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健康教育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患者肠道准备质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首次行结肠镜检查的2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07)和观察组(n=10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结肠镜检查前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结肠镜检查知识的知晓情况、检查前肠道准备依从性、肠道准备质量、结肠镜检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结肠镜检查相关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结肠镜检查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42.95±2.75) vs (39.15±6.05)]分;肠道准备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8.06±1.17) vs (5.11±1.47)]分;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7.17±1.15) vs (6.25±1.23)]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结肠镜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结肠镜检查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评价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方案执行的依从性,提高肠道准备质量,是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结肠镜检查前提醒宣教对结肠镜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7月-8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2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22)和对照组(n=122)。对照组患者进行现场预约并给予口头及书面宣教,观察组患者通过"结肠镜检查准备须知"微信平台进行在线预约,并在口头宣教的基础上联合微信平台进行定时宣教提醒。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知识的知晓度、肠道准备的正确执行率、肠道清洁程度Boston评分、医师对肠道准备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检查宣教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道准备知识知晓度和正确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准备清洁度评分、医师对观察组患者的肠道准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运用整合预约、提醒及宣教功能的微信平台,可有效增加患者肠道准备的依从性,提升肠道准备质量,提高医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结肠镜检查前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依从性、肠道清洁度及其对结肠镜检查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结肠镜检查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前为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其肠道准备依从性和肠道准备质量,是一种科学、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的321健康教育模式在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84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给予基于互联网的321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后两组肠道准备质量、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观察组肠道准备1级例数为39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26例;2级例数为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例(P<0.05);教育后,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均提高,且观察组肠道准备重要性、禁食禁水时间、服药时间、末次服药与检查间隔时间、规定饮水量、低渣饮食等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总分(85.36±5.21)分高于对照组的(70.22±4.98)分(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321健康教育模式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通过提升健康教育效果来提高肠道准备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号“结肠镜检查准备须知”实时提醒对结肠镜诊疗患者的肠道准备执行的依从性,肠道准备清洁度及患者和医生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 将24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2例,对照组122例。两组患者均在预约时给予口头及书面的肠道准备宣教。实验组在口头和书面指导的基础上使用公众号“结肠镜检查准备须知”,分别对饮食、服药、诊疗前后注意事项进行微信实时推送提醒和强化指导;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指导。在结肠镜诊疗前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评估两组患者肠道准备的知晓度和执行度,使用Boston量表评价肠道清洁程度,同时评价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研究结果 实验组肠道准备知晓度和执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的“结肠镜检查准备须知”的运用对增强患者肠道准备依从性,提高肠道准备质量具有显著效果,提升了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张玲  黄毅 《妇幼护理》2022,2(1):175-177
目的 探讨多模式健康教育联合预见性护理在小儿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4 月 结肠镜检查患儿 69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编号分为对照组(34 例)和观察组(3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 用多模式健康教育联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肠道准备合格率、肠道准备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肠道准备合格 率为 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6.47%(P<0.05)。观察组的肠道准备满意率为 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36%(P<0.05)。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8.57%,低于对照组的 1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健康教育联合预见性护 理可以提高小儿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改变模式(behavior change wheel,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患者肠道准备质量。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首次行结肠镜检查的2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104)和对照组(n=107)。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结肠镜检查前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结肠镜检查知识的知晓情况、检查前肠道准备依从性、肠道准备质量及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结肠镜检查相关知识调查问卷总得分为(42.95±2.75)分,高于对照组(39.15±6.0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0,P<0.001);观察组肠道准备依从性得分为(8.06±1.17)分,高于对照组(5.11±1.4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7,P<0.001);观察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得分为(7.17±1.15)分,高于对照组(6.25±1.2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9,P<0.001);观察组对结肠镜检查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评价优于对照组(Z=-8.608,P<0.001)。结论 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对肠道准备方案的依从性,提高肠道准备质量,是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罗良华 《当代护士》2023,(2):121-124
目的 探讨信息化联合跟踪式健康教育在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门诊拟行结肠镜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肠道准备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信息化联合跟踪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肠道准备知识的知晓度、肠道清洁程度、排便次数及结肠镜操作时间。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肠道准备知识得分为(17.46±1.79)分,高于对照组得分(14.08±2.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右半结肠清洁评分、左半结肠清洁评分、中段结肠清洁评分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肠道清洁合格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排便次数为(9.14±1.49)次,对照组为(5.70±1.05)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结肠镜操作时间为(16.38±3.82)min,对照组为(20.79±4.5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肠镜检查患者采取信息化联合跟踪式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LEARNS健康教育模式在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2年3—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镜中心接受结肠镜检查的90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LEARNS健康教育模式, 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知识得分、肠道准备情况和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 试验组患者肠道准备知识水平、健康教育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道准备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EARNS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知识水平及健康教育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317护”宣教平台联合肠道准备评估单在肠镜检查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月我科行结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317护”宣教平台联合肠道准备评估单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使用肠道准备评估单进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剂服用方法正确率、肠道准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度评分、肠道清洁剂服用方法正确率及肠道准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317护”宣教平台联合肠道准备评估单在肠镜检查前进行健康宣教后,提高了患者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剂服用方法正确率及肠道准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信小程序辅助的关键点指导对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的作用。