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Pd/C为催化剂催化邻硝基氯苯合成2,2′-二氯氢化偶氮苯,对Pd/C催化剂载体的初步研究发现,椰壳活性炭比木屑活性炭更适合做Pd的载体。研究确定了催化加氢反应的最优化条件:催化剂用量4.5%、NaOH质量分数25%、温度65℃、助催化剂用量0.267%(催化剂量和助催化剂量都是相对于邻硝基氯苯的质量而言)。相对于甲醛-水合肼和催化加氢还原方法,催化加氢法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研究苯酚与邻烯丙基苯酚烷基化反应副产物的组成、结构及生成条件.经分离及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苯酚与邻烯丙基苯酚烷基化反应的非酚类副产物主要为α甲基苯并二氢呋喃,此化合物为淡黄色透明液体,沸点为73℃/1333Pa.当以磷钨酸(H3PW12O40·xH2O)为催化剂时,与对甲基苯磺酸、浓硫酸相比,此副产物生成量较少,且主产物双酚的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Pd/C为催化剂催化邻硝基氯苯合成2,2′-二氯氢化偶氮苯,对Pd/C催化剂载体的初步研究发现,椰壳活性炭比木屑活性炭更适合做Pd的载体.研究确定了催化加氢反应的最优化条件:催化剂用量4 5%、NaOH质量分数25%、温度65℃、助催化剂用量0 267%(催化剂量和助催化剂量都是相对于邻硝基氯苯的质量而言).相对于甲醛-水合肼和催化加氢还原方法,催化加氢法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四丁基氯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合成邻硝基对甲基苯酚的实验方法,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5.
对氨基苯酚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用雷尼镍做催化剂,用水合肼还原反应合成对氨基苯酚,并考察了最佳反应条件,以便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n(对硝基苯酚)∶n(水合肼)为1∶2,雷尼镍10 g/mol,反应温度77.5 ℃,反应时间为3 h,产物收率可达82.3%,纯度可达98.5%.  相似文献   

6.
利用稻壳热解法制备出无定形二氧化硅(Rice Husks Silica,RHS),以其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得负载铁催化剂Fe3+/RHS,并将该催化剂用于催化苯酚双氧水直接羟基化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的具体制备条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催化反应效果的影响。HPLC对苯酚双氧水羟基化反应的结果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当m(苯酚)=1.88g,n(苯酚)∶n(H2O2)=1∶1,溶剂为10mL水时,催化剂(Fe3+/RHS)最佳用量为30mg,反应最佳温度为65-70℃,反应结束时间为60min。在相同反应条件下,该负载铁催化剂对苯酚羟化反应的催化效果优于其他几种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以聚乙二醇(PEG600)为相转移催化剂,对硝基氯苯和邻甲基苯酚为原料,在K2CO3存在下,甲苯作溶剂固-液相反应合成了2-甲基苯基-4′-硝基苯基醚化合物.采用统计序贯实验设计方法寻优,综合考察了影响反应的诸因素,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n(对硝基氯苯)∶n(邻甲基苯酚)∶n(催化剂)=1∶1.08∶0.08,反应时间为5 h.讨论了相转移催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600)为相转移催化剂在本反应中表现出较强的络合K+的能力,催化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为相转移催化剂,该工艺反应平稳,2-甲基苯基-4′-硝基苯基醚的收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8.
实验以甲基橙为目标物,考察Fe-MnOx的催化效果,同时比较不同煅烧温度(300°C、400°C、500°C、600°C和700°C)、Fe/Mn混合比例(Fe/Mn=1/3、Fe/Mn=1/1和Fe/Mn=1/3)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力求得到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在400°C,Fe/Mn=1:1的制备条件下,Fe-MnOx催化剂对催化臭氧降解甲基橙表现出显著的催化活性,反应进行20min,甲基橙的去除率高达70.26%,较单独臭氧氧化提高了32.29%;加入叔丁醇后,明显抑制甲基橙去除率,说明催化过程不仅存在羟基自由基反应机理,而且存在臭氧分子与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甲基橙直接反应的反应途径;为了进一步了解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内部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采用XPS、XRD、TEM和BET等检测技术对催化活性最好的Fe-MnOx催化剂进行表征。表征的结果显示:催化剂中存在Fe2O3、FeO(OH)、 MnO2和Mn5O8,且催化剂结构呈不定晶型,结构疏散,表面孔隙多,比表面积高达117.81 m2/g。  相似文献   

