间护理工作流程进行再造,比较流程再造前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医护患满意度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情况.结果 流程再造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医护患满意度、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均较再造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 晨间护理工作流程再造有利于优质护理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1990年5月开始,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改革了护理措施,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现将我们的工作方法介绍如下: 一、确定专责护士 专责护士,不是指护士长,也不是责任护士,而是认真负责,有一定理论和临床经验的优秀护士。处理医嘱、安排查对复杂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对优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影响.[方法] 在护理工作流程中的排班模式、连续基础护理、出院流程、计划输液、日护理质量评价、工作沟通、护士工作持续改进分析等方面制订、实施新流程并形成制度.比较流程再造前后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持续改进后各项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均明显提高 (P均<0.05).[结论]护理工作流程再造可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医嘱查对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嘱查对工作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是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必不可少的关键措施。然而一人负责宣读医嘱 ,其他护士根据宣读内容查对处置卡片的惯用查对方法 ,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传统的医嘱查对方法 ,查对时间较长 ,枯燥的宣读声极易使查对人员产生麻木感 ,思路跟不上宣读内容 ,造成漏查医嘱是难免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一套新的查对方法 ,既呼应查对法 ,以病志为单位 ,按不同的处置内容实施分类应答。呼代表宣读医嘱的内容 ,应代表宣读执行医嘱的方法。例如 ,查对某患者病志医嘱 :肝太乐片 0 2 ,每日 2次 ,口服 ;青霉素80 0万U ,0 9%盐水 2…  相似文献   

20.
流程再造对优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全科护理》2011,9(13):1189-1190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对优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影响。[方法]在护理工作流程中的排班模式、连续基础护理、出院流程、计划输液、日护理质量评价、工作沟通、护士工作持续改进分析等方面制订、实施新流程并形成制度。比较流程再造前后护理质量情况。[结果]持续改进后各项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护理工作流程再造可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