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祁永峰 《煤》2009,18(8):66-67,69
巷道顶板事故是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灾害之一,文章分析了巷道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巷道变形与破坏的基本形式,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了巷道顶板事故预防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深部开采巷道变形破坏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张小楼井田深部开采巷道变形破坏的调查实测结果,分析讨论巷道变形破坏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软岩巷道支护是煤矿开采的一大技术难题。探讨了深井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及机理,以三河尖煤矿南翼采区巷道为例分析了变形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单家村煤矿倾斜厚煤层深部开采巷道变形破坏的调查实测结果,分析了底板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从围岩的流变特性分析了集中下山的变形破坏原因,并建立了巷道变形破坏的理论模型,根据巷道变形的特点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龙泉煤矿4202工作面回采巷道出现的变形破坏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巷道变形破坏的特征及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将巷道形状从矩形优化为圆弧拱形,适当增加锚杆和锚索支护的强度、刚度、密度,使用底板锚索、复合托盘对底板进行支护等优化措施。优化后巷道变形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郓城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点,对变形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和软岩巷道新支护方案。方案实施后,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深部高应力穿层巷道围岩变形控制难题,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方法,研究穿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及支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穿层巷道变形破坏具有不均匀性、非对称性和支护体与围岩的不耦合性,巷道以剪切变形破坏为主,拉伸破坏较少,且拉伸破坏主要集中在巷道浅部围岩。2)穿层巷道处于单一软岩时,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稳定性差,穿层巷道塑性破坏区主要分布在软岩中,塑性破坏区域沿着交界面增加。3)建立穿层巷道稳定性分析模型,确定不同工况下穿层巷道稳定性等级,提出穿层巷道分区联合支护方案,有效控制巷道变形破坏,提高了穿层巷道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了鹤壁矿区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支护机理,指出常用锚杆主动支护强度偏低,是造成深部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提高支护强度,控制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祁南煤矿7_122工作面回风巷受淋水影响,变形破坏十分严重,巷道掘进速度缓慢。通过对巷道变形破坏原因的分析,提出并采用了以锚注为主的联合支护技术,使巷道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维护了巷道稳定,为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庞庞塔煤矿所处地理位置与生产水平的标高决定了在该矿采用国家统一分带坐标系情况下,矿山测量长度综合变形超过限度,给矿山制图和巷道贯通工程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分析长度综合变形的来源、变形值和变形允许值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改进和建立矿山坐标系的方案,提出了建立矿山坐标系及把现有坐标转换至新建立的矿山坐标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袁亮  祝经康 《煤炭科学技术》1999,27(11):10-12,7
张集煤矿立井采取经冻结、合理确定掘砌段高和冻结管防断等技术措施,通过了深、厚钙质粘土层;采用地面预注浆、伞外事打泄压孔和远距离震动放炬等方法,快速、安全地揭穿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为煤层取得良好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具体地质条件,为防止矿井投产后因竖直附加力的作用而导致井壁破坏,青东煤矿主、副、风3个立井井筒冻结段内层井壁均采用竖向可缩井壁结构。简要介绍了井壁可缩接头结构设计方法及现场安装情况。  相似文献   

14.
15.
赵楼矿井建井工期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井建井工期控制是矿井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是顺利实现矿井建设成败的关键。合理控制矿井建设工期,可有效缩短工程投资回收期,提高矿井经济效益。论文以赵楼矿井建井工期为例,简要介绍了矿井建设工期控制的主要原则和要点。  相似文献   

16.
星村煤矿井筒与硐室群整体施工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国永 《建井技术》2006,27(2):17-18
山东省大统矿业有限公司星村煤矿主井箕斗装载硐室及其附属工程采用与井筒一起自上而下同步掘进,边掘进边完成临时支护,最后进行永久支护的施工方案。临时支护为锚网喷,永久支护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由于施工方案合理,施工技术措施得当,实现了安全快速施工。简要介绍了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措施及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龙王沟矿井在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沿线装设矿用巡检机器人。该矿用巡检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移动通信和矿用防爆等技术于一体的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系统。它能实现从带式输送机机头到机尾的全线范围内的移动巡检,连续采集、存储、传输现场的图像、声音、温度、烟雾等数据,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并找出故障位置,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并节省了人力。  相似文献   

18.
19.
范有信 《建井技术》2001,22(3):16-18
采用一井定向原理,得出两垂球线的坐标,测出同一水平井壁6点至两垂球线的水平距离。在Autocad环境下,采用边交会法得出该6点,然后间隔选点组成两三角形,求出两三角形外接圆圆心,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水平井筒中心坐标。测算出若干个水平井筒中心坐标和井筒半径,即可绘出井筒纵剖面图。依据测斜成果,可有效地指导井筒修复工程的施工。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大同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了矿井水的形成原因,提出了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进一步又探讨了矿井水的再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