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想对钻杆加热墩粗重新车扣的方法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钻杆两端的墩粗,环截面积变化较大,容易引起应力集中。其扭应力  相似文献   

2.
野外地质队钻机上用的钻杆通常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丝扣部份的损坏、管壁的磨薄等原因经常要重新车扣,车扣前必须将钻杆头加热墩厚。过去加热钻杆通常采用焦炭炉进行。在缺乏焦炭的情况下,广东省地质局七二三地质队修配车间的职工,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自力更生”和“要节约闹革命”的教导,学习外单位先进经验后,采用了废柴油加热钻杆墩管。这种加热钻杆的方法有许多优点,受到使用者的好评,很有现实意义,特此推荐。  相似文献   

3.
我队七七年以前钻杆折断非常严重。以钻杆折断为主的孔内事故时间,七七年高达17.6%,采取措施后,七八年为7%,七九年第一季度为1.7%,累计到四月十五日为2%。下面介绍我队锻工组是怎样提高加工钻杆质量的。一、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以往,我队负责墩钻杆的锻工组在墩钻杆方面,质量要求与检查不严,加之墩杆工作属于重体力劳动,个别人,怕出力图省事,过去墩杆加工一般是“一火”、“二火”,每火墩一、二次,不管达没达到  相似文献   

4.
我队在较长时间内对金刚石钻进的烧钻头问题作了一些工作,通过反复实践,我们认为使用好钻杆丝扣油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参考。为防止钻杆和接头丝扣端漏失冲洗液,使钻头失去冷却作用而造成烧钻,丝扣联接处  相似文献   

5.
在钻进过程中,由于烧钻或其他原因造成孔内事故后,被迫先反取孔内钻杆再处理孔内遗留的粗径钻具是处理孔内事故常用的方法。众所周知,采用常规的钻具连接方法,在发生孔内事故后,要想把钻杆一次全部倒脱上来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反钻杆时不但要动用相当数量的反丝钻杆,而且还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花费较长的时间。尤其是钻进复杂地层,由于孔壁不规整,钻杆头常常倒入孔壁处,拖长事故处理时间甚至报废进尺,这是常见的事。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钻进时在钻杆与粗径钻具的连接处加上一个“安全”接头,便可大大简化反钻杆的工序。  相似文献   

6.
塑性地层主要由泥质、碳质成份高的软岩组成,中间常夹有硅质或其它坚硬矿物,呈软硬不均、互层频繁、胶结性差、水敏性强等特点。钻进时容易坍塌、超径、堵心、糊钻和烧钻。即使能穿过去,其岩心采取率低,回次进尺短,钻头非正常磨损严重,事故率相当高(主要是断钻杆难打捞和烧钻、埋钻等),是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工艺的一大技术难关。  相似文献   

7.
金刚石钻探用钻杆存在易折断的问题,经多年研究,采用圆锥粗尖螺纹锁接头与摩擦焊接后,使断钻杆事故骤降,而且密封不漏,防止了烧钻事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野外地质队中,镦钻杆是一项既费工,费时,又是强体力劳动的工作。开动十台钻机以上的队,几乎每天都要有3~4个工人专门墩钻杆,亦不容易保证正常生产的需要。如何实现墩钻杆的机械化与自动化,乃是修配工人多年来一直追求与探索的课题之一。今年来,在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活动中,我局703队修配间的同志,决心攻下这个技术关。他们运用集体智慧,参考了兄弟单位墩管机的经验和通过三学“愚公移  相似文献   

