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平面药包爆破抛掷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硐室爆破工程实践中,为了达到设计的抛掷距离和特定的抛体堆积形态,往往设计布置平面药包。本文通过现场小型模拟试验,对平面药包的爆破漏斗大小与深度、抛掷堆积规律以及合适的药包间、排距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模拟试验证明,抛掷距离与最小抵抗线成正比关系;群药包爆破时,抛掷距离与药包的间、排距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根据惠州港通用码头陆域平面药包抛掷爆破的实爆堆积测量分析成果 ,结合药包设计的主要参数 ,对平面药包产生的爆破漏斗的范围与形态、不同药包部位的残方比与抛掷率、药包的长抗比与圆柱体药包的应力波形演变关系予以解析 ,供硐室爆破的理论研究、模拟试验和总结条形药包特性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平面药包抛掷爆破的漏斗特征解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惠州港通用码头陆域平面药包抛掷爆破的实爆堆积测量分析成果 ,结合药包设计的主要参数 ,对平面药包产生的爆破漏斗的范围与形态、不同药包部位的残方比与抛掷率、药包的长抗比与圆柱体药包的应力波形演变关系予以解析 ,供硐室爆破的理论研究、模拟试验和总结条形药包特性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定向爆破设计的核心内容是抛掷堆积计算,而抛掷堆积规律主要决定于布药结构.通过对通常采用的集中药包、条形药包和分集药包3种布药结构进行系统的爆破试验研究,以总结布药结构与抛掷堆积规律的关系,从而为定向爆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定向爆破抛掷距离与最小抵抗线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荫桐  龚敏  谭权  于亚伦 《爆破》2004,21(3):1-4,20
抛掷距离是抛掷堆积的关键,而抛掷堆积又是定向爆破的核心内容,为了进一步验证抛掷距离与最小抵抗线的关系,通过选取不同爆破参数和布药结构的模拟试验,对抛掷距离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以期获得正确结论并指导定向爆破设计.  相似文献   

6.
集中药包和分集药包爆破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现场进行了集中药包与分集药包硐室爆破的大量模拟试验。文中对两种药包产生的爆破漏斗和抛掷堆积效果进行了分析 ,并就两种药包产生的爆破漏斗的上、下破裂线和深度以及最远抛距等参数的试验值与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同时 ,对分集药包最佳间距进行了研究。试验得出的结论是 :在定向爆破筑坝中 ,可以采用分集药包改善抛掷堆积效果 ;在按经验公式计算的药量不变的前提下 ,存在一个有利于抛掷堆积的分集药包“最佳间距”。  相似文献   

