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急性脑梗死患被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结果: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68.41%(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对30例缺血性卒中患用血栓通注射液10毫升加生理盐水3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天,观察治疗前后自觉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结果:自觉症状改善显效率:85.7%,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有效率83.3%。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6例急性脑梗死患被随机分为两组(血栓通组46例,对照组5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总有效率87%,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栓能注射液对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26例冠心病患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血栓通治疗组的心绞痛症状恢复,心电图改善,心功能提高均优于一般治疗组,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静脉输注(4ml/d,14d为1疗程);对照组30例为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6.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我院住院确诊的冠心病UAP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以上各方面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红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133例,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连用7 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60/66),高于对照组的77.6%(52/67)(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大面积脑梗死病人被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应用脱水药,极化液,抗菌素静点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另加用血栓通注射液静点。结果:治疗组在脑梗死进展状况、高颅压缓解程度、肢体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结论:中药血栓通注射液对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缺血灶有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舒血宁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35例)和对照组(血栓通注射液治疗33例)。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提示舒血宁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应用对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潘迎英  钱伟华  严敏  朱凯 《山东医药》2011,51(39):85-86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T)的价值。方法将16例原发性P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及对照组6例。两组均予补液、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及羟基脲治疗,观察组加用血栓通注射液3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350 ml中)静滴,1次/d,14 d一个疗程;每月1个疗程,用3~6个疗程。随访12个月评价疗效,比较两组血栓进展发生率。结果两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血栓进展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PT有预防新血栓形成和原血栓加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栓通粉针剂与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栓通组用0.9%氯化钠溶液加血栓通粉针剂450mg静脉滴注,1次/d;银杏叶组用0.9%氯化钠溶液加银杏叶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血栓通组总有效率为91%,银杏叶组为9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粉针剂与银杏叶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上疗效相当,从中医辨证分型来看,血瘀重宜用血栓通粉针剂,气虚精亏宜用银杏叶注射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把 14 0例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血栓通组 ) 70例 ,对照组 (维脑路通组 ) 70例。比较两组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 5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31% (P <0 0 5)。有 2例出现一过性头昏、心慌。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血栓通过注射液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60例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人,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血栓通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0%,血塞通组(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能显改善临床症状,副作用少而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450mg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20m l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其余治疗相同,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结果两组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5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选择5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其中颈内动脉型38例,椎-基底动脉型17例,用血栓通注射液10-1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日为1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均降低,有显差异(P<0.05-P<0.01),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降低,有显差异(分别P<0.01,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可降低血液粘度,血脂水平,改善微循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脑梗死恢复早期病人60例,静点血栓通注射液750mg,每日1次,连用3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病人的语言,肩、髋、指、趾关节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评定总体疗效,并作中医证候分析。结果:治疗后病人的语言,肢体各部分功能及中医证候的计分值降低,低分值级别的病例数明显增多(P<0.01)。表明语言及肢体功能恢复,中医证候改善。血液流变学也有显变化(P<0.05或P<0.01)。总有效率达91.6%。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进一步评估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确切临床疗效。方法选用随机对照法,比较观察分析血栓通(冻干粉)注射液(30例)与复方丹参注射液(30例)对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共60例)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等药效间差异。结果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相比,血栓通(冻干粉)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无论临床症状或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或血液流变学变化。结论血栓通(冻干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高效、安全、低毒。  相似文献   

18.
血栓通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脏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时对血液流变学及缺血症状,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脏病恢复期患42例,静淌血栓通注射液350mg,每日1次,连续10—14天,在治疗前及结束时查血液流变学,同时观察心绞痛缓解情况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显升高(P<0,05),心电固心肌缺血改善(P<0.05),均显好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总有效率虽好于对照组但未达显水平。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未发现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晶状体、玻璃体等联合手术治疗晶状体脱位、半脱位的疗效,对37例(40眼)先天性、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患者采用晶状体、玻璃体联合手术去除脱位或半脱位的晶状体,并用小梁切除术、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因晶状体脱位引起的并发症,其中26例(29眼)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本组患眼均成功去除晶状体,60.0%患眼术后矫正视力≥0.5,16例继发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获得控制,5例视网膜脱离全部复位。认为晶状体、玻璃体等联合手术治疗晶状体脱位、半脱位及其并发症,疗效显著,视力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出血恢复期病人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改善微循环的临床疗效。方法352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于脑出血10d~14d时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4d;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定与头颅CT复查。结果第28天时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改善评分为(5.03±1.7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3±1.68)分(P<0.01)。头颅CT观察示血肿吸收及水肿消退为(2.46±1.51)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9±2.86)mL(P<0.01)。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对脑出血恢复期病人的微循环改善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