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factor receptor 2,HER-2)、Ki-67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noe receptor,PR)在男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20例男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HER-2及Ki-67表达情况,分析HER-2及Ki-67阳性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ER、PR阳性率为90%、75%,Ki-67、HER-2阳性率为75%、25%;不同年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HER-2、Ki-6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表达在病理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ER、PR阳性表达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病理类型、肿块直径、是否有淋巴结及TNM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R、PR阳性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PR、HER-2、Ki-67对男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组织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表达状况, 并探讨其与常见的组织病理学参数 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2016 年经病理确诊的190 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 检测肿瘤组织AR 蛋白水平, 分析AR 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190 例乳腺癌组织中AR 阳性 表达率为80.0%,44 例三阴型乳腺癌(TNBC)患者AR 阳性表达率为33%;Ⅰ级和Ⅱ级组织学分级乳腺癌中 AR 阳性 表达率84.5%,Ⅲ级组织学分级AR 阳性表达率为66.7%,AR 阳性乳腺癌多对应较低组织学分级,AR 表达与组织学分 级呈负相关(χ2=7.136, P <0.01);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阴性乳腺癌 AR 阳性表达率为 60.6%,ER 阳性乳 腺癌 AR 阳性表达率为 90.3%。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optor, PR)阴性乳腺癌 AR 阳性表达率为 65.9%,PR 阳性 乳腺癌 AR 阳性表达率为 90.7%,AR 表达与ER 表达、PR 表达呈正相关(χ2 =23.773, P <0.001;χ2 =18.043, P <0.001); Ki- 67<14% 组乳腺癌AR 阳性表达率90.3%,Ki- 67 ≥ 14% 组乳腺癌AR 阳性表达率75.4%,AR 表达与Ki-67 指数呈 负相关(χ2 =5.481, P <0.05);AR 表达在非三阴型乳腺癌(Non-TNBC)与三阴型乳腺癌(TNB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2.209,P <0.001);AR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高于AR 阴性者(P <0.05);AR 表达在患者年龄、月经状态、 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HER-2 及血管浸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3.558,均P >0.05)。结论 AR 表达与多种 临床病理因素存在相关性,AR 可能是乳腺癌的预测指标及预后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特征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71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肿块资料,记录肿块的超声特征:肿块最大径、位置、纵横比、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边界、边缘、形状、钙化、Alder血流分级、淋巴结转移分析免疫组化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分析超声特征与免疫组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710例乳腺癌肿块中ER、PR、HER-2、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72.5%、64.1%、61.0%、80.3%,且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r=0.697,P < 0.001),ER、PR与Ki-67表达均呈负相关(r=-0.218,P < 0.001;r=-0.216,P < 0.001)。ER、PR在肿块最大径≤2 cm中的阳性率更高,Ki-67在肿块最大径 > 2 cm中的阳性率更高。ER阳性时,肿块纵横比 > 1占比较高,PR阳性时,乳腺癌肿块的超声特征多表现为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后方回声衰减或消失。HER-2、Ki-67阳性时肿块纵横比≤1多见且更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乳腺癌的超声特征与ER、PR、HER-2、Ki-67表达存在相关性,超声表现可以反映肿块的生物学行为,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术后预后评估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燕  韩江哲  张敬 《临床医学》2010,30(12):37-39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征象与肿瘤分子生物学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浸润性乳腺癌超声二维征象与肿瘤ER、PR及HE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ER阳性70例,PR阳性72例,HER-2过度表达38例。肿瘤形态不规则组ER及PR阳性率高于形态规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边缘不光整、有毛刺或成角畸形组ER及HER-2阳性率高于边缘光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内有钙化灶组ER、PR及HER-2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各自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征象与ER、PR、HER-2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乳腺癌ER、PR及HER-2的表达状态,为乳腺癌的术前辅助内分泌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相关蛋白(STRA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01—2020-03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同时选取乳腺良性病变6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STRAP表达情况,分析STRAP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乳腺癌STRAP阳性率为82.0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P0.05);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STRAP阳性率分别为94.64%、92.86%和94.34%,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 