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PPG-400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备了聚丙二醇丙烯酸单酯(PPGA),然后采用溶液聚合法与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合成了油溶性四元聚合物降黏剂POSA,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表征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特性。通过对其降黏效果的评价,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为∶n(丙烯酸十八酯)∶n(丙烯酰胺)∶n(苯乙烯)∶n(PPGA)=6∶1∶2∶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 h;在50℃下,降黏剂加量为1 000 mg/L时,稠油的黏度由3 008 m Pa·s降到895 m Pa·s,表现出了良好的降黏效果。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11):2080-2084
以马来酸酐和苯甲胺为原料制备了N-苄基马来酰亚胺(NBMI),然后采用溶液聚合法与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共聚合成了油溶性三元聚合物降黏剂BSA,并用红外光谱表征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特性。通过对其降黏效果的评价,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为:n(甲基丙烯酸十八酯)∶n(NBMI)∶n(丙烯酸)=8∶2∶2,引发剂用量为1.2%,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5 h。在50℃条件下,降黏剂加量为1 000 mg/L时,稠油的黏度由4 360 m Pa·s降到873 m Pa·s,表现出了良好的降黏效果。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15,(11):2080-2084
以马来酸酐和苯甲胺为原料制备了N-苄基马来酰亚胺(NBMI),然后采用溶液聚合法与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共聚合成了油溶性三元聚合物降黏剂BSA,并用红外光谱表征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特性。通过对其降黏效果的评价,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为:n(甲基丙烯酸十八酯)∶n(NBMI)∶n(丙烯酸)=8∶2∶2,引发剂用量为1.2%,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5 h。在50℃条件下,降黏剂加量为1 000 mg/L时,稠油的黏度由4 360 m Pa·s降到873 m Pa·s,表现出了良好的降黏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聚丙二醇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采用酸酐醇解法合成了马来酸酯。然后利用自制的马来酸酯与醋酸乙烯酯、丙烯酰胺共聚,合成了一种油溶性三元聚合物降黏剂,并用红外光谱法表征聚合物的组成特性。通过对其降黏效果的评价,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n(醋酸乙烯酯):n(丙烯酰胺):n(马来酸酯)= 6:2: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9%,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6h;当温度为50℃,降黏剂加量为600mg/L时,稠油的黏度由3790mPa•s降到1110mPa•s,表现出了良好的降黏效果。  相似文献   

5.
徐家丽  秦冰  赵琳  江建林 《应用化工》2021,(6):1627-1631,1641
综述了油溶性降黏剂及其降黏机理的研究进展.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油溶性降黏剂的研究概况.①简述油溶性降黏剂的发展概况及分子结构类型;②通过SEM、XRD、IR、分子模拟,从沥青质微观形貌、分子间作用力角度介绍油溶性降黏剂的降黏机理;③介绍了油溶性降黏剂的降黏效果以及降黏剂与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的降黏效果;④分析了油溶性降黏剂研...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油溶性降黏剂及其降黏机理的研究进展。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油溶性降黏剂的研究概况。(1)简述油溶性降黏剂的发展概况及分子结构类型;(2)通过SEM、XRD、IR、分子模拟,从沥青质微观形貌、分子间作用力角度介绍油溶性降黏剂的降黏机理;(3)介绍了油溶性降黏剂的降黏效果以及降黏剂与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的降黏效果;(4)分析了油溶性降黏剂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在分子水平上,开展降黏剂对稠油胶体体系的影响,才能从根本上阐明油溶性降黏剂的降粘机理。  相似文献   

7.
针对河南油田稠油降黏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油溶性降黏剂配方的研究。通过室内筛选评价,制得油溶性降黏剂复合体系,并考察了温度对降黏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该体系对河南油田杨浅19区块的稠油在30~80℃范围内的降黏率可达到98%以上,且普适性较广。  相似文献   

8.
王宁  陈翔宇  夏淑倩 《精细化工》2021,38(5):882-888
稠油黏度高、密度大,给开采运输带来巨大的挑战.常用掺稀、加热、乳化等方式对稠油降黏,但各种技术均存在不足和限制.近年来,油溶性降黏剂因其降黏效率稳定、成本较低及操作简便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油溶性降黏剂大多是由降凝剂发展而来,主要包含3种基团——长链烷基、芳香环和极性基团.该文综述了油溶性稠油降黏剂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结构特点;分析了油溶性降黏剂中3种关键基团在降黏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前人在3种基团方向上的尝试;阐述了降黏机理及3种关键基团对降黏效果的影响;最后指出油溶性降黏剂的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M油田油藏温度低,油藏埋深浅,原油黏度高,含水少,流动性差,针对M油田稠油特性,研制了油溶性降黏剂PH-OV.实验研究表明:油溶性降黏剂PH-OV的较优组成为4%酯化改性聚醚+15%二乙二醇二丁醚+81%芳烃类溶剂油,PH-OV质量分数达到3%时,对M油田稠油降黏率可达到85.2%;加量达到5%以上时,在14~8...  相似文献   

