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同伴支持在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在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以社区为单位分成两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社区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社区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同伴支持教育;于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3个月、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应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结果]两组病人培训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下降(P<0.05),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有所提高(P<0.05);培训后观察组清晨空腹、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同伴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管理,可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自我效能量表、自护行为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调查214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水平、自护行为的执行情况和生活质量;并采用专家授课、多媒体健康教育、护理技能培训等集体指导方法和个体针对性指导相结合方式,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半年。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和自护行为能力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总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物质生活状态干预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可以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自护行为能力,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74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处于自然状态,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新型健康教育活动,干预结束后2周对2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社区护士为主导的自我效能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无相等对照组设计方法,选取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78例,其中干预组38例,对照组40例。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自我效能干预,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表和身体测量指标对研究对象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3个月内收缩压下降(5.11±12.30)mmHg,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下降(O.33±4.64)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8,P〈0.05);干预组体重指数下降(0.43±0.42)kg/m^2,对照组体重指数比3个月前增加(0.39±1.26)kg/m^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5,P〈0.01)。两组患者3个月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健康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3个月的变化值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可以增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改善健康状况,对于减少卫生服务使用有一定作用,但需要要进行远期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在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以社区为单位分成两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社区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社区管理的基础上,采用同伴支持教育;于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3个月、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应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结果]两组病人培训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下降(P0.05),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有所提高(P0.05);培训后观察组清晨空腹、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同伴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管理,可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对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同伴支持干预。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并应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动问卷及中国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提高,糖化血红蛋白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支持能够帮助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有效改变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1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而干预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同伴支持干预,在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依从性问卷调查和自我管理行为改变观察,并对血糖达标率进行统计。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注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遵医嘱用药、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及复诊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值与餐后2 h血糖值及HbA1c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专科护士指导下的同伴支持,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有明显提高,改善自我管理行为,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水仙  叶子  汪丽春 《护理与康复》2009,8(12):1054-1056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将临海市大洋社区出院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括苍社区出院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在维持原糖尿病治疗方案基础上,观察组采取社区干预。采用改良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及参考Deborah的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进行效果泮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绀患者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干预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改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自我效能的价值。方法:将103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予以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运用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自我效能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管理、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急症护理效能评分、自我管理效能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改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糖代谢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社区常规管理,观察组在社区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同时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干预前后测定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病人自我效能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效能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提高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系统性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糖尿病系统性教育(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加疾病预见性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自我管理执行情况(遵医率)及各项指标检测值。结果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各项指标值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各项指标值(P <0.05)。结论糖尿病系统性教育中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增强了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了患者自我管理,提高了患者遵医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看图对话教育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5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非同期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采用看图对话和传统的健康教育讲座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于患者教育前和教育2周后进行糖尿病患者知识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测评.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知识、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均有所提高(均P<0.01),但看图对话教育组患者干预后的得分高于传统健康教育组(P<0.05或P<0.01).结论看图对话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促进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和提高,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病友支持团队管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居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糖尿病知识教育和饮食运动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病友团队支持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的自我管理活动、自我效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空腹状态下腰围、血脂、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活动、自我效能、HbA1c、BMI、空腹状态下腰围、血脂、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病友团队支持教育能有效提高居家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增强自我效能感,改善相关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自我管理行为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唐山市某二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的5年前开始应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饮食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其中干预组40例,对照组32例。调查两组病人的饮食结构、自我管理水平、自我效能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血糖水平。[结果]干预组饮食结构优于对照组(P0. 05),自我管理和自我效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2种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 01)。[结论]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自我管理行为进行干预,远期效果显著,可使病人的饮食结构更合理,可提高病人自我管理和自我效能水平,改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遗忘规律健康教育对住院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肺癌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遗忘规律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行为的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及自我效能感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饮食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治疗相关管理、社会心理管理及自我管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遗忘规律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6.
深圳地区实施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CDSMP)对改善社区内慢性病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效果。方法:将来自3个社区内77例不同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干预组接受连续7周、1次/周、2.5h/次的CDSMP项目培训;对照组接受连续7周、1次/周、1.5h/次的简化太极拳(24式太极拳)培训,分别于培训前后接受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和自我效能测量表(SEM)的评估。结果:培训3周后,干预组在SF-36中3项及总分、SEM中2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DSMP可改善社区内慢性病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及提升自我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将77例老年0~1级糖尿病足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组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应用知信行模式对干预组患者进行足部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糖尿病足教育。应用糖尿病足自我护理行为问卷、糖尿病足自我效能量表( DSES)于入院时、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足部自我护理行为和自我效能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糖尿病足自我护理行为总分及DSES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糖尿病足自我护理行为总分:干预组为(67.63±15.23)分,对照组为(50.65±21.03)分;DSES总分:干预组为(121.06±26.70)分,对照组为(104.15±21.1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8.298,18.016;P<0.01)。两组患者糖尿病足自我护理行为和DSES总分干预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知信行模式下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和自我效能,促进其形成和巩固正确的足部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级甲等医院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二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的3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动问卷、自我效能量表、糖尿病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总分(14.44±4.03)分;自我效能总分(4.08±1.04)分;糖尿病知识总分(46.86±16.12)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二级甲等医院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因素为糖尿病知识、自我效能、健康教育情况、糖尿病病程。结论医护人员对二级甲等医院门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使患者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延缓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行为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我效能量表(DSES)和自护行为量表(DSC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以目的抽样法,调查了214例大庆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水平、自护行为的执行情况和生活质量,并采用专家授课、多媒体健康教育、护理技能培训等集体指导方法和个体针对性指导相结合方式,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半年。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和自护行为能力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总分,干预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物质生活状态干预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可以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自护行为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付莉  张海波 《护理研究》2012,26(5):448-449
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1].同伴教育早期主要用于吸烟、药物滥用和安全性行为等方面.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将同伴教育用于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干预和部分慢性疾病的自我管理教育[2,3].万巧琴等[4]研究显示,同伴教育有利于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知识,增强病人的自我效能,促进病人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同伴教育在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