cm、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 STRAP表达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患者SRTAP阳性表达率为61.36%,明显低于ER阴性表达患者(P0.0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表达患者SRTAP阳性表达率为100%,明显高于HER-2阴性表达患者(P0.05); STRAP表达与孕激素受体(PR)、Ki-67和p53表达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乳腺癌STRAP表达上调,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同时与ER、HER-2表达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阴性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0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R、ER和HER-2的表达情况,对比分析ER阴性浸润性乳腺癌中AR和HER-2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分子分型等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7例ER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AR阳性率为51.4%。ER阴性患者中AR与HER-2、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5/6及组织学分级均有关(均P<0.05)。ER阴性/HER-2阳性组中AR与CK5/6及增殖指数Ki-67均有关(均P<0.05)。ER阴性/HER-2阴性患者中,AR与增殖指数Ki-67有关(P<0.05)。生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72例初治单侧乳腺癌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ER、PR和 H ER-2在原发灶及腋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情况。结果 ER、PR、HER-2在原发灶与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ER、PR在不同分期肿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ER-2在Ⅲ期乳腺癌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Ⅱ期乳腺癌原发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癌和小叶癌ER、PR、HER-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激素受体表达状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也是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指标。H ER-2与肿瘤分期相关,对于H ER-2阳性患者,应及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67(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依据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妇瘤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4例,将其作为子宫内膜癌组,另依据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同期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妇瘤科收治的因其他妇科疾病手术刮宫或切除的子宫内膜标本120例作为子宫内膜标本组,统计分析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子宫内膜癌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C-erbB-2、Ki-67阳性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C-erbB-2、Ki-67阳性率分别为53. 2%、44. 2%、51. 9%、59. 7%;子宫内膜标本组不典型增生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C-erbB-2、Ki-67阳性率分别为80. 0%、76. 7%、50. 0%、33. 3%,正常子宫内膜人员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C-erbB-2、Ki-67阳性率分别为90. 0%、93. 3%、0%、6. 7%。子宫内膜癌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子宫内膜标本组中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人员(P 0. 05),C-erbB-2、Ki-6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标本组中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人员(P 0. 05)。子宫内膜癌组Ⅲ~Ⅳ期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Ⅰ、Ⅱ期患者(P 0. 05),Ⅰ期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Ⅱ期患者(P 0. 05);Ⅱ、Ⅲ~Ⅳ期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C-erbB-2、Ki-6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Ⅰ期患者(P 0. 05),Ⅱ期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C-erbB-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P 0. 05),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Ⅲ~Ⅳ期患者(P 0. 05)。分化程度G1、G2、G3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均逐渐降低(P 0. 05),C-erbB-2、Ki-67阳性表达率均逐渐升高(P 0. 05)。浸润程度≤1/2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C-erbB-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 1/2患者(P 0. 05),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 1/2患者(P 0. 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C-erbB-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 05),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 05)。