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体内Th1/Th2失衡及其与疾病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53例ITP患儿(急性32例,慢性21例)治疗前后和28例健康者外周血CD3+、CD8-细胞内IFN-γ和IL-4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急性ITP患儿起病时Th细胞中表达IFN-γ(Th1)阳性百分比高于正常人(P<0.05),而慢性ITP患儿Th1细胞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缓解后急性ITP患儿Th1细胞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慢性ITP患儿Th1细胞比例增高(P<0.05)。结论儿童急、慢性ITP呈现不同的Th1/Th2极化失衡,与疾病的活动、缓解有一定的关系,提示Th1/Th2极化在疾病发生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Th1/Th2平衡偏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拟建立一种准确的、客观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方法,探讨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平衡状态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免疫科住院的3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和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外周抗凝血,以PE标记的抗CD195单抗和CD30单抗与FITC标记的抗CD4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用淋巴细胞设门,分别以CD4^+ CD195^+和CD4^+CD30^+细胞代表Th1、Th2细胞,分析ITP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各亚群百分率及Th1/Th2比例的变化。结果ITP组治疗前Th1、Th2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而Th1/Th2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和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后,血小板数上升,Th1/Th2比值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ITP患者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表达异常,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即ITP患者体内Th1/Th2比值升高,提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Tb1优势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影响。方法选取30例成年ITP患者,并且选取18例对照者正常的外周血标本,通过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科学的检测,通过检测结果,将30例ITP患者和1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30例ITP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CD3、CD4有所降低,而CD8有所升高。CD4/CD8的比值降低。ITP组与对照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者的发病原因与细胞的免疫有着很大的关系。对患者进行免疫系统的纠正对于治疗ITP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目前认为其发生与患者机体Th1/Th2细胞的平衡失调有关[1,2 ] 。我们参考Sewell等的实验方法[3 ] ,建立了流式细胞术检测单个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方法 ,检测了 12例儿童ITP患者的Th1/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FN γ和IL 4的表达情况 ,并与正常儿童相比较。材料和方法1 试剂和仪器 FITC标记的抗CD4 单抗 ,PE标记的IFN γ、IL 4单抗以及相应的同型对照 ,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三色的单抗CD4 F1TC/CD8 PE/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辅助性T17细胞(Th17)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ITP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3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般情况,如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研究组治疗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及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率,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17的水平(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率和血清中IL-17的水平分别为(1.384-0.42)%和(25.52±6.83)ng/L,与对照组的(0.71±0.29)%和(8.23±3.15)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率和血清中IL-17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研究组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率和血清中IL-17的水平分别为(1.05±0.31)%和(17.46±5.14)ng/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ITP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率及其IL-17的水平均升高,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下调Th17细胞的比率和IL-17的水平,有效地缓解ITP。  相似文献   

6.
T细胞亚型分化漂移可能与一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eytopenic purpura,ITP)患儿外周血Th/Tc、Th1/Th2、Tc1/Tc2细胞的平衡状态,探讨T细胞亚群失衡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收集30例ITP患儿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得T细胞.以PE标记的抗CRTH2单克隆抗体和Cy5标记的抗CD4、CD8单克隆抗体作双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ITP患儿Th/Tc、Th1/Th2、Tc1/Tc2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ITP患儿外周血T细胞与健康儿童相比,Th细胞百分率及Th/Tc比例明显下降(P〈0.05),Tc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Th1及Th2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Tc1及Tc2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Th1/Th2及Tc1/Tc2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ITP患儿外周血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T细胞亚群漂移,Th1及Tc1细胞比例升高,呈明显Th1类细胞优势,此结果说明T细亚群分化异常在ITP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并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h17细胞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入选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41例ITP患者(其中初治19例,复发22例,符合难治标准17例)及同期41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抽取清晨空腹外周血,以肝素钠抗凝。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ITP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的CD4+CD25+调节性细胞及Th17细胞百分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测定ITP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浆的IL-17水平。结果 ITP病例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Th17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IL-17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初治患者与复发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的百分率低于非难治组(P〈0.05);初治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TP病例组的CD4+CD25+Treg/Th17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显著减少,Th17细胞明显增加,出现Treg/Th17细胞失衡,这可能是影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减少程度在初治与复发ITP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难治性ITP可能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和Treg/Th17失衡尚未纠正有关。初治ITP患者经临床常规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回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1例ITP患者、12例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SITP)患者、20例正常对照者的PAIgG、PAIgM、PAIgM水平.结果 ITP组、SIT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AIgG、PA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与SITP组比较,PAIgG、PA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急性ITP患者PAIgG、PAIgM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根据血小板降低程度将ITP患者分为轻、中、重度减低组,各组间PAIgM的平均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低程度与PAIgM有关.结论 PAIgG、PAIgM可作为ITP诊断的辅助指标,不能用于ITP和SITP的鉴别,PAIgM的升高更易加速血小板破坏.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2002-07~2003-05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5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符合ITP的诊断标准叫,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40日龄~13岁。