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由于小煤窑破坏性元序开采,造成了许多采空区。本文根据研究区的地质概况确定了区内不同地层的电性特征,采用电法探测手段,基本探测查明了该区内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小窑采空区的边界线、采空区的埋藏深度以及积水情况.为该区井巷掘进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采空区形成的原因,以及水平煤层采空区、倾斜煤层采空区的特征,针对采空区探测的问题,提出了超声瑞利波为介质的探测手段,推导了瑞利波探测采空区的理论基础,对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县某煤矿采空区进行探测的基础上,成功定位了采空区范围,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井下矿产的开采过程中,先前存在的未探明采空区对矿山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以时间域电磁理论为指导,采用Terratem仪器、小线圈回线装置进行矿井采空区探测,利用不同的解译软件对同一测线的数据解译结果进行比对,表明瞬变电磁法在井下中浅采空区的探测中效果显著。瞬变电磁法探测能较准确地查明异常体的大小、深度和范围,同时可以进行定点深度范围内的电性差异探测,从而可以有效地找出井下采空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从煤矿老空区探测的必要性出发,对比分析了常规电法的特点,强调了综合物探方法的重要性,阐明不同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印证,以提高探测效果。以东庞矿9102工作面附近小窑积水采空区探测为例,采用瞬变电磁法和直流电法综合探测,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表明,只要选取合理的探测方法和解释技术,深度250 m内、大面积积水采空区、小范围积水采空巷道探测可靠性均比较高;采用综合电法手段时,只要正确选择技术参数和装置,探测采空区的效果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5,(9):225-228
采空区严重威胁人类正常生产生活。从采空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出发,分析常规勘探手段。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选择不同的综合勘探手段进行探测。综合勘探对采空区空间分布及边界问题进行探查,减少了单一方法解释多解性,提高综合探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在对煤矿采空区域进行探测时,由于采空区的地质结构以及采空区的物质组成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因此采用单一的探测手段很难全面地对采空区进行探测。以综合勘探技术在采空区的探测应用为题,利用三维地震勘测技术、地面瞬变电磁法、井下瞬变电磁法以及钻探技术,4项技术配合使用最终实现对采空区的准确探测。  相似文献   

7.
随着煤矿的兼并重组以及资源整合,致使小煤矿采空区成为煤矿安全开采的突出隐患,为了对小煤矿采空区进行精确的探测,采用无损探测(综合物探)法,研究了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等原理、然后分别采用三维地震综合法、高密度二维地震法、瞬变电磁法和高密度电法对该煤矿进行了探测,研究得出,二维探测结果和三维综合探测结果,在空间上异常区域具有较高的吻合关系,然后根据该异常区域,在地面圈定了7个验证孔的坐标,由验证孔的工程勘探,验证了该煤矿采空区的位置以及形成采空区的原由,表明了综合物探法对煤矿采空区的探测是可行的、有效的,研究为同地质条件下小煤矿采空区的探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露天矿开采过程地下未知采空区的探测与整治方法,实现露天矿安全开采与地下采空区处置的协同进行。以巨龙铜矿露天采矿过程中的地下采空区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空区探测及处置方法。结合露天矿开采条件及采空区状况,提出钻孔探测和三维激光扫描相结合的采空区探测手段。提出大直径深孔爆破崩落的采空区处置方法,消除采空区安全隐患、回采残矿资源。通过现场工业试验,验证了技术方案并大规模应用于矿山实际生产。研究结果表明:钻孔探测和三维激光扫描相结合的方式探测采空区精确简便,大孔爆破崩落处置采空区的方式安全有效,为高原露天矿开采过程中的地下采空区探测与快速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电法勘探在探测采空区及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煤矿生产和建设中,小窑采空区、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常因富含水或瓦斯而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和建设的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两种电法勘探方法的原理以及在探测小窑采空区积水、富水陷落柱方面的应用及取得的地质效果.实践证明,瞬变电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是探测小窑采空区、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目前利用物探技术探测金属矿采空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河北某金矿采空区的地质与电性特征,由于地形条件复杂,选择利用小线框瞬变电磁法对采空区进行探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由于早期的小煤窑不规范开采,露天煤矿内形成了许多不规则的采空区,残煤自燃造成的采空区高温易引起爆破器材自爆等危害。准确确定采空区位置及属性、采空区内火区位置,对规避露天矿安全风险十分重要。通过分析煤层着火机理和特征,提出利用磁法探测火区的物探方法。利用傅氏变换的褶积转换原理对火区的磁异常进行解释。用加拿大GSM-19T型质子磁力仪对安家岭露天煤矿首采区3 km 2的重点区域进行了火区探测,分析了首采区19个磁异常点,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疑似火区,与实际相符,钻孔验证了磁法探测火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高分辨电法探测技术对西露天矿测区内采空高冒落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勘探,确定了采空冒落区的分布范围。矿方对探测成果进行了钻探验证,探查钻均打到了采旧巷或空巷,表明应用高分辨电法探测技术能够有效地探查西露天矿采旧巷和采空冒落区的分布范围,有力地指导露天矿回采剥离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周克通 《现代矿业》2013,29(8):13-16,19
