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原层复合射孔解堵工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射孔新技术。将此工艺应用于冷湖油田的南八仙油气田仙中59井和马北一号油田马8-1井,结果表明,复合射孔解堵工艺完全适用于冷湖油田由于压井液造成的单井储层污染解堵问题,可作为增产解堵措施在冷湖油田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2.
井温资料在南阳油田压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井温资料在南阳油田生产中主要用于判断水力压裂裂缝高度、分析水力裂缝形态和压裂施工效果等.在储层含气时,用于判断套管外是否窜槽、射孔井段是否已正确射孔.运用实例分析了其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低渗透露头岩芯进行了实弹射孔实验,时射孔孔眼穿透深度、孔眼周围渗透率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眼周围的渗透率变化规律和常规地层不同,沿孔眼轴线方向,渗透率呈单调下降趋势,孔眼末端的渗透率接近于原始值;在沿孔眼径向方向,渗透率也呈下降趋势,压实带特征不明显,且压实带部位的渗透率仍明显大于岩石原始渗透率;低渗透岩石射孔孔眼穿透深度明显比常规储层中小.由于常规射孔技术对低渗透储层的改造深度有限,应大规模推广采用复合射孔等新技术以改善射孔效果.  相似文献   

4.
用边界元方法分析射孔完井非稳定渗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考虑了射孔孔眼状态、各向异性储层伤害、以及不同边界条件等因素,建立了射孔井的油藏模型和非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应用边界元数模直接解法和区域分割技术,得到了随射孔孔眼和储层伤害变化时,孔眼附近储层不稳定渗流规律、生产动态和不稳定压力变化特征。对于更好地解决开发井网布置、射孔参数优化、增产措施设计和不稳定试井方法改进等生产问题有实际指导作用。边界元方法在油藏数值模拟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海上轻质油藏薄油层采油井射孔方案,文章选取渤海南部D油田的实际参数,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油井与水平方向含油边界、垂直方向油水界面的距离以及产层厚度、储层原油黏度、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等因素开展了敏感性分析,并对不同射孔方案的开发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采油井与油藏水平方向含油边界的距离小于130 m时,或采油井与油藏垂直方向油水界面距离小于3 m时,最佳避射厚度随边界距离的减少而增加,随地层原油黏度降低而减少;射开层段内的渗透率极差应控制在7.0以内。据此形成了一套海上薄油层单井避射图版,指导了D油田射孔方案的实施,投产后无水采油期长达7个月,实践证明该图版对此类油田控水稳油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气藏及非常规能源开发的一项重要技术,压裂施工过程中需要射孔作业沟通油气储集区来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的采收率,为此,准确地认识射孔参数对水平井起裂压力的影响是关系到低渗透储层压裂改造的关键环节。基于岩石力学和弹性力学,在现有模型上考虑水平井井筒方位和射孔方位等因素,建立水平射孔井的起裂压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射孔孔眼的起裂点通常在孔壁周向角为0°和180°位置,并且起裂压力受到井筒方位和射孔方位的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氮气正压射孔与氮气测试技术是目前油气田开发中使用效果较好的井下特种技术,对于提高油井射孔效率,改善井筒周围地层的渗流条件,提高采收率,取得准确井下测试资料,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对于氮气正压射孔与氮气测试技术工艺及其在油田应用进行较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渤南油田深层系低孔、低渗、高温以及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等地质特征,在大量实验测试的基础上,优选出了耐高温、高粘度、低伤害、低摩阻延迟交联液体系.同时,采用前置液加小陶段塞与高效暂堵剂降滤失、优化射孔、高排量施工、全程伴注液氮助排等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渤南油田深层系裂缝型储层的压裂工艺技术,并在多口压裂井上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低渗透储层的射孔技术必须配合压裂增产改造技术而开展,其中射孔层位优化是其关键问题之一.针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储层地质特性,提出了一种射孔层位优化的实用方法,即采用多种射孔方案,通过对不同射孔方案与压裂方案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优选射孔方案,尽量使各层都得到均衡、有力的改造,并且防止压裂时压窜目的层上、下水层或应力较小的夹层.该方法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勘探实践中,结合限流法分层压裂技术和封隔器分层压裂技术进行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使油井产能最高的射孔参数优选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介绍了射孔完井电模拟及有限元数学模型研究的结果。分析了孔深、孔密、布孔相位角等射孔参数对油井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射孔井产能的诸因素相对重要性排列顺序。介绍了以计算软件、回归方程、诺模图三仲形式表达的射孔井产能与诸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最后给出了华北油田应用优选射孔参数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射孔是影响气井产能的关键因素,选择合理的射孔参数极其重要。气井由于其 渗流特性与油井不同,因此,射孔参数的选择也与油井不同。根据气井的渗流规律和气层被钻井泥浆污染的特性,分析了射孔参数对气井产能的影响,同时与油井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实例计算。提出近井带孔深对产能的影响较油井强烈;超过污染带后孔径又成为第一影响参数,这一特点与油井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2.