9.
以聚乙二醇 (PEG6 0 0 )为相转移催化剂 ,对硝基氯苯和邻甲基苯酚为原料 ,在K2 CO3 存在下 ,甲苯作溶剂固 -液相反应合成了 2 -甲基苯基 - 4′-硝基苯基醚化合物。采用统计序贯实验设计方法寻优 ,综合考察了影响反应的诸因素 ,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 ,n(对硝基氯苯 )∶n(邻甲基苯酚 )∶n(催化剂 ) =1∶1.0 8∶0 .0 8,反应时间为 5h。讨论了相转移催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聚乙二醇 (PEG6 0 0 )为相转移催化剂在本反应中表现出较强的络合K+的能力 ,催化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为相转移催化剂 ,该工艺反应平稳 ,2 -甲基苯基 - 4′ -硝基苯基醚的收率达到 92 %。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以碳酸二甲酯与对硝基苯酚在固体碱催化剂上液相合成对硝基苯甲醚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以活性炭(AC)为载体,以KOH为活性组分,当活性组分负载量达到20%(质量分数)时催化剂具有最高的活性和选择性。采用CO2-TPD对KOH/AC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KOH/AC催化剂的碱强度随KOH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加,当KOH负载量超过20%时催化剂的碱强度开始降低。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对硝基苯酚转化率和对硝基苯甲醚选择性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温度393 K、反应时间2 h、n(DMC)∶n(p-nitrophenol)=10∶1,对硝基苯酚转化率和对硝基苯甲醚选择性都可以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温和条件下硒催化水合肼还原间二硝基苯(m—DNB)制备间硝基苯胺(m—NA)。考察了溶剂配比、水合肼用量、硒粉用量和NaOH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和条件下,硒对水合肼还原m—DNB制备m—NA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得到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V(乙醇)/V(水)=10:1,2mmolm—DNB,3.1mmol水合肼,0.04gNaOH和0.02g硒粉,于75℃反应2h,m—DNB的转化率为100%,m—NA的选择性为98.7%。  相似文献   

12.
以氯代吡啶、水合肼等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一系列卤代肼基吡啶,其结构由1H NMR, 13C NMR进行表征。考察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不同氯代吡啶的转化率。指出合成3-氯-5-三氟甲基-2-肼基吡啶收率低的原因是产生了大量副产物5, 6-二氯-3-肼基吡啶。    相似文献   

13.
以水合肼为还原剂,FeCl3.6H2O/AC(活性炭)为催化剂,采用催化氢转移还原法制备了3,5–二氨基三氟甲苯.研究了水合肼用量、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并用FTIR、1H,NMR、DSC法对3,5–二氨基三氟甲苯进行了表征.3,5–二硝基三氟甲苯为11.8,g,质量分数为80%的水合肼为20,mL,催化剂FeCl3.6H2O/AC的组成比为0.06,g/2,g,滴加时间60,min,回流时间30,min时,3,5–二氨基三氟甲苯收率可达83.1%.  相似文献   

