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Tencel绢丝棉混纺竹节纱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Tencel绢丝棉混纺竹节纱生产工艺。针对Tencel绢丝原料特点,通过原料预处理,提高可纺性,各工序优选配置工艺参数,重点解决好黏卷、梳棉成网不良,并条不易混和均匀等关键问题,结果成功开发出Tencel/绢丝/棉40/30/30 46 tex混纺竹节纱,较好地满足了提升织物附加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探讨Tencel棉混纺中细号转杯纱的合理生产工艺。采用条混工艺;开清棉及梳棉工序减少纤维损伤;并条工序适度减少并合道数;转杯纺工序合理设置分梳辊速度和设计捻度,使得Tencel/C 50/50 19.6 tex转杯纱成纱质量得到保证,尤其是成纱强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顺利开发Tencel/汉麻/羊毛/绢丝40/30/15/15 14.7 tex赛络针织纱,针对混纺组分纤维的主要特性,对原料的预处理、混纺比控制提出了解决方案,确定了各工序适宜的工艺参数配置,并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措施,最终成功纺制出Tencel汉麻羊毛绢丝混纺赛络针织纱,其成纱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9大麻与棉混纺精梳纱 大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单纤维长度为15mm~25 mm,具有抗霉抑菌、柔软舒适等特性.由于单纤维长度比较短,加工中应采用工艺长度合适的纤维纺纱.近年来已开发出的主要产品有:大麻/棉65/35纺84 tex、大麻/棉60/40纺53tex、大麻/棉55/45纺37 tex以及精梳41.7 tex纯大麻纱.  相似文献   

5.
探讨Tencel绢丝长绒棉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工艺.针对混纺原料性能特点,对Tencel纤维、绢丝进行纺前预处理,降低开清棉工序各部打手速度,合理设置梳棉、并条、粗纱工序的牵伸工艺,细纱工序重点解决胶辊缠绕问题,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上,络筒工序采用“低速度、小张力”工艺,并正确设置清纱参数,最终成功开发了Tencel/绢丝/长绒棉50/30/20 7.3 tex紧密纱,其成纱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顺利纺制Tencel绢丝混纺涡流纱,选择Tencel A100纤维与绢丝原料混和方式,在前纺各工序合理配置工艺参数,并对涡流纺工序纺纱速度、喷嘴压力、罗拉中心距及牵伸分配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严格控制温湿度,结果成功纺制出Tencel/绢丝80/20 14.8 tex混纺涡流纱。满足了涡流纺纱线高档化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总结棉与银纤维混纺色织物的设计要点。甲经为棉/银纤维90/10 14.6 tex纱,乙经为JC 14.6 tex纱,甲经∶乙经=1∶7;甲纬为棉/银纤维90/10 14.6 tex纱,乙纬为JC 14.6 tex纱,甲纬∶乙纬=1∶7。介绍了经纬色纱排列和工艺流程;对织造前的工艺进行了计算;针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最终成功开发了棉与银纤维混纺色织物,其抗菌性和电磁屏蔽效果良好。认为:该织物的设计方法可应用于生产保健床单、内衣内裤、屏蔽服等银纤维特种纺织品。  相似文献   

