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药物集中配制,是目前我国医院保障静脉输液安全的一项新措施.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不可缺少的方法,在输液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热原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长期以来,一旦发生输液反应只是查找大输液和注射药品的生产质量是否有问题,而很少从静脉输液操作程序、配药环境和药物配伍等临床环节查找原因[1].为了保障静脉输液的安全,2002年底我院在制剂楼建立了静脉药物集中配制中心,进行静脉药物集中配制.  相似文献   

2.
安媚  耿艳  刘凤 《基层医学论坛》2012,(30):4035+4051-4035,4051
近年来由于临床药品更新速度快,关于药物配伍禁忌的报道时有出现。2011年8月,我科在临床输液中发现,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在序贯输液时出现了配伍反应。随即翻看2种药物说明书及常用药品配伍应用检索表,并无2种药物配伍的相关记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环丙沙星与其它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X)是1983年德国拜耳药厂开发成功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1]。其抗菌谱广,作用强,临床应用日益增多,与其它药物配伍现象也日益增多。笔者对CPFX与其它药物的配伍稳定性作一概述,供临床配伍给药时参考。表1 CPFX与其它药物的配伍稳定性配伍药物配伍方式贮存条件稳定性生理盐水[2]CPFX注射液与生理盐水混合25℃或5℃3个月稳定5%葡萄糖注射液[2]CPFX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25℃或5℃3个月稳定10%葡萄糖注射液[3]CPFX注射液与10%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输液类处方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相关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药房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1579例输液类处方进行分析,总结输液类处方审核中相关问题的发生情况,完善输液类处方审核流程,提高药房工作人员对输液类处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药房输液类处方审核中常见问题主要是处方中溶媒选择不当、药品配伍不当、处方配伍后药品浓度配置过高,同一输液类处方对个体患者重复使用,忽视药品长期使用对个体患者身体的损伤.结论:门诊药房工作人员应定期对输液类新药进行培训学习,增强对临床输液类处方配伍的了解,完善输液类处方审核流程,注意输液类处方审核过程易发生的问题,降低输液类处方问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邬东儿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7):582-582,591
目的 分析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方法 对155例输液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与药品质量、输液操作、输液器质量、药物配伍、患者个体差异及环境气候等有关.结论 严格控制药品质量,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配伍种类与数量,是减少输液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药物的使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联合用药及药物的效果评价与问题已引起临床广泛关注,现就新药物静脉使用及其配伍反应报告如下。几种静脉用新药及其配伍反应见表1。表1 几种静脉用新药及其配伍反应药名例数人均用药天数配伍反应及反应症状培氟沙星195输液过快恶心呕吐2例,与速尿配伍产生混浊。复方甘油32穿琥宁157菌必治24生脉针147输液过快引起少量血尿1例,与litc配伍产生混浊,沉淀,出现皮疹1例,发生轻度过敏2例,与litc配伍产生混浊沉淀丹参针57与litc配伍产生混浊沉淀血塞通155与丹…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天津市门、急诊输液用药的安全与合理性的整体情况。方法 选取天津市多家二、三级医疗机构,随机抽取门急诊输液处方,记录患者及处方的基本情况,对处方药品的用法用量、配伍情况、给药途径等分别进行合理性评价。原始数据采用EXCEL进行分类、汇总、筛选,统计数据采用SPSS 11.0计算。结果 本研究共涉及各类医疗机构11个,抽取4 d输液处方共计8 188张。单张输液处方的平均药品数为每人3.00种,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57.72%。处方给药剂量与给药间隔合理的比例分别为84.99%和76.00%;药品间可以安全配伍的处方占76.85%;给药途径及联合用药合理处方的比例分别为94.91%和97.40%。结论 天津市门急诊输液处方存在给药剂量、给药间隔以及输液药品间的配伍不合理现象。临床工作中,药师应发挥自身药学知识与理论的作用,尽量避免不合理输液。  相似文献   

8.
注射用左氧氟沙星水针与痰热清配伍禁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雪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152-3153
我科在静脉输液中观察到1例注射用左氧氟沙星水针与痰热清发生配伍反应,因发现及时,经更换输液管及液体后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注射用左氧氟沙星水针(0.3g)是一种抗炎为主的100ml成瓶药,临床使用广泛。痰热清以10ml为单位,5%葡萄糖250ml加20ml~30ml,静脉滴注,以用来清热、化痰药物。在输液过程中与痰热清邻组静脉滴注时发生配伍反应。其表现为:当注射用左氧氟沙星水针在输液管内以痰热清药物接触时,茂菲氏滴管及输液管内液体立即变小块状结晶体,沉积于茂菲氏滴管内及输液管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立即停止输液,两种药在邻组输入可在中间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再输入或中间加入别的种类药物,避免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2对策每种新药物在使用前应详细查看说明书,熟练掌握新药的有关知识,记录发生配伍禁忌反应的药物名称,进行综合、归纳、制定适应临床应用的药物配伍禁忌表。将多种药物同时注入同一液体中,不仅会大幅度境地药效,还会使配伍反应发生率提高13%,尤其是抗生素类药品,更应严格掌握联合用药适应证。在加药过程中,应尽可能采取一瓶芽体只加一种药物,既可减少药物配伍反应,还可防止降低药效。加强管理,专人负责。治...  相似文献   