结论 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降低,C-erbB-2和Ki-67阳性表达率提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2和Ki-67与临床病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研究乳腺癌超声造影边缘带增强特征及定量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超声造影检查的乳腺癌女性患者76例(76个病灶),所有患者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且术前均未进行放化疗治疗,观察超声造影后乳腺癌病灶边缘增强特征及定量参数,分析其与ER、PR、HER-2、Ki-67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病灶边缘放射状增强与ER、Ki67阳性表达相关;穿支增强与HER-2阳性表达相关;造影后范围扩大与ER、HER-2、Ki67阳性表达相关;边缘增强特征与Ki67阳性表达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边缘带定量参数PI、AUC以及Grad与Ki-67阳性表达呈正相关,TTP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超声造影边缘增强特征及定量参数与ER、PR、HER-2、Ki-67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精准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的特征与乳腺癌分子生物学指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mic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Ki-67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60例疑诊乳腺癌患者,均行二维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超声声像特征,检测乳腺结节最大弹性模量值(maximum modulus of elasticity, E_(max));绘制ROC曲线,评估E_(max)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效能;以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E_(max)诊断乳腺恶性结节的准确率;10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HER-2、Ki-67阳性表达率,分析超声声像特征与ER、PR、HER-2、Ki-67阳性表达率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超声声像特征与ER、PR、HER-2、Ki-67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恶性结节110例,其中107例为浸润性乳腺癌;良性结节50例。剪切波弹性模量E_(max)最佳截断值为93.11 kPa时,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AUC为0.979(95%CI:0.960~0.990,P0.001),灵敏度为93.64%,特异度为96.00%;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E_(max)≥93.11 kPa诊断恶性乳腺结节的准确率为89.64%。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形态不规则者ER阳性表达率(69.52%)高于形态规则者(20.00%)(P0.05),结节直径2 cm、形态不规则者PR阳性表达率(72.29%、67.82%)高于结节直径≥2 cm和形态规则者(30.51%、25.00%)(P0.05),纵横比≥1、腋窝淋巴结转移者HER-2阳性表达率(73.86%、59.57%)高于纵横比1、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26.19%、20.00%)(P0.05),弹性硬度评分3分、E_(max)≥93.11 kPa、造影不均匀增强、造影范围增大3 mm者Ki-67阳性表达率(91.76%、90.82%、91.58%、85.71%)高于弹性硬度评分≤3分、E_(max)93.11 kPa、造影均匀增强、造影范围不变者(59.09%、44.44%、58.33%、60.87%)(P0.05)。结节形态与ER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r=—0.358,P0.001),结节直径、形态与PR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r=—0.732,P0.001;r=—0.449,P0.001),纵横比、腋窝淋巴结与HER-2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493,P0.001;r=0.342,P0.001),弹性硬度评分、剪切波弹性成像、造影不均匀增强、造影范围增大与Ki-67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725,P0.001;r=0.566,P0.001;r=0.642,P0.001)。结论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的超声征象与ER、PR、HER-2、Ki-67阳性表达具有相关性,可无创性预测乳腺癌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乳腺癌超声造影边缘带增强特征及定量参数与其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乳腺癌女性患者76例(76个病灶),均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乳腺癌病灶边缘带增强特征,获取时间-强度曲线(TIC)的定量参数,包括峰值强度、基础强度、梯度、上升支斜率、达峰时间、曲线下面积,分析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及定量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病灶超声造影边缘带放射状增强与ER、Ki-67阳性表达相关,穿支增强与HER-2阳性表达相关,造影后范围扩大与ER、HER-2、Ki-67阳性表达相关,边缘增强特征与Ki-67阳性表达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癌超声造影边缘带定量参数峰值强度、TIC曲线下面积及梯度与Ki-67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达峰时间与ER、PR阳性表达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造影边缘带增强特征及定量参数与ER、PR、HER-2、Ki-67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乳腺癌患者术前选择精准的治疗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分型对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CT)疗效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5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及Ki-67表达情况;4个周期NCT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分析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pCR)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Ki-67对NCT疗效及无远处转移生存、总生存期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不同Ki-67表达量及分子分型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结果 