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经济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的影响。方法:抽样调查河南省高校11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和自拟学生家庭基本情况问卷进行测评。结果:低收入家庭学生的SCL-90总均分和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4个因子分显著高于高收入家庭学生(F=2.73,4.99,6.56,3.05,2.64;P<0.05~0.001),他们的人格N维度亦显著高于高收入家庭(F=3.58,P<0.01),而其人格E维度则低于高收入家庭(F=6.98;P<0.001);父母文化程度不同学生的人格P维度(F=2.41和3.42;P<0.05~0.01)和N维度(F=3.67和3.56;P<0.01)差异显著,母亲文化程度不同学生的SCL-90总均分和9个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有着重要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只是一个方面,父母文化程度尤其是母亲文化程度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人格特征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背景: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普遍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目的:调查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其对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价值。设计:抽样调查。单位:河南职工医学院卫生管理系。对象:于2001-04/06在河南省内3所普通高校的农科、医学、理工、文科、艺术、体育等6类专业随机抽取被试1128人进行测查。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包括4个人格维度:内外向维度、神经质或情绪性维度、精神质维度和掩饰性维度)以及症状自评量表(包括90个条目,反映9个因子)对河南省高校1128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测试。主要观察指标:①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全国常模的比较。②大学生人格特征分类比较。③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剔除不完整答卷,回收回答规范问卷1100份。①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全国常模的比较:男大学生人格情绪性和掩饰性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5.47&;#177;3.13,4.53&;#177;3.11;4.99&;#177;2.47,4.50&;#177;2.59,P〈0.001);女大学生人格情绪性、精神质以及掩饰性维度分值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2.97&;#177;1.71,2.68&;#177;1.82:5.68&;#177;3.08,4.97&;#177;2.96;5.32&;#177;2.46.4、74&;#177;2.48,P〈0.05~0.001)。②大学生人格特征分类比较:6类不同专业学生在人格4个维度上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0.001)。农科学生的精神质维度分值最高(3.44&;#177;1.97),体育类学生内外向维度分值最高(8.27&;#177;2.45),而情绪性维度分值以文科学生为高(5.99&;#177;3.24)。男女学生之间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除掩饰性维度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外(4.99&;#177;2.47,5.32&;#177;2.46,P〈0.05),其余各维度差异不大;城乡学生之间,农村学生内外向维度分显著低于城市学生(7.54&;#177;2.73,7.93&;#177;2.63,P〈0.05);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与高年级(三、四年级)学生相比,仅掩饰性维度分前者显著高于后者(5.42&;#177;2.44,5.01&;#177;2.48,P〈0.01);此外,学生干部的内外向维度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8.42&;#177;2.61,7.42&;#177;2.68,P〈0.001)。③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人格内外向维度和掩饰性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0.001),而情绪性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01),精神质维度与躯体化、敌对、恐怖以及偏执4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结论: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其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大学生人格的内倾性、情绪不稳定性和精神质特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着不良影响。不同专业、性别、年级和城乡学生及学生干部与非干部之间,其人格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背景: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普遍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目的:调查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其对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价值。设计:抽样调查。单位:河南职工医学院卫生管理系。对象:于2001-04/06在河南省内3所普通高校的农科、医学、理工、文科、艺术、体育等6类专业随机抽取被试1128人进行测查。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包括4个人格维度:内外向维度、神经质或情绪性维度、精神质维度和掩饰性维度)以及症状自评量表(包括90个条目,反映9个因子)对河南省高校1128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测试。主要观察指标:①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全国常模的比较。②大学生人格特征分类比较。③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剔除不完整答卷,回收回答规范问卷1100份。①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全国常模的比较:男大学生人格情绪性和掩饰性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5.47±3.13,4.53±3.11;4.99±2.47,4.50±2.59,P<0.001);女大学生人格情绪性、精神质以及掩饰性维度分值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2.97±1.71,2.68±1.82;5.68±3.08,4.97±2.96;5.32±2.46,4.74±2.48,P<0.05~0.001)。②大学生人格特征分类比较:6类不同专业学生在人格4个维度上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0.001)。农科学生的精神质维度分值最高(3.44±1.97),体育类学生内外向维度分值最高(8.27±2.45),而情绪性维度分值以文科学生为高(5.99±3.24)。男女学生之间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除掩饰性维度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外(4.99±2.47,5.32±2.46,P<0.05),其余各维度差异不大;城乡学生之间,农村学生内外向维度分显著低于城市学生(7.54±2.73,7.93±2.63,P<0.05);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与高年级(三、四年级)学生相比,仅掩饰性维度分前者显著高于后者(5.42±2.44,5.01±2.48,P<0.01);此外,学生干部的内外向维度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8.42±2.61,7.42±2.68,P<0.001)。