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致密油作为一种非常规石油资源,目前在美国和加拿大开发地较为成功。近年来,随着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开发技术也为致密油的开采打下了良好基础。我国致密油开发相对较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加快我国致密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对我国致密油的成功开发具有重大意义。概述了国内外致密油开发现状,分析了致密油的储层特征,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致密油压裂技术的进展并结合目前现状对我国致密油压裂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扎哈泉致密油常规直井钻井现状和水平井钻井难点出发,开展以井身结构优化、井眼轨迹优化设计、钻井参数优化、高效钻头优选、钻井液优选等钻井技术为核心的探索与研究,实现了扎哈泉区块致密油水平井的优快钻进,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该区域水平井的钻井技术,为扎哈泉致密油勘探开发提供了十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现在致密砂岩储层是应用了水平井压裂技术来提升油气产量,但与裸眼完井相比较而言,其压裂增产机理并不完善,迫切需要新的方法和技术来提升经济效益。本文通过研究致密砂岩油气藏水平井压裂增产因素:根据致密砂岩油气藏的特点和发育难点,总结了致密砂岩水平井压裂增产的三个关键因素,即裂缝导流能力、双线性渗漏和复杂的裂缝网络。  相似文献   

4.
页岩气资源潜力大、寿命长、生产周期长,已成为能源研究领域的热点和突破点。自2009年以来,中国页岩气钻井领域的62a,标志着国内页岩气资源的开发。页岩气储层和常规油藏不同,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特别是对水平井钻井、完井和压裂技术,实现经济高效发展。近年来国内页岩气钻井技术、钻井液技术、固井和压裂技术等,可以为中国页岩气开发的技术基础。讨论了页岩气的发展,技术和环境问题,指出了页岩气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需要结合国内页岩气储层的特点,借鉴新技术、国内外经验,通过优化工具开发、技术支持和水平井钻井技术的解决方案,尽快为页岩气的发展提高;进一步提高油基钻井液体系流变,密封能力,开展水基钻井液体系研究适用于页岩气水平井钻井;研究使用油基钻井液页岩气水平井的现状,进一步提高冲洗液和水泥浆体系和固井技术;分析页岩气水平多级压裂技术的井下工具、工作液及施工技术进展,加强压裂设计动态监测,形成一套完整的钻井、压裂及生产过程中废水等操作,污水和垃圾处理技术,重视环境污染评价页岩气的开采,以确保中国页岩气开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新疆油田在环玛湖地区致密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开发中面临着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天然能量开发产量递减快,地层能量不足,采收率低等挑战,针对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弹性开发采收率低的问题,开展了室内研究与矿场试验,以增油量为评价依据,优化了吞吐时机、注入方式、注入量、注入速度等吞吐参数,选取Ma HW001井进行现场试验,增油效果明显。研究表明:增膨、降黏是致密油藏CO2吞吐增产的主要作用因素;优化CO2吞吐注采参数,其最优参数组合为“CO2+顶替水段塞”组合注入,注气速度为1 2 0~1 6 0t/d,注入压力为15MPa以内,焖井60~80天。水平井体积压裂后,采用CO2吞吐增油效果明显,实现了该区致密油提高采收率的初步突破,同时对类似致密油藏增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区块储层致密,部分水平井存在钻遇率低、固井差的问题,试验应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本文介绍了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机理,针对致密油水平井存在的问题,优化了针对性试验方案,并分析了试验效果。现场试验6口井,微地震监测结果显示,储层实现了体积改造,投产初期单井日产油6.2t,阶段产油1794t,达到了方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前,朝阳沟油田难动用储量主要分布在特低渗致密储层,储层物性差,砂泥薄层交互发育,传统的水平井压裂改造已难以满足难动用储量的高效开发要求。为实现致密油储量有效动用,应用水平井整体优化压裂改造,采取交错布缝方式,实现直井-水平井联合开采层人工裂缝与井网的合理匹配。在油田R试验区块内压裂油井水平井3口,直井1口,水平井投产后初期产油4.9t/d,目前产油4.8t/d,是同区块直井的3.4倍,试验见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是探索致密油储层有效开发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页岩气作为新兴的非常规天然气,是未来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美国等国家的页岩气开发技术日趋成熟,已经形成了从勘探、储层评价、钻井、固井、完井到压裂的一体化程序,尤其是水平井钻井技术和压裂增产技术的突破,使页岩气的产量极速增长。论文在大量调研基础上,分析了页岩气的成藏机理,综述了页岩气资源现状以及国外的开发技术,分析了国内页岩气的开发现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页岩气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致密储层水平井采用大规模体积压裂改造、弹性开发后期产量递减快,注水开发难以建立有效驱替的实际,为提高致密储层水平井产量,探索试验了CO_2吞吐能量补充技术。通过室内研究及大物模试验,确定了CO_2吞吐增产机理,建立了较精确的地质模型,优化了试验井注入量、注入速度、焖井时间等注入参数。现场试验1口井,初期日增油11.7t,累积生产203天,日增油3.7t,累计增油1150t,达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为致密储层水平井能量补充方式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WQ油田M块致密油水平井衰竭式开发的不断推进,造成地层严重亏空,导致单井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等问题,只有对储层进行大规模改造,才能形成有效渗流。首先,本文通过研究对比注水吞吐和常规体积压裂的现场压裂效果,找出二者在缝网增能中效果不佳的原因。其次,针对二者局限性提出了水平井缝网增能重复压裂技术。最后,在M区块开展了致密油水平井缝网增能重复压裂技术现场先导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提升工具性能,优化措施工艺,各工序占井时间同比下降24%~57%,压裂作业时效提高14%,单段费用下降21.3%,有效期内可实现净增油3000t,产出投入比达1.2($50),实现效益开发,有效改善了区块的开发效果,为致密油水平井重复压裂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郭永奇  铁成军 《辽宁化工》2013,42(3):309-312,317
2009年北美巴肯致密油产量达到1 230×104t,致密油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巴肯致密油分布于美国的蒙大拿州东北部、北达科他洲的西北部以及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的南部和马尼托巴省西南部,面积为40 000×104km2,可采储量(油气当量)可达3.65×108bbl(0.58×108m3)。本文的目的旨在通过研究巴肯致密油的地质特征,结合国内学者对于致密油的研究,明确国致密油的定义及特征,以期对我国的致密油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相关数据库对中国致密油的论文进行检索与统计,与之前进行对比,归纳了我国致密油相关的研究工作进展,综述了中国致密油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结论表明:中国致密油论文总数少,纳米油气理论应该成为今后致密油的理论研究及其学科发展的主要理论支撑;国家和企业应该多对科研机构进行相关政策促进和基金资助,促进人才培养,这样我国的致密油研究将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发与探索,我国目前对致密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致密油的定义、基本特征及参数标准已经有了初步的共识。通过对致密油的认识现状、开发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现阶段致密油开发过程中,基质孔隙中原油动用程度极低。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通过渗吸进行致密油开发的思路,并对渗吸开发致密油的可行性和促进致密岩心渗吸的表面活性剂优选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表面活性剂提高渗吸采出程度的主要机制是提高驱油动力和改善油滴在喉道处的运移,因此具有润湿性能和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可能成为致密油渗吸开发过程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玛湖油田是国内已发现的最大致密砂砾岩油气藏,开发过程中存在地质条件复杂、开发工程难度大等问题.玛湖油田从勘探到效益开发大体经历了勘探评价阶段、开发试验阶段、规模开发阶段,开发技术主要有直井开发、水平井常规压裂和水平井体积压裂3种,随着水平井长度、加砂规模和平均单井压裂液用量逐渐加大,开发效果变好.近年来,特低渗-致密石...  相似文献   

