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小儿退热口服液治疗小儿上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上感发热患儿7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用小儿退热口服液,对照组30例静滴青霉素、病毒唑(高热时用25%安乃近溶液滴鼻或口服巴米尔)。结果 治疗组24h内体温降至正常(不再回升)者为91.18%,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24h内体温降至正常(不再回升)者为40%,总有效率为93.33%;24h内退热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儿退热口服液治疗小儿上感发热具有退热快、效果稳定、疗效高的特点,无论对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混合感染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126-128+132
目的探讨退热洗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外感风寒证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外感发热患儿11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退热洗剂治疗,1剂/d,2次/d。两组患儿连续观察3 d。比较两组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及两组外感风寒证症状评分。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儿疗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的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显著缩短(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外感风寒证症状(发热、流涕、鼻塞、咳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康复基础上,退热洗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外感风寒证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退热清解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小儿内科发热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n=64)和对照组(n=62),对照组根据血象结果分为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性(如病毒)感染所致,分别给予头孢克洛抗感染治疗和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退热清解汤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5.8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退热清解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较单纯西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时使用中药药浴的退热效果。方法:收集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共92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5例对照组和47例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药浴,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退热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中药药浴能够显著提高解热效率,进一步保证治疗的效果并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小儿外感发热起病快,发病率高,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应及时进行退热处理,故寻找一种快速而有效的退热疗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我院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采用自拟中药退热足浴散辅助西药治疗急诊留院观察的外感发热患儿82例,其综合退热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条件1.1.1诊断和纳入标准①中医诊断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小儿外感发热的有关标准执行,西医诊断标准按照《实用儿科学》[2]。②年龄在6个月6岁之间患儿。③37.8℃≤体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小儿退热滴肠液采用直肠滴注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病 (风热证 )。方法 治疗组用小儿退热滴肠液灌肠 ;对照组用先锋Ⅵ静脉滴注 ,2组对照观察。结果 总疗效治疗组痊愈率 74.1 4% (86/ 1 1 6) ,总有效率 97.41 % (1 1 3 /1 1 6) ;对照组痊愈率 46.67% (1 4/ 3 0 ) ,总有效率 96.67% (2 9/ 3 0 )。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发热病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方面 ,治疗组 (2 .671± 0 .85 69)d,对照组 (3 .2 75± 1 .3 1 3 )d ,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小儿退热滴肠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病 (风热证 )具有肯定的疗效 ,且临床给药方便 ,容易为患儿接受 ,使用安全 ,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付娜 《大家健康》2016,(7):65-66
目的:探讨应用小儿退热口服液对小儿上感发热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上感发热患儿14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74例。对照组患儿使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病毒唑以及青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则使用退热口服液实施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74例患儿24小时内其体温能够降到正常数值,同时体温较高的现象没有反弹的患者有72,总治疗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74例患儿24 h 内其体温能够降到正常数值,同时体温较高的现象没有反弹的患者有6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4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使用小儿退热口服液对小儿上感发热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退热合剂治疗外感发热1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感发热是内科常见病证,多因外感六淫疫毒之邪,致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笔者自2005年1月~9月采用中药治疗外感发热13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退热滴肠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7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退热滴肠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72例,设穿琥宁注射液对照组30例,并进行了实验研究。资料表明,药后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药后两组总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该药具有抑菌、清热、抗病毒、抗炎作用。认为退热滴肠液降温平和,症因同治,临床效果显著。其给药途径适宜小儿,有药物和物理降温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治疗外感发热的即刻退热疗效。方法:中药组分为治疗组1风热犯肺和治疗组2痰热壅肺两型,分别采用银翘散、麻杏石甘汤合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设西药对照组肌注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结果:体温均值对照组1在1、2、3、4、6、8 h时段与治疗组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2 h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48、72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温均值对照组2在1、2、3 h时段与治疗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8、72 h治疗组2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热犯肺型外感发热与西药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相比,12 h内退热不如西药迅速,但24 h后可与西药达到同样退热效果。痰热壅肺型外感发热与西药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相比,3 h内不如西药迅速,4~24 h与西药基本一致,48、72 h退热效果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2.
李桂芬 《中外医疗》2013,32(6):91-92
目的探讨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将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主要采用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常规处理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以及整体疗效,同时分析护理方式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快,效果更佳;整体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方式结合有效护理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病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清解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对照组予臣功再欣口服退热,治疗组予清解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退热效果.结果 治疗组单次退热见效时问短,药效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清解退热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好,见效快,退热持续时间长,无不良反应,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 ,合理应用解热剂一直是值得探索的课题。2 0 0 0年 1 2月~ 2 0 0 2年 1 2月2年间 ,我院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并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的退热疗效进行了比较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有发热症状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1 5 0例 ,男 81例 ,女 69例 ,直肠体温 39.5~ 40 .8℃。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 1 0 1例 ,平均年龄 6岁 ,平均体温39.4℃ ;对照组 41例 ,平均年龄 7岁 ,平均体温39.5℃。2 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服布洛芬混悬液 0 .4ml/kg(每 1 ml含布洛芬 2 0 mg)。对照组用复方氨基比林 0 .0 8ml/kg肌肉注射 (每 1 m…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应用小儿双清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0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小儿外感发热共100例,其中男48例,女52例,<1岁18例,1~3岁34例,4~6岁27例,>7岁21例。病程均<3天,并排除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同时不伴有重度营养不良及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疾病。诊断标准与分型:本病根据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主症容易作出诊断,并按其病情轻重分为3型。轻型:发热37~38℃,伴流涕、喷嚏、头痛,轻度咳嗽、声嘶、咽痛、咽充血,扁桃体轻度肿大、充血。中型:发热39℃,伴流涕、喷嚏、…  相似文献   

17.
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外感发热是小儿常见急症,发病率高,传变迅速,治疗不及时,可引起高热惊厥等较严重并发症。因此,及早退热,防止传变,是非常有必要的。我院名老中医徐大鹏主任医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运用中药足浴为主,配合穴位按摩退热的有效方法,笔者通过对93例外感发热小儿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寻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有效外用中药治剂.方法将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在两组采用相同支持或抗感染疗法的基础上,治疗组用自制"热立清擦剂"行穴位外擦疗法,对照组用"柴胡注射液"治疗,对照观察两组药物的退热疗效.结果治疗组24 h体温降低1℃的患儿占68.88%,对照组患儿占42.22%(P<0.01);其总体疗效,治疗组显愈率为84.44%,对照组为64.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率为在退热效果及伴发症治疗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热立清擦剂"使用安全,易为患儿接受,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良药.  相似文献   

20.
小儿退热贴治疗外感发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宏图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1303-1303,1306
目的:探讨穴位外敷疗法对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作用。方法:192例患儿随机分成小儿退热贴治疗观察组(122例)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70例),并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退热总有效率为90.16%,对照组为71.4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退热贴治疗小儿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