〈1岁13例,1~3岁20例,4~7岁10例,〉7岁7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体内树突细胞(DC)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慢性ITP患者予以大剂量地塞米松(HD-DXM)冲击治疗,剂量40 mg/d,口服,连续4 d,观察短期疗效.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髓系DC(mDC)和浆细胞样DC(pDC)在治疗前后绝对数量的变化及与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相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总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将慢性ITP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CD4+T淋巴细胞与自身血小板或健康人同源异基因血小板混合培养,观察CD4+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检测DC血小板相关抗原的呈递功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ITP患者外周血pDC和mDC绝对数量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而外周血CD4+FOXP3+T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pDc和mDC与CD4+FOXP3+T细胞数之间均存在负相关性(r=-0.396,P=0.045和r=-0.410,P=0.037).HD-DXM治疗初始反应率达92.3%,pDC绝对数量较治疗前减少达75.5%(P《0.01);而mDC较治疗前虽增加了24.3%(P《0.05),但mDC上CD11c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从治疗前340±30降至199±21(P《0.01);CD4+F0xP3+T细胞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治疗后pDC与CD4+F0XP3+T细胞存在负相关(r=-0.524,P=0.006),而mDC与CD4+F0XP3+T细胞间无相关性(r=-0.360,P=0.071).慢性ITP患者外周血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6表达的MF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6、CD40、CD80表达阳性率及CD40、CD80表达的MF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慢性ITP患者CD4+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DC对血小板相关抗原呈递功能亢进.结论 DC可能参与了慢性ITP的免疫发病机制,并与CD4+CD25+Treg细胞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应用地塞米松(或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较好,我院1992~2002年共收治儿童ITP患者298例,有完整资料记录的26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急性者多见,慢性者虽然起病缓慢、出血症状不重,血小板减少程度多没有急性者明显,但慢性ITP的疗效及预后往往不及急性ITP.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形态与造血功能的改变,初步分析其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机制。采用巨核细胞CI41α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标染色观察骨髓涂片中小巨核细胞的计数与分类,采用血浆凝块法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免疫酶标法进行巨核细胞集落检测,计数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和爆式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BFU—MK)。结果表明:ITP患儿骨髓小巨核细胞检出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Ⅰ型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很少见;小巨核细胞总数及CFU—MK和BFU—MK集落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培养体系中可以观察到正在释放血小板的成熟的巨核细胞。发现1例慢性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形成率降低。结论:Ⅱ、Ⅲ、Ⅳ型小巨核细胞增多是ITP的病理特征,这些小巨核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发育成熟为正常的巨核细胞,并释放血小板;免疫损伤导致血小板减少及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可能并不是ITP发病的唯一机制,部分病例尤其是慢性ITP,其发病可能与患者巨核细胞本身质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胜紫癜患者(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血小板及其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ysmexXE-5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81例不同类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包括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aemia,AA)和4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初诊时ITP和AA患者的PL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1)初诊时ITP患者PDW、MPV、P—LCR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A患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而AA患者PDW、MPV、P—LC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ITP患者缓解后PLT明显上升,而PDW、MPV、P—LCR下降;AA患者缓解后PLT、PDW、MPV、P—LCR均上升。ITP和AA患者缓解组与未缓解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于明确血小板减少的病因、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其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之间的关系,采用非抗凝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CMV—IgM及清洁晨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HCMV—DNA含量。结果显示36例ITP患者中,HCMV—DNA阳性者17例,阳性率47.2%,儿童保健门诊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28例,HCMV—DNA阳性者4例,阳性率14.3%,P〈0.01,差异有显著性。ITP患者CMV—IgM阳性者8例,阳性率22.2%,儿童保健门诊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中CMV—IgM阳性者0例。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CMV感染与IT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IL-11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血清IL-1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CITP的治疗作用,采用ELISA方法对CIT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1含量进行动态测定,并将rhIL-11应用于CITP患者,剂量1.5mg,皮下注射,每天1次,1疗程14天,治疗1—2疗程。结果表明:CITP患者血清IL-1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血清IL-11水平与CITP惠者血小板数呈平行性升高;患者经2个疗程rhIL-11治疗后,血小板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CITP患者血清IL-11水平与患者的血小板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且rhIL-11对CITP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病毒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不同病毒感染引起的ITP可能具有不同的细胞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8.
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院1992-02~2002-02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3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均符合1986年全国小儿血液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ITP诊断标准[1].其中男21例 ,女15例,男女之比为1.4∶1,年龄1.5~3月龄21例,~6月龄10例,~11.5月龄5例,中位数月龄3个月.病程≤6个月者34例,病程>6个月者2例.发病前1~3周有呼吸道感染史者17 例.临床表现为皮肤出血点36例,瘀斑21例,血肿2例,穿刺部位出血6例,鼻出血5例,口腔粘膜出血11例,球结膜下出血1例,黑便5例,血便1例,镜下血尿3例,发热2例, 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例,急性支气管炎3例.36例均无脾脏及浅表淋巴结肿大,仅2例脾脏轻度肿大.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s,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国内文献以临床研究及免疫学研究较多犤1~3犦,骨髓象研究尚少,为此我们收集我院确诊的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04例,对其血象及骨髓象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980~2002年确诊的14岁以下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04例,其中男292例,女212例,年龄2月~14岁(平均5.46±3.81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ITP诊断标准犤4犦。1.2研究方法重新分类计数每例患者骨髓片200个有核细胞,仔细观察细胞的形态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IL)-2、IL-4、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与外周血血小板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ITP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用改良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桥联酶免疫法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2、IL-4、IFN-γ的水平。结果ITP患者CD3、CD4、IL-2、IFN-γ的水平明显减少,IL-4、CD8水平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ITP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即CD4/CD8比例降低,IFN-γ和IL-2降低,IL-4升高,使机体体液免疫亢进,抗血小板抗体(PAIg)增多,导致外周血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