15.
美国致密油勘探开发取得巨大成就,通过对美国致密油资源潜力分布及开发现状的研究,对比我国致密油勘探开发现状,参考美国致密油的勘探开发经验,为我国致密油资源商业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石油的运移是石油地质学当中的关键内容,是连接生储聚的关键性纽带。什么样的运移方式决定油藏的聚集规模。通过对不同类型运聚特征的总结,发现致密油运移主要受排驱压力,运移体系和源储空间分布,运移路径上成岩影响因素的控制。对于不同的运移方式,最高效的是有关断层的运移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国外文献的大量研究,总结了对致密油气的初步认识以及致密油气勘探技术发展现状,致密油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之一,对我国原油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北美地区致密油气成功开发,我国也在大力开展致密油气开发工作,但是经过数十年的探索,我国致密油气的开发和研究仍处于初级探索和技术攻关阶段。  相似文献   

18.
马骁锐  何宏  刘欢  强星  陈丽君  刘文正 《当代化工》2021,50(10):2295-2298,2304
针对红河长8油藏条件,研究了不同类型渗吸剂与地层水配伍性能和油水界面张力性能,选取合适的渗吸剂,并采用质量法测定了不同渗吸剂的自发渗吸效果.结果表明:阴-非离子复配渗吸剂FP1与模拟地层水配伍性较好;与模拟油的界面张力能达到10-2 mN·m-1数量级;阴-非离子复配体系渗吸剂FP1的渗吸采收率最高达到19.2%,APG0810采收率次之为16.18%,其次为AES采收率15.13%,地层水效果最差,采收率为11.26%;通过以上因素综合分析,渗吸剂FP1有较好的剥离油滴能力,促使油相排出,达到良好的渗吸排驱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进行致密油气储层体积压裂的可行性判断,选用脆性指数、综合应力评价系数和裂缝发育级别作为判断因素,在得到每一个因素的判断标准的基础上,定义体积压裂可行性判断的整体标准参数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对应的权重分别为:0.63、0.26和0.11。选取X油田Y地区的致密油气储层进行实例判断,其整体标准参数值为0.811大于判断值0.518,则X油田Y地区致密油气储层适合进行体积压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