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远赋  刘光陵 《天津医药》1999,27(8):475-477
观察8例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应用IFN-α的治疗效果。方法:先给予强的松按1mg/(kg·d)治疗 2周后突然停药,此时开始应用 α-干扰素 100万 u,隔天 1次肌注,疗程共 6个月。观察患儿血 HBV抗原的转变,尿蛋白及血生化的变化。结果:7例患儿中的4例HBeAg由阳转阴,8例患儿中的2例HBsAg由阳转阴, 3例尿蛋白转阴, 3例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 75%(6/8)。结论:该剂量疗程的干扰素对小儿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效果,适合我国国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α-干扰素治疗后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经α-干扰素治疗的临床病理变化。方法32例HBV相关性肾炎给予α-干扰素100~300万U,肌肉注射,6个月为一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浓度,24h尿蛋白定量及肾组织乙肝抗原、HBV-DNA、IgG、IgM、IgA阳性率。结果α-干扰素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浓度升高、尿蛋白定量下降;肾组织乙肝抗原、HBV-DNA、IgA、IgM、IgG阳性率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经α-干扰素治疗后临床病理有较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单独应用抗病毒药(如α-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对血清HBV标志物转阴、尿蛋白减少甚至转阴有一定疗效。近年来发现霉酚酸酯具有轻微抗病毒作用及增加抗病毒药物的抗病毒性能。我院自2002年12月开始用霉酚酸酯联合α-干扰素治疗了2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并有轻度肝功能异常,经肾组织活检确诊为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且在外院经足量强的松治疗8周无效的患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何旭 《中国药业》2001,10(10):54-54
目的:观察光谱加α-干扰素栓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106例尖锐湿疣患切除病灶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光谱+α-干扰素栓)50例及对照组(光谱组)56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随诊3个月,对照组复发率为30.36%,治疗组复发率为8%,具有极显性差异(P<0.01)。结论:光谱加α-干扰素栓是治疗尖锐湿疣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阻断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TNF-α与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32例经肾穿刺活检证实为原发性CGN并伴有明显蛋白尿患者,分别接受AngⅡ阻断剂[苯那普利、缬沙坦或两药联合(苯那普利+缬沙坦)]治疗,疗程8-12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TNF-α、尿TNF-α、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水平,并观察血、尿TNF-α水平与蛋白尿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尿TNF-α水平、24小时尿蛋白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分别为(7.8±3.9)vs(5.0±1.6)fmol/mL,(11.9±6.8)vs(8.3±3.5)fmol/mL,(2、55±2.01)vs(0.97±0.52)g(分别为P〈0.01,P〈0.05,P〈0.01)。治疗前后血TNF-α水平和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515,P〈0.01;r=0.385,P〈0.05)。治疗前后尿TNF-α与24小时尿蛋白也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622,P〈0.05;r=0.360,P〈0.05)。结论:CGN患者血、尿TNF-α水平升高,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AngⅡ阻断剂可有效降低血、尿TNF-α的水平,减少蛋白尿及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小儿水痘临床治疗中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奇偶数列法为标准,将92例水痘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阿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临床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全部脱痂自愈时间、水疱结痂时间、退热时间、瘙痒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小儿水痘临床治疗中重组人干扰素α-2b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肾炎康袋泡剂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肾炎康袋泡剂,8周为1疗程,观察其临床疗效、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为7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炎康袋泡剂辅助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5-氟尿嘧啶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CA63例,30例单纯应用5-Fu治疗,33例5-Fu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结果:5-Fu联合α-干扰素栓组痊愈率高于5-Fu组,复发率低于5-Fu组。结论:5-Fu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CA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安士强 《中国药业》2001,10(12):24-25
目的:观察α-干扰素栓对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α-干扰素栓睡前取1粒放置于阴道深部,隔日1次,共9次1个疗程,治疗宫颈糜烂100例,结果:治疗1-2个疗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α-干扰素栓对宫颈糜烂疗效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α-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进行抗病毒处理,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7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α-干扰素可缩短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程,减轻严重程度,是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