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借助的是我国的经济的高速的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直接带动了我国的高速公路的发展。在我国的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关于路基路面的施工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的。本文针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问题,来进行相关的讨论和分析,讨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施工工艺的应用,为高速公路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越来越高。人们对周围的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照明系统作为城市道路的一个明显的环节。由于室外的照明的场所的不同,所以室外照明供电系统的供电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本文是通过对室外照明线路的选择以及供电系统的选择进行分析,为以后的室外照明的相关工程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实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而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应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还是有其具体性、阶段性、历史性的,人的全面发展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能源总量在不断的减少,因此我国在节能减排的工作上已经进行了相应的部署。我国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量是非常巨大的,在建筑的过程中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措施来有效的控制能源的消耗。本文针对建筑物的给排水的节能进行专业的分析和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为我国的能源问题作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马德丰 《硅谷》2014,(2):153-153,147
机油泵在汽车的整个柴油机的燃油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看作是柴油机中润滑系统的心脏,直接影响着柴油机的整体性能,特别是对柴油机的技能效果与使用的寿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对机油泵的壳体加工又是直接影响着机油泵制造的生产效率,通过采取有效的手段对机油泵的壳体加工进行优化处理,不仅可以大大的缩短该工艺的加工时间,而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机油泵的制造效率,为制造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文章首先通过汽车发动机中机油泵的主要工作原理进行简要的概述,然后对东风标致307中型号为TU5JP的机油泵的结构与加工的工艺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优化方案,从而降低该款机油泵的生产成本,充分的提高柴油机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陈军  王秋嘉 《硅谷》2013,(15):42-42,3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当前信息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攻击者有很多的方式来盗取计算机用户使用键盘输入的信息,被盗用的信息能够对于计算机造成比较严重的威胁。所以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计算机信息的安全性,对于用户的敏感性的信息进行有效的保护。文章就主要的基于攻防角度的敏感信息输入的安全防护技术做探讨分析,保障计算机信息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技术主要就是被应用在计算机当中。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不断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的技术已经慢慢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计算机的多媒体的技术主要就是凭借着自身的一些独特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的多媒体的技术,本文主要就是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相关的含义及其标准、发展前景等等一些相关的方面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建筑行业的规模不断的扩大。经济的全球化给我国的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建筑行业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加强建筑施工的管理与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而促进建筑企业口碑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热电厂电气的安全使用包含的有几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分为热电厂电气主设备的安全选择、热电厂电气运行的安全管理的措施、在工作中防治电气失误操作的措施和对策以及在热电厂安全生产中的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管理等等。热电厂电气的安全使用对电厂的生产以及人们的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热电厂电气的安全使用的几个方面的论述来进一步说明在热电厂的工作流程中电气的安全使用所占有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在电力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的中国,作为热电厂的一名工作人员,更是要尽自己的力量来使电厂的各方面得到快速协调的发展。通过对热电厂电气的安全使用的论述,使得热电厂向着速度更快、电容量更大、参数更高以及电网更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的步伐在不断的加快过程中,在这其中市政建设中的管道工程建设非常的重要。城市管道建设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排水系统的功能使用情况。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城市排水管道的质量对于3个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是排水管道对于道路的完成程度有直接的影响,其次是排水管道对于环保工作的有效实施有重要的影响,最后是排水管道对于城市的洪涝灾害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我国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对排水管道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重视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针对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工艺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以及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为我国的城市建筑的更进一步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夏热冬冷地区新风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风能耗大致要占到空调总能耗的25%~30%.为了有效地降低新风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必须清楚地知道新风的全年能耗.本文主要对夏热冬冷地区新风全年能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02~2004年上海地区住宅能源消费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于2002年7、10月以及2004年4月在上海地区对200户居民住宅进行了问卷调查,就住宅建筑特征、空调设备、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对住宅能源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住宅能源消费结构。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城市住宅能源消费水平约为8.6GJ/a,仅为发达国家的1/10左右;能源消费结构则以炊事用能为主,占43.8%,其它为家电、洗浴、制冷之用。  相似文献   

13.
对东莞市5栋酒店建筑单位面积能耗、空调冷热源方式、空调能耗、热环境参数、人员舒适性进行了实测,并进行了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单位建筑面积建筑能耗平均值为2.273GJ/(m2.a)单位空调面积空调能耗平均值为1.181 GJ/(m2.a)。根据测试及计算结果指出了该市酒店建筑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节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建筑能耗分析及其节能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近年来全国建筑面积的发展情况,用全生命周期的观点,从建筑运行能耗、材料能耗和间接能耗3方面分析各种能耗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运行能耗、材料能耗和间接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分别为43%,33%和24%。认为建筑节能工作可以从控制建筑面积,转变生活方式、倡导行为节能,提高建筑节能技术水平3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广州市综合楼空调系统的能耗进行调研,分析了综合楼建筑的能耗构成与特点,并对广州市综合楼建筑的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建筑能耗分析及空调节能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我国建筑能源消耗状况,从用能特点出发,对建筑物和建筑用能途径进行了分析,能耗主要在采暖空调上。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几种有效的空调节能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研,获得了重庆地区典型家庭结构、住宅人员在室情况、供暖空调方式、供暖空调控制习惯等现有居住实态情况。采用De ST软件对重庆地区两种不同类型(板式和点式)、三种不同节能水平(80年代普遍水平、节能50%和节能65%)、四种典型控制模式的住宅进行能耗模拟。给出了重庆地区住宅在现有居住实态下,按建筑节能季节进行调控不同节能水平板式住宅的能耗范围为18.3~33.4k Wh/(m2·a),点式住宅能耗范围为16.4~28.5k Wh/(m2·a),为重庆地区制定住宅的能耗限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公共建筑的高速发展,使得建筑能耗不断增加。根据调研和测试的结果,分析了商场和酒店建筑的一些能耗特点,提出了一些节能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空调能耗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改善空调运行调节,能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本文提出了大型商场能耗评价方法,计算了能耗指数以分析能源利用率与节能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调系统的改进方案,优化运行管理,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演进与社会的发展。化石能源消费为全球带来工业文明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加剧、气候变化显著、能源贫困突出、能源安全问题凸显等负面影响。我国以煤为主的高碳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国内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关系民生的重大领域环境质量恶化、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之一。开启新的能源革命,实现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等全过程的绿色低碳化,是解决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也是推动我国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基础。本文回顾了人类文明与能源革命的发展历史,从推动文明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全球能源革命的总体趋势,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推动能源革命的途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