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推进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贯通与融合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瑞士已建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术教育相互融通的现代教育体系,其融通模式可分为贯通、整合两个基本类别:在贯通模式下,受教育者可在不同类型教育之间流动和转换;在整合模式下,不同类型教育不再彼此疏离,而是以某种形式相互融合。借鉴瑞士的经验,我国应重视国家资格框架在推动职普融通中的制度基础作用,以及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的重要枢纽作用,还应针对不同群体和高校设计升学考试制度以实现学生的科学分流与转换。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引。职普融通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构成,是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工具。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要求职普融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教育政策的科学设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教育普惠公平;坚持协调发展,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然而,当前职普融通面临着社会认可度不高、配套政策亟须完善、运行机制不协调和就业渠道不畅通等现实困境。以职普融通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树立职普融通管理体系的坚强核心;优化顶层设计,提升政策制度服务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教育普惠公平的内生动力;夯实协同基础,完善职普融通保障机制建设,为职普融通持续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后盾。  相似文献   

3.
普职融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建设的重要维度,目前已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借助对其概念的学术表达,剖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实现普职融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立足于中等职业教育视角分析普职融通存在的现实困境,可以对其实现路径进行前瞻性思考.文章旨在丰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希望对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类型教育”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内外两大结构:内部要求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衔接贯通、类型结构互相沟通;外部要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动融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类型教育”背景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致力于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打通职业教育内部衔接通道;奠定普职融通的制度性基础,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平等互融;加强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推动职业培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三融”国家战略,明确了新时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新目标与新任务,对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代背景下,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时代要义旨在以“融”之理念与方式,达到“通”“合”“汇”之目标要求。“三融”战略是一项涵盖多主体、跨越多领域的复杂工程,面临着评价供给不足、评价调控不够、评价导向偏离导致的职普分离、产教疏离、科教分流的新挑战。随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我国教育评价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不仅强调“破立并举”以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而且将全面引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激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新动能。全面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必须抓牢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赋能契机与有力支点,以完备的评价制度供给,重塑职普等值的人才发展观,构建职普纵横融通的新体系;以全面的评价调控力度,有效调适产教的多重逻辑冲突,形成产教融合共生的新生态;以科学的评价目标导向,矫正科教多层分流的状态,创造科教力量融合汇聚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6.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就是从过去作为层次的职业教育,向作为类型的职业教育转变,也就是职业教育从原有的教育大体系分离出来,成为与整个普通教育体系并行的独立体系。但从长远来看,构建作为类型的、与普通教育完全分离的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并不是一种适当的选择。要从深层次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真正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职普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之路才是一种重要选择。因此,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是“职普融通”。“职普融通”是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真正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关键一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育人与育才有机统一的重要一环;是提升职业教育地位、从深层次破解和纠正歧视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建立“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在于本科教育,构建与普通教育既相对分离,但并行不悖、相互融通,又层类交错、有机统一的现代职业高等教育体系框架是建设高质量职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路向。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职普融通提升为国家重大教育改革项目。落实职普融通,首先要定义其性质。职普融通问题的关键分歧点在于它是手段还是目的。影响教育体系形成的关键因素是人类的技术。技术影响职业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教育之间的关系。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工匠技术阶段、机械技术阶段和人工智能技术阶段。智能化技术促使职业之间的关系由科层化转变为扁平化、网络化、融合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成为当前教育体系发展的基本趋势。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是在机械技术时代建立的,随着经济社会步入智能化时代,职普融通已成为教育体系改革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职普融通达到理想状态是远期目标,当前的改革目标应更具现实性。职普融通教育体系改革要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一前提,形成立体化的多层次融通体系,并把增强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选择性作为重点。职普融通的实践框架可从课程互设、学校互融、学制互通三个层面进行设计。这三个层面虽然在复杂性上呈递进关系,但改革实践可从任意一个层面开始。  相似文献   