③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人格内外向维度和掩饰性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0.001),而情绪性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01),精神质维度与躯体化、敌对、恐怖以及偏执4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结论: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其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大学生人格的内倾性、情绪不稳定性和精神质特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着不良影响。不同专业、性别、年级和城乡学生及学生干部与非干部之间,其人格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及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背景:自我表露不仅关系到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更关系到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近40年来,成为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主题,国外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大学生的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及心理健康的关系如何?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及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大学生在适应人际环境、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提供参考。设计:横断面调查研究。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科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对象:2002—03选取北京地区某理工科大学,对象为大学一年级至研究生424名,年龄17~37岁,平均(22&;#177;3)岁,男生224名,女生200名。干预: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式,应用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JSD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EPQ—RSC)、孤独量表(UCLA)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开放式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团体施测。主要观察指标:JSDQ和EPQ—RSC、JSDQ和UCLA、JSDQ和SCL-90测定的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的自我表露程度与性格的外向性有显著的正相关(r=0.29,P&;lt;0.01);与孤独呈显著的负相关(r=-0.36,P&;lt;0.01),低表露者比高表露者的孤独感体验强烈;与SCL-90中的抑郁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r=-0.16,P&;lt;0.01)。结论:高、低木同表露者与其孤独或人格特征、情绪体验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污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智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178-179
目的:探讨污名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危害。方法:通过文献调查法,对污名的分类、形成机制以及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剖析。结果:污名是社会认知建构的产物,其形成与线索、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这四项社会认知过程有关;污名包括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其形成机制都与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有关,区别在于指向对象不同;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的思维模式都具有全盘否定的非理性特征,它降低了大学生的自尊、掠夺其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大学生对公众污名的内化会加重自我歧视。结论:公众污名与自我污名的相互消极影响会加重大学生寻求救助的心理负担,使急需咨询服务的心理疾患的大学生反而更少利用心理咨询机构服务。采用教育、澄清、接触等策略降低或消除公众污名,采用撕标签、挖潜力、求发展等策略清除自我污名对心理健康的危害,促进大学生心理求助和心理保健行为。  相似文献   

6.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作用。方法:①调查于2004—09/1.2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完成。以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护理专业大一、大二、大三每个年级中各抽取55人,共165人。被试者均自愿参加评估。②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评估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有90个陈述句构成,根据自己最近1周的实际情况分4级回答,记1~4分,1为无,2为轻度,3为较重,4为严重。量表还包括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以全国青年常模为对照。⑧父母教养方式评估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分4个等级,记1~4分,1为从不,2为偶尔,3为经常,4为总是;该量表还包括11个因子,父亲养育6个分量表: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58个条目;母亲养育5个分量表: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57个条目,11个分量表由66个陈述句构成)。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①大学生165人均进入结果分析并完成量表和问卷评估。②接受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教育的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相近。③接受父母拒绝否认教养方式教育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高于接受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教育的大学生(t=1.81~2.27,P〈0.05)。④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高于接受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教育的大学生(t=1.72-1.88,P〈0.05)。⑤接受父母惩罚严厉教养方式教育的大学生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高于接受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教育的大学生(t=1.94~4.75,P〈0.05-0.01)。结论:接受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教育的大学心理健康;接受父母的拒绝否认、过分干涉、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大学生有不同类型心理不健康表现。  相似文献   

7.
