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原因导致的胆管受到阻塞,就会产生阻塞性黄疸。临床上造成阻塞性黄疸的疾病很多,包括胆总管结石、胰头癌、胆管癌、肝内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胆汁淤积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以上几种疾病均可出现身目黄染,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恶寒发热等症状。鉴别主要依靠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胆管癌是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主要病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在阻塞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对88例经手术证实为阻塞性黄疸的患者,将术前超声、CT与术中和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超声对阻塞性黄疸诊断与术后符合88例(100%),对梗阻部位的诊断符合83例(94.3%),对梗阻原因的诊断符合72例(81.8%)。 结论:超声诊断阻塞性黄疸与术中及术后病理符合率高,可做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4.
赵小红 《当代医学》2011,17(9):47-47
目的探讨超声在阻塞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阻塞性黄疸患者100例,均进行超声检查,比较其B超诊断与手术后病因病理诊断的相符率。结果本组100例患者,B超诊断阻塞性黄疸与手术病理确诊相符94例,符合率为94%,不符合6例,占6%。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无损伤性、方法简单、可靠、可确定胆管阻塞的部位,可显示病灶、提示病因的优点,并且其准确率在94%以上,可减少阻塞性黄疽的误诊和漏诊,并能够协助诊断和治疗,是阻塞性黄疸检查的首选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仅在肠气干扰下则显示不清,必要时考虑其他检查来确诊,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阻塞性黄疸的CT表现,探讨了不同病因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的CT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手术效果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超声诊断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7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超声影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胆系肝外结石3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17例,其中,胆囊癌2例,肝外胆管癌3例,原发性肝癌5例,壶胰癌3例;胆管扩张7例,其中,肝内胆管扩张3例,肝外胆管扩张4例;胆总管内病变引起的梗阻7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3例。超声诊断与手术证实符合62例,符合率92.5%。结论:B超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方便、无创、快速,对局限性占位、结石、先天性畸形等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对梗阻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疽的鉴别敏感而准确。在干扰严重致使显示不清或者无明确结石、肿瘤时,B超能发现一些间接征象,明确部分病情,为进一步针对性检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B 型超声波配合低张胃肠造影、CT、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或引流(PTCD)、内镜逆行胰胆造影(ERCP)、核素显像、血管造影等检查中的一项或几项,对阻塞性黄疸及非阻塞性黄疸的鉴别及病变进展的程度基本能得以确定.本文仅就黄疸诊断中各影像诊断的顺序及功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黄疸是临床最常见的可由多种疾病所致的一种征象。其正确的影像学诊断有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 ,并能揭示病人的预后。本文收集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5 6例患者 ,回顾性分析其CT资料 ,旨在进一步提高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率 ,为手术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1 临床资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自 1997年~ 2 0 0 0年 10月经证实的5 6例肝外阻塞性黄疸病例 ,其中男性 2 9例 ,女性 2 7例 ,年龄为 2 1岁~ 83岁 ,平均 5 8岁。发病时间 1周至 1月。临床主要症状为 :全身皮肤及巩膜中~重度黄染 ,皮肤瘙痒 ,上腹部不适式疼痛 ,部分病例有发热。少数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的CT诊断特点。方法:通过对肝、胆、胰CT表现的影像特征分析,探讨不同部位梗阻和不同性质病变时的影像特征差异。结果:肿瘤和结石是引起阻塞性黄疸的重要原因。肿瘤引起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明显大于结石所引起的(P<0.05),二者对肝外胆管扩张程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胆管炎可引起起间断性阻塞性黄疸,但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常不显著。梗阻近端扩张,远端萎缩是普遍特征。胆总管未端形态和密度变化的分析对鉴别诊断尤为重要。结论:肿瘤和结石是引起阻塞性黄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阻塞性黄疸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的CT诊断特点。方法:通过对、胆、胰CT表现的影像特征分析,探讨不同部位梗阻和不同性质病变时的影像特征差异。结果:肿瘤和结石是引起阻塞性黄疸的重要原因。肿瘤引起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明显大于结石所引起的,二者对肝外胆管扩张和谐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胆管炎可引起间断性阻塞性黄疸,但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常不显著。梗阻近端扩张,远端萎缩是普遍特征。胆总管末端形态和密度变化的分析对鉴别诊断尤为重  相似文献   

12.
薛扬 《中外医疗》2011,30(25):162-163
目的对比探讨B超、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阻塞性黄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认的58例阻塞性黄疸患者的B超、CT与MRCP资料,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58例阻塞性黄疸中,单纯B超、CT或MRCP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3.4%、48.2%和63.7%,而联合应用B超、CT及MRCP诊断阻塞性黄疸的诊断正确率则高达84.4%。结论联合应用3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定性诊断阻塞性黄疸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使用一种影像学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3.
阻塞性黄疸的含义是:胆汁从肝细胞生成至引入肠道的整个输送系统中任何部位病变致排泄受阻,胆汁反流吸收,胆汁成分淤积于血中所表现的黄疸。毛细胆管、胆小管或小叶间胆管等处某些病变所致的阻塞多遍及全肝,称肝内郁胆。肝门附近及肝外大胆管的阻塞,须行手术治疗者,称肝外郁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我科自1984年7月至1989年6月五年间收治的247例阻塞性黄疸的诊断步骤,认为腹部 B 超和肝胆动态核素扫描(ECT)应成为阻塞性黄疸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阻塞性黄疸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作者通过对20例阻塞性黄疸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①研究对象: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1.6岁,病程数周至数月不等.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分析阻塞性黄疸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近两年收治的20例阻塞性黄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增强扫描,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0例患者中有9例胆总管结石,4例胰头、壶腹部肿瘤,2例胆总管癌,3例肝门转移,胆总管囊肿、胆总管炎各1例。结论 CT诊断阻塞性黄疸的梗阻部位准确率较高,在具体的诊断中应了解患者的病史,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作者自1984年5月至1986年6月间,用日产HITACHI EUB-25M型超声诊断仪检查阻塞性黄疸67例,其中男24例,女43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2岁。所有病例都有手术及病理结果。其中12例有经皮穿刺肝胆管造影(PTC)结果。在67例诊断为阻塞性  相似文献   

20.
朱锦宁 《中原医刊》1997,24(1):36-37
本文对40例不同病因所致阻黄的CT影像进行分析,认为胆总管的突然变细或消失与否是鉴定良恶性的重要标地,精确的梗阻定位有助于阻黄的定性,此外,对胰头癌与壶腹癌的鉴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