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河南新乡市部分警察高血压患病情况及探讨原因.方法:①收集2003-08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肾脏内科进行健康体检的警察504名,男431名,女73名,年龄18~76岁.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②采用血压测量仪测定纳入对象血压.血压分类标准:理想血压:<120/80mmHg(1mm Hg=0.133 kPa),正常血压:120~129/g0~84mm Hg,正常高值血压:130~139/85~89 mm Hg,1级高血压:140~159/90~99mm Hg,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 mm Hg,3级高血压:≥180/110 mm 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 mm Hg.③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和趋势x^2检验.结果:警察504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压水平分布:男性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明显低于女性(4.64%,17.40%;20.55%,27.40%,x^2=24.445,4.078,P<0.01,0.05),3级高血压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11.14%,274%,x^2=4.926,P<0.05).男女间其余各层血压水平差异不明显.②高血压患病率:504名中检出高血压314名(62.3%),其中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65.4%,43.84%,x^2=12.394,P<0.01);45岁以下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0.01),而45岁以上男、女高血压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x^2=50.387,36.089,P<0.01).③高血压分级构成比:314例高血压中1级高血压占53.2%,2级高血压占30.9%,3级高血压占15.9%.1级高血压随年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x^2=5.06,<0.05),2,3级高血压随年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x^2=6.78,5.12,P<0.05).结论:新乡市45岁以下男性警察高血压患病情况较女性差;高血压患病情况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岛农村中老年居民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的重要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4个村的2361名40岁以上居民进行血压测量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青岛市农村中老年居民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为35.20%(83l/2361),男性为37.71%(408/l082),女性为33.07%(423/l279));体重指数(BMI)、年龄、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口味等因素可使其危险性增高(男:X^2=5.52,P&;lt;0.05,X^2=13.18l-25.819,P&;lt;0.0l;女:X^2=29.840—68.79。P&;lt;0.01);经济收入和劳动强度与患病率呈负相关(男:X^2=15.814,43.600,P&;lt;0.0l;女:X^2=31.373,44.958,P&;lt;0.01)结论:农村中老年居民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石牌村城乡结合部老年男女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对男女血压、血脂、血糖、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臀比等水平进行比较。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科广东省科委重点项目“广州石牌原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数调查”结果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普查的方法于2002—12对广州东面城乡结合部石牌村7个居委会的60岁以上的所有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该人群高总胆固醇的患病率男女分别为50.8%和67.4%(χ^2=18.82,P&;lt;0.001),高三酰甘油为43.4%和50.8%(χ^2=3.68,P=0.05),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为36.8%和46.7%(χ^2=6.28,P&;lt;0.05)。肥胖(BMI≥25kg/m^2)为27.1%和41.2%(χ^2=13.87,P&;lt;0.001),空腹血糖≥7.0mmol/L的检出率和高血压患病率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0~69岁组女性血清LDL-C,载脂蛋白B高于男性,70-79岁组女性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载脂蛋白B水平高于男性,80岁以上组女性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水平高于男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92~-3.69,P&;lt;0.05)。不同年龄组老年女性的BMI和腰臀围均比男性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2~3.38.P&;lt;0.05)。70~79岁和80岁以上年龄组的女性收缩压水平比男性显著升高,各年龄亚组女性舒张压水平比男性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9~3.39,P&;lt;0.05)。结论:该人群女性BMI、腰围、收缩压、脉压、血清总胆固醇、血清LDL-C、血清载脂蛋白B水平较高,舒张压水平女性较低,冠心病的危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哈尔滨电业局职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并分析高血压患者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的聚集性。 方法:于2004—06/11在黑龙江省电力医院对黑龙江省电力职工进行体检。哈尔滨电业局机关职工共2299人,剔除不参加者及项目检测不全或记录不全者,实际参加人数2103人(91.47%),男1480人,年龄21~61岁,平均(40+9)岁;女623人,年龄22~63岁,平均(38&;#177;8)岁。对40岁以上者,除测定血压,血糖外,还测定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岁以上职工1189人,剔除不参加者及项目检测不全或记录不全者,实际参加1160人(97.56%),男877人.女283人。 结果:接受调查2103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血压患病588人(27.96%),男508人(34.32%),女80人(12.84%),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X^2=100.461,P〈0.01)。②高血压息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各年龄段男性均高于女性。