9.
三氮唑核苷注射液与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吴奥苓鞍山钢铁公司药品检验所114003三氮唑核苷注射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病毒感染,临床上常将它加入输液中进行静滴。关于三氮唑核苷注射液与输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尚未见报道。由于比色法[1]所用的显色剂3,5-二羟基...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方式,但静脉输液是对患血液打开了一个直接的对外通道,如果输液药物本身或输液过程中被热原、细菌及不被机体代谢的微小粒子等污染,会不同程度对人体产生危害。近几年来我国卫生部门对药品生产条件、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如空气层流洁净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药品质量检查等手段逐步完善。静脉输液药品本身存在的热原、  相似文献   

11.
近期出现的“欣弗”等多起严重药物不良事件,都是在输液过程中引起的。输液反应可以在输液开始的几秒钟发生,也可以发生在输液过程中的任何时间内,也有一些迟发的输液反应会在输液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出现。多由药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操作过程中造成污染、药物配伍使用不当以及患者体制差异等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12.
配置静脉输液药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玉林  冯国良  王文梅 《包头医学》2009,33(1):F0003-F0003
抽查临床处方统计显示,添加药物的输液处方占输液处方总数80%-85%。静脉输液中添加适当的药物虽然重要,但复合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也非常严重,有的不加任何选择地添加药物,甚至添加药竞达5~6种,却不考虑药物的配伍禁忌,一旦发生输液反应,会危及患者生命,引发医疗纠纷,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加强输液器具洗涤和检测预防热原反应右江民族医学院附院供应室黄云霞(百色533000)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一项常用的有效疗法之一,而临床出现的输液反应中,危害最大发生率最高的是由细菌内毒素引起的热原反应。临床输液中热原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①药品中的热原...  相似文献   

14.
输液是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药源性输液反应是由于药物本身质控因素而导致的输液反应,主要包括药源性热原反应、微粒引起的热原样反应及不合理用药等。本文就药源性输液反应的上述几个方面作一浅析。1药源性热原反应热原反应是输液反应中常见的对人体危害最大的一种反...  相似文献   

15.
输液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引起临床输液不良反应的各种因素 ,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对输液的不良反应、药物、输液器质量、临床使用等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常见的输液不良反应主要为热原反应 ,也可引起过敏反应、静脉炎、局部漏肿和组织坏死等。结论 输液不良反应是与药物、输液器质量、输液环境、输液操作、患者体质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一)热原反应原因的探讨。采用简单易行的鲎试验检查热原的方法,对认为是引起热原反应的药品,外观正常及外观不正常的计86批184瓶进行了热原检查。为考察输液操作过程中的污染,在11个病房进行了32次模拟输液,为考察输液器具的污染对179具输液器进行了热原检查。将上述检验结果与临床热原反应情况对照,并通过实践确定夏季大量发生的热原反应是由输液器、注射器的污染引起。  相似文献   

17.
白林  杨帆  陆璐  高翠萍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9):2162-2163
目的 分析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从而减少其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分对我院3年来51个临床科室送检的196例输液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分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主要有药物、患者的体质、环境因素等.结论 分合理用药,注意配伍,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规范静脉输液的监控和管理,改善临床输液调配环境等是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滕凤兰  张春花 《华夏医学》2002,15(5):655-656
输液反应是一组输液过程中由非原发疾病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 ,在治疗中时有发生 ,引起反应的原因复杂 ,笔者结合我院发生输液反应的监测情况作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发生输液反应 70例中门诊患者 17例 ,住院患者 5 3例 ;男39例 ,女 31例 ;年龄 6个月至 90岁 ,5 0岁以上占 4 1.4 2 %(2 9/ 70 )。1.2 输液反应发生的时间和类型发生在输液后 5min到 5h之间 ,输液反应中以全身反应最多 ,其中热原反应为 5 3例 ,过敏反应 15例 ,局部反应 2例。1.3 使用的输液及加用药物品种数详见表 1、表 2。1.4 发生输液反应后药品、器具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静脉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对42例住院患者发生的静脉输液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归纳。结果:输液反应的发生与药品、输液器具、环境因素、个体差异、药物配伍、无菌操作等因素有关。经过及时对症治疗和护理,42例发生静脉输液反应的患者症状、体征均逐渐缓解、好转,患者很快恢复。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合理配伍用药、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临床观察是可以避免或减少输液反应发生的。  相似文献   

20.
热原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输液生产的难题之一。医院制剂室在生产检测大输液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热原阳性的产品。对这个问题,我们探讨采用二次热压灭菌的方法,消除输液中污染的热原,经过检测合格后,用于临床未见出现热原反应,取得肯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实验材料、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