8.
学科专业教育教学能力既是职业教育师资迫切提升的专业能力,也是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基于目前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生的专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现状,北京联合大学从设计系统化的职业教育教学课程内容体系,有机融合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环节,构建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学科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实...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教育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从文艺复兴时期到二战后,世界各国在高中阶段普遍形成了由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组成的两足而立的教育格局.但这两者在发展中并不是平衡前进的,职业教育发展常常处于弱势地位.芬兰通过立法、建立互相融通的高中教育体系、改革职业教育课程和评价方式、实行职业教育免费和财政资助等措施促进了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均衡与融合发展,其对于我国当前在数量和结构及整个教育体系中处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提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普职融通成为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普职融通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因素,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有力抓手。在地位相同、类型不同的基础上,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的联系与贯通,有利于促进社会人才流动、供给有效人力资本、促进教育创新。但地位认可偏差较大、类型特色应实分离、体系建设厚此薄彼等掣肘因素影响普职教育相互融通,需要提升办学质量、凸显职教特色、加快体系建设,以促进普职教育同生共长、共通共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从根本说是一种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这种内在联系提供了二者相互渗透的可能。普通高等教育"职业化"和高等职业教育"普通化"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其互渗的必要。在实现两种教育体系优势互补方面,对高职院校来说既要着眼于拓展受教育者的发展空间,也要注重其专业技能的提升,即在强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同时,还应注意与专业技能课的结合;对普通高校而言,一是利用"小学期制"充实实践教学的内容,二是把专业实习变成真正的职业训练,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及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评估标准建构是实施元评估的重要基础。为建构职业教育学习评价元评估的标准体系,整合国际通行的实用性、可行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尺度和中国学习评价的公平性尺度,综合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和元分析法,对149名职业教育学生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国际通用的教育元评估标准与中国学习评价的公平性尺度具有内在一致性;职业教育学习评价元评估体系是以"过程-结构"为基础,在过程上包括了评估过程的评价设计、评价实施和评价结果三个环节,在结构上包含了不同环节的不同标准。实证分析发现,基于国际标准与本土尺度整合的职业教育学习评价元评估常模具有良好的测量学特征,可以用于学习评价的元评估。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探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是教育的本质诉求,是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在“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形成“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并构建育人体系,探索在课堂中学习、在环境中熏陶、在生活中感悟的“通专”结合途径,形成“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当前,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平行发展进程中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复杂而多变的社会需求,要求我们从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的结合上作出战略选择:以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总揽和架构职业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任务和实现形式;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渗透和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逐步形成融入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对此,学习者、学习机构、学习制度必须实现相应转变。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具有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适切性,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了重要教育场所,使得人的终身学习成为可能,是沟通人才成长通道的重要桥梁,同时职业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也是现代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但职业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存在现实困境,缺乏制度机制设计,职前与职后教育尚未实现一体化发展,难以吸纳整合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忽视学习者关键能力培养等。针对职业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现实困境,要以学分制为纽带,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衔接,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开放、融合、融通发展, 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体系,推进职前教育、职后教育的衔接与一体化发展, 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职业教育开放办学,构建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有效沟通机制, 重视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塑造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成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顺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人才能力的需求,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之间衔接下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对职业核心能力内涵的分析,在培养过程中应坚持整体性、层次性和渗透性的原则,转变培养理念,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是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纽带和"突破口"。在终身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基本架构应由"一个目标、两条干线、三种要素"组成,其中"三种要素"指不同本质内涵教育形态、不同类别学习成果和不同理念学习方式。为推进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从而为搭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应以资历架构体系为支柱,促进不同本质内涵的职业教育间的沟通;以个人学习积分卡制度为基石,推进不同类别学习成果的职业教育间的互认;以混合式学习方式为阶梯,促进不同理念学习方式的职业教育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中职业性与教育性的相关探讨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职业性作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培养规格中都应体现出职业导向的特点。厘清和明辨教育性的本质特征,认识到教育性是在专业技能学习中发挥渗透作用,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缺乏对职业教育的教育性的正确认识,导致了在职业教育中把教育性等同于文化课、通识课以及认为职业性会弱化教育性等认识上的偏差。在终身教育和智能化时代,职业性与教育性的融合是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助力,两者融合的土壤依托于终身学习体系和资格标准的构建,即建立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消除职业性与教育性的偏差,才能实现两者的融合,在终身学习时代实现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和人文道德素养的共生。  相似文献   

19.
工学结合,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模式。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是通过发挥高职院校与实际部门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共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职业素养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式之一,具有社会性、公益性和风险性的特点。由于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多种因素导致我国工学结合机制的缺失,致使我国高职教育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困难,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要以各级政府为主导,构建工学结合的社会体系;以行业协会为依托,构建工学结合的保障机制;以高职院校为主体,构建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教育融合是新时代经济社会融合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理论的共融性、教学方法的互鉴性出发,论述了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理论的可行性;从认知误区、体制掣肘、资源匮乏三个方面,探讨了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并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