10.
以甲基丙烯酸十八酯、N-苄基马来酰亚胺和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了针对于克拉玛依油砂沥青的新型油溶性共聚降粘剂。对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影响条件进行了优化,探究了降黏剂用量和温度等因素对降黏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该降黏剂的聚合反应条件为:聚合单体摩尔比为10∶4∶3,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85℃。在降黏剂添加量1000 mg·kg-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0 min时降黏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的降黏率为35.7%。  相似文献   

11.
一种油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昊 《广州化工》2014,(20):89-90,136
以丙烯酸十八酯与丙烯酰胺、马来酸酐单体与一种阴离子单体对乙烯基苯磺酸钠( NaSS )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油溶性聚合物。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降粘剂对塔河JT-4稠油具有良好的降粘效果。降粘剂加入量为400 mg/kg时,该降粘剂在50℃使高粘稠油的降粘率几乎达到90%,具有极好的降粘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稠油降黏剂存在的选择性强和降黏效果差等问题,通过向聚合物分子骨架上增加极性基团以降低稠油中胶质和沥青质的氢键作用,从而提高聚合物降黏剂的降黏效果。以甲基丙烯酸二十二酯、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和苯乙烯为原料,经过聚合反应制得了一种聚合物稠油降黏剂,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实验中分别考察了温度、降黏剂加入量对降黏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降黏剂能在常温下较大幅度地降低稠油黏度,60℃时其最佳加入量为400mg/L,是一种良好的聚合物稠油降黏剂。  相似文献   

13.
以卤代烷烃、聚乙烯亚胺(PEI)、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耐温抗盐性能的两亲聚合物型稠油降黏剂。利用红外光谱仪、显微镜、旋转滴界面张力仪、哈克流变仪、填砂管驱油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对稠油的乳化降黏及驱油能力。结果表明,当聚合降黏剂质量分数为1.00%时,油水质量比7:3条件下,春风油田稠油黏度由4753 mPa?s降至85 mPa?s,降黏率大于98%,油水界面张力由11.59 mN/m降低至0.06 mN/m。经过110℃老化24 h、矿化度1.45?105 mg/L条件下降黏率大于93%,具有较好的耐温耐盐性。在50℃、4.84?104 mg/L条件下,质量分数为0.50%的降黏剂溶液黏度为56 mPa?s,与市售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32 mPa?s的黏度相比,该聚合物降黏剂在矿化度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水相增稠能力。填砂管驱油实验注降黏剂驱能够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37.45%,表明该聚合物溶液可以通过降低稠油黏度和扩大波及体积提高稠油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室内以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季铵盐类阳离子单体和烷基丙烯酰胺疏水单体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四元共聚法合成了一种耐温抗盐型稠油降黏剂DT-1,并对其降黏性能、耐温性能及抗盐性能进行了评价,并与其它市售降黏剂的降黏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降黏剂DT-1对渤海稠油和新疆稠油均具有良好的降黏效果,当其质量浓度为0.5%时,降黏率均可达到99%以上;降黏剂DT-1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经200℃老化24 h后,对两种稠油的降黏率仍能达到97%以上;降黏剂DT-1还具有良好的抗盐性能,在矿化度为100 000 mg·L~(-1)的NaCl盐水中对两种稠油仍能保持较高的降黏率;降黏剂DT-1对渤海稠油和新疆稠油的降黏效果优于其它市售降黏剂。  相似文献   

15.
研制了一种以纳米硅为主剂的水基钻井液用稠油纳米降黏剂MLA,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 表明,纳米降黏剂MLA对水基钻井液的流变性能无影响,能有效降低稠油乳状液黏度,稠油含水率为20%时,75℃下降黏率高达60%以上,降黏效果较好,且能提高恩平岩芯的润湿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南南阳新庄油田稠油特性以及大量的实验基础上,研发合成了一种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OP)水溶性的稠油降黏剂。在合成实验中首先确定了OP降黏剂的基本组成,然后优化了氯化反应及磺化反应中的条件对降黏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氯化、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将最优条件下合成的水溶性OP降黏剂进行杨浅1911#稠油实验,得到OP降黏剂的降黏率为99.5%。  相似文献   

17.
刘炳圻  张春生  刘文  许诺 《当代化工》2021,50(2):331-334
稠油通常具有黏度高、密度大以及流动性差的特点,从而影响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因此,为降低稠油的黏度,提高普通稠油油藏的采收率,室内以脂肪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和过氧化氢为单体制备了一种新型水溶性稠油降黏剂SWQ-1.降黏剂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脂肪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1.6,催化剂的加量为2.5%,反应温...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降黏剂对聚丙烯(PP)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黏剂能够有效地提高PP的流动性,并且对PP力学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当降黏剂的含量为2.64%时,熔体流动速率提高了100%。加入降黏剂后,PP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降低的幅度在1~3 MPa,而冲击强度降低的幅度在1~3 kJ/m2,提高了PP的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