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刚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4):140-142
目的: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探析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充分利用高校体育教育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开辟新的有效途径。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85—06/2004-08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psychological health,sports educ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3-03/2004—08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体育、心理健康”,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体育及心理健康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2篇相关文献,1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2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10篇文献中,5篇涉及体育对心理健康的作用,3篇涉及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2篇涉及体育活动的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资料综合:在大学生群体中,患有明显心理疾病的人为数不多,但相当一部分人处于“第三状态”。当代大学生心理“第三状态”主要表现为:学习效率不高,缺乏目标与动力,情绪烦燥焦虑,常常感到生活无聊,提不起劲,自卑逃避等。根据已有资料归结,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有:改善情绪状态;增强自信心,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改善认知活动,提高学习效率;陶冶性情,锻炼意志,促进个性健康发展;改变睡眠模式;心理治疗效应等。体育活动的各种特征,如活动类型、活动强度、持续时间都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体育教育实践中,不能将其功能窄化.要自觉将其心理教育功能加以实施;在体育教育中,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确立良好的教育机制,才能获得效果。 结论:体育活动是促进心理健康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应认真开展体育与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文献资料法,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测量工具和影响因素三方面回顾了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旨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为今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工作提供参考。 资料来源: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5-08、万方数据库1995-01/2005-08的相关文章,检索词“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健康标准”,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并对检索到的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检索。查阅相关心理健康书籍,如《健康心理学》《心理健康测量》等。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心理健康标准、测量工具、影响因素有关的文献,然后筛除研究对象非大学生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0余篇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的文章,选择了其中比较符合文章主题和内容的17篇。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列举了4篇文章研究结果;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引用了6篇文献列举了6类、20种问卷及测验;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引用了7篇文献列举了6篇文章研究结果。 资料综合:心理健康主要内容有智力健康、情绪健康、精神健康。①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还没有一个可称得上是权威、为国内外研究所公认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目前较受大家赞赏和认同的是世界精神卫生学会关于心理健康的4项标志: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对待工作和职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认知正常、情绪良好、人格健全、人际关系协调、自我意识恰当。②目前所使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各有特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国外常用的有:“大五问卷”、大学生人格问卷等。中国常用症状自评量表。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环境、年龄、性别、学校、学科、宗教等,同时专业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着明显的影响。 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广大研究学者所认识,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何制定准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制作精确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还是今后仍需探讨的问题,同时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分析学科专业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人格问卷评估出的3个类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程度与父母养育方式及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于2004-09/10以某综合性大学11个班级的新生共340人为调查对象.①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评估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由3部分构成,根据每一部分得分及回答情况将大学新生分为3类,第1类学生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第2类学生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第3类学生可能暂时没有心理问题.②使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评定不同类型父母的养育方式,包括6个父亲因子(58条目)和5个母亲因子(57条目),采用4级评分制.③应用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评定新生的人格特征,包含4个分量表共88个条目,测量人格的4个维度,每一维度分数越高,分别说明此项人格特征越明显.④采用以班为单位的团体指导,统一填表方式进行,所有问卷当场回收,全部调查在两周内完成,主要对不同类型大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和人格特征进行比较,多重比较采用单因素多组秩检验,两两比较进行两组间的非参数检验.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340份,回收完整规范问卷327份,回收率96.2%.①大学生人格问卷测查结果:1类学生46人(14.1%);2类学生91(27.8%),3类学生190人(58.1%).②不同类型学生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的多重比较:在第1、2、3类学生中,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的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关,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与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母亲过度干涉、保护的多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中的神经质或情绪性维度及内外向维度有显著性差异.③在多重比较中差异有显著性因子的两两比较:在第1和第2类学生的比较中,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及神经质或情绪性维度差异有显著性;在第2和第3类学生的比较中,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与否认、母亲过度干涉及神经质或情绪性维度差异有显著性;在第1和第3类学生的比较中,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与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因子及神经质或情绪性维度、内外向维度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从第1到第3类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倾向较少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更多的惩罚、严厉,更多的拒绝与否认,各类型学生神经质或情绪性维度得分有显著性差异,均呈递增或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0.