7.
分集药包爆破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荫桐  刘殿中 《爆破》2003,20(4):41-44
在硐室爆破工程中。经常使用分集药包,关于分集药包对爆破漏斗及抛掷堆积的影响,进行了系列试验。其试验的结果可对分集药包的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集中药包与条形药包爆破漏斗及抛掷堆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高荫桐  刘殿中 《爆破》2003,20(3):25-27
把集中药包拉成条形药包之后,其爆破漏斗变化有多大?条形药包能否改善抛掷堆积?可否用集中药包的爆破漏斗参数(n、R、R’、P)及经验方法来设计条形药包的爆破漏斗?本试验研究将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定向抛掷爆破中,如何提高岩石抛掷的定向性和密集性是爆破工程研究中的主要课题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抛掷效果,结合实际爆破工程的需要,进行了平面药包爆破方法的初步试验,力图建立起设计计算模型和取得一些设计参数,并对其机理进行探索,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前沿抛距是抛掷堆积计算的关键,而抛掷堆积计算又是定向爆破设计的核心.为了更加准确、客观地计算定向爆破前沿抛距,通过设计不同的爆破参数、布药结构,进行大量现场模拟试验,总结并分析抛掷堆积规律,找到影响定向爆破前沿抛距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完善前沿抛距计算方法,更好地指导定向爆破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1.
气泡帷幕对水中冲击波峰值压力衰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气泡帷幕衰减水中冲击波作用现象进行分析 ,基于实验结果 ,采用爆炸相似律理论 ,得到了适用于工程实际计算的经验表达式 ,并引入气泡帷幕的削波系数 ,对工程实际运用和计算装药水下爆炸对渔类的安全距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气泡帷幕对水中冲击波峰压力衰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睿  冯顺山 《工程爆破》2001,7(2):13-17
通过对气泡帷幕衰减水中冲击波作用现象进行分析,基于实验结果,采用爆炸相似律理论,得到了适用于工程计算的经验表达式,并引入气泡帷幕的削波系数,对工程实际运用和计算装药水下爆炸对渔类的安全距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气泡帷幕衰减水中冲击波频谱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朱安周  张可玉  詹发民  孟涛 《爆破》2004,21(4):12-14
在小型爆炸实验水池中测量冲击波通过气泡帷幕后的压力,对结果进行FFT变换并进行频谱分析.得到了气流量、帷幕层数、孔径等帷幕参数改变时对水下冲击波频谱特性的影响,为气泡帷幕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气泡帷幕产生的气水混合层对冲击波能量的衰减效应,设计了乳化炸药水下延期爆破试验,研究气泡帷幕对水下爆破冲击波的影响。以冲击波斜入射条件下波阻抗差异性为研究对象,设计多层差异性气泡帷幕。以距爆心12 m处帷幕前、后测点处的冲击波衰减率为评价指标,测得多排孔气泡帷幕前测点处的冲击波压力峰值为1.518 MPa和1.493 MPa,帷幕后测点处的冲击波压力峰值为0.026 MPa和0.034 MPa,冲击波综合衰减率为97.72%98.29%。与陆上岩石爆破冲击波传播规律相比,水下爆破冲击波作用时间短,波阵传播速度快,冲击波压力更大,且传递过程中能量损耗少,传递效率高,同等爆破当量的条件下水下爆破对结构的损害更大。采用多层差异性气泡帷幕对水下爆破施工进行防护,可以在完成水下炸礁爆破施工任务的同时,不破坏水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建设相对条件固定的水中爆炸实验装置,为开展水中工程结构和装备进行抗爆性能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保证。本文设计和建设了具有多种功能的水中爆炸大型实验装置,该装置由爆炸水池、轻钢滑动提升装置、储气加压装置、筛网架、水中爆炸压力测试系统与测试室等组成。根据一维弹性平面波理论,对该装置爆炸水池结构设计的主要问题和抗爆隔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纵波入射时水池结构内部不同介质应力波传播情况和破坏模式。并运用气泡帷幕防护技术,对降低水中爆炸冲击波防护措施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和探讨,验证了该水中爆炸实验装置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降低水中冲击波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工程爆破》2022,(3):13-17
在一次爆破加载同时得到爆破模型动态等差线与等和线条纹图的基础上 ,采用部分改变物光光程的方法求得等和条纹的级数。为检验尚有争议的动态等差条纹级数判据 ,利用设计的一种应力波在边界反射后的爆破实验模型进行研究 ,解决了复杂条纹图的判读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水下爆炸炸药能测量消除边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小型爆炸水池中测量炸药的爆炸能量,会遇到边界反射问题。文中就如何消除边界效应,选取了几种能衰减冲击波能的材料和措施进行实测对比。结果表明:在水池内壁附近设置一种气泡帷幕,可有效地削弱反射冲击波,使气泡脉动周期增大,从而使所测总能量(Et)更接近炸药的爆热(Qv)。  相似文献   

18.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及现场监测技术,结合砖灶子水下炸礁项目,研究了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对桥墩的影响以及防护,对水中冲击波作用下桥墩结构的动态响应以及气泡帷幕的削减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李家沱大桥的动态响应以及安全状态做出评价。研究发现:桥墩结构对水中冲击波的动态响应在桥墩中部及桥趾部位较大,且迎爆面的响应大于背爆面,测量点的速度与加速度响应最大值均出现在水平径向,然后是垂直方向和水平切向;气泡帷幕对于水中冲击波的削减效果良好,且距离保护对象5 m时效果最佳。运用气泡帷幕防护及现场监测指导施工,使得李家沱大桥处于安全状态下。  相似文献   

19.
削弱水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负面效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水下钻孔爆破危害防护问题,通过海边浅层水中钻孔爆破试验,实测得到了水中冲击波波形曲线及压力数据,对现在比较流行的抑制水下爆破负面效应的两种手段——延时起爆和气泡帷幕方法进行了验证与探讨。试验表明,选择合适的延时起爆能使总爆炸能量在时间上合理分布,而气泡帷幕手段对特定频率的冲击波有良好的削弱效果,为进一步的研究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结合长江航道莲沱段炸礁工程,用LS-DYNA软件对水下钻孔爆破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水击波的传播规律和气泡帷幕对水击波的削减作用,分析了水下钻孔爆破3个方向上水击波的传播特性。结果表明,水下钻孔爆破水击波在炮孔轴线方向衰减最为明显,其次是与炮孔轴线夹45°角的方向,而最小抵抗线方向衰减最慢;且改变水深时,结论仍成立。同时,研究了不同位置的气泡帷幕对水击波峰值压力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气泡帷幕对水击波起到了良好的削减作用;且气泡帷幕离爆源较近时,对水击波的削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