9.
以往我队在钻探生产中,发生孔内烧钻、夹卡钻、埋钻等孔内事故,都是在强力起拔无效的情况下,采用反丝钻杆“反”的方法。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往往发生拉坏钻塔、拉断基台木、反坏钻机等设备事故,而且还可能发生钻杆“反”成几节、事故头靠壁、正丝钻杆“反”反丝钻杆等等复杂情况。处理事故时间长,不安全,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车载钻机起下钻过程中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难题,研制了一款全液压自动换杆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将钻杆抬升至给进机身钻杆托盘上,机身与底座、夹持器等配合车载钻机动力头完成加卸钻杆工作;操纵台安装于底座平移支腿两侧,形成了功能分割,实现了减员增效。针对现场工业性试验中动力头主动接头与钻杆对接烧扣的问题对夹持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增加了夹持器左右、上下2个自由度,构成了上扣过程中动力头主动接头与钻杆接头三自由度浮动,解决了丝扣烧结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利用中频感应加热原理对地质钻杆进行整体热处理工艺,并通过对比数据分析了中频感应热处理技术比普通热处理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采用普通热处理,采用中频感应加热进行热处理的地质钻杆,金属显微组织晶粒细,综合机械性能好,钻杆性能更均匀,钻杆表面氧化很少,外观质量好,抗疲劳性能高,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12.
大柳塔水平辐射孔钻探中,发生多次烧钻事故。其原因,当停钻加杆时,冲洗液沿钻具钻杆向外流,携带砂子进入钻具而发生淤塞,再开泵时水路不通。为了克服钻杆中因停钻回水淤塞钻杆的问题,在靠近钻具的钻杆接头上加了单向节流阀,防止了回水,解决了钻具钻杆淤塞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过去处理一次烧钻事故少则一天,多则五天。后来摸索出一套省时省力的方法,现介绍如下:我队使用的钻杆规格为φ43,钻具是φ55×3.5为外管、φ45×2为内管的单动双管钻具,钻头为φ56双管孕镶金刚石钻头。处理方法是:将事故钻具通过强力起拔,使其折断,折断的位置一般有两处,一处是钻杆上,另一处则是扩孔器上端。若从钻杆上折断,应先将所剩钻杆、异径接头、内管反掉。若从扩孔器上端折断,孔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钻杆热处理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成本,设计了钻杆回火自动化装置。该装置是将原来钻杆由人工送进回火,改进为采用感应线圈自动送进回火,实现钻杆轴向随感应线圈自动定位,钻杆自动送进,以及四感应线圈同时加热方式。该装置经实际应用,实现了钻杆的无人化、自动化操作,提高劳动效率3~4倍。  相似文献   

15.
今年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开始装设钻杆加厚设备,加厚设备可以一次将钻杆加厚成功,这祥,可以减少次数,并可控制加热温度。加厚以后,进行热处理和车丝扣,这便提高了钻杆质量,缩减了加工周  相似文献   

16.
钻杆的底端联接有钻头,钻头工作过程中,载荷会通过钻杆与钻头的联接部位传递到钻杆,这就要求钻杆与钻头的联接部位具有较高的强度,因而,钻杆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将钻杆与钻头的联接部位即钻杆的底端部进行增粗处理,以提高其强度。钻杆端部增粗过程中的加热温度、挤压速度等参数是影响其成形质量的关键因素。采用ANSYS软件模拟分析不同工艺参数下的钻杆增粗过程中的变形规律,以此为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鄂北工区钻杆耐磨环失效现象很普遍,造成钻杆耐磨环失效的主要原因有地层研磨性、钻杆的井下工况、耐磨材料选择与敷焊工艺的影响。选择合理的耐磨材料与敷焊工艺对解决鄂北工区钻杆偏磨耐磨环失效问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过程中,由于钻杆自身及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造成钻杆脱扣或折断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水平定向钻穿越钻杆打捞技术,该技术成功应用在仪长线南京等地德穿越施工中。文章介绍了钻杆打捞技术的工艺流程、打捞短节选择、打捞头制作及打捞过程控制措施,并结合施工经验,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钻杆生产当中两端的加厚锻造质量直接影响钻杆的使用寿命,长期以来我国的加厚设备都是依赖国外进口设备,随着近几年地质和石油钻探市场的繁荣,原有的生产设备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本文着重介绍了石家庄探矿机械厂在液压加厚机研发过程当中的技术方案和墩粗工艺控制.  相似文献   

20.
炼焦生产过程中,经常性大电流推焦易造成炼焦炉炉体的严重损坏,使焦炉生产年限大幅缩短,并增加了炼焦生产成本.从多个角度分析产生推焦困难的因素,分析了炼焦生产过程产生大电流推焦的原因.结果表明:推焦困难主要有加热温度过低或过高,产生石墨太厚,炉墙和炉底砖变形,推焦杆变形,原料煤结焦性差和装入煤水分增高等原因.推焦困难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在量变阶段对可能造成推焦困难的原因进行排查分析,并加强焦炉生产技术管理手段,及时合理地消除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