158例患者肿瘤组织Ki-67阳性表达率14%、ER阴性、PR阴性者pCR率(24.4%、37.9%、33.3%)高于Ki-67阳性表达率≤14%及ER阳性和PR阳性患者(7.4%、9.8%、7.1%)(P0.05),不同分子分型中HER-2阳性型(45.7%)、三阴性乳腺癌型(29.2%)、Luminal-A型(20.0%)、Luminal-B型(10.1%)患者pCR率依次降低(P0.05);当Ki-67阳性表达率最佳截断值为37.50%时,预测NCT疗效的AUC为0.766,其敏感度为85.3%,特异度为60.5%(P0.05);当Ki-67阳性表达率最佳截断值为42.5%时,预测无远处转移生存、总生存期的AUC分别为0.774、0.792,灵敏度为72.7%、78.6%,特异度为74.1%、75.7%(P0.05);Ki-67阳性表达率30%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84.0%)低于Ki-67阳性表达率≤30%的患者(97.0%)(P0.05),不同分子分型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阳性表达率高的乳腺癌患者化疗疗效更好、预后更差,而ER、PR及不同分子分型也可作为NCT疗效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乳腺癌转移灶细针吸取细胞学细胞蜡块,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蛋白表达,探讨与原发灶肿瘤细胞表达的差异。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08例乳腺癌患者转移灶细胞蜡块标本,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检测ER、PR、HER-2及Ki-67的蛋白表达。结果ER、PR、Ki-67在乳腺癌原发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7%、53.7%、93.5%,明显高于转移灶的阳性率38.0%、36.1%、69.4%,差异显著(P<0.05)。HER-2阳性率在原发灶与转移灶均为25.0%,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HER-2及Ki-67在原发灶和转移灶总的变异率分别为15.7%、21.3%、9.3%、27.8%。结论乳腺癌转移灶与原发灶分子分型表达的不一致率与文献相符,鉴于细针吸取细胞学的取材优势,可以将此方法应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探讨乳腺癌剪切波弹性模量最大值(Emax)与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60例(共171个病灶),术前行常规超声及SWE检查,获得肿块Emax值和最大直径,术后记录肿块的组织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及分子亚型,分析Emax值与肿块大小、组织分级、ER、PR、HER2、Ki-67及分子亚型之间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选出对肿块Emax值影响有意义的变量。结果①肿块大小与肿块Emax值呈显著正相关(r=0.510,P〈0.05);②HER-2阳性表达者肿块Emax值大于阴性表达者(P〈0.05),Ki67高表达者肿块Emax值大于低表达者(P〈0.05);③不同分子亚型肿块间Emax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ER-2阳性型肿块Emax值最大,其次顺序为Luminal B型、三阴性型、Luminal A型;④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肿块大小、HER-2阳性表达对肿块Emax值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大小对肿块Emax值影响最大(P〈0.05),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500,HER2阳性表达对肿块Emax值影响次之(P〈0.05),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237。结论乳腺癌肿块Emax值与一些与预后相关的免疫组化表达有一定相关性,预后差的乳腺癌肿块常具有较高的Emax值,Emax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SWE可能为乳腺癌的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超声表现特点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Ki-67、P53表达的关系。方法 98例浸润型乳腺癌患者,均完成超声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检测乳腺癌组织ER、PR、Ki-67、P53阳性表达率,分析超声表现特点与ER、PR、Ki-67、P53阳性表达的关系。结果 98例患者中ER阳性表达率为65.31%,PR阳性表达率为58.16%,Ki-67阳性表达率为67.35%,P53阳性表达率为52.04%;肿瘤边缘有毛刺者ER和PR阳性表达率(77.19%、68.42%)高于无毛刺者(48.78%、43.90%)(P0.05),肿瘤边界强回声晕者ER阳性表达率(75.47%)高于边界清晰者(53.33%)(P0.05),有微小钙化者Ki-67阳性表达率(79.25%)高于无微小钙化者(53.33%)(P0.05),血供分级2~3级者Ki-67、P53阳性表达率(75.44%、63.16%)高于0~1级者(56.10%、36.59%)(P0.05),后方回声衰减者Ki-67、P53阳性表达率(80.95%、66.67%)高于无衰减者(57.14%、41.07%)(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ER、PR阳性表达率(52.17%、43.49%)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76.92%、71.15%),Ki-67、P53阳性表达率(80.43%、67.39%)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5.77%、38.46%)(P0.05);ER、PR、Ki-67、P53阳性表达率在肿瘤直径、肿瘤形态、纵横比、内部回声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润性乳腺癌超声表现特点与ER、PR、Ki-67、P53表达有关,有恶性超声征象者常提示ER、PR低表达,Ki-67、P53高表达,可为乳腺癌诊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R+/PR-型乳腺癌与ER+/PR+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2006年1月至2014年2月,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152例,其中ER+/PR-型乳腺癌69例,ER+/PR+型乳腺癌83例,全部入组病例为女性患者。使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方法,检测标本中ER、PR、HER-2、Ki-67等指标。并对入组病例进行随访及预后分析。