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航空航天生理学是航空航天医学的主干学科,也是培养航空航天医学人才的关键课程。为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了研究性教学形式,采用课堂授课与专题讨论课、综合案例分析课、“开放式”论文撰写相结合的教学办法;配套更新了课程考核方式,使其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探索研究发现,该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自主学习促进了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提高了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建立专业的信息资源库有助于更好开展研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2.
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成立于2004年,培养目标为"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高层次、宽口径的4年制创新型卓越医学检验人才",强调学生的理论素养与临床综合技能并重,使其未来能从事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为临床提供高水平服务;培养学生的终身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发  相似文献   

3.
董玲  周嘉恒  樊荣  李嘉  张星 《心脏杂志》2021,33(2):192-194
为贯彻新时代教育方针和加强内涵式发展要求,我校航空航天医学系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培养航空医疗和航空医学专业人才。现有的航空航天医学教学体系中针对航空疗养与康复的内容较少,而航空疗养与康复是飞行人员医学保障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分别在《航空临床医学》、《航空航天医学》和《航空航天医学前沿》三门已有课程中增加了航空疗养和康复内容。教材编写和教学内容设计突出需求,比如重点阐述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疗养与康复等,区别不同教学对象和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将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有效拓展了航空航天医学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本科生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医学教育的全球化的发展需求,提升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实践的重点和难点[1]。目前国内很多医学院校主要集中在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培养科研能力,而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张勇[2]等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结果参加过循证医学科研项目的培训以及经常参加医学科研论文讲座的学生的比例分别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某健康体检机构健康管理从业人员岗位胜任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0—12月,以某大型民营连锁健康体检机构为调查地点,以该机构中健康管理从业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量表、岗位胜任力测评量表调查健康管理从业人员的一般资料及岗位胜任力状况,采用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共回收有效问卷928份。岗位胜任力及其各维度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健康管理从业人员岗位胜任力评分为(145.51±25.39)分,标准化评分为(3.16±0.55)分;各维度标准化评分由高到低分别为职业态度、人际交往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知识综合能力。(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业背景、在职岗位、健康管理师证书、平均月收入与健康管理从业人员岗位胜任力评分有关(P0.05);年龄、文化程度、从事体检行业年限、健康管理师证书、平均月收入与健康管理从业人员职业态度评分有关(P0.05);文化程度、健康管理师证书及平均月收入与健康管理从业人员人际交往能力评分有关(P0.05);文化程度、专业背景、从事体检行业年限、健康管理师证书及平均月收入与健康管理从业人员知识综合能力评分有关(P0.05);性别、在职岗位、平均月收入与健康管理从业人员专业实践能力评分有关(P0.05);文化程度、从事体检行业年限及健康管理师证书与健康管理从业人员专业发展能力评分有关(P0.05)。结论健康体检机构中健康管理从业人员职业态度较好,但知识综合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欠缺;岗位胜任力及其各维度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健康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医学寄生虫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融合"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采用随时随地的个性化线上学习,达到掌握医学寄生虫学核心知识的学习目标;再辅以案例引导的线下小班讨论课和虚实结合的实验课,达到核心知识内化、知识的应用和深度学习的学习目标;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形成性评价贯穿课程学习全过程。课程以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有效培养医学生的医学知识运用与终生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茹凝玉  张琳 《心脏杂志》2021,33(5):542-544
实验课是《航空航天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操作动手能力,同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作风,对于培养航空航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十分重要。针对动物验证性实验课、人体体验性实验课和专题讨论课三类实验课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优化实验课的流程,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为其毕业后更好地完成航空卫生保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方法在质性研究基础上,拟定初期指标体系及专家函询问卷,通过两轮Delphi专家咨询,确定指标及各级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和88.89%,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75,两轮函询总指标重要性的专家意见肯德尔协调系数由0.123增至0.379(P<0.01)。最终构建了涵盖4个一级维度、14个二级维度和83个三级条目的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对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士的岗位培训、考核评价、能力培养等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础护理能力是护理人员岗位胜任的关键能力.如何按照卫生部医院质量管理年护理人员三基训练精神及医院护理岗位要求对新进护士进行规范化专业能力的培养,是医院护理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2009年我院招聘了78名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采用学分制进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加强航空航天医学课程思政建设,使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航空航天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及任职需求提出了航空航天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翻转课堂在航空航天心血管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方法 以“失重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章节为例,选取2018级航空航天专业学员49名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对照组),选取2019级航空航天医学专业44名学员,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实验组)。