8.
Tencel纤维的性能特点和纺纱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Tencel纤维的性能特点和Tencel纤维纯纺及其与棉混纺的生产情况及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捻系数和混纺比对Tencel/聚酯纤维和Tencel/棉的环锭混纺纱耐磨性能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混纺比、捻系数和纤维种类对纱线耐磨性能有显著影响。与Tencel/棉组合相比,Tencel/聚酯纤维的混纺纱线具有更高的耐磨性能,且随着PET质量分数的增加,Tencel/聚酯纤维的混纺纱的耐磨性能也逐渐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再生竹纤维Tencel纤维混纺纱的纺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利用新型原料再生竹纤维与Tencel纤维开发了竹/Tencel 50/50 14.7 tex混纺纱,产品具备了两种原料的特点,服用性能好.介绍了再生竹纤维与Tencel纤维的性能特点、纺纱工艺流程及各工序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1.
棉麻混纺细号竹节纱的试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棉麻细号竹节纱的生产工艺与质量.选择了苎麻和亚麻两种原料分别进行棉麻9.7tex混纺竹节纱的试纺.分析比较了棉亚麻和棉苎麻混纺细号竹节纱各个生产工序的工艺配置和质量情况.结果表明:在前纺工序,两者的质量差异不大,棉苎麻混纺制成率好于棉亚麻混纺.细纱工序棉苎麻混纺竹节纱断头较少、成纱条干较好,但生产中易产生长粗节问题,应对细纱竹节参数及络筒清纱参数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2.
竹碳改性粘胶纤维与长绒棉混纺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长绒棉纤维和竹碳改性粘胶纤维的主要特性,探讨了生产18tex长绒棉纤维/竹碳改性粘胶纤维(80/20)混纺针织用纱的主要工艺参数、技术措施和应注意的事项。用该种纱制成的成品针织内衣深受国外客商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纺18.2 tex精梳亚麻/棉混纺赛络纱,研究了其赛络纺纱的工艺,探讨了双喇叭口间距、成纱捻系数、钢丝圈规格对细纱质量的影响,得出了赛络纺纱的最优工艺.  相似文献   

14.
大麻纤维较粗,与棉纤维混纺抱合力差,成纱条干差,麻粒多,产品以27.8tex以上居多。使用改性处理后的大麻纤维,在棉纺设备上进行部分改造,并配以合适的工艺,可以生产出条干均匀、麻粒少的细特大麻/棉混纺纱,可广泛用于机织和针织。  相似文献   

15.
汉麻棉精梳涡流纱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开发汉麻棉精梳涡流纱,对比了汉麻与苎麻、亚麻及棉纤维的性能指标、截面结构,阐述了汉麻纤维的性能特点,运用涡流纺纱技术纺制汉麻棉混纺精梳纱。通过汉麻预处理,正确选择原料混和工艺,合理配置前纺各工序及涡流纺纱机工艺参数,成功纺制出汉麻/棉60/40 21.6 tex混纺精梳涡流纱,且成纱毛羽较环锭纱得到大幅度降低。认为汉麻棉精梳涡流纱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应进一步改进工艺,提高成纱强力和制成率,降低生产成本,方能更好地满足产品开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探讨桑皮纤维混纺转杯纱的生产工艺及性能。采用微波-酶-化学辅助技术制备桑皮纤维,利用转杯纺生产工艺流程纺制桑皮纤维棉混纺转杯纱,通过对桑皮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合理选择原料混纺比、正确配置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及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最终使纺纱顺利进行;同时对所纺混纺纱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桑皮纤维/棉55/45 28 tex转杯纱的抗菌性、条干均匀度以及毛羽水平均明显优于苎麻纤维/棉55/45 28 tex转杯纱,虽然其拉伸断裂性能较差,但可满足织造需要。  相似文献   

17.
精梳有机棉/珍珠纤维针织纱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顺利开发有机棉/珍珠纤维70/3014.6tex混纺纱,确保成纱质量,针对各种纤维的特性,在纺纱中采取了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包括优化工艺配置,控制温湿度,选用合适纺纱器材。经测试,该针织纱多项质量指标均达到同细度精梳纯棉优等纱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生产小比例混纺精梳色纱,分析了小比例混纺精梳色纱的特点及加工难点.并通过生产实践,探讨了生产精梳棉/黑白涤/粘胶18.2 tex小比例精梳混纺纱的工艺参数及生产技术措施.从而加工出了质量较好的小比例混纺精梳色纱.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14.6 tex 40/40/20棉/彩棉/莫代尔混纺纱开发过程中,根据原料的特性,采取条子混和的方法,合理选择工艺流程和配置各工序工艺参数,使该产品生产顺利,成纱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纱线的品位和纺织面料的国际竞争力,用粘胶纤维、长绒棉、牛奶蛋白纤维、山羊绒4种纤维纺制了18.5tex混纺针织用纱。介绍了上述4种纤维的主要特性,以及纺纱生产中的主要工艺参数、技术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