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分析10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并随访观察90d-0.5a,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B超改变进行了评估。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36例,显效32例,有效32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为目前该病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
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桂芝  李东涛  李杰 《中医杂志》2005,46(8):598-599,60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近期疗效观察中晚期肝癌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中药组(20例)、介入化疗组(30例)、中药 介入化疗组(30例),3组全部疗程均为3个月;远期疗效观察肝癌患者45例,分为中药组(14例)与中西医结合组(31例).结果:近期疗效研究表明,中药有改善肝癌患者临床症状作用,与介入化疗结合能明显提高肝癌患者癌灶稳定率及生存质量稳定率.远期疗效生存期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远期效果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无明显差异,近期效果中西医结合组优于中药组.结论: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有改善肝癌患者临床症状作用,与介入化疗结合能明显提高肝癌患者癌灶稳定率及生存质量稳定率,并能提高肝癌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用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B超检查及结石排出情况,并随访三月。结果:显效27例(67.5%),好转10例(25.0%),无效3例(7.5%),总有效率为92.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同超  孙继红  刘娟 《光明中医》2008,23(7):954-95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好,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31例患者发作期,予以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同时内服补肾助阳平喘中药;缓解期根据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改善情况调整减量吸入舒利迭TM维持治疗并按季节服中药.根据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改善情况判断疗效.结果:近期疗效:31例中临床控制20例,显效7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远期疗效:无复发.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常红卫  徐静 《四川中医》2008,26(1):81-81
目的:观察补气祛痰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以补气祛痰活血法治疗,观察症状、体征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60%、对照组为73.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补气祛痰活血法治疗慢性心衰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同时符合中医和西医治疗纳入标准的艾滋病患者28例,同时给予扶正抗毒胶囊和HAART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CD4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CD4细胞明显升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有可靠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聂莹 《新中医》2014,46(6):143-14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6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白带量、色质、阴部瘙痒灼热、阴道黏膜症状、外阴皮肤、口苦纳差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3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各18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利巴韦林、维生素C,中西医结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体温、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83.8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肺部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予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及心肌酶谱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56/6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56/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显著改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体征,降低心肌酶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诊治的变应性鼻炎患儿132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及中药组,西药组予常规口服西药及局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治疗,中药组予服用加味补中益气汤及局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治疗,均连续治疗一个月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积分均有所改善,但中药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效果:西药组显效12例,有效36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2.73%;中药组显效22例,有效3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9.39%。中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患儿鼻痒、鼻塞、喷嚏、流涕等症状,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玲 《中医临床研究》2014,(19):114-115
目的:探讨中药消渴方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药消渴方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1.3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2h餐后血糖浓度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2h餐后血糖浓度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消渴方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宫颈癌的诊断,西医治疗精要和中医根据临床症状辨证论治,认为中药配合手术、放疗、化疗,对控制和防止癌细胞扩散和转移,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症状,延长生命有一定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与西医治疗相配合治疗肿瘤的思路有:①中医药与手术治疗相结合,可调补手术损伤,促进康复,利于患者接受其他治疗;辅助术后治疗,以期防止或减少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时间;术前使用中药,可以改善机体状况,增强体力,调理因其他疾病引起的肝肾功能能障碍,以利于手术。②中医药与放射治疗相结合,可减轻放射治疗副作用;对放射治疗有一定的增效作用。③中医药与化学治疗相结合,可提高化疗的效果;减轻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心肌损伤、肝肾功能损伤。中医药治疗肿瘤应注意:坚持中西医结合,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适应于每个患者的治疗手段;遵循中医的传统理论的指导,四诊八纲,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定期复查,了解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状的中西医治疗疗效进行探讨,以期为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人数均等的三组,分别为治疗组、中药组和西药组。三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三组患者康复效果,并对中西医治疗疗效进行判定。结果:治疗组、中药组、西药组有效率分别为100%、60%、70%,治疗组与中药组、西药组进行对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通过检查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共10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纯西医的治疗方式,予罗红霉素0.3g,2次/d;氨茶碱注射液0.3g和10%的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剂量的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在治疗过程中,持续给予雾化吸入处理、低流量吸氧。治疗组患者在给予相同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结果:根据统计显示,结合中医治疗该病的有效率高达92%,远远高于单纯性西医治疗的有效率78%。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有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基础上,辅以合理的中医的治疗,可以很大的提高治疗效果,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西医联合中药黄芪五苓散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收治的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给患者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中药黄芪五苓散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乏力和腹胀等症状的改善上,试验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4%,明显优于对照组7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西医联合中药黄芪五苓散进行治疗,具有效果好、副作用少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幼平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140-2142
目的:探究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采用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中医妇科门诊2011年8月—2013年2月接诊的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常规与临床病理确诊,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68%(38/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0%(36/41),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及差值上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中医症状(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上除了"口苦而腻"消失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其他症状上消失率上皆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两组患者局部体征改善上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采用西药与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临床疗效基本相同,但是加减龙胆泻肝汤在次要症状"口苦而腻"上的改善要更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吸氧、控制颅内压、促进脑细胞代谢、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处理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腑熄风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意识状态、脑血肿量、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在改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血肿吸收、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血流变指标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