③在正常人群中男性理想血压比例低于女性,而正常高值男性比例远远高于女性;在高血压人群中男女构成比Ⅰ级均高于Ⅱ级,Ⅱ级高于Ⅲ级,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构成比最少。④Ⅰ级高血压患者男266人(12.65%),女43人(2.04%),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显著(r=173.696,P〈0.01)。Ⅱ级高血压患者男162人(7.70%),女26人(1.24%),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显著(X^2=102.986,P〈0.01)。Ⅲ级高血压患者男46人(2.19%),女6人(0.28%),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显著(X^2=31.154,P〈0.01)。Ⅰ级、Ⅱ级、Ⅲ级高血压患病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且高出6倍以上,均存在显著差异。⑤40岁以上职工人群高血压患病449人(38.71%),男384人(43.79%),女65人(22.99%),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X^2=39.083,P〈0.01)。⑥4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中血压、血糖及血脂的相关分析显示血压、血糖及血脂间均不相关;聚集性分析显示:高血压、高血糖、高三酰甘油者占高血压患者18.04%;高血压、高血糖、高总胆固醇者占高血压患者17.15%;高血压、高血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者占高血压患者0.67%;高血压、高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者占高血压患者12.92%;上述4种情形高血压、高血糖与不同血脂的聚集性间存在显著差异(X^2=-74.239,P〈0.01),且主要是男性聚集性显著高于女性。 结论:哈尔滨电业局机关职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7.96%,在40岁以后明显增多,各年龄段均是男性高于女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存在着聚集性,应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预防和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梅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评估防治现状.完善防治对策。方法:在2002-04/2002-10在深圳梅林地区常住人口中随机取样24503例,实际调查22542例,应答率92.0%,调查项目包括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及填写高血压相关情况问卷。结果:共检出高血压患者2459例,患病率为10.9%,高血压患者中知晓率为37.5%(956例),治疗率为31.1%(793例),控制率为14.9%(359例),高血压患者按每10岁为1个年龄组组合后显示,随着年龄的上升,高血压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其中50岁以上各年龄组患病率明显高于整体人群χ^2=323.09~1161.06,P均&;lt;0.001),在相关危险因素比较中,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56.37&;#177;18.75)岁,体质量指数(26.89&;#177;4.82)kg/m^2,吸烟量(7.35&;#177;3.26)支/d,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t=2.109~2.756,P&;lt;0.0l-0.05),前者中的脑力劳动者和高血压家族史也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χ^2=759.62和5193.81,P均&;lt;0.00)。结论:深圳梅林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肥胖、吸烟和遗传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或高血压家族史对人群血压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完成重庆地区.4个社区自然人群3717人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家族史调查,对所有受试者行血压检测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1999年WHO诊断标准明确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诊断。结果: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中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高血压家族史者(31.23%比27.18%,P&;lt;0.05),而其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男性子代高血压的检出率更高,尤其父亲有糖尿病者(27.27%比4.35%,P&;lt;0.05);同时其男性子代胰岛素敏感性较女性子代更低(0.46&;#177;0.52比0.33&;#177;0.78,P&;lt;0.05)。②父亲有糖尿病者其女性子代的糖尿病患病率更高(13.04%,比9.09%,P&;lt;0.05),母亲有糖尿病对两性子代的影响相当。而父母有高血压者均表现为男性子代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子代(P&;lt;0.05)。③无论有糖尿病家族史或高血压家族史者.其男性子代中心性肥胖更明显、三酰甘油更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低[如父亲有糖尿病者:腰围(81.07&;#177;7.19)cm比(71.83&;#177;5.28)cm.P&;lt;0.05;三酰甘油(2.64&;#177;2.68)mmol/L比(0.94&;#177;0.35)mmol/L.P&;lt;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3&;#177;0.41)mmol/L比(1.65&;#177;0.27)mmol/L,P&;lt;0.05]。结论:父亲的遗传因素对非糖尿病及非高血压男性子代血压及脂代谢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纯收缩期、单纯舒张期及收缩期合并舒张期初发高血压患者代谢特征的差别。方法:以2002-03/07重庆大学和珞璜电厂20岁以上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抽样个体主要为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3717人,对能完成血压、血糖、血脂和体脂参数测定且既往没有高血压病史的2431人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血压、体质量指数、腰围、血糖、血脂、胰岛素等指标的测定。比较分析不同血压人群的糖脂代谢紊乱、肥胖患病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完成调查人数2431人,初发高血压415人,发病率17.07%。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22人(53.49%);单纯舒张期高血压80人(19.28%);收缩压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113人(27.23%)。血压正常者共2016人,男1141人(56.6%),女875人(43.4%)。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人群腹型肥胖、糖脂代谢紊乱患病率和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X^2=5.991~288.353,P&;lt;0.01)。