女子大学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无男生同校的女子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与全国常模分数相比较。方法:于2004-05/10随机抽取湖南女子大学l~3年级学生620人,大学一年级230人,大学二年级205人,大学三年级185人,对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390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施测,对230人的一年级学生进行大学生人格问卷调查。统一指导语,量表及问卷当场收回。症状自评量表主要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大学生人格问卷按总分的多少将学生分成有严重心理障碍问题、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心理还算健康3类(症状自评量表参照全国成人常模标准:因子分&;lt;1.8分为正常;1.8~2.0分为轻度异常;2.1~3.0分为中度异常;&;gt;3.0分为重度异常(病态可疑);大学生人格问卷根据症状有无按0、1记分。当总分&;gt;25分,提示可能有严重心理障碍;总分:20~25分,提示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lt;20分,心理还算健康。结果:发放症状自评量表430份,收回408份,合格390份,有效率90.7%;发放大学生人格问卷250份,收回245份,合格230份,有效率92%。①女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情况:女子大学学生除躯体化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外(1.36&;#177;0.49,1.37&;#177;0.46,P&;gt;0.05),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得分及阳性项目数皆高于全国常模(P&;lt;0.001),②女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女大学生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lt;1.8分有60人,总均分为2.0~3.0分有114人,总均分&;gt;3.0分有12人,总均分异常人数186人,发生率为47.7%(186/390);大学生心理问卷结果,有严重心理障碍31人占13.5%(3l/230),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有64人占27.9%(64/230),心理还算健康有135人,占58.7%(135/230)。结论:在症状自评量表的评估中,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女子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11.
周晶  郭庆科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191-193
目的:通过计算罗夏墨迹技术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的相关,探讨罗夏墨迹技术测量人格特征时的有效性,验证罗夏墨迹技术的效度。 方法:对70名大学生测试罗夏墨迹技术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再计算2种测量技术中所有变量间的相关。罗夏墨迹技术采用综合系统的标准记分。 结果:一些重要的罗夏墨迹技术记分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出现了有意义的相关,即含义一致且相关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有些变量间的相关在含义上虽不相符,但也不矛盾。 结论:证明了罗夏墨迹技术在测量人格特征时的效度,也表明综合系统对罗夏墨迹技术的解释还不够成熟,很多罗夏墨迹技术变量的含义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小强度篮球锻炼对男大学生身体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高校大学生参加健身和健心活动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 方法:2004-05/06随机抽取扬州大学2年级篮球选修班的2个班级.1个为小强度实验组(28人),另1个为中强度实验组(29人)。以3年级平时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中选取1个男生班作为未锻炼对照组(30人)。①小强度实验组进行篮球锻炼,运球15~17次/min,锻炼时间为30min/次,3次/周,连续干预锻炼10周。中强度实验组进行篮球锻炼,运球24~26次/min,锻炼时间为30min/次,3次/周,连续干预锻炼10周。在实验过程中,对未锻炼对照组加以控制,使之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②锻炼强度用心率指标进行控制,心率的测定采用Polar心率遥测仪测量与手工桡动脉脉搏测量相结合的方法。中、小强度锻炼干预要求心率分别在135~150次/min和90~110次/min,每隔5min测量一次心率。③选用心理卫生调查问卷SCL-90量表(共涉及90个问题,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因子。每个项目分别采用5级评分制,1~5分别代表无自觉症状、很轻.中度、偏重、严重),对各组实验前、实验10周结束时安静状态下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定。 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小强度实验组28人,中强度实验组29人,未锻炼对照组30人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实验前各组SCL-90量表水平的比较:实验前小强度实验组、中强度实验组与未锻炼对照组之间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符合统计学可比性条件。(固实验前后各组SCL-90量表水平的比较:小强度的篮球锻炼对人际关系敏感症状的影响较为明显,对强迫症状、抑郁、恐怖、总均分也有一定的影响.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在对躯体化、偏执、焦虑、敌对和精神病性症状方面几乎没有影响;中强度的篮球锻炼对躯体化、焦虑、敌对和偏执症状有积极的影响,在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和总均分方面的影响已达到显著水平,尤其在精神病性方面已接近非常显著水平(P=0.017)。未锻炼对照组实验前后SCL-90量表各项指标几乎都没有发生变化。 结论:中小强度篮球锻炼有利于改善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且中强度效果优于小强度。为了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和获得更强的运动愉快感,应合理安排与选择运动强度,中等强度是大众健身锻炼较适宜的锻炼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科系、年级的大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方法:①2005-11随机整群抽取河南大学及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校二、三年级大学生320人进行施测,共发出问卷320份。在资料整理过程中,28份因填写不完整和故意作答作为无效问卷被剔除,最后回收资料填写完整的问卷292份,有效率91.3%。②采用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施测并调查分析。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共18个项目,包括4个维度(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1—5级评分(分数越高出现孤独感频率越高)。