结果 ER+/PR-型乳腺癌与ER+/PR+型乳腺癌相比,多出现在绝经后的患者,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较多,组织学分级高,Ki-67的阳性率高,HER-2多表达为阳性,这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此外,ER+/PR-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较ER+/PR+型乳腺癌患者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总生存期也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ER+/PR-型乳腺癌较ER+/PR+乳腺癌对他莫昔芬治疗反应显著差(P=0.044)。结论 ER+/PR-型乳腺癌较ER+/PR+型乳腺癌侵袭性强,临床分期较晚,预后差,对他莫昔芬治疗的反应性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与汉族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钼靶X线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差异。方法 42例维族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维族组),122例汉族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汉族组),术前均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取手术切除组织标本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阳性表达。结果汉族组钼靶X线检出肿块68例,维族组检出28例;维族组肿块伴钙化比率(64.29%)明显高于汉族组(41.18%)(P0.05);维族组HER-2、Ki-67阳性表达率(76.2%、95.2%)均高于汉族组(34.4%、72.1%)(P0.05),ER、PR阳性表达率(76.2%、66.7%)与汉族组(62.3%、5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组钼靶X线表现为肿块伴钙化者HER-2、Ki-67阳性表达率(75.0%、76.9%)高于汉族组(25.0%、42.3%)(P0.05),表现为单纯肿块者ER、PR阳性表达率(16.7%、15.0%)低于汉族组(73.9%、65.0%)(P0.05);2组ER、PR、HER-2、Ki-67阳性表达率在肿块边缘有无毛刺、分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汉族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HER-2、Ki-67表达存在差异,且维族钼靶X线表现肿块伴钙化者HER-2、Ki-67表达率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平均扩散率(MD)、表观弥散系数(ADC)和扩散峰度平均值(MK)参数在浸润性乳腺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及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将6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扩散峰度成像序列的乳腺MR扫描,计算MD、ADC及MK值,采用统计学分析MD、ADC及MK值与浸润性乳腺癌病理分级及与ER、PR、Ki-67、HER-2的关系。结果 MD、ADC及MK值在不同病理分级的浸润性乳腺癌中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 05)。ER阳性患者中MD和ADC值明显低于ER阴性(P 0. 05); MD、ADC值在PR、Ki-67、HER-2(P 0. 05)不同表达水平中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MK值在ER、PR、HER-2不同表达水平患者中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 05),但在Ki-67不同表达水平中的比较,Ki-67阳性率 20%中MK值明显低于Ki-67阳性率≤20%,存在显著差异(P 0. 05)。结论扩散峰度成像序列的乳腺MR扫描对浸润性乳腺癌术前病理分级的评估价值较为有限,但在肿瘤增殖活性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可为后期治疗治疗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超声特征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89例ID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超声资料及分子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ER、PR、CerB-2、Ki-67蛋白在ID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120/189)、52.9%(100/189)、45.5%(86/189)、65.6%(124/189)。IDC超声表现为肿块边缘有毛刺征患者的ER、PR阳性率高于无毛刺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0% vs. 56.2%,60.0% vs. 44.9%,P<0.05),有微钙化患者的CerB-2、Ki-67阳性率高于无钙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4% vs. 38.8%,73.2% vs. 59.2%,P<0.05),血流信号丰富患者的CerB-2、Ki-67阳性率高于乏血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2% vs. 35.8%,72.1% vs. 56.4%,P<0.05),有腋窝可疑淋巴结患者的CerB-2阳性率高于无可疑淋巴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3% vs. 34.8%,P<0.05)。 结论IDC的超声特征与ER、PR、CerB-2、Ki-67的表达有相关性,超声检查可为乳腺癌的术前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各分子亚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基底细胞样型)及其生物学因子[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HER-2及Ki-67]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coefficient,ADC)是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为鉴别不同分子亚型及评估乳腺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MRI检查的158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患者的资料,术前获得扩散加权成像并测定平均ADC值,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检查获得ER、PR、HER-2及Ki-67等生物学因子和4种分子亚型。比较不同分子亚型间及乳腺癌生物学因子间的ADC值是否具有各自特征。结果 ER、PR、Ki-67阴性者的ADC值(1.013±0.099,1.002±0.094,1.003±0.087)高于阳性者(0.932±0.066,0.940±0.079,0.952±0.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ER-2阳性者ADC值(1.004±0.088)显著高于阴性者(0.948±0.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过表达型的ADC值(1.048±0.073)较管腔B型及基底细胞样型(0.923±0.074,0.960±0.09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各分子分型及生物学因子的ADC值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