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人群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患病率和发生率(52.50%,67.50%,8.75%)均明显高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人群(33.78%,54.05%,22.07%,X^2=8.518.4.288,7.748,P&;lt;0.01);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人群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患病率和发生率(49.56%,65.49%、)明显高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人群(r=8.037.4.090,P&;lt;0.01。结论:初发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多种代谢紊乱,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及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超重/肥胖特征较突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并发糖尿病情况较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35岁及以上首诊患者血压值与其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按正规测血压的要求,对32756例35岁及以上首诊患者测量坐位血压,并对血压分类进行统计。结果:32756例首诊患者平均收缩压为(126.9&;#177;21.7)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为(78.1&;#177;11.4)mmHg,男性平均血压高于女性(t=10.387,22.424,P&;lt;0.001)。检出高血压11590例,男性检出4776例,女性检出6814例,男性检出的1,2级高血压构成比(38.10%)高于女性(33.70%)(r=65.357,P&;lt;0.001)。高血压构成比随年龄增高而增高(r=2388.55,P&;lt;0.0001)。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1级及2级高血压的构成比分别为27.44%,37.18%,22.48%及12.91%。结论:医院门诊为35岁及以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对及早检出高血压患者并进行干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农民原发性高血压与行为因素的相关性,给农村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对新乡县洪门乡4个自然村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状况采用问卷式调查,并测定安静状态下血压水平。结果:调查老年农民203例,其中患原发性高血压者123例,患病率60.6%。肥胖、吸烟、大量饮酒和经常感觉烦躁的老年农民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几率分别为52.8%(65/123),46.9%(58/123),39.8%(49/123),44.7%(55/123)]高于非高血压者[(30.0%(24/80),26.7%(21/80),23.8%(19/80),25.0%(20/80)(X^2=7.098,P&;lt;0.01;X^2=5.793,3.871,5.328,P&;lt;0.05)。而坚持锻炼、有业余爱好和充足的睡眠老年农民高血压的发生率较低(X^2=52.873,6.385,12.0,P&;lt;0.01)。结论:控制体质量、进行适量体力活动、不吸烟、少量或不饮酒、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和增加睡眠时间可作为预防或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煤矿职工高血压患病现况及患病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煤矿职工高血压患病现状,分析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 方法:(1)调查于2002—10—21/2003-09—20完成。整群抽取新汶矿业集团华丰、协庄、良庄三矿18岁以上职工2810人,男1577人。女1233人。均为3个煤矿当天下班的井下工人、机关人员及在矿区居住的退休人员,且自愿接受调查表调查。(2)自拟调查表。在各矿进行现场调查。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出体质量指数(≥25kg/m^2为超重)。测血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3)问卷调查(内容:吸烟、饮酒、高盐饮食、运动情况、工龄)由调查员逐项提问。被调查者回答后将结果按序号填入题后方框。吸烟和饮酒者分别定义为:每天至少吸1支且连续吸烟≥1年;每周饮酒至少1次。自感偏成者每日摄盐约15g左右,均为高盐饮食。(4)高血压患病现状调查结果差异比较采用r检验;患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采用r检验、多元回归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接受调查煤矿职工281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1)高血压患病现状:高血压患病率为32.06%。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37.22%(587/1577),25.47%(314/1233),χ^2=43.904,P〈0.01]。男女性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50-59岁女性患病率激增,不同年龄段煤矿职工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明显(χ^2=326.962,P〈0.01)。患高血压职工901例,非高血压职工1909例。除其他人员外,机电、运输和维修工种患病率较高,不同工种之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明显(χ^2=36.64,P〈0.01)。(2)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分布:所调查的1142人中,现吸烟和曾吸烟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从不吸烟者(35.42%,21.94%,χ^2=17.51,P〈0.01)。随着体质量指数的增加。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升高(男性,χ^2=102.019,P〈0.01;女性χ^2=83.504,P〈0.01)。血压正常职工中高盐饮食所占比例明显低于高血压患者(33.7%。40.5%,店11.571,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缺乏运动、工龄≥16年、腰围〉95cm均是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P〈0.05-0.01)。 结论:(1)本组调查人群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2)50-59岁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骤然升高。(3)不同工种间高血压患病率不同。(4)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缺乏运动、肥胖、工龄长是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