SCL-90症状自评量表共90个项目,包括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1~5级评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③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受试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如年级、性别、专业等内容,并对比进行分析。结果:292份有效问卷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受试者的基本资料特征为男125人(42.8%),女167人(57.2%);文科133人(45.5%),理工科159人(54.5%);二年级学生137人(46.9%),三年级学生155人(53.1%)。②性别变量在自我孤独感维度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t=3.15,JP〈0.01),即女生高于男生;学科变量在自我孤独感维度、孤独感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t=2.55,P〈0.05;t=2.41,P〈0.05),即文科高于理工科;而年级变量在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4个维度上均未表现差异。③发展孤独感、社会孤独感这两个维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r=0.207~0.393;r=0.246-0.384;P均〈0.01).且对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9个因子具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 结论:孤独感程度高的大学生其相应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学校应加强针对孤独感的教育活动和心理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人格问卷评估出的3个类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程度与父母养育方式及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于2004-09/10以某综合性大学11个班级的新生共340人为调查对象。①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评估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由3部分构成,根据每一部分得分及回答情况将大学新生分为3类,第1类学生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第2类学生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第3类学生可能暂时没有心理问题。②使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评定不同类型父母的养育方式,包括6个父亲因子(58条目)和5个母亲因子(57条目),采用4级评分制。③应用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评定新生的人格特征,包含4个分量表共88个条目,测量人格的4个维度,每一维度分数越高,分别说明此项人格特征越明显。④采用以班为单位的团体指导,统一填表方式进行,所有问卷当场回收,全部调查在两周内完成,主要对不同类型大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和人格特征进行比较,多重比较采用单因素多组秩检验,两两比较进行两组间的非参数检验。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340份,回收完整规范问卷327份,回收率96.2%。①大学生人格问卷测查结果:1类学生46人(14.1%);2类学生91(27.8%),3类学生190人(58.1%)。②不同类型学生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的多重比较:在第1、2、3类学生中,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的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关,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与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母亲过度干涉、保护的多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中的神经质或情绪性维度及内外向维度有显著性差异。③在多重比较中差异有显著性因子的两两比较:在第1和第2类学生的比较中,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及神经质或情绪性维度差异有显著性;在第2和第3类学生的比较中,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与否认、母亲过度干涉及神经质或情绪性维度差异有显著性;在第1和第3类学生的比较中,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与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因子及神经质或情绪性维度、内外向维度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从第1到第3类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倾向较少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更多的惩罚、严厉,更多的拒绝与否认,各类型学生神经质或情绪性维度得分有显著性差异,均呈递增或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1000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问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全日制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于2004-03/12选择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和浙江中医学院一、二年级的大学生,随机抽取1000名为调查对象,男592名,女408名,年龄为19-20周岁。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统一印制的症状自评量表,给予统一指导语,以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作为观察指标,问卷当场收回。按照5级评分(0-4,0=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共发放1000份症状自评量表,回收1000份,回收率100%。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在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意义显著(P&;lt;0.01)。男、女生比较,女生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4项因子分高于男生(P&;lt;0.05),而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6项因子分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P&;gt;0.05)。结论:当代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已影响到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女同学在人际关系、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偏执等方面和不健康状态更高于男同学。  相似文献   

16.