红河油田水平井已经实现了规模开发,但存在部分井投产后产水率较高,同一井区不同井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受井下环境的限制,测井资料项目录取比较单一,一般只测常规声波、双感应系列,使得应用测井资料对水平井进行地质参数评价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有效利用现有测井资料提前判断可能产水层位、进而规避射开高含水部位,预测高产层段是测井评价工作的重点。本文在研究该区域储层基本特性的基础上,以测井资料为依托,从孔隙结构及成藏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对储层出水原因及产能的预测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今后水平井投产层段的优选及产能的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油田开采中射孔效果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孔径深穿透,另一种是大孔径但穿透很浅。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具有独立传爆部件的射孔弹及其射孔工艺,较好的解决了大孔径、深穿透这个问题,通过其独特的二次子弹复合射孔工艺,达到了射孔和压裂两大目的,通过在辽河油田某采油厂四口井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油田增产增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萨中开发区“二三结合”开发实验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二、三类油层(萨Ⅱ10~萨Ⅲ10)"二三结合"开发实验井网部署,实验层段组合优化方案,注聚开发合理衔接时机,二、三类油层最佳组合开发模式等.结果表明:二、三类油层各自部署一套新井网,协调布井,同步钻井选择性射孔、同步水驱挖潜,协调平面和纵向注采关系,同期注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进行三次采油能有效地挖潜油藏剩余油,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稠油高凝油提捞采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河油田长期停产稠油、高凝油井以及油田边缘地区的低产、低渗油井开发出一项新型提捞采油技术。该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电加热方式降低井简内原油粘度及凝固点,再下入工具进行提捞采油。其主要设备为一台多功能捞油车、一台运液罐车和配套管线。该项技术适用于粘度在50000mPa·S以内的稠油井及凝固点低于50℃的高凝油油井,适用井深2000m。该项技术填补了国内油田稠油、高凝油捞油技术的空白,为油田增产增效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确预测水平井蒸汽吞吐生产动态是优化注汽工艺参数、高效开发稠油油藏的基础.基于Marx-Langenheim油藏加热理论,考虑水平井加热区域为椭圆体,建立水平井油藏加热模型,结合Giger水平井产能方程,进一步建立水平井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模型.对胜利油田草平5井实例计算表明,模型预测的水平井产能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以该井为例分析注汽速度、蒸汽干度、周期注汽量、蒸汽温度、焖井时间对周期产油量的影响,得出各影响因素的最佳控制范围,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裂缝性油藏射孔参数优化设计与常规孔隙性砂岩油藏有较大的不同,裂缝的存在使得射孔完井油井的产能评价变得十分复杂.在对裂缝孔隙性油藏射孔参数与油井产能定量关系研究的有限元模拟基础上,对一组水平缝、一组垂直缝、两组垂直缝和三组直交缝情况下射孔参数对油井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和分析,获得了很多有益的结论,研制了裂缝性油藏射孔参数优化设计软件,对裂缝性及裂缝孔隙性油藏的射孔参数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油井产能.  相似文献   

18.
深抽工艺中泵的选取是塔河油田高效开采深层油藏面临的难题。深抽泵的优选应尽可能避免深井举升载荷大、泵效低、检泵周期短、难度大等问题。通过调研泵的现场应用情况,对五种常用深抽泵的采油工作特点及参数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实际生产中,侧流减载泵可以有效降低抽油杆柱载荷;双层泵的下泵深度最大;自动补偿泵可降低漏失和预防砂卡,延长深抽泵寿命;液压反馈式深抽泵能减小抽油杆柱的下行阻力;电潜泵⁃有杆泵复合深抽工艺可以明显提高泵效。研究结果对其他油田深井或井底供液能量不足井的机采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的油气田开发中,水平井的数量逐渐增多,水平井正作为一种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用来提高生产率和油层价值。由于重力分异作用,对直井的解释技术通常不适用于水平井,因而给生产测井解释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最优化方法用于水平井生产测井资料解释当中,对水平井的定量解释做出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MW油田多口井的测井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油田水淹层的定性判别模式,并利用关键井分析技术建立了多种地质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依据模型编制了水淹层解释应用软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MW地区的水淹层评价新方法.对该区近20口井水淹层段测井资料进行解释处理,解释评价结果与生产测试结果吻合较好,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为油田的增储挖储工作提供了确切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