14.
噁二唑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具有高效,低毒等优点.设计合成了4a~4g 7个1,3,4-噁二唑-2-硫酮衍生物并经过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进行结构表征和确认.以苯甲酸甲酯(1)为起始原料与水合肼加热回流反应得到苯甲酰肼(2),然后与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回流合环生成中间体5-苯基-1,3,4-噁二唑-2-硫酮(3),最后与一系列取代苯胺和甲醛发生曼尼希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实验过程中对反应(a)中反应时间和80%水合肼与苯甲酸甲酯(1)的摩尔比,反应(b)中反应时间和二硫化碳与苯甲酰肼的摩尔比,反应(c)中溶剂的选用等参数进行了工艺优化.以适当溶剂重结晶均得到纯的目标化合物,收率在20%~80%.大部分目标化合物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生物活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BiCl3为原料,N2H4.H2O为还原剂,油酸钠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相一步还原法制得高纯度、平均粒径为20nm、近球形的超细金属铋纳米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热热重分析(DTA/TG)等手段考察了粒子的物相、组成、粒度、形貌及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以聚(苯乙烯-丙烯酸羟乙酯)[P(St-HEA)]共聚微球为模板制备了二氧化钛空心球(TiO2HS),采用微波法,以水合肼为氮源对空心球进行掺杂,制备了氮掺杂二氧化钛空心球(N-TiO2HS)。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UV-vis DRS)等方法表征了N-TiO2HS的形貌、晶型及氮元素的掺杂状态,用重铬酸钾溶液模拟废水,研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煅烧去除 P(St-HEA)微球模板,成功得到了TiO2HS。水合肼引入的氮元素以N3-的形态取代了TiO2晶格中O2-离子,形成O-Ti-N键,且掺杂后对TiO2HS的形貌和晶体结构影响不大。N-TiO2HS光催化性能优于TiO2HS,在紫外光下照射 2 h,N-TiO2HS降解重铬酸钾的催化效率为 95.8%,较TiO2HS提高了约25%。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离子液体[C6mim]PF6中,以HAuCl4为金源,以水合肼为还原剂,用溶胶-凝胶法一步合成复合纳米Au/SiO2催化剂,并考察了离子液体用量在制备催化剂的过程中的作用。利用XRD、TEM、N2吸附等表征手段对合成的产物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SiO2负载Au纳米粒子呈现球形外观,尺寸均匀,分散度良好,而其中Au纳米粒子的粒径在2~3nm。在对甲烷催化氧化的反应中,以复合纳米Au/SiO2作为催化剂,甲烷的转化率最高可以达到24.9%。  相似文献   

18.
以SiO2为载体在离子液体环境下合成了Ag/SiO2和复合纳米粒子Ag-Cu/SiO2催化剂,讨论了还原剂水合肼的浓度、离子液体用量对纳米粒子生成的影响,通过SEM、XRD、N2吸附-解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时加入离子液体后纳米颗粒较小,形状较为均一,当水合肼浓度为0.1mol/L时,易于生成纳米粒子尺寸较小的纳米银。将Ag/SiO2与Ag-Cu/SiO2纳米粒子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发现,在甲烷氧化的性能测试中,Ag/SiO2优于Ag-Cu/SiO2的催化性。  相似文献   

19.
在反应温度为700℃下,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合成了竹节状氮掺杂炭纳米管。仲丁胺和负载铁Y型分子筛分别作为前驱体和催化剂。氮掺杂炭纳米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催化性能是通过循环伏安方法检测的。循环伏安的检测结果表明氮掺杂炭纳米管的催化活性比负载铂的炭纳米管高。在含有Pb2+离子的废水处理方面,氮掺杂炭纳米管也表现了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4种负载型金属酞菁催化剂:MCM-41-a-(GH11O)4PeCo(Ⅱ)[Ni(Ⅱ)、Cu(Ⅱ)、Zn(Ⅱ)]。并在室温(25±1℃)中性以及可见光条件下,考察了上述催化剂中心金属、催化剂用量、H2O2浓度以及重复利用方面对孔雀石绿降解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种催化剂均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在相同条件下,MCM-41-a-(C3H11O)4PcCo的催化效果最好,并且其浓度在0.7g/L(质量为20mg),H2O2浓度为10mmol/L条件下,孔雀石绿在10min内降解率可达92%。对重复性的研究表明该种负载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