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校大学生心理培养模式及其运行实施。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大学生不同阶段存在的心理问题、高校心理教育主要人员的职责和心理素质培养环境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要通过心理专业教师教学培养、学生工作者培养和心理咨询员咨询活动培养三种渠道,根据学生大一适应阶段、大二、三阶段和大四毕业阶段三个不同阶段的心理共性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而且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环境。即:建立“3&;#215;3+1”网络状的大学生心理培养模式。结论:通过“3&;#215;3+1”网络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的实施,可以使学生掌握培养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消除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发学生的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污名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危害。方法:通过文献调查法,对污名的分类、形成机制以及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剖析。结果:污名是社会认知建构的产物,其形成与线索、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这四项社会认知过程有关;污名包括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其形成机制都与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有关,区别在于指向对象不同;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的思维模式都具有全盘否定的非理性特征,它降低了大学生的自尊、掠夺其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大学生对公众污名的内化会加重自我歧视。结论:公众污名与自我污名的相互消极影响会加重大学生寻求救助的心理负担,使急需咨询服务的心理疾患的大学生反而更少利用心理咨询机构服务。采用教育、澄清、接触等策略降低或消除公众污名,采用撕标签、挖潜力、求发展等策略清除自我污名对心理健康的危害,促进大学生心理求助和心理保健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军队院校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在各类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军队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状况有其特殊性。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1989—01/2004—04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1994—01/2004—04、万方数据库1994—01/2004—04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大学生,心理”,以检索词“军队院校,大学生,心理”二次检索,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军队院校大学生心理研究的文献,并查找全文,然后筛除非研究性文章。资料提炼:共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文献928篇,筛除其他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关于军队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22篇,筛除2篇为综述性文章,20篇为研究性文章。资料综合:军队院校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忧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地方大学生入伍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差于军人,也差于军队院校大学生:提出科学的管理,塑造新型军营的人际关系,加强军人职业理想教育和减轻学习生活压力是提高地方大学毕业生入伍学员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家住城市的军队院校大学生比家住在农村和县城的军队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情绪教育后学生心理问题明显减少,且采用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的频率增加,并指出情绪教育对军队院校学生及战士都应该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结论:军队院校大学生心理特点既有军人的特点,又有地方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又不同于地方大学生,为促进部队的全面建设和战斗力的提高,必须大力开展研究军队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将研究结果及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高中学校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抽取济宁市寄宿制和非寄宿制高中学校各一所,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学生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所学校学生SCL-90至少有一个因子分大于或等于3分者各占13.2%和14.1%,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39,P&;gt;0.05)。寄宿制高中生在人际关系(1.69&;#177;0.58)、恐怖(1.82&;#177;0.64)、敌对(2.16&;#177;0.90)3个因子上的均分显著高于非寄宿制高中生;非寄宿制高中生在强迫症状(2.30&;#177;0.66)、焦虑(1.91&;#177;0.60)2个因子上的均分高于寄宿制高中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9—3.06,P&;lt;0.05—0.01)。寄宿制高中男生人际关系(3.37&;#177;0.67)、敌对因子(2.25&;#177;0.70)评分明显高于非寄宿制,非寄宿制高中焦虑因子分(1.97&;#177;0.61)明显高于寄宿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7.61,10.99,3.36;P均&;lt;0.01);非寄宿制高中女生抑郁(1.90&;#177;0.61)、恐怖(1.86&;#177;0.64)评分明显高于寄宿制,寄宿制高中女生人际关系因子分(1.98&;#177;0.62)高于非寄宿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3,3.85,3.31;P&;lt;0.05—0.01)。一年级时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较非寄宿制学校学生差,表现在寄宿制学校学生躯体化(1.42&;#177;0.49)、人际关系(1.96&;#177;0.63)、抑郁(1.78&;#177;0.63)、焦虑(1.63&;#177;0.55)、敌对(1.71&;#177;0.60)、精神病性(1.63&;#177;0.53)、偏执(1.83&;#177;0.63)等因子评分高于非寄宿制学校学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4—4.51,P&;lt;0.05—0.01);三年级时.则相反。结论:寄宿制学校学生随年级升高心理素质升高,非寄宿制和寄宿制学校学生总体心理卫生状况均较差。  相似文献   

20.
背景自我表露不仅关系到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更关系到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近40年来,成为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主题,国外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大学生的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及心理健康的关系如何?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及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大学生在适应人际环境、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提供参考.设计横断面调查研究.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科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对象2002-03选取北京地区某理工科大学,对象为大学一年级至研究生424名,年龄17~37岁,平均(22±3)岁,男生224名,女生200名.干预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式,应用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JSD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EPQ-RSC)、孤独量表(UCLA)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开放式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团体施测.主要观察指标JSDQ和EPQ-RSC、JSDQ和UCLA、JSDQ和SCL-90测定的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的自我表露程度与性格的外向性有显著的正相关(r=0.29,P<0.01);与孤独呈显著的负相关(r=-0.36,P<0.01),低表露者比高表露者的孤独感体验强烈;与SCL-90中的抑郁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r=-0.16,P<0.01).结论高、低不同表露者与其孤独或人格特征、情绪体验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