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冠心病中医证型的现代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简称CHD)中医证型的现代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谨将有关CHD中医证型现代研究方面作一简单总结。1 辨证分型方面当前对CHD的辨证分型颇多,但尚无统一规范。周文泉〔1〕对1949~1979年冠心病心绞痛辨证分型进行统计,大致分为:1以阴阳为总纲,按八纲分型;2基于冠心病心绞痛属于“本虚标实”的证候特点,按标本分型;3以心阳心阴为主,阴阳脏腑分型;4根据认识病因病机的不同角度,按阴阳、脏腑、气血、痰浊等混合分型;5按证候分型;6按有痛无痛分期分型;7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型。旷惠桃等〔2〕对2432例冠心病心…  相似文献   

2.
中医证候命名的规范化是中医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内容.严石林教授总结中医传统和现代理论,并结合临床实际,提出脏腑辨证细化分型。因为脏腑辨证细化分型具有脏腑证候分型更加细腻、证候层次更加分明的特点,因此在证候命名上可按五脏系统,将证候由大及小、由粗厦细分为四到五个层次,体现出一定的证候演变;在同一层次下,证名描述要尽可能包含病因、病位、病机和主症。为证候命名的规范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毛倩茹  张宏考 《河南中医》2011,31(4):430-432
目的:从已公开发表的有关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文献中提取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探讨其分布特点及分布地域特征.方法:以清华大学CNKI数据库为主检索有关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文献,建立数据库,提取证候要素,录入病例数及各证候要素频数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χ<'2>分析.结果:纳入文献47篇,总计病例7715例,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心绞痛辨证分型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王阶  李海霞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59-1661
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全面的综述。主要从传统中医分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教材标准及个人经验分型等方面进行总结,同时结合现代检验手段、统计学方法应用等方面进行渗透分析,提出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理论为冠心病心绞痛辨证分型规范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昊雪萍  刘家强 《光明中医》2008,23(10):1421-1423
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五脏相互协调组成了有机整体。脏腑辨证细化分型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脏腑的生理病理知识,结合脏腑功能失调后的各种临床表现,并在原来脏腑辨证“基础证候”的基础上,根据病机发展的趋势、方向、部位、主证的不同,进行的深入细化的辨证分型,所建立的更为完善的五脏系统辨证体系。脏腑辨证细化分型完善的证候结构层次结合证候基因组学,可以在证候的基因组学的研究中,结合模块理论,在更深刻的层次上揭示中医学的本质,在实践中证明证候深刻的内涵,从而证明中医理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2689例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的文献统计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1997年,郭氏[1]对1985-1996年的文献报道病例进行辨证分型统计分析,提出以心血瘀阻、气阴两虚、寒凝心脉、痰浊闭塞、气滞心胸、心阳不振、心阳暴脱、心血亏虚8种证型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证型。但从中医临床来看,仍难以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特点。笔者采用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的辨证方法,对1994-2004年在国内正式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冠心病心绞痛辨证治疗及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规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文献检索策略采用综合检索方法,以清华大学CNKI医院知识数据库为主,结合检索《中国医学…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分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的辨证分型较为复杂 ,从各地的报道来看 ,有按八纲辨证分型的 ,有按脏腑辨证分型的 ,有按痛与不痛分型的 ,还有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型的 ,难以统一。1980年 ,我国学者在各地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 ,根据其病机属本虚标实的特点 ,讨论制定了心绞痛的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在全国广泛采用 ,1985年以后又对此进行了二次修订 ,于 1990年制定了心绞痛的中医辨证标准 ,使之更规范化、标准化。现结合临床谈冠心病心绞痛型中医治疗体会。1 标实证  ①痰浊 :胸脘痞满 ,苔厚腻 ,脉滑。偏寒者 ,苔白厚腻 ;偏热者 ,苔黄厚腻 ,或脉滑数。  ②血瘀…  相似文献   

8.
