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光照水电站的泄水建筑物采用坝身表孔及底孔形式,是典型的狭窄河谷地区高坝泄水建筑物的代表,具有水头高、单宽流量大、下游河床狭窄、消能防冲难度大等特点。设计时通过对多种表孔泄洪消能方案的试验研究,最终采用窄缝挑流的消能方式,大大减轻了对下游河道的冲刷,消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官地水电站最大坝高为168m,处于高山峡谷河段,属于典型的高坝大流量泄洪底流消能形式。官地高坝泄洪底流消能防冲的规模和技术难度在国内外当属前列,是目前国内落差最大的底流消能工型式。具有大落差、高流速、单宽流量大、单宽泄洪功率大的特点。其首次泄洪后消能工的运行情况是电站安全运行中高度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对设计成果的一个考验,其经验对后续类似工程泄洪设施的设计极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永宣 《人民长江》2008,39(14):32-33
金沙峡水电站枢纽最大闸高34.2 m,闸坝基坐落在含漂石砂卵石覆盖层上.枢纽壅水22.9 m,过闸最大单宽流量69.7 m3/(s·m).泄洪冲砂闸采用较宽扁的闸门,水流出闸后横向逐渐变宽,消力池上游段设消力坎,纵向就近充分消能.消力池下游段左边墙顶高程降低,右边墙向主河床弯折,引导主流向主河床扩散,减小河床防冲区单宽流量,简化消能工程.消能方案经水工模型试验验证,经过两个汛期泄洪运行,各泄洪消能建筑物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4.
高水头大单宽流量底流消能技术研究成果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向家坝水电站最大坝高161m,校核洪水下泄流量约49000m^3/s,其泄洪消能建筑物是典型的高水头、大单宽流量、大泄洪功率、高含沙率泄洪工程。由于环境要求严格,常规的底流消能消力池无法达到工程要求。结合工程特点,兼顾“水力与结构”要求,提出了跌坎底流消能形式,并分连续坎和高低坎两个系列进行研究,解决了向家坝水电站泄洪消能难题。该研究成果对高水头、大单宽流量底流消能理念和设计思路具有创新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成果可在相关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官地水电站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身泄洪采用底流消能形式,具有落差大、流速高、单宽流量大、单宽泄洪功率大的特点,其高坝泄洪底流消能防冲的规模和技术难度在国内外当属前列.根据大坝的结构布置特点,结合模型试验研究,对溢流表孔宽尾墩、溢流坝面掺气减蚀设施、消力池连续跌坎等结构设计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和试验验证,确定了官地大坝溢流面泄洪底流消能体形方案.  相似文献   