针对地采转露采过程中出现的高危空区,在崩落法无法安全实施的情况下,采用束装孔侧翼推进的方式处理采空区,达到安全、可靠的目的。以1310空区为例,详细介绍了束装孔控制爆破的实施过程,为复杂空区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对今后空区处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该文通过对综采工作面综合采空区"三带"的理论分析,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对工作面采空区气体进行收集分析,确定出该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三带"范围,为制定防灭火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联合采矿法回采挂帮矿时采空区的临界冒落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挂帮矿开采方法有多种,其中联合开采是解决过渡期产量平衡的有效方法。使用联合采矿法会形成非连续的采空区,这些采空区将影响矿山的安全生产,因此,需要研究安全合理的空区处理方法,诱导冒落法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空区处理方法,采用诱导冒落法时需要提前确定采空区的临界冒落跨度和散体垫层的安全厚度,文章结合某铁矿挂帮矿体的实际情况,首先利用解析法计算出空区的临界冒落跨度和散体垫层安全厚度,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对矿柱回采过程中空区顶板围岩的位移、应力进行分析,补充验证了采空区的临界冒落跨度,并证明了采用此方案处理采空区的可行性,对矿山的生产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西曲矿开采22504工作面通过小煤窑空巷区的通风管理,简述了所采取的措施和具体做法,为北五盘区开采及采空区的通风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周广飞  华心祝  钱彪 《煤矿开采》2012,17(3):9-12,51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复杂采空条件下的工作面开采进行模拟,分别模拟不同推进距离对工作面基本顶塑性破坏区及围岩支承压力分布的影响,得出了采动过程中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和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煤层顶板开始与上覆破坏岩层导通时的推进距离;工作面最易发生压架事故的位置。模拟结果表明,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较为全面地揭示复杂采空区下基本顶塑性破坏特征及破坏范围,围岩支承压力分布特征,有利于选择、优化设计方案,根据上覆煤层的采空条件,合理布置下部煤层工作面的开采位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回收原地采矿山遗留的隐患资源,建立了完善的地采矿山转露天开采方法体系,指导地采矿山转露天开采的平稳转型。针对采场下方存在原地采留下的采空区,露天开采前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大型空区和空区群进行前期集中治理以实现宏观露天开采环境再造,开采中对影响施工安全的局部区域的小空区和盲空区进行综合探测分析和崩落爆破处理以实现微观采场作业条件再造。并总结了地下开采转露天开采矿山生产组织和现场管理的要点,为实现地下开采转露天开采矿山空区治理与露天开采施工协同作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Flow field in multilayer gob area, which formed in small hiden-depth, multi-coal layer groups, close distance, hard coal layer, and hard roof, possesse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omplex, changeable and unstable. Dynamic balance theory of local flow field in multilayer gob area was built based on the realistic requirement that the serious threat on current mining coal layer by large-scal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fire on clos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coal layer group of Datong Coal mining area at the ??di-hard?? conditions was caused by small coal pit mining. The kernel was in dynamic balance between flow field pressures of working face and local flow field in multilayer gob area was kept by trans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echnology and set of devices wer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20.
露井联采下采动边坡移动规律及开采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安太堡露天矿南部采用地下开采后,后期露天开采边坡稳定性将受到很大影响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平煤层露井联采下露采边坡岩体破坏规律存在明显的3个破坏分区,地下开采导致上述3个分区存在不同的变形特征,其露井联采边界参数是决定3个分区稳定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边界参数的优化分析,要确保安太堡南帮边坡岩体的稳定,地下与露天之间必须协调开采:其地下矿井需重新确定地下开切眼位置,即以Y=74 160为界以南布置地下开采工作面;露天矿开采考虑到安太堡南帮上部边坡岩体受地下开采影响明显,提出了南帮露天开采应采用“组合边坡”的设计思想,即+1 375以上平台岩土边坡角度应由原来的75°降低到62.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