石磊  张波 《吉林中医药》2013,(11):1115-11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医证候要素痰、瘀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227例,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采集四诊信息并按中医证候要素痰、瘀进行辨证积分分类,采用2×2析因分析方法.结果 冠心病患者各证候要素组间Hcy水平依次为:痰瘀互结组>血瘀组>痰浊组>无痰无瘀组;在“痰”证成立的冠心病患者中Hcy水平与痰证积分呈正相关;在全部瘀证积分范围内Hcy水平与瘀证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Hcy水平与中医证素“痰”“瘀”皆存在相关性,Hcy可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痰”证严重程度的客观化指标,并可作为中医冠心病中医“瘀”证辨证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历代中医各家对“中风”的辨证分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有病因辨证、经络脏腑辨证、阴阳辨证等等。但这些分法均有其各自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引入“病机证素”的概念,最终将中风提练出瘀热、风、火热、痰热、痰湿、血瘀、气虚、阴虚八个病机证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研究,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260例CHD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医辨证分型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CHD兼气虚的分型合计为14.6%;兼阴虚的分型合计为27.3%;兼血瘀的分型合计为62.9%;兼痰浊的分型合计为50.4%.结论:CHD的中医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为主.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以心绞痛、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 ,与中医的胸痹、真心痛、心悸等证有相似之处。仲景曰 :“阳微阴弦”、“责其极虚也” ,指出该病以虚居多、本虚标实的本质。至于本虚与标实之含意与临床证型及辨治 ,临床医生可谓见仁见智。笔者根据脏腑理论中“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结合脏腑辨证 ,认为从气、血、精、神四个层次把握冠心病的证治比较恰当 ,兹讨论如下。1 气血精神辨证体系中医辨证分为三大体系。仲景首创六经辨证 ,根据经络阴阳气血多寡 ,以定位法阐明伤寒传变的气化活动规律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清代叶天士、吴鞠通创立卫气营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分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以期初步掌握该病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通过前期的大量文献工作,制定"冠心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表",运用此表对102例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流行病学预调查.结果 冠心病病位在心,主要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300例CHD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医辨证分型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CHD兼气虚的分型合计为14.8%;兼阴虚的分型合计为25.35%;兼血瘀的分型合计为63.3%;兼痰浊的分型合计为50.3%。结论CHD的中医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特点和规律,为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制定《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病因病机证候规律调查表》,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和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三科住院并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71例,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选取频数>10%的条目,应用描述性分析及系统聚类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证候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7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常见症状/体征为胸闷、气短、心悸、失眠、胸痛、头晕、乏力、神疲、心烦,出现频率在60%以上;患者舌质多见淡白舌,其次是紫暗舌;舌面多有瘀点和舌下络脉瘀滞;从苔质上看,以薄苔多见,其次是厚、腻,苔色多见白苔。脉象频次依次是脉细、脉沉、脉弦、脉滑、脉涩、脉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基本中医证候可大致分为热毒蕴结证、肝郁阴虚证、痰湿阻滞证、瘀血阻络证、阳气虚证、心肾气虚证6类。结论应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基本中医证候,不仅可为冠心病的中医证候分类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为中医药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医理论自身特点对证候微观研究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理论若干自身特点影响着对证候微观研究的设计。中医病、证、症各有其作用和侧重点,强调辨证而忽视对病、症的辨析,将辨病、辨症的内容归入辨证的范畴反而掩盖了“证”的特异性内容;证候有不同的分类层次,以“基础证”为研究对象才符合辨证的本质和科研的内在要求;脏象实质研究主要是脏腑相关功能的解释性研究,脏腑相关证候研究是脏腑功能解释性研究的前提下进行不同证候间差别的分析,是证候的局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证候实质研究。对以上内容相关认识的正确与否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证候微观研究的设计思路和结论推导,本文尝试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138例冠心病患者的证候分布与组合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才  农一兵  林谦  宋麦芬 《中医杂志》2008,49(1):62-63,66
目的探讨冠心病证候分布特点及基本病机。方法168例住院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完成病史、中医证候的采集,作出冠心病或非冠心病诊断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138例冠心病以血瘀证(92.0%)和气虚证(81.9%)最为多见,且两者出现比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各中医证候构成比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冠心病证候以三证组合最多,气虚血瘀证为其基本证候组合。结论气虚、血瘀是冠心病患者的基本证候特点,并且以其组合为基本证候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17.
1589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复杂证候群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复杂证候群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对确诊的1 589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完整的四诊症状和体征的收集和整理,脏腑分类后,再进行辨证分析。结果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除心系证候外,还伴随其他各脏腑的复杂证候群,尤其是脾、肾、肝系的证候例数与心系证候的例数相当。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心系证候中虚证主要表现为心气阴两虚、心阴阳两虚、心气血两虚、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实证主要表现为心络脉瘀阻、心热(火);其中心气阴两虚和心络脉瘀阻分别是临证中两个较突出的单一证候。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可同时见有1~13个证候分型,其中同时存在6~9个证候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证候。结论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证候表现复杂,除心系外还兼有其他脏腑证候,且多存在3个以上的证候分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之间的联系,寻求疾病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方法对21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调查,整理中医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按中医虚实辨证及血瘀辨证分型,同时用Gensini积分的形式来表达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且分析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Gensini积分平均值呈现实证(53.45±50.3)虚实夹杂证(50.19±50.76)虚证(47.44±43.53)的趋势。血瘀证积分为(52.82±51.14)分,非血瘀证组为(47.24±41.26)分。结论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中医虚实辨证及血瘀证之间存在相关性,中医证型在Gensini积分表达上实证虚实夹杂证虚证;血瘀证高于非血瘀证,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判断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 2005-2011年关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文献,并建立数据库,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研究。[结果]文献分析显示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常见证型前10位依次为心血瘀阻证、心气亏虚证、气虚血瘀证、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阳亏虚证、心阴亏虚证、心脉气滞证、气滞血瘀证、寒凝心脉证。[结论]基于文献分析进行冠心病心绞痛辨证分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应加强症状规范研究及成果标准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学传统的辨证模式多是以患者的主证、舌苔和脉象作为主要依据。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提出了对“证”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客观化要求,这些方面已成为中医证型现代研究的重要内容。在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研究领域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作了探讨,为证型的内在依据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1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分型现状 1.1 以八纲辨证分型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1]认为对于高血压病的中医分型应以阴阳为纲,分成2类4型为宜,其主要病机包括“阴虚阳亢”和“阴阳两虚”,阴虚是其“本”,阳亢是其“标”。山西中医研究院[2]将本病分为阳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