6.
向家坝水电站泄洪消能建筑物施工条件复杂,且泄洪消能过程具有流量大、流速高等特点。针对重力坝较少采用的底流消能方式,对泄洪消能形式的选择、建筑物设计与施工难点及对策、质量控制效果评价和运行检验等几个方面作了全面阐述。从质量检测及汛期泄洪运行的情况看,向家坝水电站泄洪消能建筑物结构合理,质量有保证。其设计与施工经验可资其它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溪洛渡水电站的泄洪消能具有河谷狭窄、泄洪流量大、泄洪水头高的特点。合理布置泄洪建筑物,解决下游消能防冲问题是该电站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设计采取的利用多套泄洪设施,分散泄洪,分区消能的设计思想及相应设计方案和科研成果,初步解决了泄洪消能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岗山水电站的泄洪消能具有河谷狭窄,泄洪流量大,下游河道转弯导致消能水垫长度有限的特点。合理布置泄洪建筑物,解决下游消能防冲问题是该电站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介绍了大岗山水电站分散泄洪、分区消能的设计思想及相应设计方案和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莲花台水电站泄洪建筑物泄量大、单宽流量大、河床易冲刷的特点,通过模型试验对原设计的挑流消能方案和Y型宽尾墩+戽式消力池联合消能工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联合消能工方案在典型工况下消能充分,下游河床及电站尾水护坦末端冲刷大为减轻,出池水流衔接平顺,下游河道流态明显改善.该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波堆水电站具有地质条件差、泄流量相对较大、泄洪频繁、河道狭窄及泄洪消能建筑物布置局促等特点,泄洪消能设计是枢纽布置和水工设计的关键。介绍了波堆电站泄洪建筑物总体布置设计、泄流量分配,结合水工模型试验对泄洪消能建筑物结构体型、河道防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利枢纽技术设计中一些重大技术问题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利枢纽在技术设计中,研究解决、决策了大坝泄洪消能,岸坡厂房坝段基础深层稳定,电站引水管道结构型式,电站排沙排漂,永久船闸输水系统及水力学,引航道布置及通航水流条件、高边坡稳定,升船机承重结构稳定,水轮发电机组及金属结构中的永久船闸人字门、启闭机、充水泄水阀门,升船机承船厢提升及平衡系统等一些重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房沟水电站坝址河谷狭窄,洪峰流量大,枢纽最大泄洪功率为10 960 MW,在国内拱坝中处于较高水平.水电站泄洪消能采用“坝身表、中孔泄洪+坝下水垫塘”布置型式.文中通过方案比较,泄洪建筑物采用3个表孔和4个中孔的坝身集中泄洪方案,下游消能建筑物采用水垫塘+二道坝方案.表孔出口采用收缩型式、中孔出口采用收缩型式的宽尾墩.结合泄洪雾化分析,对水垫塘两岸边坡采用混凝土护坡、喷锚支护和排水孔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糯扎渡水电站溢洪道最大泄量31318 m3/s,为国内排名第一、世界第四;泄洪水头182 m,泄洪功率55860 MW,均为世界第一位。闸室控制段共设8个15 m×20 m(宽×高)表孔,每孔均设检修门和弧形工作闸门,中墩厚4.5 m,最大弧门推力达38216 kN,设计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文章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新型预应力闸门运行的各种工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相应的结构变形和应力成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80个高拱坝(泄量Q>2000/s)的泄洪消能布置经验,提出了一种综合通用的拱坝泄洪消能布置的分类方法;经对典型工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通过泄洪消能布置的优化,可提高坝体的泄流能力及下游水垫塘单位水体消能率的指标,以减少岸边工程或水垫塘本身的造价;结合小湾工程的分析,认为可适当提高小湾坝体及单洞的泄流能力,减少一条岸边泄洪洞。该经验总结为目前及今后高拱坝大泄量工程的泄洪消能布置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洪峰流量大、泄洪消能建筑物规模大、运行条件复杂、水库调蓄能力小、河床宽度有限、下游水位变幅大等特点,泄洪消能及下游河岸防冲刷问题突出。为尽量减少溢流前缘宽度以及考虑到排沙、施工导流等,经多方案比较,最终确定采用表、底孔结合布置方式。由于泄洪表孔下游单宽流量大、下游水位高,经多方案分析比较和模型试验研究,表孔采用宽尾墩加戽式消力池消能型式,底孔采用底流消能型式,泄流能力满足要求。泄洪消能建筑物分二区布置,各工况下消能效果良好。研究所得成果为类似水利枢纽工程泄洪消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泄洪排沙闸墩的结构特点,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型悬臂大钢模板,并对关键部件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设计制作辅助构架,解决了闸墩施工中的难点问题,混凝土接缝严密,表面平整度好,外观质量显著提高。实践证明,悬臂大钢模板在水工建筑物闸墩混凝土施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根据恰甫綦第水利枢纽工程的泄洪特点,通过水工整体模型试验研究,推荐了一种比较符合该工程实际的泄洪消能系统方案。该泄洪消能系统大大减轻了下泄水流对河床基岩的冲刷作用,满足了该工程的泄洪消能任务,泄洪消能系统方案。该泄洪消能系统大大减轻了下泄水流对河床基岩的冲刷作用,满足了该工程的泄洪消能任务。  相似文献   

18.
MARC软件在溢洪道预应力闸墩结构分析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天刚 《云南水力发电》2004,20(5):60-63,74
糯扎渡水电站溢洪道最大泄量31318m3/s,为国内排名第一、世界第四;泄洪水头182m,泄洪功率55860MW,均为世界第一位。闸门控制段设置8孔15m×20m(宽×高)弧形闸门,闸墩厚4.5m,最大弧门推力达38510kN,设计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结构分析时,运用了MSC公司的MARC软件对闸门运行的各种工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构应力成果。文章详细介绍了预应力闸墩有限元分析过程及应力计算成果。  相似文献   

19.
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研究是“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主要结合小湾高拱坝建设,研究在高山峪谷河段上,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问题。专题分别就泄洪消能布置优化;坝身孔口布设及其型式;水垫塘冲刷平衡及消能机理;坝身泄洪振动对坝体的影响;50m/s高流速空化、空蚀及减蚀措施;高压弧形闸门的伸缩式水封封水试验;高坝泄洪雾化的影响范围等进行研究。并结合漫湾大坝泄洪进行了一系列水力学方面的原型观测,取得了丰富的成  相似文献   

20.
Energy dissipations induced by the hydraulic jump and the trajectory jet are the most widely known as the two dissipation modes at the downstream of flood discharging structures, which are often considered quite different even contradictory. However, such two energy dissipators can be used jointly and harmonically. In this paper, a new type of stilling basin with a shallow-water cushion and a triangular bottom deflector is proposed based on two different scale physical model tests of the flood discharging tunnel No.2 of Luding hydropower projec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w regime of the hydraulic jump in the presented stilling basin with bottom deflector enjoys a good and stable performance within a large range of flow rates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is considerably high as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stilling basin even at a low Froude number.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stilling basin with triangular bottom deflector has a better performance in improving the potential cavitation eros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sure and the cavitation number compared to the trapezoidal one. The proposed new type of shallow-cushion stilling basin with a shallow-water cushion can be applied in similar energy dissipation projects with low Froude number and large range of flow r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