通过考试成绩、调查问卷结果对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评估与分析。 结果 实验组学员失重相关章节试题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结论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解决航空航天心血管医学课程教学中的痛点问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提高相关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eminar-案例教学法在《寒冷暴露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影响》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在“寒冷暴露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对空军军医大学2016级预防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进行Seminar-案例教学法的尝试,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讲授。 结果 实施Seminar-案例教学法的考试成绩、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Seminar-案例教学法组对《寒冷暴露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影响》的教学满意度较高。 结论 Seminar-案例教学法不但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而且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较,学生《寒冷暴露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影响》的成绩以及对于Seminar-案例教学法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基于常规教学+“雨课堂+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本科生《血压测量》实践课程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以《血压测量》课程为例,针对2018级五年制临床、航医、医学心理学专业159名学员采取常规教学模式上课(对照组),2019级五年制口腔、基础医学专业50名学员,采取常规教学+“雨课堂”模式上课(实验1组),2019级五年制临床、航医、医学心理学专业53名学员,采用常规教学+“雨课堂+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授课(实验2组)。通过随堂测验得分、教学效果和学员评价等三项维度开展课堂调查分析,综合比较不同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结果 与常规教学比较,采用常规教学+“雨课堂+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授课学生在随堂测验得分、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三个方面均明显更高(P<0.05,P<0.01)。结论 使用基于常规教学+“雨课堂+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血压测量技能,而且加强了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华北煤炭医学院生物科学系2004、2005和2006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151人)教学中,通过问题的形式阐明学习目的和任务,经选题、查阅文献、课题实施及论文撰写的方法,探讨PBL教学的效果。结果表明PBL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临床寄生虫检验的观片、涂片、压片、染色及动物接种等技术能力,能培养学生质疑、分析和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人际沟通能力,创造了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通过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客观评估指导因材施教提高模拟飞行训练成绩的方法。 方法 航空航天医学专业32名男性本科学员在模拟飞行实践课学习初期进行考核,记录心电数据,并通过专家打分法记录考核成绩。根据着陆和静息态LFnu的比值将学员分为过度紧张组和适度紧张组,过度紧张组在常规教学外,增加针对性训练,最终考核时再次测量所有学员的心电数据和进行专家打分。通过对比两次考核的飞行分数和心率/心率变异性指标,评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结果 通过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最终考核时,同一飞行阶段两组学员心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显著性差异相较初期考核时明显减少,两组学员专家评分无明显差异,过度紧张组学员平均分数提高幅度高于适度紧张组。 结论 采用心率变异性指标对学员进行分组并开展因材施教,能够有效提高过度紧张组学员模拟飞行成绩,为进一步改进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学员模拟飞行实践课教学效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6.
胡泽兵  石菲  高原  曹新生  郭显  张舒 《心脏杂志》2020,32(4):398-401
以强化心血管生理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持续性正加速度效应防护和生理训练是航空卫生保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围绕航空航天心血管生理相关实践课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学员未来航卫保障任职需要,现就如何提高学生在抗荷防护和生理训练实践中的任职能力和研究能力提出一些思考建议,以满足新形势下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在线课程已成为各大高校的新常态。航空航天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文结合本校新冠疫情期间航空航天临床医学在线教学组织经验,总结了在线教学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航空航天医学线上教学面临的困难有:在线教学平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硬软件不足、在线课堂缺乏互动至学生产生枯燥和厌学心理、实时管理性弱致在线课堂组织纪律性削弱等困难和挑战,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使用在线教学在航空航天医学教学中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充分意识到线上教学的短板,积极实施线上教学的优化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为航空航天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进一步完善航空航天心血管教学内容创造条件。超星学习通是一个移动知识空间服务平台,基于此平台具备的独特优势,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翻转课堂和微课等教学方式与学习通平台相结合应用,使航空航天心血管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师在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也在协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基本学习方式,注重思维引导和素质培养。超星学习通平台在航空航天心血管教学的应用,对提升教学效果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