方法 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于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2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进行分组,2019年8-10月入选的患者为对照组(n=112),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入选的患者为观察组(n=112)。对照组给予常规肠道准备指导,观察组运用微信小程序辅助的关键点指导,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度、肠道准备依从性、宣教服务满意度等结局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道准备合格率及波士顿肠道清洁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饮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及运动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患者宣教态度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宣教内容与宣教方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微信小程序辅助的关键点指导有助于提高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依从性及肠道准备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性化肠道准备方案联合细节护理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8例结肠镜检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采取个性化肠道准备,观察组采用个性化肠道准备方案联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度、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肠道准备清洁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及用药各项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头晕、肛周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肠道准备方案联合细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肠道准备清洁度,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多媒体健康教育在胶囊内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多媒体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和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小肠黏膜观察满意度评分、肠道准备知识知晓情况得分、医患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胶囊胃转运时间、小肠转运时间、需要医疗干预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思维导图+多媒体对胶囊内镜检查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肠道准备质量,提高微小病变的诊出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微友助手联合微信群在指导门诊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择期行结肠镜检查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0例)和观察组(3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口头和纸质资料进行肠道准备指导,观察组通过微友助手联合微信群进行肠道准备指导。比较2组的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肠道准备合格率、服药和饮食依从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BBPS中右半结肠、横结肠和左半结肠的评分和肠道准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服药和饮食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友助手联合微信群指导可有效提高门诊行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及饮食、用药依从性,减轻其疼痛感,使其获得较高的临床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结肠镜检查患者检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乱数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检查前实施常规宣教,研究组则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肠道准备相关依从性,并评估肠道清洁度,通过问卷掌握患者的宣教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检前肠道准备中合理饮食依从率、遵医服药依从率分别为98.00%、100.00%,对照组分别为85.75%、83.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肠道清洁合格率为99.00%,优于对照组的90.25%(P<0.05)。通过问卷调查,研究组患者宣教满意度为9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患者依从性,提高肠道清洁度,并可提升宣教满意度,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结肠镜检查的就诊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方法。观察组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下行检查相关指导。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相关知识教育由专科护士负责,每次30min。采用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和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结肠准备的清洁度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BBPS评分及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的知识宣教,有利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深化,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促进肠道准备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陈小燕 《全科护理》2021,19(26):3710-3712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提升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中的应用.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行结肠镜检查的15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检查前肠道准备,观察组实施基于HFMEA的肠道准备.比较两组肠道准备情况、结肠镜检查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肠道准备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肠镜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应用HFMEA可有效改善病人肠道准备情况,缩短结肠镜检查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信小程序图文宣教在胃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科需胃肠镜检查的7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纸质宣教,观察组结合微信小程序图文宣教。对比两组依从性、肠道准备知识知晓度、肠道准备、肠道清洁效果、胃肠镜检查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准备知识知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准备充分37例(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例(5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清洁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镜检查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小程序图文宣教在胃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肠道准备知识知晓度,改善肠道清洁质量和肠道准备质量,减少胃肠镜检查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微课结合彩色图谱在提高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本院门诊第1次接受肠镜诊疗的3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即口头交代结合纸质的肠道准备说明进行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微信发放微课及彩色图谱的方法强化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的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高于对照组(88.8%)(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微课结合彩色图谱强化护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门诊患者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清洁度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基于微信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系统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基于微信平台进行多学科术前访视的419名患者为实验组,选择2017年1—12月采用常规术前访视的378名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我院手术室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的焦虑程度的改变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访视所需时间,通过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访视效果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使用基于微信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系统进行访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为(1.05±0.67)分,低于对照组的(2.90±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护士对实验组进行访视所花费时间为(8.58±1.50)min,少于对照组的(15.37±2.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效果调查问卷的10项内容中,实验组有9项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为(6.95±0.86)分,高于对照组的(6.19±1.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系统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减轻了患者的手术应激,减少了访视时间成本,改善了访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