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弘  李东云  陆秋天  李穗 《广西医学》2006,28(11):1793-1794
解剖结构上支配声带的迷走神经和它的分支--喉返神经行程较长,其受损引起声带麻痹机会增加,临床上尽管表现体征都是声带麻痹,但常因神经受损的部位和性质不同,表现可有差异[1,2].为了解喉外疾病致声带麻痹的原因,对我科近年来确诊的喉外疾病致声带麻痹的患者进行了病因学的分析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声带麻痹(paralysis of vocal cord)或称喉麻痹,是由于声带的运动神经支配障碍,引起的声带运动异常,病因可以包括中枢性或者周围神经病变。声带麻痹是一种临床表现,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当喉的运动神经(喉返神经)受到损害时,即可出现声带外展、内收或肌张力松弛三种类型的麻痹。临床上因左侧喉返神经行程较长,故左侧声带麻痹多见。现将本文全麻下肺部病灶切除术后声带麻痹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关德增 《医学文选》2000,19(5):685-685
喉返神经麻痹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征 ,本文分析 39例喉返神经麻痹的临床 X线资料 ,探讨喉返神经麻痹的 X线诊断。1 材料与方法   39例喉返神经麻痹 ,男 32例 ,女 7例。年龄 3.5~ 75岁 ,平均 44 .6岁。病因 :肿瘤 11例 ,手术损伤 5例 ,神经炎 6例 ,外伤 3例 ,先天性 2例 ,中枢性 2例 ,心源性 1例 ,原因不明 9例。全部病例均有声嘶症状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5年。34例作了间接喉镜或直接喉镜检查。全部病例均作了胸片和喉部断层检查。喉断层取仰卧位 ,喉结下 1~ 1.5 cm开始 ,间隔 5 m m向下摄取三个层面 ,每一层均按发“衣”音、吸气、平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喉返神经监测在甲状腺癌术中的运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20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其中喉返神经监测组(A组)100例(145根喉返神经),非喉返神经监测组(B组)100例(150根喉返神经).结果 A组神经全程显露时间短于B组(10.5 min vs15.3 min,P<0.01);A组手术时间略短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5 min vs 82.3 min,P>0.05);A、B组暂时性声带麻痹患者分别为5例、11例(P<0.05);A、B组永久性声带麻痹患者分别为1、0例(P>0.05).结论 甲状腺癌手术中运用神经监测技术有助于喉返神经的快速识别与保护,也可降低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何平力  张瑛   《中国医学工程》2014,(6):126-12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措施,为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20例行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与同期收治的行常规手术的100例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20例行甲状腺癌切除术患者出现喉返神经损伤5例,损伤发生率4.2%,主要表现为声带麻痹、声音嘶哑。经1个月至1年期随访,3个月后发音恢复正常4例,定性为暂时性麻痹;随访6个月以上声音仍呈麻痹、嘶哑状态,间接喉镜检查声带运动障碍1例,定性为永久性性损伤。结论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癌手术最常见并发症,多与术式有关。术中明确喉返神经、精细解剖并加以保护对预防甲状腺癌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修复术及非喉返神经修复术这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 1单侧声带麻痹21例,其中采用喉返神经修复术(喉返神经减压术、颈袢神经与喉返神经吻合术、颈袢神经肌肉蒂环杓侧肌移植术)15例,采用非喉返神经修复术(声带自体脂肪注射术、自体软骨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6例;2双侧声带麻痹16例,其中采用喉返神经修复术(喉返神经减压术、颈袢神经肌肉蒂环杓后肌移植术)6例,采用非喉返神经修复术(声带外移术、内镜下杓状软骨切除术)10例。治疗前后以电子喉镜、频闪喉镜、声音评估等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1单侧喉返神经麻痹患者中喉返神经修复组15例,术后术侧声带活动不同程度改善,发音时声带突明显内收,声带振动及黏膜波均恢复对称性,声门闭合良好,手术前后的最大声时为(5.51±1.05)s和(12.10±1.4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喉返神经修复术术后声带均不同程度内移,声嘶症状改善,但声带均无运动,手术前后的最大声时为(5.47±0.45)s和(11.83±1.4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修复组和非神经修复组术后最大声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双侧喉返神经麻痹患者中喉返神经修复术6例中,术后呼吸困难缓解及声带外展部分恢复4例;非神经修复术10例术后呼吸困难改善;神经修复组术后拔管率为66.7%,非神经修复组术后拔管率为100%;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两组术后拔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侧声带麻痹,喉返神经修复术及非喉返神经修复术疗效相当,前者的远期疗效更佳。对于双侧声带麻痹,非喉返神经修复术疗效更佳,但喉返神经修复术不影响患者的发音功能。选择喉返神经修复术或非喉返神经修复术治疗声带麻痹,需要医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患者的身体状况及需求,作出慎重的决定,以取得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声带麻痹可由喉部本身病变及喉外许多#原因引起,我科自1980~1996年诊治喉外原因致声带麻痹32例,现就其病因及诊断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5~68岁.平均41岁;左侧声带麻痹21例.右侧8例,双侧3例;中间位9例,旁正中位23例。肿瘤所致18例,其中肺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找出引起声带麻痹发生的原因。方法对8例声带麻痹患者采用X线拍片,肺部CT扫描.纤维胃镜,甲状腺扫描等检查找出引起声带麻痹的原因。结果8例患者中发现肺癌4例,食道癌2例,纵隔肿瘤1例,甲状腺癌1例。结论肺癌、食道癌、纵隔肿瘤、甲状腺癌都有可能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临床工作中发现声带麻痹患者,应作全面检查,排除有恶性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所致声带麻痹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1998— 2 0 0 3年我院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喉上神经阻滞 ,行支气管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 10 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0 0例 ,男 5 9例 ,女 4 1例 ,年龄 14~6 0岁 ,ASAⅠ~Ⅱ级 ,其中单个声带息肉 4 0例 ,多发声带息肉 6 0例。1.2. 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阿托品 0 .5mg ,苯巴比妥 0 .1g ,清醒入室 ,记录基础血压、脉搏、脉搏血氧饱和度 ,建立静脉通道 ,均以 1%丁卡因依次舌面、舌根和咽喉表面麻醉 ,以 2 %利多卡因 6ml行双侧喉上神经阻滞 (舌骨大角附近穿刺 )。患者肩下垫高 10~ 15cm …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中易损伤喉返神经,从而影响喉的生理功能。笔者随诊100例声门运动障碍患者中.15例与此术有关,在术中或术后出现呼吸困难或发音障碍。1临床资料1.1发病情况呼吸困难或发音障碍出现于术中11例,术后4例。女性13例.男性2例。20岁1例.21~30岁1例,31~40岁7例,45~50岁5例,60岁1例。双侧喉返神经麻痹7例,单侧麻痹8例(左侧5例,右侧3例)。1.2临床表现双侧喉返神经麻痹时,声带均固定于近中位致吸气性困难及喘呜,发声良好。声带也可固定于旁中位,吸气时声门裂4mm以内,声音嘶哑、低沉乏力,活动后可出现呼…  相似文献   

11.
喉返神经麻痹是指喉返神经所支配的喉内肌瘫痪、声带运动障碍,同时喉感觉麻痹引起的呛咳、呛食。喉内肌除环甲肌外均由喉返神经支配,当喉返神经受损时,最易、最早出现瘫痪的是外展肌,其次为声带张肌,最晚为内收肌。喉上神经外支分布到环甲肌,单独发生瘫痪者少见。  相似文献   

12.
朱冠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2):1441-1442
目的:探讨声带麻痹的病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声带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喉外肿瘤引起73例,占首位,为58.9%;不明原因21例;外伤手术15例;感染、炎症14例;中毒性1例。经随访,声带功能完全恢复21例,占16.1%。结论:对声带麻痹患者要积极明确病因,重点应放在颈胸部肿瘤的检查上;积极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6年6月196例甲状腺病变手术临床资料。结果196例中出现喉返神经麻痹1例,占0.51%,经药物治疗恢复;无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失声、呼吸困难病例。结论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与手术方式、术中操作密切相关,术中解剖喉返神经有助于减少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4.
小儿声嘶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耳鼻喉科的门诊,小儿声嘶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科自1995年~1999年诊治的资料完整的51例小儿声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了解小儿声嘶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51例中,男30例,女21例;学龄前组3~7岁17例,学龄组7~14岁33例,<3岁1例。病程3天~3年。声带小结20例,声带息肉样变7例,单纯声带炎15例,声带息肉2例,声带未见病变5例,喉乳头状瘤1例,先天性喉蹼1例。全部病例均经间接喉镜或直达喉镜检查确诊。1.2 治疗方法 声带息肉和喉乳头状瘤、先天性喉蹼均在全麻直达喉镜下手术摘除。声带无病变者进行正确发声…  相似文献   

15.
声带麻痹是耳鼻咽喉科较为常见症状,常引起声嘶、误咽、呛咳.双侧声带麻痹还可造成喉阻塞,危及患者的生命.为了进一步了解声带麻痹的原因,以便作出较为正确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对我科2000年1月~2010年12月143例确诊为声带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喉神经鞘肿瘤6例分析蓝新海(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南宁530021)喉部神经鞘肿瘤临床上罕见[1~3]。国内文献报道不多。我科自1972年以来共收治喉神经鞘肿瘤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3~...  相似文献   

17.
失音是指说话时声音嘶哑,无力,甚至不能出声的一种症状。无论何种原因所致喉返神经病变,均能影响声门运动。主要是因为麻痹的声带肌张力减弱,影响振动频率,声带振动明显受影响,而产生声嘶。凡在喉返神经的径路上侵犯和压迫神经的各种病变,都可以引起声带麻痹。引起声带麻痹的原因很多,总体来说肿瘤压迫、侵犯所占的比例相当高,对于声带麻痹患者,不仅应注意喉部以及周围的病变,也应注意到全身病变。  相似文献   

18.
喉返神经麻痹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征,本文分析39例喉返神经麻痹的临床X线资料,探讨喉返神经麻痹的X线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358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7例。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3例。结论 熟悉颈部解剖,了解喉返神经走向和变异,术中尽可能暴露喉返神经,仔细操作等是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特别是永久性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侧声带麻痹治疗方式的选择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双侧声带麻痹患者16例手术治疗资料与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6例双侧声带麻痹的患者总共接受了29次手术治疗。4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接受1次气管切开术,其他12例患者总共接受了25次手术治疗,平均每人2.1次。术式包括:气管切开术、神经肌蒂移植术、喉声带外移术、支撑喉镜CO2激光声带手术及喉裂开单侧声带切除。结论目前针对双侧声带麻痹的手术治疗有多种术式可供选择,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